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学院 阿依努尔•塞都
浅析俄汉谚语的等值翻译
伊犁师范学院阿依努尔•塞都
摘要:在翻译理论中,翻译等值理论倍受关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对等值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探究。谚语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有着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民族色彩,它的产生离不开一个国家的生产、生活、宗教和人民风俗习惯。因为俄语和汉语的语言体系及表达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在翻译谚语时不同的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等值翻译的谚语,俄汉互译存在一些困难。在翻译谚语时,怎样能既把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以及隐含意义完整的对等的传达出来,又不损害原文的语体风格,修辞手法和民族特色。本文就“等值理论”翻译谚语进行浅析。
关键词:等值理论;俄语谚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40-01
翻译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碰撞。在翻译中,每种语言的词法、语序、遣词造句、话语标记的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每种语言用于表达民族独特性和其文化特征的词汇都很丰富。而翻译要达到等值,才能使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获得相同的理解,并进行沟通交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学者们都对等值理论争议不断,因此积极的进行探讨和研究。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奥多罗夫认为:“翻译是将已用一种语言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体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全表达出来的活动”。而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我们与俄语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上汉语和俄语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难题,难以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使读者达到预期的效果。
俄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有:
(一)起源的差异
俄汉谚语的起源差异还是较大的。俄语谚语中有大部分出自典故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例如:“зелен виноград не сладок”(可望而不可即)??出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而汉语文史学家则认为汉语谚语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例如:?“看病请医生,学艺找能人”(у врача лечись а у умного учись)
(二)宗教信仰不同
俄罗斯人民信仰东正教,在他们的意识中上帝是唯一、至高无上存在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俄语谚语。例如:“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помучимся,на томпорадуемся”(人间受些苦,天堂享清福)?而在中国佛教的传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佛祖,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字眼的谚语,例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гром негрянет,мужикне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
(三)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不同,习惯也不同,译者必须要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例如:“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будет и великий 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这里的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源于东正教,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的生活。这些文化差异使俄汉互译时存在很多困难。在翻译谚语时直接机械式的复制原文的形象、比喻等信息,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对俄罗斯的国情文化知识了解太少,理解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楚、用词刻板、生硬、词不达意。不能使读者理解其内在含义,达不到翻译上的对等。
俄汉民族的思维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对于俄谚语翻译,可以根据俄谚语在汉语翻译中的等值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一)完全等值
完全等值是相对性的概念,就是说,有些俄语谚语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因此这些谚语在翻译时译语为意义相同,形象以及修辞色彩高度一致的汉语谚语。故此完全等值采用直译手段。例如:настроение у товарищей приподнятое,намнужно,каковатьжелезо,пока горячо,и немедленно взяться за работу.同志们的情绪高涨,我们要趁热打铁,立即着手工作。если это я виноват нет,одной рукой в ладоши не χлопнешь!这难道是我的错吗?不,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些谚语说明中俄文化之间、思维方式有很多相似和相通之处。
(二)部分等值
由于两个民族形成的历史不同,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也不同,俄语中有不少谚语的外延、内涵、寓意哲理都与汉语相同,只是词语形象部分不同,可将谚语适当加工,既保留相同的形式,突出各自语言的特点。例如:болезнь вχодит пудами,а выχодит золотниками(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个谚语中相同的词义部分是“болезнь вχодит”和“выχодит”“病来”和“病去”俄语中常用度量单位作修辞手段,因此用“пуд”和“золотник”汉语中用“山”和“丝”来表达“生病容易,治病难”这一思想。例如:что город,то норов,что деревня,то обычай(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里的“город(城市)”和“деревня(农村)”和汉语里的“千里”和“百里”同属空间的概念。这些相似不是翻译上的独具匠心,而是俄汉两种语言自身的特点。
(三)非等值
有些俄语谚语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谚语,因此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的谚语用汉语中的一般词汇表达出来,进行解释性翻译。这类语言的含义已经失去关联,翻译时可采取“意译”。例如:новые χозяева,новые порядки(新主人,新规矩)一朝天子,一朝臣ложка легтю и стортика бочку меду(一勺焦油坏一桶蜜)一条烂虾搅了一锅腥лучше смерть стоя,чем жить на коленяχ.(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综上所述,由于翻译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在很多时候原作与译作的完全等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翻译等值理论对翻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谚语翻译中,等值理论的存在,使谚语翻译更加生动传神,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其思想和内涵。通过对俄汉谚语的文化特点及文化差异的进一步认识,使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了视野。
参考文献:
[1]黄锦炎:语际信息传递与等值原则[A],翻译论从[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5
[2]李田心,奈达翻译定义之我见[J],外语研究2004年第6期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作者简介:阿依努尔•塞都,女,助教,现供职于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