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压力与应对措施

2015-02-20 16:53童小琴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劳动力常态人才

童小琴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市情研究所,福建 泉州362000)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的核心要义就是中国经济将由高成本粗放式的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优结构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全面转型,“中高速增长”与“提质增效”将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新常态下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充分就业的支撑。随着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在加强,对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在增加,同样的增速可带动更多的就业。[1]面对新的就业压力,无论政府、求职者,还是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有关部门,都应以新思维和新方式来应对。

1 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需求的特点

由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发生变化,劳动力需求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都出现新的特点。

(1)新兴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比重不断上升。与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在同样投资水平下的劳动力需求量较高,而且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新常态下,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201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2013 年提高2.1 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 个百分点。一般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在70%左右,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到50%,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经济新常态下,这些新兴服务业将会较为强劲地发展,并产生巨大的劳动力需求。

(2)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实现;而集约型经济发展则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生产资料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由此我国正转向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密集而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的工业化道路。2014 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2]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投入产出模型,随着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量会减少,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则会提高。随着以“机器换人”为标志的行业“数控一代”工程的推广应用,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生产过程将不再依赖劳动力的数量,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进而对那些技能单一的劳动力产生一定的析出效应。当然,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能力。

(3)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列举了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李克强总理在2014 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创业空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热潮。[3]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主动简政放权,民间创业热情高涨,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2014 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 万户,同比增长14.23%。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 万户,同比增长45.88%。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创业带来的最直接红利是就业。截至2014 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 亿人,比2013 年底增加3117.66 万人,增长14.26%。[4]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2 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压力及成因

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压力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还表现为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不少领域都可能出现就业不充分或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大学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龄劳动力就业、城镇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多种压力同时并存。

(1)劳动力供给总量依然巨大。受人口出生率长期下降、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已经渡过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数据显示,我国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 年开始出现绝对数量下降,2012 年和2013 年劳动年龄人口分别比2011 年和2012 年减少345 万和244 万。根据人口发展规律,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继续下降,预计到2020 年将降至9.1 亿人左右,较2012年下降2700 万左右。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下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不断减少。[5]但这并不表明劳动力总量出现供不应求,更不表明就业压力开始减小。虽然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但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然高达9.3 亿,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 万,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经测算,到2030 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在8 亿人以上,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6]

(2)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20 世纪80、90 年代,大学生被视作稀缺资源。进入21 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劳动力供给量愈来越多。2005-201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 万人,增幅超过100%。与此同时,大学生供求总量失衡现象不断显现,每年近30%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而且很多大学生就业质量并不高,无法实现人尽其才、爱岗乐业。《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院校2013 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69%和46%,高职高专院校2013 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62%和40%。这表明,三成以上大学生的就业与专业无关,六成以上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偏低。

当然,不同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有所差别,总体上呈现“中间冷两头旺”情形。具体而言,“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小,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较高,就业压力最大的是“中间地带”院校即二本、三本的毕业生。究其原因,“两头”院校培养出来的都是与劳动力需求高度吻合的人才,“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培养的主要是专家、教授等高科技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主要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相比之下,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是高不成低不就,他们既不是尖端型人才,又没有实操技能且缺乏吃苦精神,其择业方向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企业等狭窄领域,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每年最多只能吸收约60 万毕业生,占比不到应届毕业生的10%。[7]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与新兴服务业、制造业企业和个私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存在脱节现象,同时也促成高级劳动力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窘境。这种局面短期内恐怕得不到根本转变,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有增无减。

(3)弱势群体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一是大龄劳动力的就业难度增大。我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日渐老化,与产业和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差距不断扩大,致使大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难度增大。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如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主要依赖物质资本投入和普通劳动力投入,高素质技能劳动力投入对其产出影响并不显著;而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则不同,高素质技能劳动力投入对其产出的作用十分显著,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

3 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充分就业,市场无疑起决定作用,但政府的主动作为同样非常重要。当然,劳动力本身的就业技能与求职心态也十分关键。

(1)以平常心看待非正规就业。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变迁,非正规就业比例逐渐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工作岗位不稳定、工作时间不固定、劳动报酬不稳定等都将成为一种新常态。比如,随着我国社区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保洁小时工、家电维修、家庭教师、看护病人等各种社区服务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但这些岗位都有着短期性和不固定性的特点。就业形势新常态要求人们学会以平常心看待非正规就业,学会顺势而为,学会适应从业单位变迁和职业岗位变换。

