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与PBL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14 21:08:32张勇胡莹莹
药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

张勇,胡莹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 150081)



CBL与PBL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张勇,胡莹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81)

摘要讨论式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CBL和PBL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CBL和PBL,可以将药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医药学人才。该文从模式实施、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分别介绍CBL和PBL教学模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CBL;PBL;药理学;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扎实的临床技能、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专业医药学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院士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医学院校长高峰论坛上指出,目前传统医学教育面临两大艰巨挑战,一是医学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教育过程中师生都同时面临课时不足及记忆容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学科种类繁多,大量医学基础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很难转化为临床以及科研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医药学人才的要求[2]。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在基础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3]。药理学涉及内容较多,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知识点都较分散,往往让学生倍感枯燥乏味,抽象难懂。针对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案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围绕案例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和团队意识,优化学生综合素质。

1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case method)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佛法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得尔提出。该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具有特殊效果,目前已经广泛被用于经济、法律、医学等学科的教学中,这是现代案例教学的开端[4]。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结合。与传统教学不同,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病例,将临床典型病例的发病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与药理学相融合,即以临床疾病的药物治疗为主线,阐述药理学相关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式授课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1CBL实施

1.1.1选择典型案例

有针对性地选择临床典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提前,所选取的案例应具备症状典型,特征明显,诊断明确,药物作用显著等特点,并能够与所关联章节的药物的临床应用相适应。教学案例的选择宜广泛:①可以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或省市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及时、准确地采集临床典型案例;②可以综合各种药理学相关教材,汲取其他教材中有用和有趣的案例或者是不同的教育理念;③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最全面的临床用药报道,或是最新的药物科研成果;④可以将社会热点或争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

1.1.2确定问题

在实施CBL教学法时,授课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简要介绍病例的相关临床背景,然后根据药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内容,提出有关药理学方面的问题,问题尽可能囊括该章节药理学所有的重点难点,且对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强化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的教学思想[5]。

1.1.3案例导入

案例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是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的导入则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选择合理、恰当的时机导入案例,而非刻意将案例插入课堂,可以将其更好地融入教学中去,达到预期效果。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可以将案例导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①课前导入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前将案例及问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资料等,提前发现问题。另一种是在每节课开始前,通过典型案例引出该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即在课前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转入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学习;②课中导入法,较为常用的导入方法,即在讲解完药物的概况、作用机制、药理作用等基本知识点后,通过案例来分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这种方式可将所学药物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且采取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创新性;③课后导入法,主要用于总结和复习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也可以协作讨论,共同解决。提供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还可以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不断拓展。

1.2CBL优点

经过多年CBL教学实践,总结优点如下:①加深学生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对复杂、抽象的药理学有更清晰、直观地认识;②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变为自我获取、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参与临床实践奠定基础;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1.3C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CBL教学的优势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证实,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①在教师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药理学理论基础,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在案例讨论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范围广,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仔细斟酌药理学教材中的各个细节,掌握药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需要涉及相关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知识,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CBL教学的预期效果,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②在学生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独立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并能结合问题积极准备。但这样势必会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对于课业压力较大的医学生来说,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③在教学资源方面,要求学校除了为学生提供传统图书资料外,还要有学校网络信息资源。例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最好以小班模式进行。

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6]。PBL教学主要是指以具体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研讨式教学模式,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打破学科与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性和团队协作意识。

2.1PBL实施

概括地说,PBL教学模式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每一个教学模块所包含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学习,其基本教学程序遵循“选取案例→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学解疑→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班级讨论→总结反馈”。PBL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通常以10人左右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所有教师组成问题设计小组,共同选择典型案例,并设计一系列专题项目,根据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制定出相应的PBL手册,提供给各讨论小组,学生根据得到的案例信息进行讨论,识别主次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课堂集中讨论,得出结论。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再次循环以上过程,最终完成对一个案例的完整分析。每一个PBL教学课程涉及多个案例的讨论分析,以达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灌输式”授课,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2PBL优点

PBL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学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国内外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PBL教学法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强调独立性学习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引导,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②知识的获得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非一味地灌输式教育,而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推进;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课程具有了挑战性和趣味性;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⑤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3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PBL教学法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在国内医学教育领域广泛推广。药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学科,引入PBL教学无疑有益于整个药理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医药学人才的培养。但PBL在国内药理学教学方面仍存在较多局限性。

