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两种功能改善的影响

2015-02-21 13:44:00范寿成闫观茹
云南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醒脑达拉缺血性

范寿成,闫观茹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缺血或脑出血损伤症状为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根据统计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我国更是脑卒中的重灾区,脑卒中以及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现有存活的脑卒中患者700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可见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1,2]。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社会性的课题。本研究以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6例,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急性脑卒中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63.52±12.63) 岁;脑梗塞67例,脑出血18例;合并高血压62例,高血脂35例,糖尿病19例。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龄(64.97±12.12) 岁;脑梗塞63例,脑出血22例;合并高血压65例,高血脂33例,糖尿病1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纳入标准 ①符合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经CT或MRI证实有新发病灶;②病程小于12h;③患侧肌力≦4级;④尚有一定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⑤年龄在18~70岁之间。

三、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GPT,ALT≧正常值上限1.5倍,BUN、Cr>正常值上限);②既往神经功能缺损史;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④合并有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积水疾病史者。

四、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进行降低血压、控制颅内压、降低血糖、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注意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后立即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加入100ml注射用葡萄糖水溶解后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4d;醒脑静注射液,20ml/次,加入100ml注射用葡萄糖水溶解后静脉滴注,1次/d,亦连续治疗14d。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它脑细胞保护剂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类中成药或中药。

五、观察指标 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12h,24h,48h,72h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记录脑梗死面积。

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7d,14d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量表(SSS) 和简式Fugl-Meyer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分。SSS量表总分为58分,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越严重;Fugl-Meyer量表总分为100分,其中上肢运动功能66分,下肢运动功能34分,得分越低代表运动能力越差。

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于治疗后第3、6个月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SF-36设置8个维度,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得分越高代表机体越健康。

六、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同一时间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法,两组间不同时间点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治疗前后两组间头颅CT脑梗死面积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头颅CT脑梗死面积较对照组减小,两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随时间的变化逐步减少,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SSS和Fugl-Meyer评分比较见表2。

由表2结果可见,入院后7d,14d 2组患者的SSS和Fugl-Meyer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SSS和Fugl-Meyer评分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三、治疗后两组患者间SF-36量表评分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计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讨 论 急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栓塞,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所导致局部脑区缺血缺氧,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占到了各类脑卒中的80%。出血性脑卒中是指供应布局脑部血液的血管破裂导致该血管支配的脑区域缺血缺氧损伤。无论是何种脑卒中,缺血缺氧损伤都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确实的根本原因,而自由基则是造成缺血再灌注不可逆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EAA受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NOS抑制剂,钙拮抗剂等神经保护剂是全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3,4]。

依达拉奉是一种能直接清除羟自由基的亲脂性小分子物质,能抑制脂质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来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蛋白质、核酸的不可逆破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脑梗塞的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预后[5,6]。我国医药资源丰富,大量经典名方、中医验方被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药对于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7,8]。醒脑静注射液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之功效,临床上用于常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治疗。动物实验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缩小缺血模型动物的脑梗死面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失和运动能力,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醒脑静还能有效降低缺血模型动物脑组织中的SOD活力并升高MDA,从而减轻缺血后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9-11]。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记载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12],减轻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的抑制[13],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使用依达拉奉和醒脑静注射液后,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和肢体运动功能则得到了更好的恢复,对患者的跟踪随访结果则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我们分析在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应用依达拉奉通过自由基清除作用可减轻脑缺血引发的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从而有效优质了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而醒脑静注射液的使用则对神经元突触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亦能有效降低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4,15]。

表1 治疗前后2组间头颅CT脑梗死面积比较(cm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间SSS和Fugl-Meyer评分比较

表3 治疗后2组患者间SF-36量表评分比较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尽早使用依达拉奉配合醒脑静注射液,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愈机会,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S].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刘红玉,房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0,9(25):11-12.

[3]王瑞雪,柳莲,王志勇.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药物及其潜在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3,34(12):760-764.

[4]王晓金,孙建国,彭英,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及治疗学,2011,16(4):461-467.

[5]汤玲华.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窗的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3):276-279.

[6]瞿剑峰,高志伟.依达拉奉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9):1641-1643.

[7]李传云,李澎涛,潘彦舒,等.牛黄、栀子配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段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9):528-530.

[8]魏楚蓉,伍赶球.冰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4):447-451.

[9]蒋振亚,李常度,周东,等.麝香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神经元的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8(5):456.

[10]樊茉丽,周广喜.醒脑静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血肿周围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补体C3的影响[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3):284-289.

[11]刘洋.醒脑静制剂对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2]李杰.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4,8(34):71-72.

[13]丛永.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64-65.

[14]赵艳,张志坚,唐明山,等.醒脑静注射液佐治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2):90-91.

[15]杨富强.醒脑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44-45.

猜你喜欢
醒脑达拉缺血性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12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