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与中国现代小说在21世纪的电视剧改编

2015-02-20 12:52周丽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精英大众转型

■周丽娜

文化转型与中国现代小说在21世纪的电视剧改编

■周丽娜

中国现代小说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多样性、过渡性和复杂性,使其电视剧改编在21世纪的新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复杂的样态。因与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和政治主导文化之间的契合度不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文化转型更为困难,“民间大众通俗文化”的文化转型则相对容易,因此后者更受21世纪电视剧改编者的青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现代小说的各种文化资源,才能使电视剧在提供感官愉悦的同时也进行艺术上的创新与思想上的探索,从而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艺术质量。

电视剧;中国现代小说;改编;文化转型

小说作为哺育电视剧的母体艺术之一,21世纪的电视剧发展仍然需要不断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中国现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即是一种重要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被改编为电视剧的中国现代小说大多是占主流的雅文学,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这类作品最受观众欢迎和政府奖项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商业性追求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小说电视剧改编的重要因素,但在如何进行文化转型、如何平衡商业性追求与艺术性追求等方面,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改编尚处于探索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文化转型时代,电视剧改编的对象、方式和范围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改编作品与原作的关系也进一步被改变了,“文学经典的光影转世,甚或于‘机械复制时代’翻转了原作与改编的阶序,不再是改编于原作的恒久寄生,而是改编为原作赋予了来生今世。”①

与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当代小说都不同,中国现代小说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多样性、过渡性和复杂性,使其电视剧改编在21世纪的新文化语境中呈现出复杂的样态,文化转型成为对中国现代小说进行电视剧改编的深层支配因素和内驱力。中国现代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取向决定着当下的电视剧改编能否以及如何进行文化转型,而这种文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则成为决定改编后电视剧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一、中国现代小说与当下电视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取向

丹尼尔·贝尔说,“我们的技术文明不仅是生产(和通讯)的革命;也是感性的革命”。②的确,历史的发展变化使人们需要借助新的“感受技术”去把握发展的现实。印刷技术的发展使中国现代小说成为20世纪中国人展现和把握新世界与新现实的一种艺术方式;进入21世纪,电视剧借助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逐步取代了小说的主导地位,成为新的大众主导艺术形式。“从小说到电视剧,意味着人(类)随着‘感受技术’发展而实现本质力量的发展”。③从20世纪的中国现代小说到21世纪的中国电视剧,首先是技术文明进步背景下的一场“感性的革命”。这场感性革命不仅是传播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替,也不仅是旧艺术被新艺术所取代,在深层本质上更是一种文化转型与转向。

作为文化转型实践,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既可以说是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向,也可以说是理性概念文化向感性视觉文化的转向,但这些描述并不足以凸显中国现代小说在21世纪的电视剧改编的独特性和特殊性。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当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取向。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小说兼有“精英性”与“大众性”的双重文化特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小说不仅可以具有独立性、自由性、探索性、先锋性和批判性等精英文化特征,而且可以具有统一化、标准化、模式化、娱乐化和消费化等大众文化特征。中国现代小说呈现双向分流的发展格局:一个是表达知识精英文化诉求的新文学(或称纯文学、雅文学、严肃文学);另一个是表达市民大众文化诉求的通俗文学。启蒙理性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是支撑“新文学”创作的两种主要文化理念,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英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小说最主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文化则是支撑“通俗文学”创作的两种主要文化理念,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现代的民间大众通俗文化,是中国现代小说另一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与取向。尽管每个中国现代小说家都会有自己的文化选择和偏重,也会有发展变化,但中国现代小说基本都可被纳入上述文化格局中。当然,雅俗并非总是泾渭分明,不排除某些雅俗共赏的中国现代小说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艺术的创新性,又兼有较强的可读性,无法绝对地归入雅文学或俗文学,而只能说某一方面的创作特征更为明显,某一方面的文化取向更为鲜明。

