保护性肺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李卫
(西电集团医院 急诊科, 陕西 西安, 710077)
关键词:重症胸部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肺通气
机械通气是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1-3]。传统的常规通气方法虽可有效地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但易对肺部产生急性损伤,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及临床结局不利。作者选取本院胸外科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胸外科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44.32±4.98)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44.17±4.47)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严重胸部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
2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创伤处理,采用胸带包扎固定患者骨折的肋骨,对胸骨骨折的患者给予内固定手术。对合并有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患者给予手术修补处理,对有中等或以上血胸的患者给予胸腔引流术,对合并有休克的患者均给予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手段。给予皮质激素缓解患者的炎性症状,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并改善微循环。皮质激素的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40~80 mg/d。治疗4~7 d后适当减量。选用东莨菪碱扩张支气管,缓解肺小管痉挛,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辅助呼吸模式为PEEP、PVS和SIMV。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通气方法(PEEP: 3~10 cmH2O; I∶E=1∶1.5~2.0; 潮气量: 10~15 mL/kg; f: 12~16次/min), 观察组给予保护性通气方法(PEEP: 5~15 cmH2O; I∶E=1∶1.0~2.0;潮气量: 6~8 mL/kg; f: 18~20次/min)。
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死率。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通气8、24 h的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以及氧合指数。疗效标准: ① 显效:患者全身症状有明显好转,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至正常值,氧合指数提高至300 mmHg; ② 有效:患者全身症状有所好转,氧合指数有一定的升高,但未至300 mmHg。p(CO2)<80 mmHg; ③ 无效:患者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血气分析指数未见好转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输入Excel 2013数据库,采取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采取χ2检验评价计数资料,采取t检验评价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患者通气8、24 h的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通气前(P<0.05), 观察组通气8、24 h的各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见表1。
表1 2组患者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与同组通气前比较,*P<0.05;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1。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病死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重症胸部创伤发生率也随之逐年增高[4]。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难治性低氧血症以及进行性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5-10]。患者多在胸部创伤后出现感染、休克、连枷胸、血气胸、多根肋骨骨折(大于5根)以及胸骨骨折等,出现通气功能下降、肺组织水肿以及肺组织损伤等,因而最终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常规的通气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易导致患者气道压力升高而造成气压伤[11-13]。在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通气方式的临床疗效有所不同。中国学者[14-15]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得知,小潮气量以及最佳的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对本病的疗效最佳。本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观点,观察组使用保护性通气方法,其通气后各血气指数均明显优于通气前,同时也要明显优于传统常规通气的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病死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保护性通气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杨君, 刘飞, 朱曦. 高呼气末正压通气结合小潮气量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1): 5.
[2]林秀菊.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2011, 27(19): 39.
[3]贾雪梅, 杨光福.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6(32): 242.
[4]陈洪波.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8): 59.
[5]朱卫东, 吕必宏, 王启斌. 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1): 109.
[6]杨全会, 刘大为, 王海军, 等. 小潮气量结合肺复张术对食管癌开胸术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 中华外科杂志, 2010, 48(19): 1484.
[7]Mommsen P, Zeckey C, Andruszkow H, et 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horacic trauma scoring systems in regards to prediction of post-traumatic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in blunt chest trauma[J].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2012, 176(1): 239.
[8]Seitz D H, Palmer A, Niesler U, et al. Altered expression of fas receptor on alveolar macrophages and inflammatory effects of soluble and following blunt chest trauma[J]. Shock, 2011, 35(6): 610.
[9] Inaba K, Lustenberger T, Recinos G, et al. Does size matter?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32 versus 36~40 French chest tube size in trauma[J].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12, 72(2): 422.
[10]靳丽妍, 朱光发.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7): 1004.
[11]詹庆元, 孙兵, 童朝晖, 等. 体外膜式氧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1(46): 3262.
[12]林正兵. 机械通气在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9): 1221.
[13]曹洁, 陈宝元. 无创正压通气能否用于感染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线治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3): 225.
[14]赵小龙, 李茂琴, 许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复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5): 1715.
[15]穆恩, 马晓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顺应性与潮气量选择[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11): 848.
收稿日期:2014-12-22
中图分类号:R 44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5-133-02DOI: 10.7619/jcmp.2015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