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展剪纸艺术表现范围的思考
——用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创作中国古诗词剪纸作品

2015-02-13 09:40刘韧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剪刀剪纸民间

刘韧

(中国剪纸·艺术家学会,北京 100016)

关于拓展剪纸艺术表现范围的思考
——用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创作中国古诗词剪纸作品

刘韧

(中国剪纸·艺术家学会,北京 100016)

在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的路上,人们对“民间剪纸”在概念上存在模糊认识,对民间剪纸艺术体系的构成不甚了解,将民间剪纸与民间刻纸混为一谈、将民间剪纸与民间剪刻纸画混为一谈,这直接影响了对民间剪纸“人-剪刀-纸张三位一体”,特别是其无稿造型(冒绞)独特技艺的准确传承。民间剪纸作为一门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艺术,也有其独到的艺术体系。它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工艺或称手艺,它与文学、绘画、书法一样,也是人们以艺术造型的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或说是一种媒介物。要保护和传承民间剪纸,不仅要继承且升华其传统艺术特质,还应不断拓展其艺术表现范围,使其能够得到创新,从而与时俱进。而用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创作中国古典诗词剪纸作品无疑是很好的拓展方向之一。

剪纸语言;独特性;表现范围;传承与拓展

很久以来,人们一提剪纸,首先就想到窗花、双喜花、十二生肖图和招财进宝的挂笺之类,似乎剪纸的功能只能是用于年节和婚庆的装饰,而内容永远是招财纳福的送宝图,祛灾避邪的抓髻娃娃,鱼戏莲、莲生贵子的大团花,福禄寿喜的吉祥字,以致剪纸传承人的创作思维也无形中被束缚在只表现那些民间的、民风民俗民情的传统题材范围内,剪纸的艺术美也随之被限定在非土不美,非俗不美,非拙更不美的审美框架里。人们对剪纸的概念和创作过程更是模糊不清。不少人认为用剪刀剪的,刻刀刻的,手撕的,包括火头儿烙的,总之,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是在纸上整出窟窿来的图案,就都统统可以称为“剪纸”。至于创作,只要事先画好一幅画,您有本事把画中的线条和块面都连接起来,使它们不会断掉,就说明您已经掌握了这门制作剪纸的 “工艺”(俗称 “手艺”)。事实上,这是对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粗俗化理解。我经过近五十年对剪纸艺术的观察、思索与实践,得出结论:认为,民间剪纸同文字、绘画、书法一样,也是人们以艺术造型的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媒介物,或者说也是一门艺术语言。要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剪纸,不仅要继承且升华其传统艺术特质,还应不断拓展其艺术表现范围。

