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思考

2015-02-22 09:04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体系工程

高 弘

(福建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 专业认证的界定和作用

1.1 专业认证的界定

所谓专业认证,是指某个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单位、企业、组织以某种标准进行检定通过后,颁发给个人以证明其拥有某项技能或者符合担任某种执业资格的文件。高校专业认证是指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所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作为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认证,已成为国际上提高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目前,教育领域认可度最高的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且工程专业认证已由单一国家的认证制度向多边的国际互认发展演变。《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2013年6月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的第21个成员。在这一认证体系下,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生可以被认为已达到从事工程师执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

我国从2005年开始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到2013年底,已有14 000多个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在这期间,工程类专业在校生超过300万人,占全国本科生总数的1/3;工程类毕业生超过100万人,占全国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3。

1.2 专业认证的作用

1.2.1 专业认证能够更好地规范职业注册资格制度,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对于执业注册资格制度的认同

目前,职业资格注册已成为各行各业从事职业工作的门槛,是政府部门对事关社会责任、职业责任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的准入制度。在欧美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对于与公共安全、健康、民生等密切相关的专业,例如工程、教育、医药等领域的专业,均实行专业认证制度。这些人员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要接受系统规范的专业和职业训练,并且只有经过在专业认证院校的完整学习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之后,才能具备申请专业注册师资格。可以说,规范和完善专业认证制度是执行注册资格制度的基础。

1.2.2 专业认证是提高高等院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校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专业设置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并成为政府、社会和各高校日益关注的焦点。完善高等学校专业认证制度的评估,有利于规范和指导各高校的专业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高校的办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以点带面,进而促进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做好专业认证的评估工作对于整合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提升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1.2.3 专业认证有利于促进国际同类专业学历互认、执业注册资格的相互认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拓展,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促进各国人才的跨界交流已成为趋势,如何建立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框架,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专业认证正是随着国际潮流而逐渐盛行起来的,它为国际同类专业学历互认、执业注册资格互认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专业认证在高校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专业认证的角度来审视高等教育,有助于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从而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如何使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教育更好地互相适应,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科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涉及的问题无疑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快、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等等,都是就业难产生的原因。但是,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发展不相适应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教育外部联系规律和专业布局结构上来看,存在着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现象和问题。这种现象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某类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某类人才又求大于供,而需求量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应用型人才。

2.2 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专业认证重要性的认知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而言,由于受到不同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认证缺乏兴趣和热情。福建工程学院已于2014年5月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的评估认证,这对于学生今后考证认证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却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专业认证的概念和作用缺乏认知,对待专业认证持“无所谓”态度,他们的就业思路和对未来的专业发展规划不清晰。他们还缺乏进取意识,对于专业认证重要性的认知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这也给专业认证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3 专业认证教育知识体系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机,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凸显大学教育社会功能的同时,应当将专业认证教育融入到现代大学教学理念之中。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知识体系的束缚和对专业认证的不够重视,造成了专业认证教育的发展与专业认证的国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很难建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认证教育相结合的完整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从而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相符的现象,这不利于形成专业认证教育的社会认同感。

2.4 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认证教育理念的融入

专业认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的专业认证正处于起步摸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阶段,在进行专业认证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不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认证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没能很好地按照评估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专业认证教育;其次,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地区的高校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能很好地按照专业认证对于人才的实践要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导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认证体系方面存在着实践环节与工程实践脱节的现象,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形成对专业认证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3 构建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对策

3.1 推进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专业认证的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

课堂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专业认证教育融入到教学认知体系中,对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专业认证教育的重要性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认证的标准体系,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和专业教学的要求,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认证意识的培养;其次,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推进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采取“分类引导”和“差异化”指导的教学理念,适时增加符合专业认证评估体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专业认证所应具备的专业要求;第三,强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实际,增加学校产学研合作项目比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校内外专业认证的实践过程,引导、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向实际生产转化的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专业认证的认同感教育。

3.2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健全对专业认证认知的标准和体系

高校应从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以各项政策为依据,设置符合专业认证评估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健全专业认证认知的标准和体系。如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可适当增加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等专业理论课程,在大框架下再有针对性地设置各门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适应未来的执业资格考试。在实践课程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中进行实习或实践,从而得到亲身体验,并结合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具体情况,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根据国家对各行业、各专业建设的要求,研究工程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特点,合理配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

3.3 优化专业认证的服务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专业认证氛围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认证教育也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完整的体系。因此,如何构建专业认证服务平台,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工程专业认证教育的认同感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专业认证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可考虑构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在已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认证标准,尽快成立全国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重视收集申请认证和已通过认证专业的日常信息,为大学生开展工程专业认证加强服务,完善制度,优化外围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专业认证的认同性教育,把握好舆论导向和社会观念的传播途径,积极营造鼓励大学生加强工程专业认证的社会环境。因此,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的完善,需要形成一个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主体,社会为驱动的多层联动体系,从而让工程专业认证的认同感教育真正地落在实处。

3.4 构建特色平台,以专业认证教育体系为支撑,形成符合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紧密跟踪本地区行业的需求形势,是当前高校转型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从专业知识领域来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可将专业认证与本地区的特色结合起来,培养符合专业认证背景下适应社会需求的土建类应用型人才。以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学院以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为契机,结合地区特色,从大一新生开始,就把工程专业认证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主打“海西牌”、“工程牌”、“基层牌”三个办学品牌,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和工程实践中所要注意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很好地增强了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的竞争力,逐渐摸索和构建了符合本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缺乏对专业认证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已成为摆在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认证制度显得尤为关键。要把专业认证与改革专业教育、改进教学管理、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和保证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有效地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1] 严玲,闫金芹.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4):80-88.

[2] 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大学教育,2012,(6):21-22,34.

[3] 袁东敏.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发展之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4):86-8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体系工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子午工程
工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工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工程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