(2)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环境。《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 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高达20%-30%。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2013 年应届毕业生中“肯定会创业”与“可能会创业”的比例高达88%,但这么高的创业意愿下实际创业的并不多。[8]其原因很多,但创业环境恐怕是一大因素,目前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宽容创业失败的良好氛围。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环境。一方面,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政策难以落地,而且由于程序复杂、申请困难,令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2015 年我国将执行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除直辖市外大部分省对毕业生创业落户取消限制、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提供免费创业服务等。[9]这些政策需要由政府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协同落实,而且要切实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在全球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竞争局面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创业往往面临着更高成本、更多风险陷阱,破产倒闭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需要通过社会保障为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创业者的安全感,为创业失败者提供保障,也为他们再次创业提供机会,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创业动力和活力。[10]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也是促进灵活就业的重要手段。2014 年8 月13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此前国务院会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能够帮助企业和群众对冲经营和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安全感,激发社会创造创业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可以一举多得。[11]

(3)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改变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必须逐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而言,人才培养方向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科学研究人员;应用型人才则是指把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12]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应该准确定位,有所侧重。具体来说,“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应侧重培养高端学术型人才和高级工程型人才;二本院校和三本院校应侧重培养一般学术型人才、一般工程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侧重培养一般技术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应侧重培养一般技能型人才。

但实践表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类高校都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研究型大学也不例外。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有着本质区别,它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足够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或创业实习,为毕业后到企业求职或自主创业积累相关技能和经验。为此,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产学同步、“教学做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把“工厂”搬进学校,把课堂带到企业或研究所试验室实行同步教学,实现“企业进课堂”和“课堂进企业”;应实行灵活学分制,除考试科目成绩外,研究成果、发明创造、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内容都要纳入学分管理;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努力帮扶弱势群体就业。大龄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低技能劳动者等弱势群体,都是普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供求衔接渠道不畅通,产生弱势群体就业难与企业招不到普工的矛盾。为了解决广大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题,政府应努力疏通普通劳动力供求衔接渠道,帮扶弱势群体就业。一要搭建普工招聘与服务平台。免费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中介服务,同时指导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二要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能否发挥人才价值,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只有通过宣传和引导,让“有用即人才”的观念深入人心,让用人单位拆除年龄、学历、户籍等与个人能力无关的招聘门槛,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三要加强就业弱势群体技能培训。政府可以从解困救济金、再就业基金、教育附加费、失业保险金等当中提取部分经费,建立就业弱势群体岗前培训专项基金,确保弱势群体享受到免费培训。弱势群体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适合参加针对性强、实用特点突出、技术难度较低的短期应急培训。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来承担弱势群体技能培训的任务,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规范。

[1] 白天亮,刘志强.新常态下惠民生[N].人民日报2014-12-11(1).

[2] 田俊荣,吴秋余.新常态下这一年[N].人民日报2014-12-08(1).

[3] 王子约,重华.总理发出“草根创业”邀请函[N].第一财经日报2014-09-12(1).

[4] 陈菲菲.2014 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4.23%[EB/OL].2015-1-27.[2015-02-10].http://www.qianzhan.com/qzdata/detail/149/150123-3d82d6b6.html

[5] 李建伟.就业“利好”惠泽你我[EB/OL].(2014-07-25)[2015-02-10].http://theory.gmw.cn/2014-07/25/content_12164092.htm).

[6] 徐博,吴晶,刘奕湛.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新常态”[EB/OL].(2014-05-14)[2015-02-10].http://www.hq.xinhuanet.com/news/2014-05/14/c_1110686359.htm.

[7] [9]衣春翔.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大学生“新常态”下工作怎么找[N].黑龙江日报2015-02-10(2).

[8] 刘天亮.就业“新常态”呼唤大视野[N].人民日报2014-05-16(5).

[10] 曹慧敏.健全社会保障 为创业解决后顾之忧[EB/OL].(2011-07-18)[2015-02-10].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140718/2548747.shtml.

[11] 朱永华.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一石多鸟”[EB/OL].(2011-07-10)[2015-02-10].http://pinglun.youth.cn/wztt/201407/t20140710_5493588.htm.

[12] 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11.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常态人才
人才云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