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把绘画、书法等艺术归于“美术类”,把风筝、剪纸等归于“工艺类”,那么我要说:中国民间剪纸并不仅仅是一门工艺或称手艺,它和绘画、书法一样,是人们以艺术造型的形式用来表达思想的一个媒介物,或说是一门语言。既然是一门语言,就有它的语言构成规律。比如学习文字只会写横、竖、撇、捺、弯勾,不懂得字体间架结构之间的规律,就写不出好看的文字;写文章不懂得遣词造句、起承转合、造句的奥妙,就构思不出一篇流畅而优美的文章,民间剪纸也一样。举例1:有人说,我会画画,剪纸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画好一幅画,再用剪刀和刻刀连剪带刻地做出来吗?这是他走进了对民间剪纸认识上的误区,民间剪纸可不像他所认为的那么简单。会画画的人多了,不是会画画就一定会创作民间剪纸。因为民间剪纸的造型理念和西洋绘画的造型理念是两码事;举例2:民间有许多复制剪纸的高手,她们可以用剪刀如鱼得水地在纸上操作转剪、挖剪和打毛刺的技法,线条流畅,刀法干净利索,却不会进行剪纸创作。以上例子说明什么呢?说明工艺只存在于复制加工剪纸的过程之中,而作为原创,民间剪纸经过千百年的历练,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理论体系(即艺术表现手法)和美学标准。只会用几种技法在纸上掏窟窿,不经过学习和长期的创作实践,就无法掌握剪纸所独有的艺术语言规律,无法借助这些规律进入创作的自由状态。那么,有人会问:学习民间剪纸这门艺术语言难不难?在这里,先不说民间剪纸最可爱之处是它的多重艺术美的普及性对社会的多重贡献,而要先告诉爱好者,民间剪纸学好了虽然不简单,但是入门并不难。所以,她使人感到亲切,感到原来通过学习,自己和艺术之间竟然没有距离,认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用剪纸这门艺术语言说话。至于一幅原创作品水平的高低,不用自己去说,它展示在那里就在告诉别人,作者的水平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内行人一目了然。因此,作为剪纸的传承人,要想使作品达到真正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境界,首先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这个基础上,锲而不舍地对这门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老老实实地向民间那些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和高手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静下心来拿起剪刀和纸张实践,实践,再实践,活到老,实践到老,这里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既然民间剪纸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的一个媒介物、一门语言,其表现内容就不应该受到时代与题材所限,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装饰功能和吉祥喜庆的内容。其实,在民间,剪纸的艺术表现范围本来就很广。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内容和题材的剪纸作品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古往今来,不同的思潮和时代,不同的作者和生活阅历,不同的地域习俗和用途以及不同的风格和创作习惯、技巧应用,都会凸显在经过一代又一代剪纸人的手,流传至今的古老剪纸中,在传承者的新作中留下历史的痕迹。例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剪纸,其中的《对猴团花》,把我们带到一千五百年前,先人把猴子作为祖先进行供奉和崇拜的那段历史;在陕西、山西、甘肃一带流行的头顶小鸟、手抓兔的抓髻娃娃剪纸,又帮助我们了解——以动物或者符号等造型寓意阴阳,正是华夏古人崇拜生命、笃信阴阳相交化生万物原始哲学思想的一大特征;《人首蛙身》《人首鱼身》的剪纸,反映了中国的原始图腾崇拜,除了更多用于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民情、包括借用传说或者戏剧:《八仙过海》《三娘教子》《孟母择邻》《姜太公钓鱼》等传统题材作品除教化百姓之外,有不少作品还表现了作者在农村和乡间的生产和生活情景。比如:种田耕地、养猪喂鸡、婚庆礼仪、撒网捕鱼、回娘家、看大戏等等。就近、现代历史来说,表现“三民主义”“工会一言堂”“毛主席”“朱司令”的剪纸,中苏友好时期的斯大林像剪纸,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头像剪纸,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宣传计划生育、农林牧副渔题材的剪纸等等,都从不同角度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抒发了人们所处不同时代,心中的所思所想。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提出“拓展”一词加以思考?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民间剪纸宽广的艺术表现范围和与时俱进的语言特色没有被引起足够的认识。认为民间剪纸形式只适用于传统题材和装饰,而不适于现代题材创作的旧观念,特别是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脱离个人创作,集体传承的模式,本应千人千面的剪纸创作,变成了千人一面,束缚了剪纸传承人的创作思路,同时也阻碍了剪纸创作的创新和发展。因此,解放思想,用剪纸的艺术语言,像前辈与同辈陕西的张林召(已故)、库淑兰(已故)、高凤莲,甘肃的祁秀梅(已故)、安徽的程建礼(已故),山西的苏兰花,北京的吕胜中等剪纸艺术大师那样,大胆尝试带有独立思考、鲜明个性化特征的剪纸创作,对有愿望拓展自己创作领域的每一个当代剪纸传承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挑战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歌赋,词句凝练、韵律优美,意境浪漫,或古朴、或激昂、或温婉,其间表达出的丰富情感,常会使人感慨万千,遐思良久。用民间剪纸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意境,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局限性和困难,但是为了拓展剪纸艺术的表现范围,让自己梦想成真,这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尝试。

民间剪纸的高度概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或朴实,或唯美的画面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相同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截然不同。在创作古诗词剪纸的实践中,我始终注意把握好民间剪纸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语言上的特征。

民间剪纸是一门用剪刀在空白的纸上剪出来的平面造型艺术,基于此点,我的古诗词的剪纸创作,从画面到文字都坚持用一把小剪刀去完成。然而,民间剪纸不同于油画、国画、版画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特点并不仅仅体现在使用的工具上,而在于民间剪纸艺术语言的整体构成。比如:它的造型原理、造型理念、造型方法、造型特色、常用造型辅助纹样及剪刀和纸张的基本操作技法,它们之间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在人-纸张-剪刀三位一体高度的默契配合下,缺一不可地共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

民间剪纸的造型原理来源于中国透空雕镂艺术所应用的“影像、透空与连接”的造型原理。它要求纸张经过留实和剪刀的镂空后,纸张上保存下来的“面与面”、“线与线”及“面与线”之间,都能够处处自然地相连,互不散乱脱落。在我所创作的古诗词剪纸的每一幅画面和文字中,这一特征都非常明显。不过,仅仅掌握这一原理,并不能保证我们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真实剪纸味道的作品,因为决定作品是否有“剪纸味儿”的关键,取决于作者在创作时是否使用了剪纸的艺术语言。与传统的中西方绘画理念不相同的是,民间剪纸不讲究比例、透视与时空关系,只讲究写心写意、高度概括。“写心”指的是作品完全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产物。作者用主观意念去表现客观真实,将心中的情感、情景通过剪刀落实在纸面上,因此使作品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写意”指的是作者在观察客观事物时,比如:山川、河流、建筑、人物动向、花鸟鱼虫等等,不会一丝不差地去描述它们的外在形态,而是高度概括其主要特征,取其最生动的瞬间,着重表现对象内在的精神和气质。因此,我在创作北宋词人刘敞的《雨后》这首诗作时,可以避开在民间剪纸中根本不存在的“透视”与“比例”的所谓关系,只去表现 “台阶”、“庭前”、“池塘”,“绿水”与“竹林”这样一种景致的感觉,通过画面中这些“道具”的看似合情却不合“理”的布局,去表现诗人传达给我们的这样一种诗的意境。