概括地说,限制因素主要有:①在学生方面,学生大都习惯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缺乏独立学习和相互协作的能力,且对一些主动学习能力较差、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说,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放任自由,严重影响PBL教学法效果;②在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知识,且对教师协调掌控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我国缺少完善的PBL教师培训体系,若想推广PBL教学模式,必将大大增加教师人数;③在资源方面,教学资源不足,缺少相关药理学PBL教学的书籍,教师的参考书籍也很缺乏;此教学方法宜在小班授课时实施,班级规模过大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增加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例如教室、多媒体等。同时,此方法会使教学进程放缓,与当前的传统教学相比,课时数存在不足的情况;⑤在评价体系方面,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国内对于学生的考核多看重考试成绩,但对于PBL教学模式,没有成熟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而且也无法监督、考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个体系需要更系统化、科学化。

3CBL和PBL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以CBL和PBL为主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1教学模式

CBL教学常常依附于学科的课程范围之内,授课时选择适当时机导入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因课时有限,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而PBL教学通常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设置,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小班讨论式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团队协作和发散性思维。

3.2授教对象

CBL教学模式较适用于已经完成部分医学桥梁课程学习的学生,或者是完成某个系统学习的学生。当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时,学生可以根据已学医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思维的碰撞。若在刚接触医学的学生中开展,会因缺乏相关的基础医学和桥梁医学知识而在学习中遇到较多困难,无法解决问题时会产生焦躁心理,反而影响学习效果。而PBL教学模式则更适用于尚未接触或刚刚接触医学桥梁课程的学生。在此阶段,学生因刚接触医学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感,同时时间较充裕,开展PBL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反,若在已经系统学习过基础医学和桥梁医学知识的学生中实施这一模式,并不能激发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更容易产生流于形式的感觉,适得其反[7]。

3.3教师角色

CBL教学模式的引入帮助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后更好地消化和掌握所学内容,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但如何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以及对医学前沿知识的触摸,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像是主持人或顾问,既需要掌握全面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更要统筹掌控整个讨论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说教者。PBL教学是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课程,学生是通过主动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得定向和系统的知识。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路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教师不是讨论小组的领导者、指挥者,在案例分小组讨论分析过程中,教师不需要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旁听者或辅导员。

4结束语

近些年来,CBL、PBL等讨论式教学的引入推动着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在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引入CBL和PBL,可以将药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利用其鲜明的示教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参与临床用药实践,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但现今在药理学教育中引入讨论式教学还面临许多挑战,相比而言,CBL更容易走进药理学课堂,且已在发挥作用,而PBL的完全开放式探索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很难在仍以传统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中生存[8]。如何能让CBL、PBL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教育,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郑少燕,谭海珠,蔡琮,等.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255-256.

[2]王丽,李华,林原,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4(6):1001- 8972.

[3]尹琳琳,李林,等.个体化教学在药理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4,30(3):32-34.

[4]董世芬,张硕峰,吴金英,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教育,2012,19(6):1674- 4721.

[5]王玲,孙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6-57.

[6]Barrows H S,Tamblyn R M.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 [J].JofMedEdu,1977,52(12):1002-1004.

[7]李稻,韩玉慧,蒋 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6(2);1002-1701.

[8]Srinivasan M,Wilkes M,Stevenson F,et al.Compa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 case-based learning:effects of a major curricular shift at two institutions[J].AcademicMedicine,2007,82(1):74- 8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BL and PBL in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

ZHANG Yong,HU Yingying

(SchoolofPharmacy,HarbinMedicalUniversity,Harbin150081,China)

Abstract:Discussion teaching,including case-based learning (CBL)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in our country,and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CBL and PBL teaching methods can organically link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harmacology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effectively which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Likewise,they can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in order to cultivate a wealth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strong innovation quality and a higher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edical talents.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introduced CBL and PB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aspects of implementation,advantages and the problems faced respectively,and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m.

Key words:CBL;PBL;Pharmacology;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2012年度高校教师双语教学项目,编号1177。

收稿日期:2014-11-21。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改革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