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2015-02-23 07:43:37钟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号线间隔轨道交通

同济大学教授、《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主编孙章接受晨报采访时指出,提高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从车辆定购的尽早谋划、折返系统的改进、3号线4号线分线计划的尽早实施、减少单条线路的过重负担等多管齐下来加以实施。谈及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问题,孙章首先指出车辆的购置还不够及时的问题。当然,车辆配备到位后,还需要其他环节与之配合。孙章举例说,1号线可以进一步缩短列车运营间隔,但是在终点站莘庄的折返线不够长,拖长了列车的折返时间,影响了列车间隔的进一步缩短。孙章还指出,3、4号线的分线改造计划应该尽快实施。由于3、4号线目前有一段为共线运营,分线改造完成后,3号线和4号线都会得到轻松“解脱”,列车间隔能比现在缩短一半。说起上海目前负担最重的线路,孙章特别提到了2号线。“2号线目前是上海日客运量最大的线路,负担太重了。它连接了一东一西两个航空港,还维系着高铁的往来旅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量不是无限的,要合理规划布局周边设施,不要让线路疲惫得气喘吁吁,非要被动限流才能缓解困局,从而影响运营效率。”孙章建议,上海的轨道交通线网按照服务水平可以分级设置,比如第一个层次可以是市中心区内的地铁系统,长度为30 km 左右;第二个层次为通往郊区的运营线路,长度达50 km 以上,推荐采用铁路运输系统,比如金山轨道交通线就是如此;第三层次是以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构建的线网,为通往外省市的轨道线路。

猜你喜欢
号线间隔轨道交通
1号线,上海地铁零的突破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间隔问题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间隔之谜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上楼梯的学问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