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是如何命名的
南红是指玛瑙的一个贵重品种。南红是因其出产在中国南疆得名,包括云南、四川南部、青海、甘肃等。南红很早前已被人们开采利用,有人说古书里头称的所谓“赤琼”大多就是指的南红玛瑙。南红玛瑙颜色鲜艳,质地细腻,非常漂亮。据说大致在清乾隆年间,南红玛瑙就开采绝迹了,如今传下来的南红玛瑙都是汉到明的东西。新矿南红主要产地在四川南部的大凉山,云南保山亦有出产,但保山料因碎裂多,没有宝石级的矿石,宝石级矿料主要产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按玉器行的传统说法是没有南红玛瑙这个名字的。红玛瑙分类为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两种。
东红是指用烧红的方法对玛瑙进行增色以后得到的红玛瑙。
西红玛瑙则是则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增色而自然呈现红色的红玛瑙。
只是由于近三十年以来在云南保山地区开采的红玛瑙被称为云南红玛瑙,简称南红,所以现在也约定俗成的有了南红玛瑙这一称谓。
南红玛瑙的矿源现有确切的地点是在云南保山地区。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描述。云南的矿源据说在清乾隆时期就已经停止开采,但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首饰进出口总公司根据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载又找到了以前的矿洞并投资进行了开采。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停止开采。
云南的矿中出产的玛瑙通常分为几类:
1.锦红玛瑙——是指全部是红色没有杂色的红玛瑙。
2.锦花玛瑙——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红玛瑙。
3.红白玛瑙——是特指以红色和白色为主体颜色的红玛瑙。
4.水胆玛瑙。
在以上种类中还有时带有缠丝。
云南料中锦红玛瑙的比例极其低,大多数为锦花玛瑙。而且因中间的杂质而显现的绺裂很多,利用的价值不高。根据现在存世的南红玛瑙珠的质量,数量和货源地判断,在甘肃和四川交界处还应有矿源,只是矿源地已经无法考证了。甘肃料中锦红玛瑙的比例较高,绺裂较少。只是存世的大多是珠子很难得到大块的原料。
通常南红的用途分为三类。
1.入药(用于藏药中的玛瑙)
2.加工成珠子供佩戴。
3.制成雕件。
珠子的年代跨度较大。据说从战汉至明清(衮雪斋兄提供的信息,在云南博物馆出版的书中有照片证明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有些珠子的形状则与唐宋时西亚珠子的形状有相似的外形。
珠子的形状有橄榄形,瓜棱形(分为南瓜,倭瓜,长瓜棱三种)圆形(大多为扁圆,极少能看见正圆的,相信与加工工艺有关)片状的(按外形象是先打孔再磨成柱形后进行切割)现有珠子的主要使用民族是藏族。
佩戴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串成串做项链,一种是做成龟背形的大块然后缝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后,还有串在佛珠上作为隔珠和三通。因为南红的色泽鲜艳让很多藏族人认为可以当作珊瑚的替代品。
现有的珠子大多来自于甘川交接的一个县,那里的藏族以佩戴南红为美,早期珠子数量很大而近十年以来因为喜爱南红的人不断增多,市场需求增大而造成资源枯竭,现在原产地已经很少了。
以前那里的珠子还通过西藏销往尼泊尔和印度一带,现在因为国内价格高涨也引起了回流。可以这样说,南红的资源比玉少得多。选择珠子的方法通常为颜色>形状>大小,依次进行对
南红珠子的保养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和养玉一样常戴和盘玩就行了。与珊瑚相比南红珠子即使在夏天出汗多时戴也不会发污,而时越戴越亮。
选择时特别要注意圆珠较贵有时会有老料后磨的现象,只是因为技术不高还是可以看出来的。现在也有云南料的新南红珠子,它与老南红珠子的区别较大也是很容易分辨的。
雕件年代最早为辽金最晚至清代。明清件分为挂件,摆件,花片,头簪,戒指,朝珠,纽扣,帽顶和佛珠。
此类东西则以中原工为主,朝珠较少。根据用料和抛光方式来看,朝珠因为官造的而挂件和摆件则是官造和民造都有。挂件和摆件的用料以红白玛瑙为主。其他则是以锦红玛瑙和锦花玛瑙为主。故宫中现有的四件南红玛瑙摆件除一件水盂是锦红玛瑙以外,其他都是红白玛瑙巧色。比。颜色,锦红中的柿子黄好于生西瓜色。形状是瓜棱>圆珠>橄榄好>片状珠。大珠>小珠。南红珠子大量进入内地市场是近十年以来的事,因为鲜艳的颜色,容易上手,很少有假货,稀少的材质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价格也是日益增长。
珠子的用途主要是做项链和手串。南红手串可以有三种配法。
1.纯色。即全部用南红组成不用其他珠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南红的美。要求用顶级南红珠(珠子间无色差)。
2.在南红珠之间配以椰子壳儿或紫檀片,用黑色对红色进行区域分割,可以弥补珠子之间的色差。
3.多宝串。用多种材质进行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舒适程度上是圆珠>瓜棱珠>片状珠>橄榄珠。圆珠手串中朝珠>精珠>扁圆珠。
项链则是用多种材质配合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