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选银 刘 奎
(重庆市奉节县蚕桑站,重庆 奉节 404600)
关于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控措施探讨
刘选银 刘 奎
(重庆市奉节县蚕桑站,重庆 奉节 404600)
在经济新常态下,奉节县蚕桑产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果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桑椹菌核病是果桑产业的毁灭性病害,结合奉节县近几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只要准确掌握用药时期及用药品种,能够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
桑椹;菌核病;防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农村经济需求结构、供给模式、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蚕桑产业就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资源利用率低,单位面积效益不高,严重影响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传统优势产业正面临被其他产业取代,这是广大蚕业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桑椹是集营养、保健、药用于一体的“第三代”水果新贵[1],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如用桑椹泡酒、加工果汁、制作桑椹膏及桑椹干等,果桑还能采叶养蚕,能大幅提升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效益。在发展果桑产业过程中,受桑椹菌核病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果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3]。因此,当前首要任务是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本文重点介绍桑椹菌核病的防控技术措施。
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是一种真菌病,随空气传播,传染性强,发病率一般为30%~90%[3],严重影响桑椹产量及质量,一但发病导致大量减产,严重时绝收(奉节县兴隆镇回龙村2014年2 000m2果桑无一颗健康的桑椹),是果桑栽培中一种毁灭性病害。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分为桑椹肥大性、小粒性、缩小性菌核病三种,以肥大性菌核病发生较多[2]。
1.1 发病规律
桑椹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果桑开花期间,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菌核就会萌发长出1至数个子囊盘,子囊盘很快发育成熟,每一个子囊盘释放出来的子囊孢子数量非常多,喷发出来的子囊孢子随风飘散,从而大面积地传播。此时,桑花正好开放,子囊孢子在桑花的的柱头发芽,侵入花器。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先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病果落地,果肉腐烂而菌核残留入土越冬。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次侵染,但由于果桑花期短,当年再次侵染几率很小。
1.2 发病因素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果桑开花期间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开花期间,若天气暖和、雨水充足、土壤潮湿,则有利于土壤中的菌核萌发和子囊盘生长,从而引起该病严重发生。果桑园地势低洼积水、通风透光性差、树龄老化,容易导致该病严重发生。病原菌的积累也是引起该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新栽果桑在最初1~2年发病较轻,由于不重视清除病果和采取科学的防控方法,发病会逐年加重,出现“一年丰产、次年减产、三年绝收”的现象。重庆市春季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在桑椹菌核病的防控上必须采取科学态度。
果桑栽植密度偏稀,留条数不宜太多,以每667m2留条4 000~6 000条为宜。桑园多施有机肥,N、P、K 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着力改善桑园生态环境,以提高桑树的抗病力。
桑椹菌核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按照病害的发生规律科学运用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上重点把握科学选药、适时用药、精细施药三个环节。
3.1 选栽抗病品种
果桑栽培中,要做好果桑品种选择和搭配,将抗病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加以选择,选栽适宜当地气候环境、产果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果桑品种。目前,我县栽培果桑品种主要有无核大十、红果2号、台湾长果桑、大白珍珠、嘉陵30号等,以台湾长果桑对菌核病表现出较好抗性,其余品种易感染菌核病。
3.2 集中清理病果
桑椹菌核病的暴发是病原由少到多不断积累所致,早期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在桑椹临近成熟时及时摘除病椹,清理落地病果,运到果桑园区外集中深埋,减少桑园内菌核基数,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3.3 清园翻耕
果桑落叶休眠后,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残叶,运到园外集中烧毁。对桑园进行深翻,深度在15cm以上,可以把地表的菌核翻入土中,使子实体、子囊盘长不出地表,减少传染源。桑园翻耕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微耕机进行。
3.4 控制留条数量
通过合理的疏芽、修剪等手段控制留条数量,667m2留条4 000~6 000条。也可以采取单位面积桑园隔行轮伐技术,在树型养成后,采用一行夏伐、一行冬季重修,每年用一半的树产果、一半的树养条产叶,这种交叉轮回产果的采收技术,能有效控制留条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3.5 避免栽种易感作物
果桑园区内不能套种可能与桑树互感菌核病的作物,如油菜、草莓、向日葵、大豆、白菜等,果桑园周边也不要种植十字花科类作物。
4.1 药物选择
选用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尽量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锌、百菌清等。腐霉利属二甲酰亚胺类低毒杀菌剂,虽无内吸性,但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以选用。各种药剂的剂型及使用浓度为: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600~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800~1 000倍液,50%腐霉利1 000倍液。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多菌灵起杀菌作用,因此,选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药剂只能任选其一,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造成抗性增加。在选择药剂时一是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知名厂家,二是要认真了解药品质量,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检测,没条件的要试用,用防效说话,严禁使用过期、失效或变质农药。
4.2 用药时期
据资料介绍,桑椹菌核病感染高峰期为初花期至盛花期,准确识别桑树花期,实现适时用药,有利于菌核病的防治。奉节县立体气候明显,果桑种植分布在海拔300~1 000m之间,桑树花期差距大,要根据各地气候、品种等差异,认真观察果桑花期,不可千篇一律用药。
在初花期、盛花期及谢花期分3次用药能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发生,确定初花期用药至关重要,影响到后两次用药。观察果桑花期以定点观察为依据,兼顾群体表现确定,初花期掌握在开花5%左右,盛花期掌握在开花50%,谢花期一般是桑花全面开放,部分桑花柱头开始萎蔫,从初花期至盛花期再到谢花期,每次间隔时间不固定,一般7~10d,需要根据栽培果桑品种及当时气候等因素认真观察。
4.3 用药要求
对果桑园用药所需的喷雾器、胶管、桶或罐等必须做到专用,用药前先用碱性洗衣粉洗净,再用清水清洗二次。准确配制药液,现配现用,对未发生菌核病的果桑园和新建果桑园可按使用浓度下限使用,对上年发病较重的果桑园,可按使用浓度上限使用。喷药应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喷洒药液时要逐株逐枝进行,做到花、枝、叶充分湿润,以滴水为宜。对相邻的桑椹较多的叶用桑、弃管桑也应同期用药防治。
4.4 巧施草甘膦
吕蕊花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4],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95%草甘膦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除草,并可杀死菌核萌发的子实体(子囊盘),配制药剂时加入药液量0.1%的中性洗衣粉。
[1] 朱军林, 王小明, 马伟林. 果桑与旅游结合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 2008,29(1):56-57.
[2] 蒯元璋, 吴福安. 桑椹菌核病病原及病害防治技术综述[J].蚕业科学, 2012,38(6):1099-1104.
[3] 吕蕊花, 赵爱春, 王茜龄, 等. 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及抑菌药剂筛选[J].蚕业科学,2012,38(4):603-609.
[4] 吕蕊花, 赵爱春, 金筱耘, 等. 利用除草剂草甘膦防治桑椹菌核病的初步试验[J].蚕业科学,2011,37(5):90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