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吴海燕,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象,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遇到并为之头疼。这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责任吗?学生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是学生写作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对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长期积累和不断训练的动态过程中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和进步。因此冷静地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改变当前的低效甚至无效的作文教学现状,以便让学生能从容地应对高考,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积累生活经验。怎样积累生活经验呢?勤于观察,精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所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用片断形式反映它。无论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游泳的鱼儿、林中唱歌的鸟儿,还是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等都是观察的内容。要从“小”察起,这样才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才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同时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迷人的景致,就需要思考选择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才能将它更好地描述出来。当你因为一个生活细节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就需要思考怎样描述才能使这个细节也能同样地打动别人,失去了这些思考,就不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督促学生记下这样的每一个精彩发现和每一个动人场景。
其次要积累写作素料。怎样积累写作素料呢?扩大阅读面,坚持写读书笔记。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一篇篇精选的课文,一段段优美的文字,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一个人的阅读知识面越广,想象力就越丰富,见解就越深刻,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越强,写出的文章也自然能高人一筹。所以,我们必须把阅读作为我们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授时,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从课文中寻找作文素材,如教张洁的《我的四季》 时,我会带领学生欣赏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并仿写,摘抄其中有哲理的语句并背诵。课余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剪贴报刊杂志、收集人群交谈、聆听新闻传记、欣赏哲理散文等,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理念的能力。
最后,写作文时鼓励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选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从积累的素材中选材料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
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教师要精心选题。那些学生没兴趣写没话说的题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心情,不利于写作水平的发挥。题目不仅要让学生有兴趣写有话写,还要和时代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写考试作文时,要引导学生选自己熟悉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角度,并从中发掘出新意。只有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写作产生强烈的期待,有不吐不快的冲动,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品。
鼓励学生写随笔。中学生的生活中虽然很平淡,但细细观察,每天都会有新东西新感悟,要督促学生及时记录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见闻趣事,从而把写作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因为感悟小而放弃,也不能因为记录麻烦而废弃,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稍纵即逝的想法,所以需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从而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另外随笔的写作,应该形式灵活多样,不必循规蹈矩;篇幅短小精悍,不必鸿篇巨制。开始不一定规定学生要写什么内容,无需约束。为了打开学生思路,可以为学生专门开设一些札记栏目,如:美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读报有感、新闻点击、世事杂谈、人生感悟等。
学生普遍怕作文,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那么教师的“下水文”无疑起到了导航、排忧、解惑的作用。教师有没有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的指导往往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而有了写作体验的指导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起思考,一起作文,作文后再共同切磋、讨论、批改,那么写作文的过程变成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作文教学不只是纯原理的灌输和纯技巧的传授,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共鸣与磨合。写作的指导还是思想的指导。如果学生没有激情、没有思想、个性平庸,你对他讲再多的写作,也只是对牛弹琴。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鼓励学生订阅《杂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