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4G时代移动图书馆发展趋势

2015-02-13 19:26:57朱金涛
图书馆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服务

朱金涛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 450052)



浅谈4G时代移动图书馆发展趋势

朱金涛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 450052)

4G;碎片化;移动数字图书馆;终身课堂

4G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限地拉近了人们在时空上的距离。基于此,文章对4G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集群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席卷全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网络产业的跨时代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生产建设的重要引擎,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中,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通信网与互联网日益融合,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取最新资讯、实现自由沟通的重要渠道。然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囿于数据传输速率,已无法满足信息爆炸时代呈几何式增长的超媒体信息、超高码视频的传输、播放需求,因此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1 4G的概念和优点

1.1 4G概念

4G(Fourth Generation),是第四代无线传输技术[1]的简写,是无线环境下的一种新的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其采用新的调制技术,更高级的信道编码方案,从而使数据传输性能提高了一个量级,并进一步挖掘了网络带宽的潜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是继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3G)之后移动通信宽带发展的新阶段。4G网络系统能够以每秒100M的速度下载(LTE CAT9达到400~600Mbps的最高下行速度),是3G 技术的50~300倍,较之前的ADSL上网速度快4,000倍以上,数据上传速度也能达到每秒20M,从而能够实现海量数据、高清视频、高质量音频、在线视频语音、超清图像等的高速传输需求,具有超高的带宽优势,能够满足所有用户对于无线网络传输服务的要求。

1.2 4G优点

4G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超高速率、超大容量。②超宽网络频带/带宽。③超强兼容性。④更突出的灵活性。⑤更丰富的业务多样性。⑥更先进的技术基础。⑦实现多用户共存。⑧实现随时随地的急速移动网络接入。⑨先进的网络结构。⑩极高的安全性。

2 移动图书馆建设外部条件逐渐成熟

2.1 4G网络建设速度高,覆盖率广

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表示:“2014年4G TD-LTE发展迅速,中国移动仅用了1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2]。中国移动已建成超过70万个4G基站,实现了绝大部分城市、县城的连续覆盖,发达乡镇的热点覆盖。此外,中国移动已在7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4G国际漫游服务,并承诺2015年底前建成100万个4G基站,实现全网覆盖。

2.2 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

根据IDC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亿部,比2013年增长26%。而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工信部2014全年及第四季度电信服务通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移动手机用户已达到12.86亿户,其中4G用户9,728.6万户。在2015GTI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表示,预计2015年4G用户有望突破4亿人。庞大的用户终端、智能手机数量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2.3 手机功能更加丰富

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芯片的成熟应用,手机的运算能力有了革命性的飞跃。现在的智能手机已拥有远超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3]埃尼阿克(eniac)百万倍的运算能力。手机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通信功能,它还集成了移动电脑、游戏、拍照、录音、录像、地图导航、电子书阅读、高速上网等诸多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应用使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成为可能。

3 移动阅读成为发展趋势

3.1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更趋向于移动阅读

当今社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图书阅读器、PDA等移动设备,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读书、上网、看报、处理工作文档、分享新闻咨询、网络资源等,已逐渐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这种重量轻盈、内容丰富、阅读高效、检索方便、自主性强的数字阅读新形式,更加趋近于现代人追求阅读品质、注重读书效率、提倡简约、简洁的愿望。为迎合时代进步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国内外图书馆相继开通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以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新需求。3.2 图书馆应该抓住时代进步试行移动阅读

利用4G网络高效快速传送信息、资源、数字文化的能力,图书馆可以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延伸服务方向,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中发挥更大作用,激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更有利地保障国民经济生产,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文化素养。

3.3 国外移动电子阅读发展状况

早在掌上电脑(PDA)诞生初期,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Library)就推出了“无屋顶的图书馆项目”,用来测试PDA检索图书馆资源的可行性[4],然而由于当时PDA运算能力不足,2G网络传输速度太低,该项目在进行几年后,只能被迫放弃测试。2001年底,芬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图书馆(Helsinki University Main Library)也开始使用该国Portalify 公司开发的Liblet TM 系统,用短信告知形式向读者提供图书到期、馆藏书目查询、预约借阅等服务。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开展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探索性建设。

