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政策及趋势分析

2015-02-16 03:14唐寒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格局战略区域

□唐寒冰

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状态

(一)总体来看。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东部地区一直是领跑的火车头,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就目前全国经济总量而言,东部地区仍然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2013年东部地区的GDP 占全国的比重仍高达51.2%,人均GDP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7 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53.3%,在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上居于龙头地位。从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看,区域发展格局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开始加速,2009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东部地区分别高出1.9、2.9、0.9 个百分点,2010年,三大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中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2013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偏大,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除东北地区出现了整体性增长乏力的疲软态势外,继续呈现出清晰的“西高东低”走势,西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达到11.2%和9.3%,超过东部地区8.9%的水平,继续保持追赶的发展态势,而东北地区经济2013年增速整体大幅放缓,仅为7.9%,居四大板块最末一位。见表1。

表1 2013年中国各地区经济数值比较

(二)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向好的转变态势。截止到2013年,根据各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各区域的发展情况如下:东部地区除了天津以12.5%的增速和贵州并列全国第一,北京、上海、浙江的全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7%、7.7%、8.2%,增速明显放缓,北京、上海并列全国经济增速倒数第一位。与此不同的是,贵州、重庆、云南和西藏等西部省份全年经济增速分别达12.5%、12.3%、12.1%、12.1%,贵州与天津并列全国第一,重庆以12.3%的增速居于全国第二,云南和西藏以12.1%并列全国经济增速第三位,表现十分突出。中部地区2013年全年经济增速均维持在10%左右,其中安徽表现比较抢眼,增速为10.4%,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为10.1%,都超过了东部地区8.9%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经济在2013年出现了整体滑坡现象,除辽宁8.7%的增速稍高一点外,黑龙江、吉林经济增速分别是8.0%、8.3%,位居全国经济增速倒数第二、四位。另外,从几个核心经济运行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反映的情况看,几个地区各有特点。但总的来看,东部地区一枝独秀的局面有所改变,例如,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的省份是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达到35,983 亿元和35875.86 亿元,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慢的省份同样也在东部地区,是上海、北京,都低于1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是重庆、新疆、西藏、贵州等,均在30%左右,重庆、新疆分别以31.5%、30.2%领衔全国第一、第二名,西部地区追赶态势强劲。

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形成的政策因素分析

随着深入实施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社会冲突突出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的政策架构,这两个战略共同构成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完整战略格局,对中国实施有效的区域调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为基础。自1999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200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陆续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依据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东中西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现在“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架构,从区域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种划分对不同地区解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西部地区解决贫困落后问题,东北地区解决萧条问题,东部地区解决转型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的区域格局形态,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空间依托。

(二)遍布全国的区域增长极为重点。近些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或批复了一系列区域发展举措和区域规划,这些措施是对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落实的具体化,形成了东部沿海“三大(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五小(包括辽宁沿海、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圈和中西部八大核心地区(带)为增长极的空间格局。在鼓励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方针下,沿海地区“三大五小”的格局已连成一条完整、流畅的经济发展链,辐射和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6月25日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10年1月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获批,2011年3月成渝经济区、2011年9月28日中原经济区也分别获得国务院批复等。在这一轮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下,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极,主要有成渝、哈长、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经济区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多元化分布的特色战略为补充。建立在“四大板块”基础上的区域发展划分方法,根据各区域具体特点和发展问题,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布局,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不协调、不科学等问题,为了弥补这种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战略出现的缺陷,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区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从2005年到2014年11月,国务院陆续发布或批复了50 多个带有国家区域战略意义的规划和文件,大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小的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主要是立足于特定地区战略特点的考虑,形成了增长极之外的“次增长极”。另外,中央还加大了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这表明我国的国家区域战略越来越具有目标针对性和区域适应性。

