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230)
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究*
郭丽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230)
医院图书馆;学科服务;嵌入式服务;对策研究
文章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为例,分析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面临文献资源匮乏、馆员素质不高、服务开展不完整、规章制度不完善、缺乏考核机制等障碍,提出强化文献资源建设、创新人员培训机制、建立学科服务联盟、完善规章制度以及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对策。
1.1 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概念
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由嵌入式馆员演变而来,嵌入式馆员(Embedded Librarians)则起源于战地记者,即嵌入式新闻记者(embedded journalist)作为军队的一员,以当事人的身份记录战事状况[1]。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指以医院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中心,学科服务馆员融入其物理空间或者虚拟空间,满足医院用户对各类信息的个性化需求[2],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和“主动服务”。
1.2 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特点
1.2.1 以医院用户需求为中心。与传统的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行以医院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3]。所有信息服务都围绕医院用户展开,医院用户信息需求在哪里,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就往哪里走。以科研课题为例,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馆员在医院用户的科研项目中,不再仅仅扮演辅助科研开展的助手角色,而是作为科研课题成员,全程参与科研课题工作,帮助项目成员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如信息检索和利用、信息统计与分析,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1.2.2 主动性服务。目前很多医院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停留在等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阶段,这是一种被动服务。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注重服务的主动性[4],要求学科服务馆员走出图书馆,主动融入医院用户的科研、教学实践中,了解医院用户需求,并根据医院用户需求,有计划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而促进医院用户科研教学工作。
1.2.3 知识服务。医院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即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建立在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之上[5]。因此,医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深度和有效性。由于嵌入式学科服务以学科馆员作为主体,为医院用户的科研、教学等提供实时的面对面的帮助,故医院图书馆在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时,重视对学科馆员的素质培养,这是其增强学科馆员知识储备的关键所在。
2.1 嵌入医院职工的科研实践中
随着医院职工获取信息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关注已经从常规的借阅服务转到高层次信息服务上来,尤其关心图书馆所提供的能帮助其完成科研课题工作的信息服务[6]。针对这一情况,近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一院”)图书馆将嵌入式学科服务融入医院职工的科研实践中:通过疾病治疗方式和技术改进的信息的搜集,为各科室职工申请科研课题和撰写学术论文提供素材;通过邀请数据库供应商的培训师开展数据库使用培训和讲座,帮助职工学习数据库检索技巧,掌握检索技能,培养其自行利用数据库检索文献资源;通过与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广东医学院图书馆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协作,帮助职工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并由查新工作站为职工的课题申报提供定题检索、专题检索以及科技查新等服务。
2.2 嵌入医院临床教学实践中
医学教育与常规教育有所不同,除常规的医学知识学习之外,更注重医学临床实践,医学临床教学实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7]。广医一院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除承担常规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实践。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广医一院图书馆应带教医生的要求,配合其进行课程嵌入教学;针对不同的科室临床实践医生,收集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状况,将相关信息向医院职工定期推送,方便医务工作人员了解行业动态,提升医学技能;另一方面,针对在医院见习的医学学生开展医院图书馆资源利用培训,让实习学生尽快进入实习角色,针对实习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专业知识培训。使嵌入式学科服务进一步深化。
2.3 嵌入医院管理层决策
任何科学决策都需要信息作为支撑,医院经营管理也不例外[8]。医院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可为医院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基于此,广医一院图书馆通过对就诊病人的疾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人员的分配和协调提供参考。同时,针对医院患者定期开展疾病预防和保健讲座;在医院引入新技术或新设备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调研,整理和收集新技术或新设备的运用和发展状况,为医院管理层调整经费投入、引入新设备新技术提供分析报告;通过不定期向医院领导推送学科发展、新技术应用等报告,方便医院管理层了解医疗技术发展概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3.1 文献资源匮乏,共建共享滞后
任何信息服务的开展都需要文献资源作为基础支撑,嵌入式学科服务也不例外。没有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就不能开展信息服务,就无从谈个性化服务、嵌入式服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大,医院图书馆订购电子数据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伴随着数据库资源的订购价格不断增加,经费投入越来越大。但医院作为自负盈亏的医疗机构,成本核算是管理层的重要考核内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的投入。虽然目前各医院由于甲等医院考核评级的需要,越来越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但由于经费短缺,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并不平衡。同时,由于各医院图书馆隶属于不同系统,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网络现代化程度存在差异,难以形成统一机制,造成文献资源难以充分实现共建共享。
3.2 嵌入式学科服务馆员偏少,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医院图书馆普遍存在编制偏少、学科专业背景不对口等现象。学科馆员数量是影响嵌入式服务的重要因素。2015年初笔者对广州地区20家医院图书馆的调查显示,有的附属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2-3名,除日常图书阅览服务外,很难腾出人手开展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人员短缺势必与广大的用户信息需求之间产生矛盾,进而影响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此外,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学科背景以及数据库检索技能也存在不足,很多从业人员缺乏医学学科背景,严重影响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深度开展。
3.3 嵌入式学科服务缺乏完整性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医院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方式,从整体上看都缺乏完整性。首先,有些医院图书馆虽然在用户的科研过程之中开展了嵌入式学科服务,但仅仅针对科研过程中的某一些环节,并非切切实实地嵌入到用户科研实践的全过程。由于科研课题的完成一般是一个过程性的任务,因此,不完整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用户科研课题项目的进程。其次,从实现方式看,大多数医院图书馆受人员和资源限制,未能对医院内的所有科室建立相应的学科服务平台,导致未开设学科平台的科室所得到的嵌入式学科服务不足,进而性影响到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图书馆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缺少宣传和推广,有些医院图书馆虽然在图书馆主页中发了通知或设立栏目,但用户不知道或知道的甚少,造成医院职工对嵌入式学科服务不了解。
