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2-23 07:07田雪冰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瓣膜抗凝置换术

田雪冰戴 彰

(1、福建省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原厦门市心脏中心)心外科,福建厦门361000;2、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0)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田雪冰1戴 彰2

(1、福建省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原厦门市心脏中心)心外科,福建厦门361000;2、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361000)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抗凝指导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3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方法进术后护理;观察组65例,采用抗凝指导进行术后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比较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抗凝治疗依从率、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后抗凝指导进行临床护理,其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抗凝依从性,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指导;生活质量

心脏瓣膜置换术,简称换瓣,是心外科临床上的一种疗效显著的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方法[1]。为了预防术后血栓的发生,临床上多采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对患者进行预防治疗[2]。由于抗凝治疗的时间较长,因此,必须要在此期间做好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3-4]。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抗凝指导对他们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现将详细结果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患者的年龄大约在2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6.8±7.4岁;女性患者69例,男性患者61例;心脏功能等级中,Ⅱ级41例,Ⅲ级41例,Ⅳ级48例;受教育程度中,小学患者25例,初中患者29例,高中患者44例,大学及以上患者32例。将130例患者按抽签法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观察组65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均进行单纯的换瓣手术,且手术均成功。并在年龄、性别、病情、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即给予患者常规性的心外科手术后护理。具体包括:基础护理、心电监护、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简单的药物指导和出院指导等。

1.2.2 观察组 采用抗凝指导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即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的同时,给予患者具体、明确的抗凝指导。具体指导内容包括:①抗凝教育,即医护人员要耐心、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术后并发症、恢复、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并强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重点说明不按时按量服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提高患者的思想重视;②医护人员要详细、清晰向患者讲解华法林的口服时间、剂量、注意事项等,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回院复诊,以确保抗凝治疗的有效性。③指导患者进行病症情况的自我观察和记录,并列出患者及家属需要着重观察和注意的方面(如患者体力劳动能力、心理状况、精神状态等),以方便医生进行药量调整。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并采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若差异值P<0.05时,则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分析

临床比较统计显示,对照组65例患者的抗凝依从优良率为70.77%(46/65),其中:优秀24例,良好22例,一般12例,较差7例;观察组65例患者的抗凝依从优良率为90.77%(59/65),其中:优秀41例,良好18例,一般4例,较差2例。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中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数均明显增加,Ⅲ~Ⅳ级患者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经过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在体力劳动、心理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社会生活以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较之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抗凝依从性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

3 讨论

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一种基础性的并发症预防治疗,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5]。通常情况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需要进行3个月~6个月的抗凝治疗,且在治疗期间要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否则药量不足会导致血栓形成,药量过大则会引发出血症状。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换瓣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6-8]。临床研究显示,在本次随机抽选的成功进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中,采用抗凝指导的患者多数能够按时按量的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其治疗依从优良率达到了90.77%,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70.77%)。且心脏功能等级大部分由Ⅲ~Ⅳ级转变为Ⅰ~Ⅱ级,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体力劳动、心理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评分较之指导护理前有较大的提高,其生活质量总评分(89.97±14.39)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76.28±13.17),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手术后,应该积极的采用抗凝指导进行临床护理,以便于增强患者在抗凝治疗时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 丁巧玲,吴丽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抗凝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5):130-131.

[2] 张万玲,刘彩霞,秦立珍等.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护士进修杂志,2011,9(21): 1998-1999.

[3] 曾莉,丁明云,陈丽琴.护理干预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12(3):350-351.

[4] 丁巧玲,吴丽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16(12):110-111.

[5] 宋义英,徐红梅,裴淑瑜等.药物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11(7):38-40.

[6] 王晨,司在霞,周婷婷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0(17):37-39+51.

[7] 闫燕,张青青.康复指导手册在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5(6):118-119.

[8] 吴慧兰,周淑英,凌云请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7(29):3641-3643.

田雪冰,1981年生,女,湖南张家界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瓣膜抗凝置换术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Mutually Beneficial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