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亨平,杨丹红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兽医站,云南 普洱 665000)
牛焦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有效防治
王亨平,杨丹红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兽医站,云南 普洱 665000)
牛焦虫病对养殖牛健康具有严重影响,一旦导致牛死亡,就会给牛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则关于牛焦虫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展开探讨,以对牛焦虫病所致牛死亡率实施有效控制。
牛焦虫病;临床诊断;有效防治
牛焦虫病也称为巴贝斯虫病,是由牛蜱经吸血传播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包括双芽焦虫、巴贝西焦虫和泰勒焦虫等,病原体多寄生在水牛、黄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疾病的发生、流行与传播媒介蜱的生长与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故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呈发散发和地方流行,发病高峰期为7~9月份,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
牛焦虫病是由牛巴贝斯焦虫或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引起的,与牛的其他焦虫相比,双芽焦虫为一种大型虫体,有不同形态,如椭圆形、梨形、环形等。其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典型形态为由尖端相连两个梨形虫体形成锐角,该虫体多位于红细胞的中部。经牛的若干种蜱进行传播。牛、羊的红细胞内是巴贝斯焦虫常寄生的地方,部分犬、猪、马属动物也会遭受到焦虫感染。然而该病主要危害的对象为羊、牛。牛巴贝斯焦虫是小型焦虫,形态多样。较常见的是犁形,多位于红细胞边缘,由2个虫体以其尖端或锐角相连,少数位于中央。蜱生长发育处于变态阶段,分为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属于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当焦虫寄生在红细胞中,会逐渐随着血液吸人蜱体内而发育繁殖,之后经蜱的虫卵传给下代幼蜱并在其唾液细胞内发育到感染阶段,幼蜱引用健康牛血时会将焦虫接种到牛体内内继续发育繁殖,从而引起虫病灾害。
焦虫病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迟缓、卧地不起、体温升高达40~41.5℃,稽留热难退,迅速消瘦,严重消瘦者会造成死亡。由于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病牛有出血点,眼结膜苍白,黄染,粪便带有血液或黏液,进而出现黄疸、贫血、血尿。多数病牛在疾病末期鼻孔流出黄白色泡沫状鼻液,呼吸极度困难,精神虚弱,沉郁,常卧地不起,最终导致死亡。
在牛焦虫病的治疗中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可采用特效药物,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牛焦虫病特效药物有被你而、黄色素、阿卡普林、咪唑苯脲等。其中贝尼尔又称为血虫净或三氮脒,是一种深部肌肉注射抗寄生虫药,为焦虫病的高效药物。为比较不同特效药在牛焦虫病中的效果,笔者总结近年来收治的病牛资料,按照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10头)、对照组(10头)及对照组1组(10头),给予观察组患者牛贝尼尔治疗,用5%贝尼尔注射液5mg/kg肌肉注射,连用3次,每次间隔24h。给予对照组病牛黄色素治疗,具体为5%黄色素注射液,牛3.5mg/kg,控制注射速度,避免引起不良反应。给予对照1组病牛盐酸咪唑苯脲,具体为硫酸喹淋脲1mg/kg,必要时可间隔24h用药,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对牛的双芽焦虫病更有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确治愈牛8头,治愈率为80%,对照组治愈牛4头,治愈率为40%,对照1组治愈牛有3头,治愈率为3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对照1组,提示在牛焦虫病治疗中,使用贝尼尔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该药物的毒性较大,安全范围较小,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牛焦虫病的其他治疗措施可从西医和中医两个方面着手。西医治疗通常是以杀虫为主,配合消炎、补液、强心及健脾胃等对症辅助治疗。常用的杀虫药有青蒿素系列、贝尼尔等,一般配合消炎、清热解毒等药物,如青霉素、柴胡、长效土霉素等。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的精料、饲草,以增强病牛抵抗力,同时避免高温放牧及风吹雨淋,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其次中医治疗,熟地10g,灸甘草10g,党参10g,当归10g,云苓10g,川芎10g,青蒿10g,枳壳10g,神曲20g,柴胡15g,白术10g,麦芽10g,水煎后候温灌服。
若病牛症状严重,必要时可采取输血治疗方法。首先进行生物试验,采集供体牛血100mL,间隔10~15min后,采用静脉注射方法将血液注射给病牛,由于牛反应较为迟钝,需静脉注射2次。确保病牛输血无异常反应后,分次采集供体牛血液供1500~2000mL,每次采集供体牛血液450mL左右,储存入放有10%CaCl2抗凝剂的贮血瓶中,采集过程中,轻轻晃动贮血瓶,以避免发生凝血现象。血液采集完成后,可对病牛进行输血操作。
牛焦虫病是牛常见疾病中较为突出的一种,且疾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实践工作中,应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及早诊断治疗,根据实践经验,采用集中药物治疗牛焦虫病可起到良好的预防目的,综合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在日常饲养中,应不去有牛蜱虫的地方放牧,以避免受到蜱虫传播疾病,从而预防本病的发生。
从略)
10.3969/J.ISSN.1671-6027.2015.0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