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苹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鄱阳漆器脱胎硫磺成型技艺研究
徐丹苹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硫磺成型的方法早在七十年代就出现在江西鄱阳脱胎漆器厂,由于其技术难度和其他原因未能扩散,但在众多漆器成型方法中,硫磺成型法是一个不可漏缺的方法之一。为更加深入理解各种漆器成型方法,笔者深入到鄱阳脱胎漆器厂学习这一技艺,并使用这一技艺独立完成了漆器的创作,同时图文记载整个制作过程。
鄱阳;脱胎;漆器;硫磺成型法
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朱漆木碗可以证实,中国先民使用漆器已有七千年的历史。从传统实用漆器发展到现在的当代漆器,上下几千年的传承演绎,足以表现漆器的使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江西的漆艺术从汉代发展至今,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辉煌一时,其中江西鄱阳的脱胎漆器厂于19世纪60年代由当地一批漆艺老师傅建成,这标志着鄱阳漆艺术正发展壮大。本文探讨的即是鄱阳的硫磺脱胎方法。从漆器的成型切入,来讲述使用硫磺这一材料成型的荚纻脱胎漆器的做法。全文通过分解漆器胎体的种类及其成型过程,并举例举图作为文章支撑,来表述硫磺成型胎体的制作过程和技艺要点,同时重点举例表达了不同造型胎体的不同制作方法。
就大漆器物来说,可以分为非脱胎器物和脱胎器物两种。非脱胎器物就是直接使用器物本身的材质作为底胎,对它进行髹漆装饰,主要有:陶胎、木胎、竹胎,金属胎等;而脱胎器物是以泥土、石膏、实木等等为胚胎,夏布、棉布或纸、皮、绳作肉身,用生漆逐层裱在胚胎上,待阴干后,脱下原始的胎,留下肉身,然后刮灰、打磨、髹漆,再施以装饰,最后完成漆器的制作。如上描述的脱胎,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绳胎、皮胎、纸胎、荚纻脱胎等。下文主要论述的硫磺成型技艺即为荚纻脱胎成型技艺中的一种。
(一)硫磺的特性分析
图1 加热融化的硫磺
硫磺是一种矿物质,它性酸、温热、有毒。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单质硫俗称硫磺,呈淡黄色块状结晶体,其粉末为淡黄色,有特殊臭味,能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工业硫磺呈黄色或淡黄色,有块状、粉状、粒状或片状等。硫磺在锅里经过加热,变成液体,颜色变黑(图1),有淡黄色气泡冒出,关火后液体的硫磺很快变成固体。较于其他成型材料而言,其优点在于可以循环使用,雕刻方便。
硫磺成型法中,硫磺是作为媒介的作用存在的,它是依附在石膏或泥土之上的。由于固体的硫磺具有易碎性、易溶性,液体的硫磺有易干性的特点,使得制作原胎有了多种方法。针对不同胎体的形状来找出合适简便的方法是手工者要慎重思考问题,如有不慎,会直接导致达不到最后胎体完好的效果。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硫磺在脱胎中的使用方法。
例1:要制作外形微突,轮廓流畅的脱胎漆立体(图2),它长7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腹部向里凹,内空间足够放一只手。此时可以考虑做硫磺浇注阴模,在模里面裱布,保留石膏阳模表面的平整,省了一部分刮灰找平的工序。做阴模也可以考虑使用石膏,但由于石膏凝固后坚硬,沉重,导致后面阴模裱布的工序变得不方便,所以笔者选择硫磺作为制作阴模的材料。步骤如下:
做石膏阳模模种:先画好1:1的漆立体设计图纸,根据图纸的大小裁木板(木板不宜太薄,防止阳胎变形),然后搭建龙骨(图3)。在模型四周封闭好后注入石膏(图4),待石膏干后取下木板(图5),对石膏模型进行修整,民间多使用腻子粉作为修整材料,较石膏而言更好控制。待完全修好阳模,再利用阳模平滑的表面制作阴模,此时做好的阴模即是前文所说的原胎。
翻硫磺阴模:做阴模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选择把阳模一分为二(图6),做两个子胎最后把它们合并。在修好的阳模表面做好隔离,避免翻硫磺阴模时硫磺对阳模有所损害(由于硫磺这一材料对食用油有排斥性,所以一般选择菜油作为隔离剂),然后在阳模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挡板,将熔好的硫磺浇注在做好隔离、裸露的阳模表面,液态的硫磺在常温下迅速变干,由于固体的硫磺易碎,所以需要多次浇注,加厚硫磺模型的厚度,使原胎更加牢固,日后裱布时就不会担心硫磺阴模会有碎裂等问题。做好了一面的阴模,再以这个阴模为底,同样的步骤浇注另一半的阴模(图7),分别在阴模上裱布(图8),然后复合,即完成一个原胎的制作,在裱布二至三层时,把阴模的固态硫磺用锤头轻轻敲打至脱落(图9),一个完整的脱胎器物成形了。这样的脱胎即使没有大量刮灰找平工作,表面也是和最初修好的阳模表面一样平顺。再经过加工修饰,一个传统手工艺的脱胎漆器即完成了。
