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沫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006)
我国主题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丁 沫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006)
主题图书馆;主题集中;玩具图书馆
文章以我国“主题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以公开报道“主题图书馆”建设的资料为分析源,详细分析了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并对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主题图书馆是通过特定领域(某一或多个领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信息需求的图书馆。其特点是以专题集中各种文献,变“分类集中”为“主题集中”。实际上,主题图书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了。笔者以我国“主题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以公开报道“主题图书馆”建设的资料为分析源,详细分析了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建设现状。
1.1 “主题图书馆”被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主题图书馆既可以指公共图书馆的主题图书馆,也可以指高校图书馆和科技图书馆的主题馆。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多以学科馆建设规划其图书馆体系,这由高校特有的学科属性所决定。“主题图书馆”模式则常见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如香港、澳门、台湾、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公共图书馆均将主题图书馆建设纳入其网络体系。
1.1.1 港澳台地区先于中国大陆地区规划主题图书馆的发展。早在1998年7月21日,一篇关于前港督府改名的报道就建议在改建的港督府内建一个主题图书馆,供境内外、国内外人士来研究这个史无前例的政治体制,“主题图书馆”几个字初见报端。2000年12月12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梁世华表示:“香港中央图书馆启用后,其他地区主要图书馆的角色亦会因应做出配合,就各地区的需求,渐次强化其馆藏和资讯设施,几间主要公共图书馆会分别发展为不同专科的主题图书馆。”2001年7月30日,澳门中央图书馆馆长邓美莲表示:“图书馆在重新整修的过程中,考虑采用分设主题图书馆的方式,在望厦儿童图书馆的试点后,会陆续为其他图书馆的主题定位。”2005年4月15日,民众日报发表议员建议,认为“高雄县内的图书馆均属于综合性的图书类为主……较具主题性的图书馆也没有,未来,高雄县的发展应就本身的特色与需求,设立较具有主题性的图书馆,才能满足县民的需求,像台北市、国外著名城市”,可见2005年之前台北已经建立了主题图书馆。
1.1.2 主题图书馆在大陆的发展正经历从沿海发达地区到内陆发展中地区的过渡。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大陆最早发展主题图书馆的城市。2003年12月4日,《北京晚报》报道:为了避免资源重复而造成的浪费,作为大型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北京正积极发展以社会热点为特色的小型主题图书馆,西城、东城、崇文、朝阳、海淀5区的主题图书馆已经颇具规模。继北京之后,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开始建设主题图书馆。2004年9月16日,《新民晚报》发表上海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图(征求意见稿),对于中心城图书馆规划分布,示意图中强调“构建和完善市、区(县)、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梯级网络。新建上海图书馆二期工程(包括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国际友谊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市级主题图书馆”。与上海几乎同步进行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是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截至2011年年底,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范本——福田区已建有93个社区图书馆(包括5个主题图书馆)。其中,少儿英语图书馆、书画图书馆和艺术图书馆早在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就已分别开馆。作为我国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以多样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手段使这个“第三文化空间”的轮廓逐渐显现,尤其是多个特色主题分馆让读者印象深刻。此外,内陆城市也相继开展主题图书馆布局,如江西宣布将在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主题图书馆建设工作,计划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第一批主题图书馆试点工作。
1.2 主题图书馆因其专藏特色而成为综合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相较于中心图书馆和中央图书馆等综合性图书馆的大而全,主题图书馆适应图书馆服务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并以其“专”而“精”的特点,使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多元、形式更多样、架构更完备。它细分受众群,让广大读者能便捷、个性化地进行文化体验,满足广大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是大型综合性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1.2.1 主题图书馆的形态灵活多样。主题图书馆的形态更灵活,有独立建制的图书馆,也有总分馆体系的分馆,还有大型图书馆中以相当规模的专藏为基础的特色阅览服务区。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建制以后两者居多。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均将主题图书馆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分馆建设中,与城市中各区县图书馆的建设相结合,使其成为市级图书馆和区级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在香港和澳门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中,中央图书馆是大型的综合性图书馆,而其他区级图书馆则根据各地区的需求,发展成为不同专科的主题图书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文化大都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馆建设的创意和思路,目标是将市中心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和主题图书馆建设织成一张大网。
1.2.2 主题图书馆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主题图书馆所搜集和组织的专藏及其服务是“特定领域”的。在我国,主题图书馆按照适用群体分类有儿童图书馆、成人图书馆、老人图书馆、特殊群体图书馆。其中,儿童图书馆和成人图书馆是主题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按照不同的搜集主题,儿童图书馆又有儿童图书期刊综合馆、玩具图书馆、英语图书馆、动漫图书馆等类型。成人图书馆的类型更丰富,有行业图书馆(工商业、金融等)、专业图书馆(生命科学、医学等)、艺术图书馆(音乐、舞蹈、影视、设计、绘画、乐器等)、宗教图书馆(佛教)、文化图书馆(人口文化、旅游文化)、民俗图书馆(饮食)、生活图书馆、社会热点图书馆(世博、奥运)、名人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近代文献、地方文献、古籍)、国际交流图书馆等。截至目前,我国老年人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几乎为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应该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的一个课题。
