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希,赵 宸,吴 毅,宋伙林,董丽娜
(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14)
红楼艺文苑春季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及景观特色分析
陈 希,赵 宸,吴 毅,宋伙林,董丽娜*
(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2015年3~5月期间,笔者对红楼艺文苑内春季观赏植物的种类进行了调查,从时序特色、层次特色、色彩特色上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红楼艺文苑植物景观的规划和管理提出建议。强调要加强景观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增加景观植物的种类与部分景观植物的数量,并且结合病虫害管理配置植物。
关键词春季观赏植物;观赏价值;景观特色;红楼艺文苑
红楼艺文苑位于南京市明孝陵景区梅花山东北角,占地面积70 000 m2,是以自然山水为骨架,采用太湖石、黄石、南京地区地带性植被及一些仿古建筑、雕塑作为置景材料构成,意在表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一座写意山水园林公园[1],是一处古朴自然、体现红楼文化和浓郁江南风格的园林景观[2]。全苑分为12个意境单元:太虚幻境、芙蓉仙境、芦雪联吟、海棠吟社、药园沉醉、沁芳钓台、栊翠分花、潇湘竹韵、香丘、梨园雏莺、红楼艺文馆和香草园。笔者调查研究其春季观赏植物(以春花植物为主体),分析春季观赏植物的配置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为今后红楼艺文苑植物景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1调查方法
2015年3~5月期间,对苑内的木本春季观赏植物的种类、观赏期和观赏特色进行调查。按照每个树种调查3~4株,每1~2 d观测1次的物候观测标准[3-4]观察记录。观测指标包括开花始期、盛期和末期,春季观花植物的观赏期以开花盛期为主。观赏期分成小于10 d、10~20 d、20~30 d和大于30 d。每月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10 d为1旬)。
2 调查结果
春季植物景观是植物季相景观的焦点[5],红楼艺文苑的春季植物景观包括春花植物景观、春色叶植物景观和春季观果植物景观,丰富的植物景观类型形成了明孝陵景区春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年春天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景。
2.1观花树种
2.1.1 观花树种的种类。 春花景观是春季植物景观的重头戏,红楼艺文苑春季观花植物种类构成丰富,不仅有落叶观花树种和草本花卉,还有常绿观花树种。红楼艺文苑内3~5月春花显著的木本植物主要有14科、28属、48种(表1)。其中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有樱属、桃属、苹果属等10属、25种;其余为豆科,有槐属、紫荆属、紫藤属3属、3种;木兰科有木兰属、含笑属2属、5种,木犀科有素馨属、连翘属2属、4种,忍冬科有锦带花属、荚蒾属2属、2种;杜鹃花科、虎耳草科、夹竹桃科、金缕梅科、蜡梅科、瑞香科、山茶科、石榴科和藤黄科9科都有1属、1种。
2.1.2 时序特色。 红楼艺文苑内春花景观时间分布从2月底已有春季木本花卉陆续开放,并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观花的木本植物种类最多,景观效果最佳。由表1可知,苑内3月份开花的春花显著的木本植物有梅花、樱花、迎春花等,占木本开花植物种类的34%,花木种类不多,但有不少为传统名花(如梅花等),先花后叶;4月份苑内春花灿烂,开花植物种类最多,色彩最为丰富,这段时间开花的植物种类有飞黄玉兰、槐树、西府海棠等,占43%;5月份开花的有金丝桃、粉花绣线菊等占23%,以灌木为主。
2.1.3层次特色。 由表1可知,苑内春季观花植物种类中,常绿乔木占2%、落叶乔木占31%、常绿灌木占17%、落叶灌木占46%、落叶藤本占4%,其中观花灌木构成了景观主体。层次分布中,灌木和小乔木种类最多,色彩丰富,其高度在1.5~3 m,处于人们视觉的最敏感区间[6],即中层空间,最适合观赏和接触。乔木在上层空间,使人们可以仰视观花,提升了春花景观的空间高度。小灌木、草本花卉(二月兰、红花酢浆草、鸢尾、月见草、金娃娃萱草、金鸡菊、天人菊、蛇目菊)以及水生植物(睡莲、梭鱼草、黄菖蒲)在下层空间,丰富了春季景观。
2.1.4 色彩特色。 春花景观的色彩分布以白色、黄色、粉红色为主体,构成了暖色主调[5]。由表1可知,苑内春季观花木本植物色彩构成为:31%的白色系、17%的黄色系、21%的粉红色系、10%的红色系、19%的多色系(3种或以上花色)和2%的蓝紫色系。整体是一片暖色为主的春花景观,加上丰富多彩的草本和水生花卉植物,更是春色满苑,五彩缤纷。
表1 红楼艺文苑3~5月份春花显著的木本植物观赏期及观赏特性
2.2观叶与观果树种
2.2.1 春色叶植物。 红楼艺文苑内春色叶植物也是春季景观的一个亮点,丰富鲜艳的彩色叶片对红楼的春季景观来说可谓锦上添花。春色叶植物包括落叶和常绿树种,其中落叶树种有红枫、蓑衣红枫、鸡爪槭、山麻杆4种,常绿树种有南天竹、石楠两种。从生活型看,有落叶小乔木、落叶灌木、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层次分布比较明显。春色叶景观最突出的有两处,一处是栊翠分花门外的片植山麻杆,另外一处是穿越海棠园的园路两侧列植的红枫行道树。片植山麻杆占地面积约有50 m2,彩叶景观观赏期可达一个半月,是苑内最集中的春季彩叶观叶植物观赏区。3月下旬山麻杆开始发芽,一根根光树杆开始冒出红色小叶;4月上旬全面长叶,变成一片红海,同时红色开始变浅;中旬,叶片长大的过程中,叶色开始由红转黄;下旬叶片颜色由红转黄变绿;5月上旬全变成绿色大叶,终成为一片绿色。红枫行道树是苑内最抢眼的春季彩叶景观区,虽然数量不多,但红枫春季柔暖鲜亮的红色配上周边片植的鸡爪槭春季柔黄的绿色,形成了苑内最柔情浪漫的一片春季景观观赏区,每年此处也是大量游客的驻足区。
