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兵强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原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5;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近年来我国科技文化研究综述
贾兵强1,2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中原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5;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自2004年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至今,学术界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科技文化的内涵、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科技文化的当代反思、科技文化的生境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择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文化研究进行展望。
科技文化;发展;研究综述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表明,科技文明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明。科技文明本质就是文化,是人类总文化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它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文化系统[1]。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新月异,文化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内学者的科技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科技,科技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问题的关联研究等。笔者现试就目前掌握的材料,对学术界近年来科技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择要论述,以期管窥全豹。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科技文化产生在欧洲文艺复兴之际,由于西方近代启蒙文化推动科技发展以后,科技成果同时也在改造文化,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就是科技文化,它又会反作用于科技,同时去影响经济和政治[2]。
杨怀中、裴志刚认为科技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技术在发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3]。从广义上来讲,科技文化是指人们利用科技革命,改造自然和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分享科技变革带来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讲,科技文化一般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科技文化。科技文化本质上是以人类的主体意识为中心,以人类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以多元主义为思想方法,以沟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特征的文化形态[4]。科技文化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思想、科技教育与传播、科技体制、科技法规和科技道德等。科技文化的静态特质主要包括普适性、基础性与整体性等方面,科技文化的动态特质主要包括创新性、发展性与开放性等[5]。欧阳绪清、欧阳聪权则认为科技文化具有人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化和大科学化等基本特征[6]。何亚平认为科技文化是指人类在科学技术这种认识和改造世界,并使自身生活方式不断变革的特殊活动中所获得的能力及其产物的总和。成熟的科技文化主要有器物层面的科技文化、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以及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层面的科技文化[7]。
科技文化与未被改造的文化相比,它们对经济、政治的作用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就科技系统独立存在的意义而言,在我国科技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可以说,科技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张云霞、辛望旦认为狭义的科技文化是指精神层次的科技文化,包括自然观、科技方法、科技价值观、行为规范等[8]。潘建红提出科技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交织于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成为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形式维度[9]。文祥认为不仅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对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科学、技术的发生与发展也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促成的[10]。
杨怀中认为科技文化作为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既提升了文化的科学技术含量,又增强了科学技术的文化气息,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科技文化作为一种高级形式的文化,它具有并发挥着其他文化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因而使其为全人类广泛接受、传播、运用和创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逻辑地包含有“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的意蕴[11]。文兴吾、何翼扬从“逻辑在先”和“时间在先”的统一论述“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认为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先进性的基本保证[12]。林德宏认为科技文化既包含知识、技能,还包括科技方法、科学技术思想、科学技术观、科学精神和技术物[13]。李春泰认为科技文化,即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利用和控制的选择,并且它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指对自然最新的认识,对自然最新的改造、利用和控制能力之最大限度的最优选择,即科技文化是事实与价值领域—技术作为一种方法—的最优化的结合体[14]。
另外,黎德扬的《中国特色科技文化研究》、孟建伟的《科学文化哲学研究》、盛晓明的《科学文化的演变及其动力学模型》、侯强的《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等课题,对科技文内涵进行深入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对当代中国发展来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认识的提炼升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再一次突出文化强国战略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郭建宁在《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一书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文化强国的战略[15]。
建设文化强国,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一种全新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其中,科技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杨怀中论述了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功能,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因此,科技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6]。
刘国章认为科学研究与实际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方式的统一完整的现代科技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社会主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17]。杨怀中、裴志刚进一步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3]。另外,杨怀中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文化强国战略的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对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互动关系进行专门研究。
