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彩欣 李 程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世界任何各国高层次人才培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是一个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价值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使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凸显,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成为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 号)中提出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方向和要求,为各单位培养提供了改革思路。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是各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改革非常重要的议题。
(一)共性问题。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共性问题。
1.培养中存在偏理论,轻实践倾向。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总数量相对较少,一般只注重核心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实务课程开设不足,学生感到学得太空;集中授课多,小组讨论少;独立的社会实践开展少。与此重视理论课程深度不够,与本科教学档次拉开不明显,用人单位反映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低下。
2.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现在硕士生发表的文章数量很多,其中也有少数高质量的论文,但是大多数是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的低水平论文,总体上硕士生论文质量下滑严重。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专业基础差、科研能力弱的问题;也有导师要求不严,指导过少的原因。另外学生目前学习功利心强,追求短、频、快甚至弄虚作假的不正学风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导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目前硕士生招生人数猛增,使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有的导师带学生偏多,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繁重,对学生指导时间有限;有些导师还担任行政职务,对学生无暇顾及,放任自流。部分导师年纪偏大,科研项目少,指导能力下降。以上原因造成对研究生实际指导效果大打折扣,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据调查导师与学生沟通次数较少,沟通方式相对不直接,这会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4.就业相较本科生并没有大的优势。在许多高校,管理类研究生就业形势一般,在工作中也少有突出表现,很多单位出现了宁要本科生不要研究生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学科自身特点外,还因管理类专业进入壁垒小,跨专业报考较多。
(二)个性问题。
1.生源结构日益复杂。造成生源结构日益复杂的原因有:第一跨专业报考。许多目前报考学生本科专业比较分散,部分同学专业基础知识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尤其是方法学相关课程,掌握深度不够。这将直接影响后续毕业的论文的写作质量。第二院校特点。不同学校培养学生情况不同,造成生源水平有一定差异,难以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衡量培养效果。第三是界别的问题,往届生和应届生之间在学习心态、实际工作能力上差距也较大,给培养质量的保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校外导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校外选聘导师占据导师数量相当的比重,这部分导师大部分在医院、政府、企业相关部门任职,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但是校外导师在教学教育技能方面,学术论文选题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在校外导师遴选、聘任、培训、激励与考核方面都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过程管理是相对于目标管理而言,目标管理更注重成果,使人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一切活动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不足之处在于使管理者急功近利,将管理重心全部放在目标的实现上,而缺乏对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而过程管理则弥补了目标管理的不足,它更强调过程的设计,将最终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注重对各个环节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基于过程优化的管理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可以参照图1思路进行,分成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把学生道德与学风教育、心理健康纳入培养范畴,在课程设置上得以体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建设导师队伍各项制度,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服务意识和岗位意识。第二层:重点放在培养方案按时修订,优化课程体系。这个层次是二年级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基础。第三层:细化论文写作阶段。增加读书报告、综述报告、预答辩等环节,使学生更早介入论文的思考阶段,通过过程把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图1 基于过程优化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思路
(一)培养单位领导重视,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领导要非常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规范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支持鼓励导师和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做好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1.加强学生道德、学风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存在学风不正,功利心强,心态不健康,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等问题,急需加强道德与学风建设。在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拟开设相关课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借助国家开展各类奖学金的评选活动,在制定各类奖学金评选标准时,准确把握评价标准的导向,引导学生注重在校学习,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2.加强管理制度、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时间和精力制定和完善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心态不稳,在校期间就积极找工作,打短工的现象。要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把各项制度落在实处,在各种奖学金评选活动中都要有体现,保证学生在校有较稳定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学校-社会有效的联动意识。积极开展创新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给学生提供适合其专业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习基地,减少学生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而实习的现状。校外兼职导师的来源多样化,成为学校与校外研究单位沟通的桥梁,建立积极主动的社会—学校联动机制,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的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校外兼职导师,实现校企合作、学校与科研机构合作,最终实现双赢,为研究生教育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3.实现导师队伍动态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其岗位意识和服务意识。目前导师基本上是终身制,导师服务意识和岗位意识很差,非常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要完善各项导师管理制度,实现导师动态管理,明确其岗位职责,增强其服务意识。一是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选拔具有高尚人格、责任心强,学风正派,治学严谨,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进入导师队伍。二是建立导师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成稳定的导师对,校内导师也可形成稳定的导师组,共同完成对研究生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教学相长。三是重视导师培训,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导师培训,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培训,需要制定专门针对校外导师的培训方案,提高导师队伍水平。
(三)培养方案定期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应涵盖研究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整过程。要实现培养方案的定期调整与优化。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对研究方向进行优化,设置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针对目前管理类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体系。本着“重科研思路培养,重研究方法教育,重实践能力培养”原则,增设《应用统计学》、《spss 软件》、《管理研究方法》等课程。针对学生对前言理论和方法了解不足的现状,开设各专业类似前沿、研究进展等课程。借鉴MBA、MPA 等专业硕士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强调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多聘请导师、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来学校做讲座,提供学生与其沟通的机会。
(四)细化论文写作过程,加强过程控制。现在我校主要从开题、中期、预答辩、正式答辩四个环节把握论文写作质量。但是从作者参与研究生培养以来,发现最重要的选题环节,学生开题随意性大,文献综述能力不够,阅读量非常有限,开题报告质量不高,这将直接影响后续论文的写作质量。为了选题报告质量,要加强过程控制。拟在第三学期开题报告之前,增设两个培养环节读书报告、综述报告。读书报告目的是督促学生阅读与未来论文研究方向有关的书籍,为写开题报告打下基础。综述报告的目的是对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有全面的把握,为开题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
(五)搭建校内校外导师交流平台。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沟通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实际问题。培养单位在聘用校外兼职导师之后,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关于学术教学交流平台,便于双方导师及时交换教学信息和培养建议,通过这一平台,校内校外双方做到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培养质量的跃升。
[1] 杨丰,陈武凡.建立过程优化与动态管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
[2] 郭婉仪.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