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寺庙园林设计中禅宗美学的应用

2015-02-19 01:36:58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宋继东
人间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意境园林设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宋继东

浅谈在寺庙园林设计中禅宗美学的应用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宋继东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已聚集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思想,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审美文化的想法。尤其是禅文化,强调直觉、自由、意境、审美,促使人们通过复杂多样的世界进行自我反思和生活的实现,阐述了禅宗在寺庙园林设计中禅宗美学的实用。

关键词:禅宗审美;园林;设计;意境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76-02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重要文化之一的佛教是我们必须提及的,而禅宗作为佛教的一支,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意境营造方面也同样举足轻重,它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与中国儒、道等文化的融合。自唐宋以来,禅宗以其独特的人生观、思维的观念引起了设计师对艺术思维的诸多变化,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禅宗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和设计方法。

一、禅境概况

禅宗又名佛心宗。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惠能传承的禅宗,让中国人知道佛教不从外来,如众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得,信佛教不从外来。惠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在中国传统佛教寺庙园林和现代人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景观。结合禅僧的景观格局和中国传统园林的传统园林景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二、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种传统园林形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皇家园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不断发展。其主要特点为:1.的宏伟

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宏伟,庄严的颜色,2.私家园林体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雅”和“冥想”的审美观念,私人花园精致的,灵活的,小而充实。3.寺庙园林风格有三个特点,首先:崇拜,佛教寺庙是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满足宗教活动。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其他形式不同。其次:文学性,文学、哲学与中国传统中华寺园林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哲学在寺庙园林表现中体现在对建筑布局的“轮轨式模式”设计原则上,第三:寺庙园林选址随遇而安、因地制宜,有的依山傍水,有的隐于山涧,将大山、大水、溪流、清泉、奇石等自然环境与佛塔、佛堂、篆刻、摩崖造像等宗教小品结合点缀寺庙环境,这也正式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到追求自然意境的形而上学的高度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三、禅宗与园林设计

禅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在农业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在寺院园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的工业和文化景观形式适应。禅园作为一种精神空间模式,将“禅”精神文化融合在一起,营造山水意境。禅宗“静态”的景观结构;“安静”的景观环境是禅宗,禅宗“易”环境景观建设;“新”景观环境禅宗谱系。禅宗美学影响的细节景观园林中渗透禅的启示与中国特色的景观艺术的灵感是一个包含中国古典主义学说理论,即儒家,水墨,方法,方法,为骨架,然后融化界面经典佛教教义,并形成了一种类似“禅”的建筑文化理念。

禅宗思想能够抓住人性的弱点并构筑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这也是禅宗思想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在禅宗的思想里人与自然是相融的,每一颗心都是一个宇宙“正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原明正德四年(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被称为“拙政园”,意义更加支离破碎的句子的意思,嘲讽“失败”。借用场景中的景观规划、场所、场景、场景、技术来组织空间。

禅宗作为一种精神空间模式,将其作为空间结构和“禅”的静态文化特征,构建了一个以山水艺术的意境为主。禅境中的“逃逸”。在心理空间的形式吸引中国文人的笔墨和停止,他们选择了“休闲”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是出世间的烦恼,获得精神空间的满意度。以“休闲”为目的,以禅山水空间,体现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与意境。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保持寺庙园林与空魂、现代建筑技术、材料进入景观空间,形成一种对寺庙园林的“禅境”。禅境中的“新”状况。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中国传统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和现代园林景观,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这是“新的”佛教景观变化,这种变化和我们的新事物将取代的东西,但佛教寺庙园林将在这个复杂的客观世界发展的形式。“禅境”设计景观空间不同于现代公共景观空间,主要表现在理解“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创造一个心灵纯净无染,从容豁达的状态;空间的超越世俗的,不可动摇的,不朽的“永恒”的空间。因此,禅宗园林设计来源更多来自佛教的一方面,作为禅的原则是“般若空性”,禅是禅,中文翻译为沉思,静沉思的意思,这是把重点放在心中,一种弯腰,为了达到从心,这就是所谓的禅。另一方面,禅景设计认为主要分为四种,也被称为四世界,现在又被称为四个元素,被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如颜色,包含世界和生命,如山川大地,众生的身体,所有这世界,分别是,地球,水,风和火。禅景观水形成的主要根据佛教十二条件,结合水的形状和佛义,形成不同的艺术观念的水系景观。活中看清真实的世界,洞察世界的真相。“禅宗的主旨即是让人的内心融化于自然的生化之中,在自然的审美意境中赋子人性,在自然的亲近中走近人性、融人人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园林的居住、游玩、观赏融为一体的审美观。景观空间为例,亭,廊,亭,塔,等是常用的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佛教寺院中常用的“五树六花”,在寺庙园林多用一些长寿的树种,预示着佛寺香火的不断、源远流长。从古代的树木在这个空间视觉看到的历史,佛教寺庙的表面,以沉淀。所以在寺庙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的表达更含蓄有韵味。而在禅宗山水空间意境营造中,可以代表山水的佛像是最具用地空间。祈祷和石灯笼是用禅宗园林装饰,空间不仅是可行的,但也表达了佛教寓意的符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融入各种新的禅宗风格的景观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创新。石材:石材作为一种很强的观赏石。中国是一个大国,崇尚自然的石头作为一个化身大山,铸造自然,从自然元素融入禅宗园林空间中吸取教训,加上宗教神秘的寺庙园林。禅景观具有丰富的禅悟内涵。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禅宗思想有一颗选择和自由的心。在佛教寺院中,在植物的季节变化和建筑色彩上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山水画卷。所以在禅宗的精神空间里一定是在山上的寂静,是为了使空间丰富多彩,也注重色彩搭配上的植物配置。为了营造象似、现场外的意境,除了采用中国园林建筑中借用的场景,现场、场景、影像处理技术来组织空间、拓展空间、重视虚拟场景如声、影、光、甜的形成效果。中国传统园林只有追求美的外在形式的自然,更是刻意追求内在美的美。“山”的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和谐统一的禅,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植物、景观、水等要素的规划整体和使用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无限的空间,创造有形物体的无形意境,园林建筑中的禅宗美学是由人们更好的生活空间、环境和方式来表达的。我们应该从园林建筑中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园林建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追求和谐是经常与不定型的;追求外在与内在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和谐情景再现。禅宗美学,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惬意随性,返璞归真的放在人生的道路上。“园林,即是对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一种彰显,也是对文化心理的一种‘物化’。它凝聚了民族的精神,传达了时代文化的心理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第1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12

[2]钟惠城.禅宗园林初探[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3).

[3]安怀冠.中国园林史概要.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4]皮朝纲.禅宗美学思想的擅变轨迹[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5]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作者简介:宋继东(1976-),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意境园林设计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中华诗词(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