科技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根基和重要依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18]。孙波认为科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和重要支撑[19]。杨慧民认为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是:制定切实有效的科技发展制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水平;立足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的融合,建立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新型文化体系;以科技文化传播为突破口,加大科普力度,着力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20]。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它不仅具有形而上的作为社会精神高地的价值,而且具有形而下的作为现实生产力的价值,因而既是一种软实力,又是一种硬实力。它将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推动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进程。强调用文化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说,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文化是先导和基石,是重要的助推动力。
曾鹰、梁斐认为中国传统科技文化虽蕴涵丰富的科学精神,但近代之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不乏与现代科学相悖的消极成分,以至沦为科技发展的桎梏。21世纪的中国,科技社会正开启全面的转型,新的科学文化重构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对传统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的整合进行理性反思,以寻求更好的进路[21]。夏劲、刘蕊基于当代全球性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反思传统技术创新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指出必须重构由传统的唯经济价值取向的物本主义技术创新价值观转向经济、生态和人性多维价值取向辩证统一的人本主义技术创新价值观;由以“天人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技术创新价值观转向以“天人和谐”思维为基础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技术创新价值观[22]。易显飞认为女性主义技术文化是对近现代西方主流文化的反思、批判与重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延展与深化,也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23]。梅其君、王立平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特别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的负面效应进行反思的结果[24]。张怡、瞿宝忠认为中西方科技文化首先是人类统一科技文化的定态性质发生突然变化的结果,在突变过程中引发中西方科技文化各自发展的内禀随机性的生成条件不一样,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也不同,从而出现了适应性自稳和适应性重组两种不同的模式[25]。潘建红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关注人,以伦理为主导,而西方科技文化则关注自然,崇尚理性的精神;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强调思维的直觉性和意会性,并以实用经验为前提,西方科技文化的思维模式则是沿袭逻辑与分析的传统,注重对知识的检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西科技文化正面临着交流与整合[26]。伦蕊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具有继发性和外生性特征的企业创新文化缺乏适宜的本土人文文化精神土壤是产生制约效应的深层次原因,从文化冲突、融合与进化的视角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转型与创新的现实路径选择[27]。
易显飞认为天人合一自然观使我国古代技术实践具有朴素生态价值取向;贵义贱利观、“黜奢崇俭”观等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使我国古代技术实践表现出过于浓厚的伦理化倾向,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技术发展的负向激励因子[28]。肖显静认为科学主义在当代成为霸权文化,造成了科学文化对人文文化的僭越。必须消除科学主义的文化霸权,明确科学以及科学文化的文化地位,针对其“文化缺失”,进行“文化回复”,使其回归人文和自然,引导科学健康发展[29]。杨怀中、程宏燕从社会文化视域分析,要弘扬科学精神,奠定坚实的科技文化根基。以科技文化观直面科技与“人的完整性”的冲突,消解现代信息科技社会下人的零碎化、离散化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30]。孙德忠认为科技文化是“人的自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反省近代科学世界观,推进人类文化的当代转型[31]。曾鹰、梁斐认为理解和反思传统观念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潜在影响,是保证现代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对传统科技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的整合进行理性反思, 以寻求更好的进路[21]。
另外,何亚平的《科技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研究》课题,对科技文在当下中国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科技文化既是一种观念形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科技文化可以直接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政治对社会产生作用,它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32]。
潘建红认为科技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交织于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成为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形式维度[9]。龚时中、吴怀林分析了我国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特点,指出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文化[33]。孙德忠认为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它是科学技术摆脱了粗陋原始状态获得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34]。崔云认为从培育适应科技文化生长的环境、保证科技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和应用以及加强科技文化的交流等[35]。方宁、徐红薇认为科技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更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36]。
赵小平、张培富认为共和国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表明应重视科技体制的创新建设,发挥科技哲学界沟通科技界与法学界的桥梁作用[37]。高建明、陈曼认为科技文化发展机制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其中内部机制主要有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和革命、科学技术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外部机制包括需要机制、激励机制、传播机制和保障机制[38]。
另外,学术界从多学科角度,对马克思科技文化观、科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科技文化建设和发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技文化与创新文化、科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科技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和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维度,对科技文化进行研究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
近年来,学术界对科技文化一般理论、科技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科技文化建设和发展、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和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宽领域、全方位研究,至今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并召开十一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公开出版6辑《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文集,《自然辩证法通讯》开辟了科学技术文化学专栏,为今后研究科技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但勿庸置疑,既往的研究成果还仅仅局限于科技文化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研究还是局部的、零星的、初步的,还不是对其全面、系统研究。同时,在科技文化的研究中,没有深层次探讨科技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进程和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因此,发展科技文化,必须弘扬科技文化创新精神,必须在立足传承的基础上推动科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弘扬科技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科技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支撑,中国梦提供精神内驱力。
[1]陈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23.