例2:(图10)要做这样器身细长容量较小的漆立体,较之例1就要换个方法,浇注阳模而不是阴模。例1的方法中,要做阴模,就得先做好阳模,而这一器型,要以阳模作为原胎,就得先做好石膏的阴模,利用阴模浇注硫磺完成原胎。步骤如下:
做石膏阳模模种:画好与实物1:1的设计图纸,根据图纸大小裁板,做原始的阳模(图11)。由于此物造型修长,外形窄小圆润,不用工业器具辅助难以做到浑圆,所以笔者自制滚动式木架(图12),龙骨搭好注以石膏,转动轴芯,原始的石膏阳模就做好了。
翻石膏阴模:方法如上例,不同的是上面的阴模是用硫磺直接浇注,而这个是用石膏灌。同样是做好前面隔离的工作,不同的是前面的是隔离硫磺,而这个是石膏与石膏之间的隔离,所以选择先使用聚氨酯清漆,再使用菜油。隔离好后,搭支架,木板分阳模为两半(图13),一半一半的分别灌入调好的石膏,待石膏干透,分别取下两半石膏(图14),阴模完成。
硫磺翻阳模:方法如上,先生火,将凝固回收的硫磺倒入大锅,将其融化,待融到液体的硫磺没有冒泡,黑的彻底才可以使用。浇注硫磺前把准备好的石膏阴模拿菜油隔离,然后将两半阴模合二为一,用绳子绑紧固定,通过翻阴模时留下的孔洞来注入硫磺(图15),由于胎体细长,注入的硫磺只需附着在阴胎表面,所以注入硫磺时需要不断摇晃,使硫磺平均附着,而不是沉淀在底下。待注入的硫磺干后取下石膏阴模,硫磺原胎就成功完成了(图16)。
硫磺模型的修整和最后脱胎:由于注入的硫磺是液体状,会流动到阴胎的夹缝里,所以取下石膏胎后的硫磺胎还需要修。硫磺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只需要用小刀或刮铲等常用工具便很容易修好,修好后再进行裱布刮灰的工作,每裱一层夏布就需要刮二至三道漆灰,可以根据情况加入水和熟石膏。裱布完成后待布胎干透,再脱去布内的硫磺(图17)。由于前面注入硫磺并没有把石膏胎堵死,只是石膏胎壁挂着几层硫磺,所以中间还有部分空间,脱下硫磺时只需要用小圆柱木棍轻轻敲打硫磺外面的布胎,硫磺便会自由脱落,脱落后由注入液体硫磺的洞口倒出固体的硫磺块。
(三)不同造型的制胎方法总结
荚纻脱胎的方法是各种脱胎方法的代表,其他脱胎可以由此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管是荚纻脱胎还是皮胎、纸胎等胎体,要使其成型,就必须要有个依托物,那就是原胎。在制作原胎时,根据不同造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是本文表达的重点。前文分析的两种造型的不同制模方法,其核心区别在于根据漆器外形的区别和硫磺材料的特殊性,思考两者最合适的方法。例2的长条内空间太小,如果选择阴模裱布,合成阴模时很难将手伸到里面缝合,正因为内空间小这一特点,还可以尝试注入其他材料作为阳模,比如可塑型泡沫等。而例1的制胎过程是非常巧妙的,浑圆的外形用石膏修好不易变形,用硫磺翻两半阴模再合体的方法很讨巧,因为它内空间够大,在里面操作方便,脱模后胎体本身很平顺。总之,利用硫磺成型技艺,因其具有易碎、易溶、易塑等特点,使得硫磺成型在漆器的脱胎成型中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多变的特点,有利于漆器设计和制作。
在传统手工艺中,漆艺术有着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尤其是漆器,由实用的日用器皿走向观赏性艺术性的摆件,无论从造型、作用或是装饰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大力呼唤传承的今天,漆器的发展必将走向新的辉煌。笔者喜爱漆器,尝试过许多底胎成型的方法,此次深入到当地的鄱阳脱胎漆器厂,亲自动手,从画图开始到最后的漆器成型,制作完成了两套漆器作品共十二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实了硫磺成型法具有准确、其材料又可以重复使用等优点。硫磺成型的方法丰富了荚纻脱胎漆器的底胎成型思路,为漆器艺术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推动了民间漆艺术的发展。
[1]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2]孙曼亭.福建脱胎漆器与漆画[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
J527
A
1005-5312(2015)32-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