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诗莹,张 澜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心理系,新疆石河子 832003
2石河子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 832003
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疆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吕诗莹1,2,张澜1,2
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新疆石河子 832003
2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新疆石河子 832003
摘要:目的调查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至12月新疆某部新兵613名,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为训练组(n=306)和对照组(n=307),在综合性心理训练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军人情绪调节问卷及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分别对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通过综合性心理训练,训练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降低(P=0.000),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0,P=0.005),新兵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新兵的应对方式与情绪调节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与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呈正相关(P均<0.05),与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呈负相关(P均<0.05)。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及自我安慰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支持的利用度及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心理训练;新疆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情绪调节;社会支持
DOI:10.3881/j.issn.1000- 503X.2015.02.011
ActaAcadMedSin,2015,37(2):201-207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心理健康也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处在相互和谐的状态。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其体力负荷和心理负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水平[2],而新兵在军人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普遍处在18~25岁,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正处在青年中期,此时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和稳定,人生观及价值观正在形成,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应得到足够重视。同时,新兵面对突然改变的环境以及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使其身心产生巨大的压力,其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所以定期进行有效地综合性心理训练,使新兵心理处于健康水平,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试图通过心理训练,增强新兵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和合作精神;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对象和方法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9至12月新疆某部613名入伍新兵为研究对象,年龄17~25岁,平均(19±1.78)岁,均为男性,排除心理和身体疾患、药物及酒精依赖。
辅导内容和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新兵分为训练组(n=306)和对照组(n=307)。训练组心理辅导内容如下:参考军人心理训练相关教材[3- 4],对训练组新兵采用为期3个月的课堂教学及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心理训练方式。课堂教学以“连”为单位进行大班教学,教学方法为理论讲述和相关视频的播放及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军人认识心理健康(军人心理健康标准、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军人良好个性的培养)、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如何建立紧张情绪的积极应对方式、军人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及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团体心理辅导以“班”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10周心理辅导,每周1次,每次2 h。辅导内容包括4大板块:(1)认识自我、提升自信训练(包括猜猜我是谁、勇往直前、飞跃自我、自信呐喊4个项目);(2)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应对压力及挫折训练、军人角色适应训练2个项目);(3)铸造信任感和团队精神训练(信任背摔、风雨同行、你说我画及心有千千结4个项目)、调节情绪训练(静态心身放松和呼吸放松训练2个项目);(4)社会支持训练(帮助新兵回顾生活中所扮演过的角色,体会来自周围人的支持,学会寻求和接受他人的帮助)。在整个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对照组只进行日常训练,不参与综合性心理训练,两组新兵同时按照要求完成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及军事训练任务等。
研究工具(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5]。问卷包括20个条目,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采用4 级评分,即“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相应计分为0、1、2、3。结果为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Cronbach 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2)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问卷[6]。问卷包括22个条目,正式题目为20个,包括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和自我安慰4个维度,所有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记分制,单选迫选形式,按项目的同意程度分为5级评分。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问卷信度分析的指标,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75、0.854,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及分半信度分别为0.680~0.769、0.659~0.723。(3)军人社会支持量表[7]。问卷共18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采用3级评分,即“没有”、“有时”、“经常”,相应计分为0、1、2。量表各公共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77~0.589,各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1~0.823;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622~0.803,Cronbach α系数为0.624~0.874,分半相关系数为0.551~0.828。训练前后分别对两组新兵进行问卷调查。
与国内常模数据比较参照汪向东等[5]《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应对方式的国内成人常模和王立菲[6]军人情绪调节国内常模数值,比较心理训练后训练组新兵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的得分是否与国内常模数据存在差异。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心理训练后各组新兵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采用t检验。新兵情绪调节方式各维度、应对方式各维度及军人社会支持各维度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受试者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训练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训练组训练前后分别收取有效问卷300和303份,有效问卷共300对,有效率98.0%;对照组训练前后有效问卷数为298和303份,有效问卷共298对,有效率97.1%。两组受试者均为男性,且在年龄、族别、家庭所在地、是否是独生子女以及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心理训练前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理训练前后对照组和训练组新兵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社会支持及各因子分值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新兵除在认知重视(P=0.001)和支持总分(P=0.050)两项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训练后对照组和训练组新兵积极应对、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消极应对、认知重视、行为抑制3项的得分,心理干预后训练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支持总分4项的得分,心理干预后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0)(表2)。
