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承雪
(济南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关于驻济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的思考
○ 张承雪
(济南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文章以驻济高校留学生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交流、观察的方式,提出可能影响驻济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程度的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针对内外在因素,对驻济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增强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在多方努力下减少其适应问题,提高适应程度。
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美国。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夫尔·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提出。本文中,认为跨文化适应问题是留学生来华后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且因个人及外在原因,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其跨文化适应状况也存在差异;同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是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必然过程,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本文中针对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思考是尝试从留学生、对外教师和中国学生三类人群入手,在充分了解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缩短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时间,减轻其适应困难程度。
笔者在一段时期内持续观察留学生来济学习与生活状况,通过与驻济高校留学生的观察与交流,针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程度及影响因素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所有量表(包括心理适应度问卷、学习生活适应度问卷、社会文化适应度问卷)按照心理学问卷的赋值,累计相加模式,对四所驻济高校(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不同学习阶段、学科类型和学费类型的留学生进行调研,施测过程严格按照心理学问卷的程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发现:心理适应与生活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作用。且当心理适应程度越低时,对生活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副作用越明显。其中,心理适应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思乡情绪及心理健康。
在此发现之外,辅之以对留管教师的访谈以及关于对外教学方向的论文及专题文章的学习,从影响驻济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程度的内在及外在两大类因素入手,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产生了部分思考。
(一)思乡情绪
在刚进入一文化差异较大的环境时,短时间的思乡情绪是正常的,在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交流的留学生中,有众多鲜明的例子。一来自于韩国的20岁男性留学生,汉语语言基础为零,在对中国的饮食、文化、风俗并无太多的了解的来华第二周,开始出现一定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如精神萎靡、倦怠、态度消极、每晚会因想家而哭泣,而这一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减轻;在来华一个月后,其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语言学习进步明显,并早已开始尝试愉快得与不同的群体交往。
同样存在着部分较为特殊的案例,随着观察的深入,发现具有强烈思乡情绪,且严重影响在华学习生活的状况不在少数。一来自于保加利亚的19岁白人女性留学生,在来华三个月的时间里,活动区域仅限于校内宿舍至教室的范围。拒绝与除舍友以外的人交流,其中包括了留学生群体。每天与故乡的父母哭诉,想要回家。而事实上,她要在中国停留一年的时间。她直接的表示:“我只是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我想要离开,虽然这不可能。”思乡情绪的积郁,会阻碍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接触,限制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适应。
(二)心理健康
这里的心理健康并不是指留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心理疾病,而是指留学生能够很好地调节来华期间各阶段心理的不适,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各个情况下均调整到合理的节奏,能够积极的处理问题。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在群体中需要通过交往来获得自信和群体的归属感。我们通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以及对于留管教师的采访发现,留学生的心理素质越强,他的疏离感越少,对在华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差异的接受速度越快,甚至会积极地寻找这种观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去主动的解决;他的交往会更加主动,更具有积极性。
(一) 中外学生融合程度不足
在与留学生交流的中国学生中,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学院安排的作为一对一对子的中国学生;学生间自主联系的中国学生。前者占多数,且中国学生最初接受对子的原因往往是出于新奇的心态影响,对于与留学生群体结对子的概念模糊:无法深刻理解语言能力有限的留学生对于来华初期的许多方面的事物均希望获得帮助的心情。因此在新奇的与对子接触几次后,发现其初期的帮扶难度较大,短时间内对自己的帮助较小,开始考虑减少交流次数。个体缺乏一种责任意识,外界缺乏一种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除此之外,时间,同样是具有极强的两面性的问题。来华初期的留学生往往会采取结对子模式进行交流,安排的对子多是本校或本学院低年级的中国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想要不断的接触新的事物,参与多种学习和社会实践,因此很乐于帮扶留学生群体,更多的是秉着一颗单纯的结识的心,没有更多的考虑和意识。且其好奇心并不表现在任何一个单方面,其往往会参与更多的实践:院校两级的各类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有余力的还会去寻找兼职。同为实践的类型,结对子与其他活动在时间上的排位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如果这两大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来华初期的适应能力,通过主动寻找合理帮扶,减轻其适应困难状况;迅速完成自身定位,缩短其适应时间。
(二) 中外学生文化观念差异
