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芪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叶1*赵恒侠2*郑夏洁2
(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3;2.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深圳 518033)
摘要:目的:探讨荷芪散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共收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荷芪散。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分别填写一次日本饮食行为量表用以评估饮食行为改变。 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体重及BMI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及BMI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重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饮食行为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6项饮食行为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荷芪散用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能减轻其体重,降低食欲,改善饮食行为。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饮食行为;食欲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有肥胖的患病人数不断增长,而2013年国际四大糖尿病管理指南均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需综合管理,降糖同时需关注体重。笔者跟师赵恒侠教授诊治病患过程中发现,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具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导致无法控制体重,因此在应用药物控制该类患者血糖的同时,还需注重其饮食行为的改善及体重的控制。笔者在临床上观察发现,使用荷芪散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并降低体重,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BMI 28.0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8.5±9.8)岁,病程(12.9±8.2)年;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3±8.7)岁,病程(12.0±7.6)。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入选患者均排除各种感染、应激、酮症、高渗、创伤等情况,也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同时所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肥胖症,即由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导致的继发者。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①严格糖尿病饮食;②适量运动及锻炼;③心理疏导;④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由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0.5g,批号:H20040416),每次0.5g,每天3次,餐后30min服用。
(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赵恒侠教授临床经验方荷芪散。该方组成:荷叶30g,黄芪30g,何首乌15g,决明子30g,冬瓜皮30g,石菖蒲10g,苍术10g,山药15g,泽兰15g,甘草5g。生药由深圳市中医院中药房提供,并由深圳市中医院制剂室协助煎煮,每日1剂,每剂180mL,分两次口服(早晚饭后0.5~1h)。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2.2问卷调查采用日本饮食行为量表[1],共设置49个问题,每题分别具有5个量化答案,为0,1,2,3,4,每题最低0分,最高4分。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将所有问题归为7个因素,每个因素各有7个问题。内容包括:对体质的认识、摄食动机、神经源性贪食、食欲、饮食方式、饮食偏嗜、饮食的规律性。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1次。
1.3观察指标①专人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②一般糖代谢指标:酶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亲合色谱微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糖代谢指标FPG、PPG、HbA1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后,FPG、PP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糖代谢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PG、PPG、HbA1c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治疗前两组体重、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经治疗后,体重、BMI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体重、BM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体重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治疗前两组饮食行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饮食行为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余6项饮食行为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30年来全球肥胖的患病率显著增加,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人群超重率已达31.1%,肥胖率为9.9%,过度肥胖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高血压、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由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具有不良饮食行为及习惯,时常无饥饿感、食欲旺盛、暴饮暴食等,从而导致体重难以控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降糖药物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对于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在降糖同时改善其饮食行为及降低体重是一个难题。目前,中医对肥胖2型糖尿病研究不断深入,中医药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方面的经验也不断成熟,无论是在消除症状方面,还是在改善生化指标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饮食行为的变化±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现代中医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因嗜食肥甘厚味,脾运失健,聚湿生痰,痰湿蕴结,形成肥胖;长期则致脾胃运化失职,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使水滞而为湿,谷滞而为浊,湿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病[3];即病位以脾为中心,痰湿贯穿疾病之中。而荷芪散以荷叶、黄芪为君药:荷叶利湿化瘀,祛痰利水,升发清阳;黄芪健脾益气,利水化湿。两者合用,为痰湿互结,兼有脾虚之首选,共奏醒脾祛湿,行气化痰之功。是以荷芪散用以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方证相合,十分相符。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食欲由胃气决定,而胃气对于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时,多是要注意顾护人的胃气,也就是增加食欲。因而对胃气的抑制作用多出现在一些中药的副作用中,如滋阴类、寒凉类药物,因其“滋腻碍胃”“寒凉伤胃”。据此现代医家发现中药的此类副作用能对食欲产生间接的抑制作用,如Wang等学者在应用黄连生脉饮(方以具有寒凉之性的黄连为君药,佐以滋阴要药麦冬)治疗早搏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副作用[4],证实了苦寒中药和具有滋腻作用的中药确有“碍胃之嫌”。随着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有关中药控制食欲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如张玉武等研究发现葛根素可能作为NMU2R的激动剂发挥抑制摄食、促进代谢的作用[5],吴浩祥等研究发现加位承气汤能有效抑制代谢综合症患者食欲[6],邓一鸣等则研究发现健脾补肾中药对运动训练大鼠具有抗疲劳,抑制食欲等作用[7]。
荷芪散以黄芪为君,而陈传盈等[8]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抗饥饿作用,能延长家蚕幼虫耐饥饿时间;方中臣药何首乌具有滋阴功效,佐药决明子、冬瓜皮性寒凉;以上诸药符合上述“滋腻碍胃”、“寒凉伤胃”,从而抑制食欲的理论。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荷芪散治疗3个月后,该组患者的食欲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体重也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的比较也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证明了荷芪散能够明显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同时降低他们的体重。笔者认为今后对其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为临床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诊疗思路,同时也能为中医药防治该病的现代化研究及中医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池田义雄,大野诚.肥满の定义、分类、判定と肥满の诊断肥满症[J].日本临床, 1995(35):229- 236.
[2] 唐咸玉,范冠杰,赵晓华.肥胖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频数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115-116.
[3]陈子欢,王旭.肥胖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概要[J].四川中医,2014,32(3):184-187.
[4]Wang J,Wang Z,Tang G.TCM treatment of extrasystole with huanglian shengmai yin-a report of 357 cases[J].J Tradit Chin Med,2003,23(1):35-37.
[5]张玉武.葛根素的减肥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6]吴浩祥.代谢综合症中医证候规律及加位承气汤干预机制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7]邓一鸣,武露凌,缪爱琴,等.补肾健脾中药加减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25(5):382-384.
[8]陈传盈,胡斌.范世晶.抗衰老药物家蚕寿命测定法的研究[J].中成药,1994,16(2):32-34.
收稿日期:(2015-04-20)编辑:翟兴英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通信作者:赵恒侠。Tel:13802284858,E-mail:Vinson212@qq.com。
基金项目:第一作者:陈叶。Tel:15099905427,E-mail:10458249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