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新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阶段性新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这些都会给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带来新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一)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将由“向东开放”为主,转向东西并重的全方位的“两翼开放”新格局,将给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实施了“向东开放”的战略,我国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在经贸领域展开了全面而成熟的合作,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当前,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重返亚太”,对全球格局产生新的影响,中国目前向东为主的开放格局受到严峻挑战。当越来越多的中东、中亚和南亚(甚至包括中东欧)国家“向东看”之际,居于亚太中心位置的中国应更多关注自己广阔的西部疆域和位于中国西部的众多国家,中国也需要以“向西看”和“向西走”予以回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向西开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

当前,我国实行向东向西并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形成东西互济、陆海统筹、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这一战略转变必然会带来国内开放布局由单一沿海向东开放转为向东西两翼开放,面对国际区域性合作的新领域,越来越多的中东、中亚和南亚(甚至包括中东欧)国家将带给我们新的经济合作、发展空间,“向西开放”对于西部地区毫无疑问有近水楼台之优势,抓住这一发展机会是其必然选择,国内区域发展格局必然会产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变化趋势。

(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继续维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势头,经济增长更多由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变。中国整体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更加注重科学、可持续发展,这些无疑都会对不同地区的增长带来更为不同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可以依靠自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潜力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可以利用其在开拓内需方面更为便利的区位条件,利用其产业和产品结构与国内市场需求更为一致,在区域增长格局中继续保持现有的增长态势。东部地区则相反。

2011~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三个转折性变化:第一,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农村,城乡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第二,2012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提升;第三,2013年GDP 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3.9%的比重,成为第一大产业。在此条件下,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扩内需,走创新驱动型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这将为东部地区发展实现新的飞跃提供机遇。但是,在广大内陆省份,特别是人口众多的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转型的速度慢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贡献仍低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迫切需要发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所蕴含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累积性效应开始显现。长期以来国家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大量投资,使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为主的快速交通方式和江海联运网络得以形成,不同地域间流动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要素资源快速输送成为可能,这改变了我国以往相对静态的区域发展格局,成为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新选择。

以高速铁路为例,以高速铁路网络为代表的新一轮交通模式升级,将促成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高速铁路使得全国市场更易于一体化,在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可以以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网络(包含三个层次:跨区域的国家高铁干线、区域内的城际铁路网络和都市区的地铁网络)形成的组合,为半径高达500~800 公里的区域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产品,形成全国高端服务业市场,这将为中国经济全面提升提供实现的基础,从而建构起参与全球分工的新布局。而与其相联系的、广大的中西部经济腹地,可以通过建立起服务与被服务、整合与被整合、配置与被配置的产业关系,使得原来次区域的城市和地区服务功能不断升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江海联运网络的形成,可以整合全中国的资源,使更多、更广的地区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

(四)近期国家提出的几个重要发展规划,对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和推动的一系列全新战略构想和举措,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到建设长江经济带,加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这些战略举措正在逐渐形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撑的新区域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战略新热点。

与我国之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比,这一轮的区域战略重视跨区域规划,更加注重具有优势条件区域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从广度、深度两个方向进行了拓展和深化。比如一路一带战略、长江经济带,是向更大的空间拓展,并兼顾了进一步开放的战略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汇聚东、中、西部各地区协同发展,并连接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水平高,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沿海地区实现战略延伸、促进东西双向开放中将起到重要联系作用;中部相关省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重要腹地;西部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前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中各类要素的汇聚区、合作效应扩散的辐射源,成为连接我国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地区国际战略大通道的重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是向更细的尺度深化,并兼顾了推动国内改革深化的一些考虑。目的是从根本上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型,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带来区域合作组织和发展方式的升级。

总之,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在到来,东、中、西、东北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机会,发挥各地区独特优势,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是每一个地区都应积极而又审慎努力的方向。

[1] 姚敏.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J].中国发展,2011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

[3]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 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

[5] 宣晓伟.中国未来的区域增长格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

猜你喜欢
格局战略区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分割区域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战略
战略
区域发展篇
小人物的大格局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