文化社会学理论认为,当性质差异的文化相遇时,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留学生由一种文化环境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中外学生都在有意的关注文化差异的存在,试图减少因差异引起的误会。而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差异的影响下,很多的想法和习惯的不一致,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带来问题。诸如韩国留学生就餐时,往往在餐前说一段感谢语;而餐后结账往往选择单人结账,因为在韩国文化浸润的观念中,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维系良好的关系,为以后创造更多次的就餐机会;英国留学生往往更重视用餐的礼仪和用餐过程;而中国聚餐则更强调集体的氛围和餐桌上的交际,以此增进感情。观念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会在无意间使约定共同外出就餐的三类群体出现一定的负面刺激,且是细微而无法回避的,当此类刺激逐渐积攒,且无法得到正确的排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体之间的继续交往,甚至引发冲突;概括的来说,文化差异会对留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文化刺激阶段,文化冲突阶段和新的人格取向形成阶段。前两个阶段是留学生对文化环境变化的心理反应,且这两个阶段中容易造成留学生心理障碍和社会行为问题。
而这时,如果能够适当的对留学生群体进行有益的引导和尝试;加入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或鲜明地域色彩的活动和机会:增进留学生群体、中外学生之间交流,增加其对中国文化或不同群体之间的了解,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基于所做的问卷调查、访谈及文献检索,笔者就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予以合理的疏导和缓解。
1.建设专职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在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基础上,借鉴欧美、港台高校的模式——帮困助学、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等方向的工作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同时,更加注重学术指导,设立基层教师对小规模数量的留学生进行指导,例如香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辅导员、坦佩雷大学的协调员。这些导师大多都是学生精湛的在读大学生或青年讲师,主要职责包括指导留学生处理选课事务,监督留学生完成学术作业,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在学生中形成属于一种楷模和表率的作用。
考虑在课余时间,为留学生安排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流活动,如:组织集体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展各地区民俗文化展演、召开中国民俗文化讲座等。课堂内外,两者相互协作,或者细化一方职能,更好的辅助开展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
2.建立中国学生助班跟班制度。在中国原有的专业对外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各教育培训机构的模式——助班跟班制度。协助任课教师维持课堂秩序,调动课堂氛围,减轻课堂前后分层的现象,调动更多留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辅助任课教师兼顾学生,帮助留学生实时解决课堂问题,进行课堂作业的批改;关注留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时对任课老师进行反馈,保证任课老师了解留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授课内容。
3.打造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在现有的留学生服务体系基础上,借鉴高校中国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体制,在留学生来华初期,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测,及时掌握该批次留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基本状况,从而有侧重点的关注;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由具有丰富跨文化适应方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心理学专家坐诊,为有需求的留学生提供服务;组建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帮助留学生,特别是来华初期的留学生减轻思乡情绪,提升其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4.发挥老生、高校志愿者、学生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同属留学生群体,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有相同之处,充分能发挥留学生老生对新生的带动作用,对来华初期留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预先说明,在问题出现后及时地予以辅助解决,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益的疏导,效果是显著的。
借鉴高校优秀青年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帮扶机制,在本校范围内招募有意于中外交流服务的学生志愿者。以此寻找更多有明确意向、互助交流意识较高的青年学生。针对信息平台在高校中的普及。以微信为例,高校国际学生管理中心或国际交流学院与校内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公众平台合作,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募志愿者,写明应具备的硬性及软性要求,规定时间统一进行面试,择优录用。
学生群体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效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可以将留学生纳入中国学生组建的社团中,培养兴趣,继续交流;或者在其意愿强烈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由中国学生组建,吸纳更多的留学生群体进来,共同完善原有的社团组织,如:友谊足球队,远足社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实现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及服务。
本文以驻济四所高校为切入点,依据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学习生活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三个维度,从留学生、中国学生、对外教师三个群体入手,发现影响来华留学生适应程度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教师群体、教学内容、中外学生四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求达到减轻来华留学生,特别是来华初期留学生的适应困难程度,缩短其适应困难时间的目的,进而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1]唐滢.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2]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顾莺,陈康令.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比较研究——以全球八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3(5):88.
[4]李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障碍与社会行为问题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6):14-15.
[5]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4):44.
张承雪,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研究。
G112
A
1672-8610(2015)07-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