2.2.2 观果植物。 相较于春花景观和春色叶景观,红楼艺文苑内春季观果植物种类较少,观赏效果不显著,主要有阔叶十大功劳、枫杨、五针松等,它们的果实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景观效果不明显。
3问题与建议
3.1 加强景观植物的日常养护管理 植物景观的质量,除了有赖于设计者的精心构思和前期建造,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的养护[7]。红楼艺文苑在植物景观的养护和管理方面,不仅要对植物进行养护和管理,还应根据当初设计者的意图对木本植物进行修剪、疏伐,对多年生草本进行分株重新栽植等[8]。苑内芙蓉仙境里十大功劳白粉病比较严重,可改善种植条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避免施过多氮肥,适当增加磷肥;结合修剪掉病枝、病芽和病叶;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
3.2增加景观植物的种类和部分景观植物的数量,进一步强化观赏效果 3月初、5月末开花的植物种类并不多,可适当增加些开花植物种类或当时开花植物的数量,以增强春意满园的景观效果。苑内香丘里的晚樱只有零星几株,可以考虑补植成线,樱花飞舞的景观效果会更加显著。梨园雏莺里梨树也不多,若多补植些,就会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观效果。
3.3结合病虫害管理进行植物配植 苑内梨园雏莺里梨锈病很严重。以前苑内有桧柏,它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在植物配植时,应注意一些忌讳(梨园周围5 km以内不应种植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清除转主寄主是防治梨锈病最彻底有效的措施。若不能清除,可在桧柏上喷洒农药以减少侵染源。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萌芽期至展叶后25 d内。
参考文献
[1] 王鹏善.钟山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2] 张宇实.关于“红楼艺文苑”设计与建设的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0(6):47-48.
[3]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 夏林喜,牛永波,李爱萍,等.浅谈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要求及各物候期观测标准[J].山西气象,2006(6):47-48.
[5] 祁立南,李韵平,包志毅.杭州春季植物观赏价值与景观特色探析[J].中国园林,2014(8):72-76.
[6]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7] 南希A·莱斯辛斯基.植物景观设计[M].卓丽环,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8] 刘青,许建刚.红楼艺文苑植物造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15845-15847.
Analysis on the Ornamental Value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ring Ornamental Plants in the Art World of Red Mansions
CHEN Xi, ZHAO Chen, WU Yi, DONG Li-na*et al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Dr.Sun Yat-sen’s Mausoleum, Nanjing, Jiangsu 210014)
AbstractDuring March-May in 2015, species of the spring ornamental plants in the art world of Red Mansions were investigated. Time distribution, gradation and color feature was analyze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plant landscape in the futur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Spring ornamental plants; Ornamental valu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The art world of Red Mansions
收稿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陈希(1981-),女,江苏南京人,工程师,从事森林植保工作。*通讯作者,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南京市建委资助项目“紫金山植物资源及景观优化模式研究”(200714)。
中图分类号S 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6-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