中国古诗词之所以具有音乐般的美,是因为古人摸索出一套把汉字的四声进行一定排序后,就能发出动听声音的规律,这个规律在诗词中被称为“格律”。通俗一些讲,也可以理解为“节奏”与“韵律”。在民间剪纸中,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节奏”与“韵律”,而创造民间剪纸“节奏和韵律感”的就是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和辅助造型的常用纹样。纸与剪刀的配合,决定了剪纸的造型只能通过在纸面上留下一部分(我称其为“阴”),再剪空另一部分(我称其为“阳”)的方法去完成。为了方便剪刀在纸上顺利地完成造型,剪纸前辈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出几种不同形状的象形纹样作为造型的常用辅助纹样。比如:圆点纹、月牙纹、叶纹、锯齿纹、水滴纹、朵花纹及条状纹等等。民间剪纸充满诗意般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就是在这种阴阳的反复对比与互衬互补的变化中,在这些象形纹样的有序排列下所诞生。民间剪纸的这一艺术语言特色,我在创作宋人曾巩的“咏柳”这首诗作时,体会得最深刻。在“咏柳”这幅“画面”中,除了要考虑整体阴阳的对比与变化,如何表现遮天蔽日的柳絮是一个难点。如果用简单的大大小小的圆圈去表现,很容易被误解为普通的漫天飞舞的“水泡泡儿”。于是,我选择了运用阴阳的反差对比,并将“阳”的部分剪成方向大体一致的锯齿纹,如此一来,在身边柳树的衬托下,“柳絮”既有体积又轻如鸿毛,在视觉上的真实感便跃然纸上。再看柳树,如果用写实的手法去表现树干的纹路,会使作品失去剪纸的趣味和语言特征。而用月牙纹去表现,效果立即不一样。被统一在同一体形中高低错落富有节奏感的锯齿纹,像韵脚被点缀在画面一隅,向着不同方向伸展着的类叶纹,增添了作品的诗情剪意的艺术美感。

创作古诗词剪纸的文字部分时,每一个字都是用张小泉四号小剪刀剪成。虽然剪刀尖儿请磨刀师傅专门磨过,但仍然遇到许多字,因为笔划太多,根本无法下剪的问题。这时我想:既然我搞的是剪纸艺术创作,为何不可以将这些繁复笔划的文字进行剪纸艺术化的处理呢?于是开始了大胆的尝试,把文字中的“口”及横、竖笔划,用圆点纹样、叶纹或楔形纹取代,碰上笔划多的偏旁、部首或字形,能用锯齿纹表现的一定会选用锯齿纹,还有一些字体采用取其外观形象进行高度概括下的意会造型处理。比如:“鱼”“莲”“歌”“寒”及“黄”字等。经过意会处理后的文字,比照搬原文字更具剪味儿和艺术性。可以说,在我的古诗词剪纸的创作中,关于剪纸文字的再创作收获最大。过去只知道机械地按照文字的一笔一划去剪字,现在认识到,剪字和剪字艺术应该有所不同。“剪字”是以写实的态度去表现中外各种规范化的文字,重点表现的是被摹剪的某一种字体的艺术美。比如:黑体字之美,行书、楷书之美等。“剪字艺术”是以写意的态度去表现中外各种文字,它在不影响对原文字识别的基础上,以方便剪刀在纸上行剪为原则,运用剪纸艺术语言和技法,对原文字进行艺术化的删减、提炼的再创作。剪字艺术重点展示的是剪纸艺术高度概括、意会造型的“剪味儿纸趣”之美。作品面世后,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实践证明,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中国民间剪纸并非只适于表现图像的造型,它同样适于表现文字艺术化的造型。

(责任编辑:章永林)

Thinking about Expanding Scope of Paper-cut Art——Creative paper-cut works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by folk paper-cut art language

LIU Ren
(China National arts and crafts society,Beijing100833,China)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ing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per-cut),the conception and system component of folk paper-cut becomes strange for many people.It is easy to make people confuse among folk paper-cut,folk carving and folk cutting.It is the direct reason for affecting the inheritance of folk paper-cut,such as“people-cut-paper trinity”“no draft modeling”.At the same time,there is no enough understanding 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scope and advance language feature of folk papercut.Therefore,“expand”is present for in-depth thinking in this paper.

paper-cut language;peculiary;expression scope;inheritance and expand

G122

A

1008—7974(2015)06—0025—04

2015-07-20

刘韧,女,北京市人,北京市民间工艺大师。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1.005

猜你喜欢
剪刀剪纸民间
钝剪刀
剪纸
风有一把剪刀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