当下的中国电视剧也有自身的独特文化属性。电视剧是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艺术,因此,中国电视传媒的属性直接决定着电视剧的文化属性。“中国电视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中国电视还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④另一学者在概括“中国电视传媒”的属性和角色定位时,认为当下中国的电视既是具有政治属性的舆论引导者,也是具有产业属性的经济创收者。在中国当下社会环境中,既要求电视传媒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也要求它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娱乐需求⑤。与此相应,21世纪的中国电视剧既是当下大众视觉消费文化的典型表征,又受当下政治主导文化的严格制约,它以“纯粹的快感和满足”⑥,取代了中国现代小说“对‘绝对’或真理的追求”⑦。巴赞在谈到电影如何成为大众艺术时说,“电影实际上成了唯一重要的大众艺术,戏剧本身成了典型的社交的艺术,它只是供有文化的、有钱的少数特权者所享受。”⑧在中国当下文化格局中,电视剧已经取代电影成为“唯一重要的大众艺术”。目前的电影虽未像戏剧那样为“有文化的、有钱的少数特权者所享受”,但电影观众的中产阶级化非常明显,其大众性已经远不及电视剧。所以,从大众文化的历史演变来看,20世纪小说曾经在大众文化中所拥有的主导地位如今已被电视剧取代了。

在21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中,“知识分子精英文化”“民间大众通俗文化”与当下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和政治主导文化之间有着不同的契合度和关联度,所以对它们进行文化转型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这决定着中国现代小说是否可以、应该以及如何被改编为电视剧。

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转型与重构

作为知识分子精英文化载体的雅文学着眼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关注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关注各阶层人的命运和情感。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作家,雅文学作家常以自己的创作对社会的发展变迁及时地作出反映,也常常在这些领域进行创作的取材。他们的全局视野和启蒙视角使他们往往以“俯视”的姿态观察和表现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雅文学作家更重视自己内在思想情感的表达,有着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并在严肃崇高的文学创作观念引导下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追求文体、语言等方面的先锋性、实验性和探索性,相对忽略对读者娱乐消遣需求的满足。

鲁迅、茅盾、老舍、巴金、郁达夫、郭沫若等是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代表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内涵,电视剧改编的难易程度与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差别。鲁迅的小说创作首先立足于国民性的剖析与批判,具有思想上的深刻性,凸显了启蒙文化特征和倾向。不仅如此,鲁迅的小说创作还具有形式上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几乎每篇小说都是一个新形式的实验,但没有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往往复杂多变,并不是具有单一性格特征的人物,而且鲁迅尤善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电视剧不仅需要那些能将观众留在电视机前的曲折故事情节,而且要求人物性格鲜明单一,因此越极端化的人物越容易表现,也越能够吸引观众,而复杂的中间状态的人物在电视剧中却难以表现。而且,鲁迅以知识分子的启蒙姿态塑造普通民众形象,批判他们愚昧麻木、卑怯虚伪的看客心态,过于尖锐,也难于被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电视剧观众接受。虽然鲁迅的小说创作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小说的揭露和批判功能,但其所负载的深刻启蒙文化内涵却很难借助电视剧这种大众视觉消费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传达和表现。事实上,鲁迅小说改编为电影的只有《祝福》《阿Q正传》《伤逝》和《药》四部,改编为电视剧的极少,且鲜有成功之作。无论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单本剧《孔乙己》,还是上海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都不成功。鲁迅的小说可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但却难以在大众视觉消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中的启蒙理性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类型,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融合的,甚至无法进行很好的转换。

