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子,天总会有亮的一天

2015-02-15 10:01采访李纯
中国青年 2015年13期
关键词:老百姓核桃奶奶

采访/本刊记者 李纯

波子,天总会有亮的一天

采访/本刊记者 李纯

不理解,不认同,乡亲们认为他应该好好呆在武汉,飞扬洒脱着,做一名神气收入也不低的经视记者。我农民的孩子啊,从此翻了身。

张义波的电话不好打。

约好的19点,直到19:30,电话还没接通。19:40,他给我打来了电话,声音里带着抱歉:“李老师,实在不好意思,刚才老乡找我解决个问题……”

不分白天和黑夜,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是30岁的村文书张义波,终日所忙碌的。在村里,张义波还有几个“身份”,令他早就大名鼎鼎:中华新二十四孝、大学生自强之星。如今,他还给自己加了一个“头衔”: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创业人。

选择:不当记者,回乡务农

村里人都知道张义波孝顺,但这孝顺有多感天动地?那天,村里来的韩国人,让村里人真正有所了解。

2012年端午节前夕,韩国KBS台一行四人专程赴张义波的家乡秭归县水田坝乡联营村,对张义波的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韩国人呆了整整一周,抹着眼泪走了。同年9月22日,一档名为《中国的力量》的专题片在央视九套播出,讲述了波子的故事。

波子的故事,分明是中国版的《爱有天意》:张义波9岁,父母离世,他成为孤儿;

17岁,爷爷去世,他只得与奶奶相依为命。

大学里,张义波一人打了八份工:去图书馆,帮忙整理图书;去建筑工地做搬运工;去学校餐厅做小工……每个月伙食费控制在200元,多余的钱,全寄给奶奶,用作生活费与医药费。拮据如此,他又牵头成立了“阳光家教社”,为“流动的花朵”即周边小学农民工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家教服务。

没有人知道,张义波的身躯里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当他不停地旋转,身兼八职,照顾好奶奶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后,他三次向灾区捐钱;2008年开学后,他从生活费中捐出600元钱,资助特别贫困的新生。

而他毕业后的回乡之举,更让人们想不通:娃,何苦来哉,上了大学又跳回农门?

不理解,不认同。乡亲们认为他应该好好呆在武汉,飞扬洒脱着,做一名既神气收入也不低的经视记者。我农民的孩子啊,从此翻了身。

2011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张义波,悄然返回了秭归县水田坝乡联营村。这是一个只有982户人家、以386199为主体的村(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年人)、道路不通、网络不通、手机讯号经常卡壳的古老村落。很多学子,考出了这样的村落,往往就掉头不顾,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忍受那贫穷的、单调的、困住他们童年乃至整个人生的“牢笼”。

回到家里,张义波平平静静道一句:“奶,我回了。”

“哎。”

招工:不招最强的,而招最困难的

多年以后,村民王达(化名)了解了波子的选择。

王达是典型的联营村村民。他身上,似乎也浓缩了这个村,或者说,中国农村的一隅。妻子早早离世。父母高堂仍在,却年老多病,王达侍奉着双亲,还要拉扯着女儿长大。小姑娘长年累月只穿一件衣服,衣衫褴褛。

“我第一次看见小女孩儿背着的书包时,心里好酸楚。她的书包非常破烂。我只记得我小时候背过这样的书包。”

张义波回忆。

2013年,张义波建起了百亩核桃示范基地。招工时,他优先选择的,便是王达这样的家庭。

不是最有竞争力的;不是最强壮的;不是技能最好的;而是最贫困的;

……这是张义波与常人不同的招聘观。

“我招聘工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而不是单纯地考量,他们能给我创造多少效益,所以,首先招募的,是特殊的人群,家庭有困难的人群,需要扶助的人群。”

两年前王达的家庭年收入为2000元。到如今,收入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飞跃,为6000元。王达家中的衣食住行,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联营村,类似王达这样,经过张义波的帮扶,改变命运的有……家。

方向:不种玉米,种核桃

张义波回乡的初衷很简单:

一,他希望回到老家,好好照顾奶奶,让她更好地安度晚年。

“在武汉上班的时候,奶奶只要一生病,虽然我人在那儿,心却在老家,免不了着急上火。”

二,他想试试看,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家乡人致富。呆在大城市打拼,哪怕是自己富了,联营村的人却过着苦日子,他心里不安生。

离职的那个月,张义波的工资为三四千元。这个数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他职业收入的峰值:回联营村的第一年,张义波的总收入为7600元。4年之后的2015,他的收入为每个月800多元。

张义波带领乡亲致富的路径是,不种玉米,种核桃。联营村的传统作物是玉米,玉米是一种劳动强度大、经济价值低的作物。县领导的一句叹息,张义波还记得:“种玉米难致富啊!哪个地方种玉米越多,哪个地方就越落后。”

