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助产模式对高血压产妇分娩质量及产程的影响

2015-02-22 10:19:04蔡雪君蔡婉珈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全程

赵 辉 姚 吉 蔡雪君 李 丹 蔡婉珈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广东汕头 515041

妊娠期高血压又称妊高征,是临床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妊娠后20 周,症状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及蛋白尿[1]。严重情况下可能表现为肺水肿、脑出血、昏迷、抽搐等表现[2],对胎儿与母体的健康可能产生严重的威胁,是围产期胎儿死亡的关键原因,同时给临床助产护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3]。基于此,为探讨针对高血压产妇的有效的助产护理模式,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00 例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于我院产科接受治疗、待产的100 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纳入研究所有对象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妊高征的诊断标准。血压:舒张压90 ~120mm Hg,收缩压140 ~200mm H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0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4 ~38 岁,平均年龄(31.4±1.6)岁;妊 娠 周 数36 ~41 周,平 均(39.1±0.3)周;初产妇39 例,经产妇11 例。观察组年龄22 ~40 岁,平均年龄(31.5±0.9)岁;妊娠周数37 ~42 周,平均(38.9±0.2)周;其中初产妇40 例,经产妇10 例。入选本次研究的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妊娠周期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

表2 两组产妇新生儿质量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与常规助产处理。由轮班护士与助产士进行护理操作,未指定助产护士。在产妇宫口开全后,送入产房,由助产士接生,接生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宫缩、血压、胎心、排尿状况。观察组则应用全称助产模式。产妇入院后,安排至专业待产室,配备急救设备、电视、沙发等设施。自入院当日起,安排有接生经验的助产士进行全称优质一对一陪护。实施产前宣教。助产士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与分娩相关知识,告知自然分娩的优点,说明剖宫产的相关风险,解答产妇产前疑虑,鼓励其树立分娩信心,消除其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掌握产妇的一般资料,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在保障血压控制的同时,确保母婴营养的充分摄入。同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鼓励产妇进行适量运动。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及血压变化状况。第一产程。重视产时护理,待观察组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反应后,转入产房待产,同时立即评估分娩风险,择取有经验助产士实施分娩服务。第二产程。在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正确用力,配合使用宫缩素,播放轻音乐,展开全称导乐分娩,适当按摩、抚摸患者腹部,分散产妇注意力,积极给予产妇鼓励。第三产程。产妇一般精力耗尽,嘱产妇充分休息,出现胎盘剥离指征后,鼓励产妇正确屏气用力,确保胎盘正确、完整娩出。对选择采用剖宫产的产妇,则由指定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后,强化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做好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尽早开展母婴接触。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评估所有产妇的分娩质量。应用新生儿出生质量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新生儿的出生质量,统计宫内窘迫、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

观察组总产程(477.3±46.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05.1±89.6)min;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12.6±9.8)mL,同样低于对照组(P <0.05),且其自然分娩34例,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两组产妇新生儿质量比较

观察组巨大儿1 例,宫内窘迫1 例,高胆红素血症1 例,整体新生儿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如表2。

3 讨论

妊高征是妊娠期产妇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4],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妊高征发病率约为10.0%,是造成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为提高分娩质量,保障分娩的安全性,针对高血压产妇必须构建健全的妇幼保健网络,应用全程助产模式,展开围产期的保健养护,强化对母婴的健康监测,密切关注产妇病情及血压的变化处理,积极进行血压控制处理,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告知产妇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强化产妇的自我监测意识[6]。

全程助产模式属于临床全身新型助产模式之一,其改善了传统助产模式局限于生物角度存在的缺陷[7]。早期也有相关文献对全程助产模式展开了研究,但内容仅仅局限于正常产妇,尚未对合并其他疾病产妇展开对应研究[8]。本组研究将全程助产模式应用于高血压产妇的分娩服务中,旨在降低妊娠风险,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妊娠质量。分娩是女性人生必经、重要环节之一,产前疼痛、分娩阵痛可能会对产妇心理及生理方面带来一定的刺激[9]。有报道提示,超过90.0%的产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前恐惧症,在心理上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状态[10-11]。开展全程助产模式,实施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加强助产士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于围产期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消除产妇不良心理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分娩过程中,以产妇为中心,采取导乐分娩的模式,转移产妇注意力,同时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屏气,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软产道损伤,确保产程的连续与完整[12-14]。

在本次对照研究中,采用新型全程助产模式的观察组产妇产程统计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同时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临床护理中应用新型全程助产模式,可明显缩短产妇产程,同时在提高新生儿质量,优化分娩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1] 金梅.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3(5):789-790.

[2] 唐静思.助产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136-137.

[3] 曹月华.助产士全程陪护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措施和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59-160.

[4] 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等.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25-1327.

[5] 童依琴.全程陪护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2072-2073.

[6] 孙极兵.助产士联合家属全程陪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与探讨[J].河北医学,2014,11(12):2111-2112.

[7] 李秀珍,王定清,吴柳玲,等.分娩助产实施分类护理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7):1091-1092.

[8] 章群,李芬.全程责任制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74-2876.

[9] 高慧,王文革.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628 例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z1):139-140.

[10] 于秀梅,翟旭霞,许肖云,等.全程护理模式在分娩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1,33(21):3341-3342.

[11] 余金花,陈从荣,倪凤芳,等.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872-2874.

[12] 穆瑞娲.新全程助产模式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9):948-949.

[13] 关爱民,朱志辉,谭务贞,等.全程责任制助产加导乐陪伴分娩对提升产科质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8):1325-1327.

[14] 彭小男,马凤兰,吴贤珊,等.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0):112-114.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全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56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2:23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