[2]王斌.西方的科技文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J].学术论坛,2009(2):68-71.
[3]杨怀中,裴志刚.科技文化: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97-301.
[4]郏斌祥.科学文化与现代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5):10-17,47.
[5]潘建红.科技文化:内涵、层次与特质[J].理论月刊,2007(3):93-95.
[6]欧阳绪清,欧阳聪权.当代科技文化的特征、内在价值与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08(2):35-37.
[7]何亚平.科技文化——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基频[J].科学学研究,2004(4): 11-17.
[8]张云霞,辛望旦.科技文化的成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8-10.
[9]潘建红.多维视野: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当代走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81-585.
[10]文祥.论伊德的科学技术文化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2-28.
[11]杨怀中.科技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 93-96,114.
[12]文兴吾,何翼扬.论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2(1): 627-630.
[13]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9.
[14]李春泰.科技文化的意义(论纲)[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2.
[15]郭建宁.中国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39.
[16]杨怀中.科技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J].哲学研究,2006(5): 117-119.
[17]刘国章.科技文化、与系统思维与文化强国建设关系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15,27.
[18]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 118-122.
[19]孙波.科技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J].中国软科学,2009(10):67-72.
[20]杨慧民.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9):1-4.
[21]曾鹰,梁斐.中国传统科技文化转型的向度探微[J].学术论坛,2006(1):178-180.
[22]夏劲,刘蕊.技术创新价值观的反思与重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71.
[23]易显飞.女性主义技术研究的特征探析[J].哲学动态,2013(7):92-97.
[24]梅其君,王立平.生态文明的技术向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21.
[25]张怡,瞿宝忠.中西方传统科技文化的非线性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28-33.
[26]潘建红.中西科技文化比较观[J].求索,2007(7):121-123.
[27]伦蕊.从创新文化因素分解看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及融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8(9):295-297,302.
[28]易显飞.我国古代技术实践价值观形成的理论特征及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4):40-45.
[29]肖显静.科学以及科学文化的“文化缺失”与“文化回复”——兼评刘大椿先生的《科学文化与文化科学》[J].哲学分析,2013(6):31-42.
[30]杨怀中,程宏燕.解蔽科技发展与“人的完整性”的纠结——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文化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87-92,128.
[31]孙德忠.科技文化:“人的自然”延展与整合之本[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9):117-121.
[3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28.
[33]龚时中,吴怀林.科技文化的中国特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6-49.
[34]孙德忠.论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179-183.
[35]崔云.论我国科技文化建设的途径[J].理论月刊,2007(7):127-129.
[36]方宁,徐红薇.略论我国新型科技文化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59-61.
[37]赵小平,张培富.共和国60 年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0):93-100.
[38]高建明,陈曼.论科技文化发展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16-921.
Research Over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JIABing-qiang1,2
(1.TheCentralPlains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ResearchCenter,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Henan450045,China;2.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stitute,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Henan450045,China)
Since the academic seminar of the natio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was held i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2004, academia and research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have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aspec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cultural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the contemporary reflec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the habitat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etc. On this basis, it also delineates the future prospect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development;research summary
2014-12-1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LS015);2013年度河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
贾兵强(1976-),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科技文化史研究。
G05;G301
A
1672-934X(2015)01-0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