3.4 4G时代国外移动图书馆服务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尽情享受高网速所带来的极速上网新体验,在线观看高清电影、电视剧,聆听高码率无损音乐,浏览图片、新闻等。因此,国外已有几千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开始提供基于4G网络的多样化移动图书馆服务。如:美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杜克大学、加拿大的莱尔森大学、西班牙的加地斯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5]。

3.5 国内移动电子阅读发展状况及问题

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在2003年以后开始起步。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在2003年率先开通了基于短信服务平台的移动数字图书馆;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手机服务的移动数字图书馆;2010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了手机门户类网站“掌上国图”。除各类图书馆外,许多文学网站(起点、纵横、红袖添香)和出版商也开通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 如“书生” 移动图书馆已与多家图书馆签订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合作协议。图书馆学家高春玲[6]通过对中美80所图书馆的调研比较发现,就排名靠前的中美图书馆而言,中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普及率达到35%,而美国的普及率达到90%;中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在服务种类、服务模式、服务深入程度等方面都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学者陈群以国内几个比较典型的地区为例进行分析,认为由于资金投入不均,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地区分布不均,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发展。可见,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乐观,还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4 图书馆应用4G技术的可行性

4.1 技术可行性

4G时代,超高的网络带宽完全满足了数字图书馆对数据传输的要求,丰富的文献资源、视频教程、专家讲座都可以借助4G网络传送给读者。2009年,图书馆学家胡群在《基于4G网络的校园图书馆息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以4G网络体系结构为基础,设计了校园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网络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性能良好,这说明4G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建设在技术方面是切实可行。借助4G网络,移动数字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更全面的文献资源、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4.2 环境可行性

4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高度普及率,以中国移动为首的通信企业加速4G网络建设的决心和努力,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的高度拥有量都是4G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环境保障。

5 图书馆应用4G技术的意义

5.1 有利于移动图书馆业务的发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信息呈几何式增长,新知识、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文献资料也呈爆炸式增长,这致使任何图书馆都无法独立收集全部信息。因此,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群体化共建共享,借助社会化协作收集能力来解决资源收集问题。

5.2 有利于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7]

移动阅读终端对应每一位读者、每一部手机,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查询、借阅、浏览历史等数据分析用户的喜好,然后将与读者需求匹配度高的新书、相近的书籍、相关论文资料等内容以短信等形式推送给读者。这是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查询功能的进一步发展转化,可以让图书馆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5.3 有利于降低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成本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让读者可以享用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源、更加快捷的检索方式、更加便利的阅读体验。我国拥有大量4G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因此专利使用费会降低很多,在网络建设、终端开发方面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整体上降低了4G的使用费,减少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成本。5.4 有利于减少城乡图书馆分布不均的差距[8]

手机的大量普及,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改变我国城乡图书馆分布不均的格局。借助4G网络较低的使用费,偏远农村用户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访问数字图书馆,从而获取农业信息,提高文化生活满意度。利用移动网络,可以打破距离的隔膜,改善农村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

5.5 有利于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是教育的终身课堂,拥有着整个民族的文化沉淀、文明积累。充分利用4G网络,让更多的读者学知识、受教育,发挥图书馆丰富的知识储备的优势,是图书馆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6 结语

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利用,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文化机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4G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谢显中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中国移动沙跃家:2015年TD发展将更加超乎想象[EB/OL].[2015-03-04].http://tech.sina.com.cn/t/2015-03-04/doc-iawzuney0444533.shtml.

[3] 胡守仁.计算机技术发展史[M].长沙:国防科大出版社,2004.

[4] Janet L B. The library for the mobile patron [J].Computers in Libraries,2009(5):33.

[5] Holleman C. Electronic resources: Are basic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changing [J].Library Trends,2000(4):694-710.

[6] 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9):63-65.

[7] 陈群.3G时代手机图书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1(4):93-95.

[8] 冯国权.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协调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

(编校:严 真)

2015-04-02

朱金涛(1985—),河南省图书馆助理馆员。

G250

A

1003-1588(2015)05-0081-03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答数字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飞跃图书馆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