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美千秋——中国民间蓝印花布之美的探讨

2015-02-23 05:20:39侯丽丹
西部皮革 2015年15期
关键词:印花布蓝花染色

侯丽丹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文”与“质”的两个方面,既承认两者的对比与共存,又强调两者的互补与结合。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对做人而言的。然而,这两者的关系可以应用于一切反方面。古代很多文人都读书进仕,如果中第做了官,便容易显示其“文”而忽略了“质”;一旦落了榜或者贬官,便自然强调“质”而不顾“文”。这种观念表现在对待物质文化上也是如此。因此,形成了两种相对的审美,即豪华富贵的美和质厚朴素的美。前者以宫廷艺术为代表,后者则以民间艺术最为突出。

1 靛蓝之美

中国古代重“礼”,以服装为仪表,因而对纺织和染色都很重视,蓝色在古代往往也是下层社会常用的服色。古代农耕社会的特点是以农业为生产与生活的基础,视土地为人类之“母”,由土地哺育了人类。土地不仅长出了粮食以维持人的生命,甚至种棉麻、种蓝草解决衣服的原料。在纺织业发达的元代,松江一带就已发展成为全国的纺织中心,号称“衣被天下”。与此同时,相应的染色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天工开物》中“诸色质料”一文列举了红、黄、蓝、绿等色系的燃料二十多种,并标明各种燃料的色相特点,以及染色方法。仅取于青蓝系统的就有:天青色、葡萄青色、蛋青色、翠蓝、天蓝、玄色、月白等等。到了清代,染色名目更多。李斗《扬州画舫录》里提到:“江南染坊,盛于苏州。扬州染色,以小东门街戴家为最。如:红有淮安红,桃红,银红,靠红,粉红。……青有红青,金青,元青,虾青,佛头青,太师青…蓝有潮蓝,雎蓝,翠蓝。” 《通志》云:“蓝有三种,蓼蓝染绿,大蓝浅碧,槐蓝染青,为之三蓝。”

读了这些青蓝色的名称,表面看起来似觉枯燥,但仔细品味一下,便会感到有一种更为深层的追求。同是一种蓝色,竟然分的那么细致——天空的蓝,海水的蓝,月夜的蓝;孔雀之青,乌鸦之青,虾背之青;蓝里透红,蓝里带绿,蓝里带白。这样丰富的色感和掌握色彩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物质的基本需求。从审美的角度看,蓝布和蓝印花布的层次很高,在由物质文明通向精神文明的道路上,这是最为明显的例证和最为实际的活动。所以说,在农民辛勤的种蓝草,与其说是为了取得一点蓝靛,用来染布,不如说是为了创造生活的美好。他们种的是美,种的是文化。

2 蓝花之美

我国各地的民歌非常丰富,虽然有长有短,但多是语言精练,寓意深刻。陕北民间有一首叫《蓝花花》的叙事民歌,唱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在封建旧社会的包办婚姻下,反酿成的爱情悲剧。歌词按故事发展的情节分成多段,最后带有反抗的色彩。不难想象这女孩子的美好,尤其是给她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蓝花花。多么与众不同和富有诗意,充分表现了农村姑娘的美素质。令人同情的是她那不幸的遭遇,被迫嫁给了一个素不认识的“周家的猴佬子”,看上去“好像是一座坟”。

且不说蓝花花额悲剧,仅从这个美丽的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文化内蕴。在他们所创造的众多艺术中,虽然有红有绿,五彩缤纷,但最能表现出淳风之美莫过于“蓝花”。它不炫耀,可是很活泼;它不豪华,可是很体面;它不纵秀,可是很恬静。特别是蓝花的纺织品和编织品,一种既藏又露的美。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丝毫没有贬低其他色彩和品物的意思。对于色彩来说,红的热烈,黄的亮堂,紫的高贵,绿的中和,以及金银的富丽,难道不是农民喜欢的吗?事实上,不仅在节日,就是在平常也是很普遍,又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因为我们讨论的是蓝印花布,它主要是用作衣料以应日常生活之需,一般的说是有别于其他用途的。也有特殊情况,譬如在汉族地区,哪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一件大红的上装呢?这件大红的上装从结婚时作为新娘的嫁衣穿起,然后放在箱子里,直到去世时作为寿衣,几乎要伴随她一生。

蓝布印花没有丝绸锦缎的贵重,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并不逊色。由于使用靛蓝单色印染,局限性较大,因而花纹的变化便在意匠上下功夫,显得素丽多样。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蓝印花布也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吉语”和“吉祥图”,在蓝花中也表现的非常充分。诸如“福、禄、寿、喜”一类的寓意题材,几乎比比皆是。像用松、竹、梅象征“岁寒三友”,以梅兰竹菊作为“四君子”,本事中国古代“文人画”所常用的画题,在蓝印花布中也多出现,而且处理的非常巧妙,简直可以说与文人艺术相映成趣。

3 素美千秋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把“喜庆”和“日常”分的很清楚。民族的传统节日、国家大典和人生礼仪视为喜庆,除了丧祭之外,都用红色,强调热烈、热闹、奔腾、红火,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群体的、家族的和人际关系的精神、意志、理想等。而对于平素的生活、生产、工作,则视为日常,因此,重视实际,强调平静、躬行、实干,不能一股劲的“风”。

中国人喜爱蓝色,也可能与长期的农业社会有关。农业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只是绿色为“间色”,被列在“五色”之外,加以其他原因,不是太习惯,于是便以青来取代,或是将“青绿”连称,犹如国画中的“青山绿水”。对于蓝印花布,有人说“俗”,有人说“雅”,也有人说“俗到家时便是雅”。在雅俗之间本没有明显的界限。尽管人们的生活是沿着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发展,有事会捉摸不定,不知所然;有时会不由自主,无可奈何。但基本的事实是,生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永远也不会停止。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一代一代的人在思考,在创造,也在破坏。只有在前进中总结教训,在比较中鉴别得失与好坏。蓝印花布也应在现代生活中被创造着,被使用者,展现其朴素的雅俗之美。

猜你喜欢
印花布蓝花染色
黄梅君作品
大观(2023年8期)2023-09-25 06:21:16
“神奇的食物”⑤ 蔬菜皇后——西蓝花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3:54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44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蓝花楹小宅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56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纺织报告(2016年5期)2016-06-25 09:26:29
简单图mC4的点可区别V-全染色
蓝芽儿的蓝花碗
学生天地(2016年6期)2016-04-16 05:14:32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