在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中,具有明显政治文化特征和取向的中国现代小说占了很大比例。把小说作为社会改革的利器,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的文学观念始自晚清,在整个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始终绵延不绝,一度形成小说创作的主潮。茅盾作为典型的政治、经济型作家,他的小说即是政治文化影响下的小说潮流的代表。他擅长从政治、经济角度观察和表现世界,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涵纳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政治文化使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契合了时代的发展,但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与当下的政治主导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与当下的大众消费文化之间更是存在着难以填平的鸿沟。茅盾的代表作《子夜》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两轮电视剧改编,改编者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改编策略,但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还是2008年“自由式”改编,《子夜》的电视剧改编都不成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进行当下转型显然有很大的难度,无论改编者如何努力,左翼政治文化与当下中国政治主导文化之间的文化裂隙还是难以消弭。那些政治文化突出、时代感强的中国现代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难度也就相对增大。

相对而言,精英文化中的“市民文化”和“青春文化”更易被当下大众消费文化吸收和接纳。如作为市民文化小说作家代表的老舍,解剖国民性但并非激烈地批判和否定,而是在市民风俗中观察人和表现人,在文化视角下探讨国民性问题。他一方面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批判市民文化中的中庸敷衍、官本位、病态的繁文缛节等弊病;另一方面又注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优秀基因,探索民族文化更新和再造的可能性。那些更易为普通人理解的市井人生,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世态风俗更易满足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老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立场也更易获得电视观众的情感认同。老舍的作品不仅被改编得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常是影视剧改编的重要对象。从1950年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被改编为电影至2010年话剧《茶馆》被改编为电视剧,60年来老舍计有九部小说、三部话剧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20世纪80年代,由老舍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已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经典。20世纪90年代之前,老舍作品的改编还是以电影为主,1998年之后则全部为电视剧改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老舍小说改编的三部电视剧都比较成功。电视剧改编者总是可以从老舍小说中找到与当下文化的契合点,进行成功的文化转型,由其改编的电视剧也比较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和欢迎。巴金是一位满怀青春激情的小说家,小说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充满青春气息,尤其是前期的小说创作。巴金的小说常以青年人的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主干,通过对这些爱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性悲剧的描写,表现父与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批判父辈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和专制制度。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真诚热烈的叙述风格不仅唤起了同时代青年的共鸣,还能够跨越历史,沟通不同时代青年读者的情感。巴金的小说,尤其《家》,始终能够吸引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类型的改编者。进入21世纪后,巴金的两部经典之作——《家》和《寒夜》,都被改编为电视剧。改编者在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将青年人的感情生活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很好地满足了当下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以青春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巴金小说能够为新世纪的改编者提供契合当下文化的改编要素,比较容易进行大众消费文化的转型,改编也易于取得成功。

显然,从文化转型角度看,即使同为精英文化的雅文学创作,因每个作家的文化取向不同,对其小说进行电视剧改编的可能性、可行性与难易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与当下大众消费文化之间有更高契合度的市民文化和青春文化比启蒙文化和政治文化更易进行文化转型与价值重构,由其改编的电视剧也更受欢迎,更易获得成功。

三、民间大众通俗文化的转型与重构

作为民间大众通俗文化载体的俗文学更加关注民间的世俗生活,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悲欢离合。俗文学的创作不会像雅文学那样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而只是以“平视”的姿态写出普通人在社会动荡中的生存境遇。俗文学作家主要甚至唯一的创作意图就在于满足读者的需求,遵循某一固定的创作模式讲述一个别出心裁的故事,易于形成模式化、类型化的创作。与雅文学重视叙事形式的实验和创新相比,俗文学更重视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整体来说,俗文学比雅文学更为浅显易懂,更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更能够满足读者的娱乐消遣需求。

