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俊, 钱 晨, 陈国庆
(上海市同仁医院, 上海, 200052)
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
何俊, 钱晨, 陈国庆
(上海市同仁医院, 上海, 20005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0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按手术时机分为2组。48 h内进行急诊手术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 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结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愈情况和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患者总死亡率为2.78%, 其主要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手术。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 手术时机; 术后并发症; 效果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的时候受到机械因素或是肠管内脏神经失血运障碍而导致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急性肠梗阻会引起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急性肠梗阻病死率高达5%~10%,由于其发病突然,病症复杂,对患者生理影响较大,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对急性肠梗阻进行手术的时机判断较为困难,因此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的过程中尤为关键[2]。本研究探讨急性肠梗阻患者在手术时机上的最佳选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108例,其中108例均伴有腹痛,87例伴有腹胀,26例伴有腹肌紧张,34例伴有肠鸣音亢进减弱或消失,22例伴有腹部包块等体征,立位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液平有91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确诊,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我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48 h内进行急诊手术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27例伴有基础疾病,11例伴有高血压,5例伴有冠心病;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37例伴有基础疾病,8例伴有高血压,3例伴有冠心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进行常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进行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对2组患者在常规检查中的症状进行记录。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对结肠肿瘤患者采取肿瘤根治手术;嵌顿性腹外疝患者采取腹外疝修补术;肠扭转采取肠扭转复位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病情选择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或者肠粘连松解手术;粪石性肠梗阻采取切开粪石以及蛔虫清除术等。
观察组在发病起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常规诊断和术前准备之后,实施肿瘤根治手术17例,腹外疝修补术6例,肠扭转复位术2例,肠粘连松解手术28例和切开粪石及蛔虫清除术1例。对照组在发病起48 h之后进行手术治疗,在入院后均以保守治疗为先,在保守治疗的48 h内对患者安置胃管,使用肥皂水灌肠以及维护循环系统的稳定,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若患者在48 h内体征不稳定,临床症状加重并且经保守治疗病情无减缓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参照实验组。
2组患者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维护均应注意: ① 术中,在进行减压或者灌洗的时候加强保护开口处; ② 在关腹前对所有患者均使用5 000 mL以上的盐水对腹腔清洗,尽量将已经存在的异物和渗出物清除,包括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并放置医用防黏连膜和1~2根乳胶管进行腹腔引流; ③ 术后,配以每天6 mg的生长抑素思它林来减少患者肠液分泌, 5~7 d为1个疗程,加以三代头孢抗炎来维护循环系统,并以莫沙比利来促进胃肠的蠕动。
术后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其发生率、治疗结果、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死亡原因,并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分析。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术后,患者腹部痛呕胀结的临床症状消失,辅助检查的显示为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手术治疗之后腹部痛呕胀结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彻底消失,辅助检查的显示为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经手术治疗之后腹部痛呕胀结的临床症状无缓解,辅助检查的显示为未治愈,或者患者死亡[3-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2组的治愈患者以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引起急性肠梗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而本次研究中死亡的病因及原因为: ① 病因: 嵌顿性腹外疝,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② 病因:结肠肿瘤,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③ 病因:肠扭转,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5%, 对照组的术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观察组的有效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490,P=0.0803)。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n(%)]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属于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死率高达5%~10%,若发生肠绞窄,其病死率会升高到15%~25%。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升,肠梗阻的病因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由腹外疝逐渐变为肠粘连和肿瘤,而在80和90年代,急性肠梗阻的大多数原因为肿瘤引起,也多有肠粘连而引起的情况[5]。这可能和目前医学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患者发生疾病的早期治疗或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高相关。本研究中,由于肠粘连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占51.85%, 而肿瘤性肠梗阻占31.48%, 与文献报道相符合。
根据研究[6]显示,急性肠梗阻根据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非机械性肠梗阻。机械肠梗阻主要是由于肠道内有异物堵塞、肠管发生病变以及肠外的压迫而引起的肠道受阻。胆石、粪便等都可能成为肠道内的异物;而肠管病变可能由于先天性的或是炎症性的导致;肠外压迫也可能是由于粘连、肿块的压迫等[7]。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胀、腹痛、腹部压迫以及呕吐等症状,对疑为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X线、B超以及CT均可查出液平面等改变,诊断方面一般无误;治疗关键是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来解除梗阻状态,并且纠正患者全身生理功能紊乱的状态[8-9]。因此,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尽快有效地建立静脉通路,纠正患者酸中毒以及脱水等症状,尽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胃减压,为手术治疗做好基本工作。应加强术前的常规诊断,若等到病情开始恶化,开始出现腹膜刺激或是腹部穿刺有血性腹水的时候才开始准备手术,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失去最佳手术治疗的时机[10-11]。
根据调查及相关文献[12]显示,若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腹痛缓解不了甚至再度加重、呕吐物带有血丝、血压下降,脉象变弱,白细胞升高到15×109/L, 中性粒细胞大于80%以及长期发生肠梗阻的患者应及时手术,并且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48 h。在本研究中,在发病起48 h以后对患者进行手术的5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30%, 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85%,甚至有1例因为手术时机不恰当而导致二次手术,并且出现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为(18.89±5.97) d; 而在发病起48 h内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其有效率高达98.15%, 且仅出现1例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的患者,由于其治疗时间选择得当,患者在术后恢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为(16.56±5.02) d, 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至5.55%。虽然从病发至48 h前进行手术的患者和从病发至
48 h后进行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当,但是在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时间上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发症状,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早安排手术,在48 h内进行手术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林英健, 齐玲芝, 于燕. 急性肠梗阻1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1): 2115.
[2]詹玮, 张汝一, 吴晓萍, 等.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支架置入的疗效[J]. 江苏医药, 2014, 40(06): 717.
[3]管步高, 郁飞, 穆四清.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5例外科治疗体会[J]. 江苏医药, 2014, 40(15): 1837.
[4]张明智, 庄华, 罗燕. 58例Meckel′s憩室病超声影像特点回顾性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4, 31(4): 875.
[5]邓友松, 赵福英. 62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诊治[J]. 重庆医学, 2013, 42(29): 3556.
[6]谢琦. 经鼻小肠减压管置入术用于113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 (06): 104.
[7]朱利靖, 韩序, 秦新裕, 等. 单中心急性肠梗阻诊治研究(附267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07): 654.
[8]Altaf A, Aref H. A case report: Cecal volvulus caused by Meckel's diverticulum[J]. Int J Surg Case Rep. 2014, 5(12): 1200.
[9]何嫣惟, 丁丛华. 中西医结合在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05): 981.
[10]胡靓, 叶盛, 叶龙云, 等. 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2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32(11): 966.
[11]郭春良, 董鹏, 蔡娟, 等.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根治对策[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S1): 26.
[12]Al Beteddini O S, Sherkawi E. Small bowel volvulus with no malrot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appendicectomy: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Int J Surg Case Rep, 2014, 5(12): 1044.
Research on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 timing
HE Jun, QIAN Chen, CHEN Guoqing
(ShanghaiTongrenHospital,Shanghai, 20005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 timing. MethodsA total of 108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operation timing.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surgery within 48 hours were design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54 patients with surgery after 48 hours were designed as control group.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treatment outcome and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outcome and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verall mortality was 2.78% i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main causes were septic shock and diffuse peritonitis. ConclusionClinical physicians should choose treatment plan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patients, and for patients with fails of non-surgical treatment, the operations should be applied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peration tim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ffect
通信作者:陈国庆
收稿日期:2014-11-25
中图分类号:R 5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5-057-03DOI: 10.7619/jcmp.2015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