3.4 缺乏质量控制和考核机制
医院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图书馆或借鉴一些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经验,或按照各自对学科服务的理解开展工作。一些医院图书馆虽设立嵌入式学科服务制度,但有的开展的内容和职责不明确,有的具体分工不明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缺乏制度保障限制了医院图书馆该服务的拓展。此外,嵌入式学科服务制度在我国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9],各个医院图书馆对从事学科服务人员的考核主要根据其职称、学历、学科背景等方面进行评价,普遍缺乏对学科服务的质量和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导致嵌入式学科服务质量的优劣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估。
4.1 强化文献资源建设,推进共建共享
嵌入式学科服务作为专业性强、要求高的服务[10],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责无旁贷。一方面,医院图书馆要加强与兄弟医院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协议,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补互惠;另一方面,医学院校作为附属医院的主管部门,应发挥资源建设指导作用,整合医学院校图书馆与附属医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比如,医院图书馆可以利用虚拟网络(VPN)技术访问医学院院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建立文献资源整合统一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既可以缓解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状况,又可以通过统筹安排,节省资金投入,避免各附属医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重复建设,最终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
4.2 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机制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品质与学科馆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必须加强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培养。医院图书馆可以从加强业务培训、创新培训的机制等方面予以改善。首先,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提高从事嵌入式学科服务馆员的准入门槛,如对职称、学历、专业背景及数据库检索技能等方面加以限制,实行竞争上岗,确保学科服务馆员的高素养;其次,多途径、多渠道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能力,比如定期参加图情界的培训班和专业会议,拓展其知识面和信息意识;建立高校图书馆与附属医院图书馆之间的人员互助培训机制。4.3 加强宣传,建立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交流合作模式
首先,图书馆应针对医院不同科室的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宣传推广计划,主动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扩大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范围,建立长期互信联系,以获得相关科室的支持,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和深化奠定基础。其次,与区域内兄弟医院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信息服务交流,推进嵌入式服务工作。最后,图书馆与医院内部查新课题的研究组合作,开展课题查新的延伸服务。比如,对医院科研项目进行跟踪服务,方便科研人员了解课题进展和学科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嵌入式学科服务融入用户科研中,最终与用户建立紧密关系。
4.4 建立服务联盟,提供多元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人员数量和馆员素质方面普遍比附属医院图书馆强,高校图书馆也拥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服务队伍。附属医院图书馆应与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服务互补。与此同时,附属医院图书馆也可以与医学类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查新工作站的代理机构,开展查新业务交流,推进区域情报咨询服务,从而实现查新协作。在服务内容方面,当前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已从简单的文献信息检索发展为情报检索和咨询服务为主,为此附属医院图书馆在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时,要根据医院职工的信息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如为医院职工提供图书馆利用讲座培训,加强对图书馆购买各种数据库资源的使用培训,为医院科研团队或学术带头人提供在研项目的文献跟踪服务。
4.5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实现目标、人员素质以及学科服务平台等进行科学规定,以保障嵌入式学科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嵌入式学科服务需更加强调服务质量,需要建立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一般来说,学科服务馆员既要接受图书馆对其业务工作的考核,更要接受服务用户对其服务的评价和考核[11],如服务质量的高低、咨询服务的数量、开展培训讲座的数量和人次、学科服务的频率、参与科研课题咨询的数量、嵌入科研贡献的大小。此外,图书馆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学科服务工作表现突出、受到用户一致好评的学科服务人员给予奖励,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医院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变革,是项建立在学科专业背景下的知识服务[2]。笔者从调查和工作实践中发现嵌入式学科服务在医院图书馆还不均衡、不完善,有待加强。这需要图书馆人持续努力,通过学习和借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经验,使嵌入式学科服务在附属医院图书馆得到深化与升华。
[1] 唐艺,谢守美.基于协同学理论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8):78-81.
[2] 司莉,邢文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策略选择[J].图书情报知识,2012(4):46-52,63.
[3] 文凤.学科馆员嵌入式服务实践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0):86-88,77.
[4] 刘淑贤.高校图书馆嵌入学科课程教学服务模式及实践探讨——以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6):116-120,90.
[5] 戴瑾.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实践与发展趋势[J].图书与情报,2013(3):128-131.
[6] 侯力铁.泛在环境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7):76-78.[7] 李娟,林燕,杨峰.嵌入式服务及其在高校图书馆的建立与开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5):29-32.
[8] 张永清,于虹.嵌入式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2(1):119-120.
[9] 李文文,陈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0-92.
[10] 谢守美,黄萍莉,龚主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理论基础、模式和途径[J].图书与情报,2012(4):33-38.
[11] 黄红梅,张琳.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实践与优化——以大连外国语学院学科服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46-48,103.
(编校:严 真)
2015-04-11
郭丽娴(197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书馆。
*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广东省图书文化信息协会2014年度科研课题,项目编号:GDSHTWXKT19。
G250
A
1003-1588(2015)05-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