与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相比,民间大众通俗文化与当下的大众视觉消费文化有更大的契合度,更容易进行当下文化转型。民间大众通俗文化的小说创作也更容易以电视剧这种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形式来表现。但民间大众通俗文化与大众视觉消费文化也并非完全一致,因为“大众文化并不等同于以往历史上出现的通俗文化或民间文化,它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联系、以工业化方式大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模式”⑨。因此,民间大众通俗文化在改编中也需要进行转型。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与可读性角度看,通俗小说提供了当下大众视觉消费文化所必需的各种要素,唯一的裂隙在于二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般来说,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都会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雅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姿态相比,通俗小说虽然也会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倾向于呈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并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如通俗文学大家张恨水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且努力在小说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但是,已经历现代思想文化洗礼的当下电视剧观众并不能完全认同通俗小说的某些传统思想与观念,如张恨水的言情小说关注的大多是世俗婚姻问题,讲述的多是带有教训意味的婚恋故事,缺乏现代色彩的爱情观与女性观。为获得当下电视观众的认同,改编者需要赋予这些婚恋故事一定的现代色彩。2002年张恨水的代表作《金粉世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时,其中的世俗婚姻故事被改编为浪漫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冷清秋被赋予了更多现代性与反抗性,不同于小说中那个哀怨压抑的冷清秋,电视剧成为颇受观众欢迎的青春偶像剧。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张恨水的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的数量最多,改编成功之作也最多。显然,张恨水的通俗小说与当下大众消费文化之间有着极高的契合度,但改编者都会对其中的传统文化成分进行转换与改造,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思想内涵,以获得当下观众的认同。

张爱玲的小说雅俗共赏,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她熟谙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套路,能够讲述一个个曲折完整的故事。在西方现代文化影响下,她的小说又不以讲述故事为最终目的,在叙事中既关注世俗层面的饮食男女,又对人物进行深层的心理剖析和人性探索。张爱玲小说的爱情故事与女性人生成为吸引电视剧改编者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爱情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揭示了生存的丑陋与残酷。大众视觉消费文化更需要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并不需要深刻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常放大爱情的浪漫与唯美,削弱表现人性的深度。如进入21世纪后,据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都将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作为主要表现内容,以大团圆或准大团圆的喜剧结局彻底改变了原著的悲剧性内涵。所以,对张爱玲这类雅俗共赏的作家,电视剧改编者在对其进行大众消费文化转型时往往会剔除其深层的精英文化内涵,保留或放大其表层的通俗文化形式。林语堂用英语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传统文化是在中西两种视野下获得表现的。既有林语堂这个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和理解,又融入了西方人的陌生和好奇眼光。但这种双重视野的文化观照不仅难以被当下的电视剧观众所接受,也很难被电视剧改编者所深透理解。在《京华烟云》被改编为电视剧后,小说原著那种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被按照大众消费文化的思路进行了简化,同时还杂糅了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价值立场与思想观念。小说原著中“道家的女儿”姚木兰在电视剧中化身为牺牲、顺从、受伤,甚至自虐的“孝女怨妇”;在儒家文化教育中长大的温厚青年曾孙亚在电视剧中成为具有“五四”精神的叛逆青年与不负责任的“浪子”的混合体。可见,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换与改造倾向于将其简化,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现代色彩。总之,当下的大众视觉消费文化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中国现代的民间大众通俗文化,二者之间的文化距离仍需要改编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转换,才能满足当下电视剧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现代小说为21世纪的电视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和文化资源。在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与民间大众通俗文化两种文化取向中,因后者与当下大众视觉消费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更高,21世纪的电视剧改编者更倾向于选择后者作为改编对象。同时,为更好地进行文化转型,改编者已不再严格遵循“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方式与原则。不可否认,当下的电视剧改编对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普及化和通俗化功不可没,但电视剧改编在为大众提供感官愉悦的同时,并非完全不能进行艺术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深层探索。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融合无疑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现代小说的各种文化资源,成功地进行当下文化转型,将极大地提高中国电视剧的艺术质量,而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电视剧也将会“具有抵抗全权主义、推进民主化的政治功能”⑩。

注释:

① 戴锦华主编:《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8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③ 云国强:《知识、道义与政治——释放电视剧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锋芒》,沈阳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④ 张凤铸主编:《中国电影电视剧理论纵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⑤ 邵奇:《中国电视剧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9页。

⑥⑦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⑧ 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248页。

⑨ 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12期。

⑩ 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 立】

猜你喜欢
精英大众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它们都是“精英”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