心心念念要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张义波,苦思冥想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联营村的土壤、温度、湿度、空气等自然条件并有可能带来较多收益的作物——核桃。他先是在自家建起了试验田,试种核桃,成功之后,又成立了合作社,买下百亩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现在,联营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由原先的2000元,跃升到3200元。

在“富有者”看来,这或许仍是微不足道的收入,3200元,买不到一套品牌西服,一个高大上的包包,一个正版原装的iphone6。

但在联营村的村民看来,这个数字,承载了他们通往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命运得以转圜,他们后代的命运得以转圜。坚硬的核桃壳是一个隐喻,核桃的内仁似一颗极软的心。一个人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宁可被苍鹰啄取了肝脏,“盗”来了天火。

“波子,天总有会亮的一天。”已在天堂的奶奶,曾对义波,缓缓地、又温暖地说道。

《中国青年》:回乡四年,你觉得你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张义波:应该说,这4年我所走的道路是非常曲折的;回来之后,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当时也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但现在,我的愿望,正在逐步逐步地实现。

《中国青年》:这4年来,感觉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张义波:我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解放老百姓的思想。这儿老百姓的思想,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传统,所以,我到老百姓家里去,跟他们拉家常时,常谈起一些经济比较富裕的村子的做法,让老百姓的思想真正地解放起来。

《中国青年》:当地孩子受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

张义波:这里的孩子,读到初中没有问题,但往上走,读到高中、读到大学,就比较少了。老百姓一是没有钱,二是农村人对教育的重视,还是不强。后来我把我们阳光家教社的教员引到了当地,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与此同时,教员们也深深感受到,知识在这里是多么地匮乏,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就像干涸的沙漠一样。有一次教员带孩子外出活动时,向孩子们描述了如何坐飞机,但孩子连飞机是什么都不知道。

《中国青年》:客观条件,恶劣如此,你是如何一步步趟过来的?

张义波:我刚回来的时候,也不是特别适应。回来后,首先是到农户家中,去走访、拜访,老百姓告诉我,他们致富的愿望也很强烈,但苦于不知如何去做,真叫“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这种情况下,我就到外地去考察,实际上,回乡后前三年,省内省外,我去了20多个地方,向各地的致富带头人学习。此外,与老百姓一起收看央视、湖北电视台播放的《致富经》等节目。让他们对种核桃这件事,从思想上逐渐地相信,逐渐地认可。

《中国青年》:百亩核桃示范基地,是你心血的结晶吧?在大家都看不到“范本”、看不到“实物”的情况下,把梦想的雏形搭建起来,自己的投入也不少吧?

张义波:百亩核桃示范基地是在我们乡废弃了十多年的茶厂的基础上,开荒改田,建立起来的。我创立这个基地,是想让老百姓通过来这儿打工,学习技术,学习核桃种植的经验。现在看来,通过我这种合作式的示范带动作用,老百姓陆陆续续地把他们荒芜了的核桃林,都培养好了。核桃树相继开始挂果了。

承包这一百亩核桃示范基地,我总共投入了28万元左右,其中,包含10万块钱的无息贷款。剩下的18万元,是找亲朋好友筹措的,我爱人也拿出了4万元。我之前的积蓄,都用在给奶奶治病上了。

《中国青年》:下一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义波: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也不能说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这儿,水利、电力条件,总体而言比较弱,还没有兴建抗旱池,我担心哪一年,赶上大旱,这片核桃林就要遭殃了。

此外,我们村还有将近300亩核桃林,需要开发。需要筹措资金。

种核桃是个技术活儿。我老有“吃不饱”的感觉,需要学习的知识、技术,太多了。但由于上网不便,我们这里供电不稳定,晚上不通电,因此,上网学习的时间很不够。也很想去武汉或周边的高校,找专家取取经,但由于山路崎岖,出趟门也很是不便。去武汉,我通常是骑摩托车到镇上,到镇上坐汽车到县城,县城转车到宜昌,相当于转了几个弯,花了6个小时。宜昌到武汉,还得花费两个小时。常去武汉,也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奢侈的事儿。

非常希望有院校、有专家能对我们合作社,进行更进一步的支持。先在这里拜谢了!

奶奶于今年2月份离开我的。直到今天,我还恍恍惚惚的,以为奶奶没有离开我。她的话,一直被我放在心间,在最困难的时候,最暗淡无光的时候,就掏出来。奶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波子,天总是会亮的,波子,日子总会好起来。”

猜你喜欢
老百姓核桃奶奶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给奶奶按摩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奶奶喊你吃饭啦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老百姓的话
奶奶驾到
老百姓的福
黄龙核桃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