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杨逸文
(安吉县超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300)
2015年安吉县蚕桑生产概况
肖丽,杨逸文
(安吉县超龙蚕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300)
近几年来,安吉县蚕桑生产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递铺、梅溪、天子湖等传统蚕桑主产区相继实施农村整村整治,农民动迁,使蚕室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农村蚕种饲养量急剧较少。2015年我县共饲养蚕种12155张,同比减少10245张,减45.7%;生产蚕茧596 t,同比减少395 t,减少39.8%;蚕茧产值1979.5万元,同比减少1687.3万元,减少46%。在蚕种生产方面,春期饲养原种蚁量1230 g,生产蚕种1.69万张,实现了蚕种生产的平稳进行,保证蚕种计划基本完成。果桑生产发展出现平稳势头,根据安吉县红桑果果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订单,收购优质桑果850 t,生产鲜桑果原汁近500 t。
2.1 加强蚕桑生产服务与指导
一是做好各期蚕种订购与发放,搞好全县催青工作,并建立技术档案,完善蚕种质量追溯安全体系,确保全县蚕种的有序发放,一日孵化率达95%以上。同时做好桑病虫害田间调查、预报和防治指导,对桑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动态调查,并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制定、落实具体的防治措施,对农户进行防治指导,切实维护广大蚕农利益。
二是通过建立“蚕桑协会、专家联盟+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机制,将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通过县级专家应用到生产中去,以马村果桑、蚕种基地为中心,以培训班、上门技术指导、定期发放技术资料、借助报社等形式普及蚕桑科学种养的现代农业理念,提升蚕农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养蚕、制种、桑果收购、桑果休闲采摘、桑枝条等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综合经济效益。全年举办各种蚕桑技术培训班6期,受训蚕农460人,印发各类技术资料700余份。
三是协调解决蚕农“卖茧难”。春茧收购蚕农无处卖茧,公司及时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使卖茧难得到解决。秋期及早协调蚕桑专业合作社,适时收茧,但由于茧价偏低,农民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2.2 组织开展省、市级专家的重大课题
参与省农科院的桑育种重大专项,条桑育桑品种试验取得一定进展,不同桑品种条桑育试验和果桑栽培技术创新等方面继续调查实施。在大棚栽培果桑在修剪、肥培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使之果更大、甜,更易采摘。2014年秋期实施了条桑育不同剪伐方式对来年春期桑叶产量影响试验,经2015年春期调查,结果表明产叶量相差不明显,秋期两次伐条均可采用条桑育,全县条桑育300 hm2。通过联系小蚕共育点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培养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通过推广桑伐条机,有效推进了伐条的省力化,至此,全县推广不同型号的桑伐条机12台,统一伐条的桑园面积在66.7 hm2以上,以小蚕共育、桑机械伐条、条桑育技术为核心的规模化养蚕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在省、市农科院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做好新品种晨苏10×东C苏A与皓月×菁松,农科2号与春晨×华东结果对比试验,协助浙江大学专家繁育天然彩色茧蚕种金秋×初日,保障提供试验材料。继续繁育推广优质蚕种华东×春晨3000张。
2.3 做好蚕丝文化咨询
安吉蚕业协会利用规划马村蚕桑生态博物馆的资源和经验,为安吉—马村蚕桑文化节提供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及相关策划,提供宣传版面19块。蚕桑文化节的的2次开节,为提升马村蚕桑总体形象,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2015年春季,来马村休闲采摘的人数达5500人次,休闲采摘效益在50万元以上,马村正成为展示安吉蚕文化与蚕桑休闲的重要窗口。
2.4 重视蚕桑产业信息报道
安吉县蚕桑产业被《今日安吉》、《安吉新闻》等报纸宣传报道5次,内容包括春期蚕桑生产指导、蚕茧收购问题、马村桑果收购及采摘、蚕桑文化节的的开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