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摄影/李汉林
“马勺李”嫡系传人李舸
形制独特的木抄社火脸谱
撰文并摄影/李汉林
认识李舸,是在去年8月,为收集关中社火脸谱粉本,我们登门拜访有“中国马勺脸谱绘制创始人”之称的工艺美术大师李继友。
那天,李继友和女儿李舸正在为即将在波兰华沙举办的“万相生辉——中国美术馆馆藏面具、木偶、皮影艺术珍品展”赶制展品。父女二人伏在案头,每人面前放着一个硕大的木质马勺,精心勾画着社火脸谱,那奇妙的图案、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无不给人苍劲奔放之感。年近八旬的李老告诉我们,为办好这个展览,中国美术馆除展出他的几件收藏作品之外,还向他家定制了8个直径80公分的马勺脸谱,要求月底之前做成并送往北京。“我年龄大了,这种档次高、时间紧的活儿,主要还得靠女儿来完成,我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李继友直言不讳地说。
人到中年的李舸告诉我们,她是1998年从国营工厂辞职,跟随父亲从事马勺脸谱绘制工艺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在研究关中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的基础上,将春节期间关中农村耍社火时画在脸上的社火脸谱移植到马勺、木抄、木梭、木斗等生活用品和农具、工具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马勺脸谱,并在北京参展,得到黄永玉、古元、王朝闻等专家学者的肯定,并取得两项国家专利,使社火脸谱这一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新的载体,父亲也因此得到“马勺李”的艺名。
李舸回忆说:“父亲希望我能成为‘马勺李’的第二代传人,把他创造的马勺脸谱艺术传承下去。”她经过反复思考,最终选择辞职,在同事们的惋惜中,放弃了10余年的工龄,成为一名专职从事马勺脸谱绘制技艺的民间艺人。
虽是家传,但从艺的道路并不平坦。父亲对技艺的要求很严格。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如何突破窠臼,出奇出新,是李舸和父亲经常遇到的难题,也督促着他们不断地钻研、不断地创新。流传于民间的社火脸谱粉本,因受时代限制,色彩较为单调,如何满足人们欣赏水平提高的需求,让色彩更为丰富,让人有爱不释手之感?李舸在父亲指导下,创造了使用深浅不同颜色的过渡描绘法,每根线条、每个色块,都根据图案和形制,经过多道工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既保留了社火脸谱的传统风格,又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色彩丰富度和层次感。
运用沥粉勾金工艺绘制马勺脸谱
与父亲李继友一起研究关中社火脸谱画稿,从中汲取营养
李舸生长在关中西部的宝鸡市,这里是农耕文明和关中社火重要的发祥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富集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给了她受之不尽的教益和启迪,也让她在日积月累中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一次,李舸发现一本清代社火粉本中使用了牡丹花图案装饰脸谱,受其启发,她建议在马勺脸谱绘制中,大胆融入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寿桃、石榴、佛手、蝙蝠、如意等等,让福、禄、寿、如意等象征吉祥的要素,呈现于马勺脸谱之中,满足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投入市场后受到一致好评,也丰富了“马勺李”的产品种类和艺术风格。
这么多年,李舸和父亲制作的马勺脸谱,一直坚持纯手工工艺,不搞机械加工,不搞快餐式经营,正因为如此,“马勺李”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民间工艺品中一个响亮的品牌。近年来,由李舸独立完成的马勺脸谱,先后获得宝鸡市、陕西省有关部门的多项奖励,她也荣获了“宝鸡市手工艺制作女能手”、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行业带头人”、“社火马勺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等称号,并代表陕西省和宝鸡市,多次携作品赴北京、上海、济南、天津和香港、台湾参加展览、展销。今年四月,陕西省经济联合会根据省工艺美术协会严格的评审,授予李舸 “二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融入寿桃图案,寓意吉祥的马勺社火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