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翻译

2015-02-22 03:02顾宝珠黄子辉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汉语交际

顾宝珠,黄子辉,廉 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 承德 067000)

翻译是跨文化活动,具体说来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展,我们需要大量精通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人能从事汉译英和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途径是在大学汉译英教学中加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翻译内容,突出跨文化交流,这是培养翻译人才必不可少的措施。

1 跨文化比较与翻译

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人们可以从其语言的结构、词汇和短语的来源看到该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从翻译角度审视,就要求把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加以体现。译文读者倘若能联想到类似历史和现实的交替,人生哲理与生活常识给人的启迪,进而认识民族特性和人类共性的关系,文化交流的目的就达到了,翻译的价值就得以体现。[1]

跨文化翻译中涉及到生活环境和经验文化内涵的正反两方面的迁移。人类生活的环境与经验大都凝固在各民族的语言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一定的教化和社会风俗化的作用。翻译时文化内涵正反两方面的迁移手法有异化、同化、释意、视点转移等。如:

七十二行allwalks of life(异化);cat’s paw替人火中取栗(释意、同化);curtain-lecture枕边风(视点转换);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Misfortune goeswith fortune and fortune lies inmisfortune.(归化);靠山吃山to live on what you have around(释意)。

历史典故与遗训的文化内涵迁移,让读者不仅欣赏到异族语言文化的精彩,也领悟到其中的哲理和教训。跨文化的社会认知的迁移使读者从异族文化中反观自身文化,人性会得到更高的理性升华。

2 跨文化思维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与思维形式的再现。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操英汉两种语言的民族逐渐形成了各自特有的跨文化思维。所有语言都有含文化因素的词汇(culturally-loaded words),其含义中西方各异。语言中有大量的成语、惯用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无论是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伦理道德,还是衣食住行、娱乐、劳动生产、风俗习惯、教育、宗教信仰等,都在语言中得到反映。

2.1 历史文化因素对英汉语言的影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其传统的文化思想自然反映到语言上。例如在华夏文化中,“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图腾。后世帝王自命为“真龙天子”,皇宫建筑及皇帝所用器物陈设均以饰龙为尊,如龙椅、龙床、龙袍等。与龙相关的习语充满了美好与幸福的文化内涵,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

然而“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西方世界里的dragon是一种邪恶的怪物。龙被用来指“凶暴的人”,它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如:the Old Dragon意思是魔王。显然,Dragon给西方人产生的联想是负面的。[2]

2.2 地理位置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因而汉语中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有很多。例如:“开门见山”、“东山再起”、“开山鼻祖”等,然而这里的山并不真正存在“mountain”的本义。英国是个岛国,四面濒海的英国十分重视航海事业,人们出于对海的感情造就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联想意义的词,例如:clean the deck(扫清障碍);Fish begins to stink with its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take the sea(择业)。这里的“海”、“鱼”也不再拥有其本来的含义。相对于渔业,中国人更熟悉陆地生活和农耕,例如:英语中的“Never fish nor fowl”若翻译为“非驴非马”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同样“drink like a fish”译为“牛饮”更符合中国人的情感。

2.3 源于宗教、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成语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色

《圣经》中的故事、伊索寓言、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在英语中留下很多成语,如“Judas’s kiss”(死亡之吻);“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A sword of Damocles”(达莫克勒斯之剑)等。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国人信奉主宰万物的老天爷。儒教、道教和佛教对汉民族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菩萨心肠”、“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大量存在于汉语言文化中。[3]

3 跨文化表达

3.1 以不同的喻体来表达同一概念

汉语用兔子胆比喻胆小鬼,而英语说chicken-hearted。中国人把胃俗称为饭口袋,英语中用bread basket,原因在于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因而中国人就戏称胃是“饭口袋”,英文的直译便是the rice bag。而在英语中胃成了bread basket,译成中文是“面包篮子”。这是由于英美人日常的主食是面包。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养家糊口的人就是能挣面包的人the bread-winner,即中文“养家糊口的人”。另外,土豆也是西方人的主食之一,因而也有很多与之有关的说法,如a big potato(大腕),a couch potato指长时间看电视的懒人。

3.2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国文化比较强调从整体上来观察和认识事物,习惯将事物看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西方文化则比较重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反应,在语言表达上就体现为主语和谓语的区分非常清晰,除祈使句外,主语在每一个英文句子里都是不可缺少的。[4]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交际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人交际的出发点是家庭和亲缘关系,人们在潜意识里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很强的归属感,这也是集体主义的体现。中国文化向来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

英美人很重视个人的隐私,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干预。因此在英美国家中,向不太熟悉或陌生人打听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是不得体的。但中国人却不这样认为,特别是年长者向年纪较轻的人问这样的问题被视为对年轻人喜爱、关心、体贴的表示。

4 汉语与英语的相互影响

当两个民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而进行交际时,必然会产生两种语言的接触。两种语言一经接触就必然相互产生影响,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社会语言现象。

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大量的汉语借词(Chinese Borrowings)进入英语,成为规范英语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扩大,中式英语逐渐被外国人所理解和认可。除了音译的人名、地名及文娱体育、食物、习俗等名词,如wushu(武术),jiaozi(饺子),feng shui(风水)等,还有意译的词或短语,如The Art ofWar(《孙子兵法》),open door policy(开放政策)。最有趣的是语义再生的带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词,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people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等。而与此同时,英语热也给汉语词典增加了大量的新词,如“AA制”、“T恤衫”、“粉丝”、“GDP”等。

在当今形势下,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已是历史的必然。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这两大世界强势语言文化只有相互学习、借鉴、交融在一起,才能对世界的和平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5 结语

文化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主要因素,它涉及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该民族的信仰与情感。针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需求,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工具。要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扎实地进行中外语言对比和研究。一名优秀的译者除了精通两国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两种文化的深层内涵,才能忠实、通畅地表达原文内容,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2]陈淑媛.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对“龙”的翻译[J].安徽文学,2008(2):320-321.

[3]胡开宝,郭鸿杰.英汉语言对比与口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王丽娜.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7-68.

猜你喜欢
跨文化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