心理训练后训练组新兵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及社会支持得分与常模比较结果心理训练后,训练组新兵积极应对为(1.78±0.56)分,消极应对为(0.87±0.54)分;其中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国内成人常模分数(1.59±0.66)(P=0.000)。认知重视为(2.23±0.74)分,情感求助为(2.83±0.71)分,行为抑制为(2.79±0.80)分,自我安慰为(3.18±0.80)分;其中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两项的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分数(2.61±0.82和3.64±0.82)(P均=0.000)。
表 1 心理训练前训练组和对照组新兵心理测试资料对比(x-±s,分)
心理训练后训练组新兵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将新兵的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重视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情感求助与其他6项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行为抑制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自我安慰与其他6项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表3)。
心理训练后训练组新兵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结果以新兵情绪调节方式的4个因子得分(即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和自我安慰)为因变量,把应对方式与军人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支持总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认知重视为因变量时,进入回归方程的分别为积极应对(P=0.004)、消极应对(P=0.000)和对支持利用度(P=0.000),可解释认知重视的31.4%;以情感求助为因变量时,积极应对(P=0.000)和消极应对(P=0.000)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情感求助的21.9%;以行为抑制为因变量时,进入回归方程的依次为积极应对(P=0.000)、对支持利用度(P=0.000)和消极应对(P=0.000),可解释行为抑制的19.8%;以自我安慰作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是积极应对(P=0.000)和消极应对(P=0.011),可解释自我安慰的34.8%(表4)。
表 2 心理训练后训练组和对照组新兵心理测试资料对比(x-±s,分)
表 3 新兵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 4 新兵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逐步线性回归
讨论
新兵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和部队快节奏的生活、严明的纪律和大强度的训练,易出现心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异常,如焦虑、烦躁、情绪不稳等,使新兵偏离正常的生活规范轨道[8],加上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战士们担任的重大任务,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和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性心理训练前后训练组新兵在应对方式、军人情绪调节及军人社会支持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作用。
本研究显示综合性心理训练可以影响新兵的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及社会支持。(1)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应对方式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有关,比如积极应对与正性健康明显相关,而消极应对与负性健康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更为突出[9],提示要注重对新兵应对方式的培养。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系统性心理训练后,新兵消极应对的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可见,合适的心理训练对培养新兵正确的应对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情绪调节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6],情绪调节能有效地改变个体的情绪发生发展、主观体验、生理反应等多方面,对人们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及心身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情绪调节方式问卷中,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属于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则属于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后新兵的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的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表明心理训练促进了战士的情绪调节方式的改变,对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显著下降。(3)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支持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10]。军人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有效的社会支持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7]。本研究心理训练后,新兵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得分和支持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心理训练前,即新兵的社会支持度显著提升,表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心理训练后,新兵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分数,表明心理训练后新兵应对方式的得分优于健康人的得分,这与已有的对军人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1- 12]。4种情绪调节方式的平均值均在中等程度,根据使用次数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自我安慰、情感求助、行为抑制、认知重视;其中,行为抑制和认知重视两项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军人常模,即心理训练后新兵采用消极情绪调节方式的次数显著少于国内军人常模。军人社会支持的得分目前没有找到相关常模,尚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分析。
本研究表明,新兵应对方式2个维度与情绪调节方式的4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新兵情绪调节方式的得分与其社会支持的得分也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与军人社会支持各项均呈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与军人社会支持各项均呈显著负相关。王立菲[6]研究显示,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属于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认知重视和行为抑制则属于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即新兵社会支持度越高,越多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反之,其社会支持度越低,就越多采用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因此,提高军人的社会支持度,能够促进其使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降低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前面的相关分析显示,新兵的应对方式、军人社会支持均与情绪调节方式各维度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对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各因子(即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及自我安慰)具有预测作用;支持的利用度对认知重视及行为抑制具有预测作用。所以,在对新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努力改善新兵的应对方式,从而能够促进其情绪调节方式的改善,最终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新兵的应对方式、情绪调节方式及社会支持间存在相关性,且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军人情绪调节方式有预测作用。在目前的形势下,增强军人的心理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3- 14],新兵作为部队的一部分,亦是如此。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影响[15- 16]。本研究综合性心理训练显著减少了训练组新兵的消极应对及消极情绪调节方式(认知重视、行为抑制)的使用,提高了新兵的社会支持度,增强了他们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课堂教学使新兵感受到了学习的氛围,增进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使新兵更进一步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困惑,通过辅导可以较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心理进行疏导,同时能够体会到合作精神,增强战友间的信任和友谊,还能够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更好地促进其心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训练,更快地适应部队的生活。这也体现了综合心理训练比单一的心理训练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提升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过这一点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明。
