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 娄乃兴
恶劣地形中的高抬腿基础施工技术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娄乃兴
摘要:出于对环保及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路径选择已逐步往荒芜的山岭及丘陵地带发展,尽量避开耕种区及居民生活区。然而,在山区特殊的恶劣地形条件下需要涉及到高抬腿基础的浇制,为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本文介绍了溪浙线浙2标段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高抬腿基础的施工过程,该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为同类型的基础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特高压;山区;高抬腿基础;恶劣地形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9-01
目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设计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路径时会针对环保问题进行慎重地考虑,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并减少对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影响。因此线路走廊往往都是选择在荒芜的山岭及丘陵地带,尽量远离耕种区及居民生活区。
同时,根据设计需要,山区中的铁塔位置大多选择在山顶或者山脊,这些地点的面积较小,比较狭窄。为了满足铁塔基础保护范围的要求,设计时会进行基面降方处理或加大基础立柱的出土部分。综上述条件,导致了高抬腿基础的产生[1]。
(一)工程概况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现已更名为±800kV宾金线,因施工时以±800kV溪浙线命名,故下文简称溪浙线)作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该工程的建成将有效保障金沙江溪洛渡水电安全可靠送出,缓解华东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改善地区电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利用,促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工程起于四川双龙换流站,止于浙江金华换流站,途径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五省,建设线路全长1670.8公里。
其中本文涉及的浙2标段起于衢州境内大元畈村附近,止于金华武义县境内的金华换流站,线路全长69.331公里,该标段沿线经过高山大岭,大多数桩号均位于山区,地形条件差,环境恶劣,故导致有3基基础有5m以上高抬腿基础施工。
(一)现场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4135#基础A腿、4136#基础B腿、4150#基础A腿基础均为岩石嵌固式基础。该基础型式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5]。根据现场实际测量,三基基础现场土质均为强风化凝灰岩,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直流线路〔2012〕220号《关于印发<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统一规定(试行)>的通知》的要求,溪浙线中高抬腿基础还需装设检修爬梯以及接地引下线预埋件。
施工主要难点如下:
1.浇制前需搭设满足立柱高度要求的浇制平台,以便于进行支模及后续的浇制工作。由于现场地势陡峭,地形条件差,给浇制平台搭设带来不小的难度。
2.浇制所需的钢模板直径较大,重量较大,提升高度较高,支模时人工搬运困难,需使用小型吊机等机械设备辅助提升模板。
3.三基高抬腿基础所需混凝土方量大,均超过100m3,且受限于交通条件无法使用商品混凝土,而使用自拌混凝土浇制施工时间长,即使两台搅拌机同时施工,仍需连续施工十几个小时,需要涉及夜间施工,要有完善的夜间施工措施。
(二)施工过程
接地引下线预埋件用于固定接地引下线,通过在一块-10×100× 80mm的钢板上焊接3只M20普通螺母组成。预埋件安装在立柱侧面,位置与接地引下线相同,即A、C腿的侧面,B、D腿的正面。接地引下线固定件采用-3mm扁铁制作.
1.基础浇制[6]
(1)4135#基础A腿、4136#基础B腿、4150#基础A腿的方量均在100m3以上,浇制工作量大,需配备两个浇制班组,两台搅拌机同时施工,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2)根据现场地形情况,能够摆放搅拌机的位置较高,与高抬腿基础的高差均比较大,为加快浇制速度,均采用溜槽的形式传送混凝土。考虑到溜槽较长,需用树木或钢管搭设小型的龙门架以做支撑,间隔3m左右设置一道。
2.夜间施工
(1)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年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2)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工具,固定布置在施工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3)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技术交底,配备足够的资源,确保夜间施工顺利进行。
(4)严格复核、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准确无误,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5)严格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夜间必须进行隐蔽工程施工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深坑、陡坡等地方设置反光警示标志,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以防发生事故。
(7)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班分班,并适当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8)夜间施工时,各项工序或作业区的结合部位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
(9)执行夜间施工领导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加强夜间施工管理和调度。
从溪浙线浙2标段中的高抬腿基础施工实施情况看,通过采取上述的一系列措施,安全优质地完成了3处高抬腿基础的浇制施工,并顺利通过了基础验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后续的组塔和架线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高抬腿基础的顺利浇制完成为今后的同类型基础施工积累了经验,具备应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猛、汪淼.关于山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几点过程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6∶25.
[2]何章海.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8∶32.
[3]穆生山.浅谈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