1.2.3 我国主题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更加以人为本。目前,我国的主题图书馆大多以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优雅的阅览场所、先进的技术设施为读者提供方便、舒适的文化信息共享空间。很多主题图书馆不仅开通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等网上服务和数据库查询,还将文献信息、数字资源、视频点播、展览讲座、网络服务等各种读者服务方式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4 我国主题图书馆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在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发展最终受制于资金支持。我国主题图书馆一般有政府全额拨款建设、基金会支持、商家自建、民间收藏家自建等几种。政府全额拨款和基金会支持的主题图书馆自然在发展上受限较小,这类图书馆一般规模较大、馆内设备和环境舒适、服务人员比较专业、服务质量较高,而且一般是免费开放的。商家自建的主题图书馆由于其商业目的,一般在服务内容上比较丰富,但都属于收费性质的图书馆,如绘本图书馆。民间收藏家自建的主题图书馆一般受限于资金,规模较小、属于自娱自乐型,除非得到其他资金的支持才有可能发展壮大。
2.1 主题图书馆应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推广
主题图书馆不应该只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我国各级学校也应该大力发展主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因其主题特色化更有利于彰显学校教育的特色化,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化,应该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除了中小学,高校的学科馆也可以走主题发展的道路。高校可以在每个学科馆中开辟一些主题阅览区,这样不仅有利于丰富馆藏资源,更有利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内容的深入化。2.2 主题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要自成体系
主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遵循特色化原则。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特色,导致信息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带有不同程度的地方色彩,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遵循地域需求特色。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不同的学科发展特点,导致信息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不同程度的学科特色,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遵循学科发展特色。笔者建议,图书馆要在满足基本文献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搜集体现该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和学科特色的资源,形成各种主题图书馆。这种“特定领域”,可以是某一专业、文献类别、主题,也可以是某几个主题的综合。主题图书馆可以独立成馆,也可以是“馆中馆”。以主题图书馆为基础提供“主题服务”是图书馆进行品牌建设的重点和进行差异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其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的需要。这些主题图书馆在成为文化信息中心的同时,也将成为产业、行业、学科信息的中心,不但有提升文化素质之功,还有促进产业、行业和学科发展之效。只有以主题图书馆的形式发展图书馆网络体系,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否则就会成为千篇一律的大杂烩,永远做不出品质。
2.3 主题图书馆要探索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
①主题图书馆可与科技融合,与多媒体技术的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读者带来冲击感极强的展示,激发参观者兴趣。②主题图书馆可与创意融合,依托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运用现代工艺和技术,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主题创意产品,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③主题图书馆可与商业地产 融合,提升其文化氛围、品味与内涵,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增值。④主题图书馆可与休闲产业融合,引入茶座、咖啡馆、小型影院等休闲设施,将各种不同的主题展示活动、交流鉴赏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常态化,从而构建一个集参观、旅游、休闲、学习等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成为市民休闲聚集的好去处。
主题图书馆在我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目前,主题图书馆被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因其专藏特色而成为大型城市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有益补充,服务内容更多元、形式更多样。因此,我们要在各个领域推广这种小而精的图书馆类型,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探索跨界融合的发展路径。
[1] 王世伟.主题图书馆述略[J].山东图书馆学报,2009(4):36-38.
[2] 江西省试点建设主题图书馆[N].经济晚报,2014-04-10(5).
[3] 许慧颖.我国主题图书馆的发展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7):23-27.
[4] 还是叫紫荆会堂好[N].文汇报,1998-07-21.[5] 香港图书馆服务媲美其他国际大都会[N].港政府新闻—中文版,2000-12-12.
[6] 澳门需要一座图书馆大楼[N].华侨报,2001-07-30(2).[7] 许智杰建议设立主题性图书馆[N].民众日报,2005-04-15(14).
[8] 北京已建5个小型主题图书馆[N].北京晚报,2003-12-04.
[9] 本报今为读者解读──上海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图(征求意见稿)[N].新民晚报,2004-09-16(14).[10] 图书馆网络擎起一片阅读的蓝天——深圳福田区图书馆建设给力公共文化服务.中国文化报(数字报)[EB/OL].[2011-03-28].http://epaper.ccdy.cn/html/2011-03/28/content_47275.htm.
[11] 学习的力量,让杭州的书香源远流长.杭州网[EB/OL].[2012-04-24].http://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12-04/24/content_ 4165284.htm.
[12] 处处可以借书还书 时时可以听讲看展 人人可以选择媒介 上海初步完成都市主题图书馆布局[N].解放日报,2009-03-04(13).
[13] 喜羊羊灰太狼精神助推阅读风气[N].澳门日报,2012-12-02.
[14] 盐水国小故事屋启用 含意多[N].自由时报,2011-06-01(AA1D).
[15] 五大主题图书馆送玩具 灾童受惠[N].台湾时报,2009-10-13(10).
(编校:严 真)
2015-02-22
丁 沫(1987—),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G258.89
A
1003-1588(2015)05-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