综上,综合性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改变新兵的应对方式,显著减少他们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减少新兵消极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增加积极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同时心理健康训练能使新兵的社会支持度显著提升,由此可以得出综合性心理训练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作用。新兵是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所以,部队在对新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军事项目训练的同时,建议定期安排符合新兵心理特点和需要的综合性心理训练,从而使他们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更快地融入部队的生活。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ental health [EB/OL].[2014- 05- 06].http://www.who.int/topics/mental_health/en/.
[2]傅素芬.377名军人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的主观评价、应对方式间的相关分析 [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28- 29.
[3]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军人心理素质训练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3- 351.
[4]王择青,武国城,傅从玲.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教程 [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1- 6.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8- 109.
[6]王立菲.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D].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7]唐开宏,张理义.中国军人社会支持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1):69- 72.
[8]丁魁,林成宏,孟新珍.驻疆某部新兵新训前后适应不良情况比较分析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54- 1455.
[9]胡赤怡,崔占君,戴晓阳,等.警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42- 643.
[10]Jennings BM,Loan LA,Heiner SL,et al. Soldiers’experiences with military health care[J].Mil Med,2005,170(12):999- 1004.
[11]张磊,许文娟,王波,等.336名新疆地区陆军军人特质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5):380- 382.
[12]郭静利,魏焕成,李云波,等.二炮某部夏秋入伍新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8):3546- 3549.
[13]王红岩,顾春红,孙洁,等.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972- 973.
[14]温健,肖佳平,韦海雷,等.某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4):360- 362.
[15]贺英.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及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研究 [D].第三军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16]王真真,罗显荣,欧阳文纬,等.系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2):161- 165.
·论著·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n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in Xinjiang
LÜ Shi-ying1,2,ZHANG Lan1,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Normal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2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LanTel:0993- 2058965,E-mail:zhanglan1999@yeah.com
ABSTRACT:Objective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among recruits in Xinjiang.Methods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2013,a 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613 recruits from Xinjiang.These recruits were assigned to the training group(n=306)and the control group(n=307).Th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he Questionnaire of 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and the Chinese Military Personnel Social Support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at the baseline and at the end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ResultsAfter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the negative coping style score of the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00),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 in cognitive focus(P=0.000)and behavior restrain(P=0.005);also,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support scale(P<0.05).The coping style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ll factors(P<0.05).Social support and all factor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itive coping style(P<0.05)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coping style(P<0.05).Social support and all factors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ffective appeal and self comfort(P<0.05)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ngnitive focus and behavior restrain(P<0.05).As shown by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ognitive focus,affective appeal,behavior restrain,and self comfort(all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s useful in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recruits.
Key words:psychological training;recruits stationed in Xinjiang;levels of mental health;coping styles;emotion regulation;social support
(收稿日期:2014- 09- 01)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503X(2015)02- 0201- 07
通信作者:张澜电话:0993- 2058965,电子邮件:zhanglan1999@yeah.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202)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31160202)
·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