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公子
性别影响大不同
编辑/公子
尽管脑卒中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很常见,但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脑卒中协会指导方针首次指出,怀孕、服避孕药和停经等因素使得女性患脑卒中风险要高于男性。指导方针称,女性特别容易患脑卒中的因素,还包括常见的怀?孕并发症、服避孕药、激素补充疗法、偏头痛和心脏问题。据报告,美国平均每年约有80万例脑卒中病例,女性占一半以上,脑卒中致死案例有60%是女性。
发表在美国心脏学会期刊《脑卒中》上的研究报告称,男女共同的脑卒中风险因子包括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等,尽管女性有许多脑卒中风险因子和男性一样,但也会受激素、生育健康、怀孕、分娩和其他与性别有关的因素影响。
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脑卒中协会公布指导方针,包括如何筛检女性脑卒中风险因子和预防,提供家庭医师和妇产科医师建议,以及严格评估任何曾经历妊娠毒血症的女性,因为怀孕期间血压升高的危险状况可能会让女性患脑卒中的风险倍增。对于怀孕期间曾有高血压的妇女,医师应考虑降低阿司匹林或其它必要药物的剂量。至于到生育年龄的女性,应该在给她们避孕药前筛检高血压,并应提醒她们不要吸烟。此外,较年长女性应检查是否有心律不齐,因为这可能会使75岁以上女性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报道,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染上流感,也更易出现感冒症状。研究还显示,流感疫苗对女性更有效。
“从技术上来说,男性不具备处理感染的能力。”杰克•多伊奇博士指出,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雌性身体分泌的雌激素会产生一种酶,从而帮助对抗感染。
他解释称,这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进化结果。分泌雌激素是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本能,而部分原因在于女性在社会上的身份就是负责养育。她们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家人,所以必须让自己的身体免疫力更强。
这一研究可能帮助发明新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不过医生并不建议男性服用雌激素补充剂,他们指出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提高免疫力,比如充足的睡眠、补充维生素C等。
美国《科技日报》报道,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内分泌学家发现,同样是肥胖,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
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PTEN的蛋白质的活性在男女两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体内较为活跃的PTEN会妨碍胰岛素在肌肉中发出正确信号,当肌肉工作时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从而增加了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比之下,女性的肌肉可以更为有效地中和这种蛋白质,能让胰岛素更好地将血糖从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肌肉之中。这种机制使得女性即便和男性同样肥胖,且女性的体脂含量要高于男性,她们却相对不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专家指出,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即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反应。
人体的毛发数,从出生时起便已确定。随着幼儿期到青年期的生长,头发逐渐变粗,到了20~22岁,额头的少量头发由前向后逐渐脱落,到一定位置后脱落停止,形成固定的的“发际线”。
50岁后开始的脱发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自然•遗传学》发表的研究成果揭示,编码雄激素受体的AR基因和20号染色体短臂位点上的基因变异与雄激素性脱发有关。这一结论是通过对1125名瑞士高加索人种进行相关测试,由来自英国、荷兰、瑞士和冰岛等的科研人员共同得出的。
研究者指出,“这两个基因遗传自母体或父体,一个出现在遗传自母体的X染色体中,控制男性荷尔蒙受体;另一个则出现在遗传自父母双方的20号染色体中”。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蒂姆•斯佩克特说:“它为我们研究男性脱发提供了新方向。可以通过基因测试预测男性是否罹患雄激素性脱发,还可能创造出新的治疗方法。”
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男女有别还体现在哭泣原因上,女性常常在感觉无助时哭泣,而男人会在团队赢得比赛后落泪。研究认为,尽管女性被认为更爱哭,但是似乎男人更易喜极而泣。
蒂尔堡大学研究团队对37个国家的5000多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哭泣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男人和女人因同样的重大事情而哭泣,比如挚爱亲人的逝去、浪漫感情的终结或者思念家乡等。女性更容易因一些更琐碎的事情哭泣,比如冲突、批评或者电脑崩溃等;而男人更多的是对一些积极事情作出反应而哭泣。当碰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时,女性哭泣的几率是男性的4倍。
研究负责人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艾德•威格尔兹教授表示,哭泣最常见的原因是无力感,而并非悲伤。从文化上分析,如果男人感觉无助时而哭泣,会被看成是软弱的表现。
另外,研究还发现,在非洲一些天气热的国家里,男女哭泣的次数相差无几。而在欧洲一些气候寒冷的国家,女人比男人哭泣的次数要多得多。艾德•威格尔兹教授表示:“一个国家天气越冷,女性哭得越多。”
韩国世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4对男女进行实验,以探究影响不同咀嚼习惯的原因。他们在受试者口腔内固定电极来获取参数并提供等量的食物。
通过实验,研究者收集了咬合力、咀嚼次数和用餐时间等数据。通过分析,他们发现男性与女性的各项参数均有较大差异。实验结果显示,男性咬合力强于女性,咬下的食物量比女性多,且咀嚼次数也少于女性,这些极大缩减了用餐时间。
然而,这一发现也引起了不小的置疑。早在此前,日本就已经发现男女在咀嚼口香糖的方式上并无差异。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组织心理与健康学教授卡里•库珀则表示,咀嚼方式仅与性格有关。
各种调查研究均表明:大约有1/3的男性长期打鼾,而只有1/5的女性有这种情况。美国“今天我发现了真相”网站刊文称,这种差异是男女间不同生理结构造成的。
首先,从生理解剖结构来看,男性的喉头位置比女性低,这就导致他们的喉咙中空间更大。男性睡着时,一旦舌头不自觉缩到该区域,就可能阻塞部分气道,导致打鼾时的共鸣;而女性喉头位置较高,如果舌头缩到该区域会完全堵住呼吸,因此,她们往往在打鼾前就被憋醒。
其次,打鼾还与咽力学有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呼吸不足,其中,大约有84%的案例病因是气道阻塞。男性的咽力比女性大,尽管我们的上呼吸道都会随着年龄增大而缩小,但最终男性上呼吸道的折叠程度高于女性。而且与站起来的姿势相比,男性躺下时其气道尺寸也有明显变化。一项肺活量测试也显示:男性在剧烈运动时,咽头尺寸改变幅度也明显大于女性。正是由于强烈地改变幅度,导致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此男性打鼾更厉害,且年老的时候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