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规划师杂志社 广西南宁530029)
提高科技期刊组稿有效性策略探讨
刘 芳
(规划师杂志社 广西南宁530029)
高质量的有效约稿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组稿主题不熟悉、组稿对象不明确、文稿质量难把控、约稿篇数不确定以及约稿文章处理棘手、约稿作者的关系维护微妙等问题,期刊编辑需不断探索有效的组稿途径,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对内勤于学习,深入研究主题,确定主题所涉及的方向;积累作者资源,了解业内作者的研究方向与写作水平,准确地锁定约稿对象;科学撰写约稿函,灵活处理稿件。对外,则要做到勤于沟通,善于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用心服务作者。
组稿 科技期刊 有效性
组稿是科技期刊编辑的日常基本工作内容之一。对于主题化办刊的期刊来说,每期需要选定 1~2个主题,编辑的组稿工作更加频繁。然而,组稿工作却是困扰诸多编辑的难题,对于如何开展组稿,如何组到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期刊编辑仍存有诸多困惑。
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组稿困难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1 组稿主题
为增强刊物的学术性与时代感,一些科技期刊往往会结合行业热点、焦点和难点设置一些主题,采取主题化办刊的模式。而对于主题的提出,大致有 3种形式:①编辑部内部召开讨论会后提出;②编委们提出;③邀请业界一些知名的专家以座谈或主题征集的形式面向业内广泛征集主题,最后通过筛选的形式确定。除第1种形式外,后两种形式主题的制定都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到具体的组稿编辑手中,便会存在能否对主题理解与精确把握的问题。编辑也许会通过翻阅杂志、上网查阅相关内容去了解主题的内涵、已有的研究成果与观点,以使自己对这个主题有所了解。但即便如此,组稿编辑在组稿时仍然存在对选定的主题了解不够全面、理解存在偏差等困难,从而导致在约稿时对作者的引导出现偏差,直接影响该主题文章的内容质量。
1.2 组稿对象
主题确定之后,组稿工作的第2步便是圈定约稿对象。每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的研究范围、研究深度与理论素养各不相同,编辑需要去发现并找到研究方向与主题吻合、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人。这对于编辑掌握的作者资源是一大考验。
1.3 文稿行文方向及质量把控
确定约稿对象之后,编辑会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的形式发出约稿函,告知作者所约的文稿主题。然而,在作者从起草到完稿的过程中,组稿编辑往往无法插手这个过程,对于稿件的内容和质量也无从把控,只能被动地坐等收稿。
1.4 文章数量
对于主题化办刊的期刊,主题性栏目仅是其诸多栏目中的一个,对于主题的探讨,可能仅仅只是一组文章,而极少是整期刊物探讨一个主题。受限于版面,组稿编辑在组稿之初就要预估该期这个主题需要的组稿篇数、用稿比例和最终能采用的稿件篇数。这也是一个很考验实践经验的问题。因为即便组稿编辑发出了足够数量的约稿函,也有一定数量的作者承诺赐稿,但毕竟写稿的主动权在作者,对于组稿编辑来说,他(她)是无权要求作者一定要信守承诺完成组稿任务的,常常出现一些作者开始时接受了约稿,也承诺如期赐稿,但受到外界和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稿件,这也增加了组稿篇数把控的难度。此外,即便在约稿函中框定了写稿范围,仍然还是会有一些作者的稿件行文角度偏离主题;还有一些作者,本着信守承诺的原则,会在规定时间内赐稿,但因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仓促成文,文稿质量达不到刊发水平,同样也会增加组稿篇数的不确定性。
1.5 文章处理
组稿文章的处理也是一项需要艺术与技巧的工作。沟通高水平的稿件对于编辑和作者都是令人愉悦的过程,而对一些质量不高的稿件进行处理则是很让编辑头疼的事情。如果勉强刊发,会影响到刊物的影响因子,有损刊物质量;如不刊发,则会打击作者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与作者的关系。
针对上述困惑,笔者就如何提升科技编辑的组稿水平,做到有效组稿,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2.1 精确把握主题,列出明确的内容方向
编辑要起到导演的作用。对组稿编辑来说,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熟悉主题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不仅关系到约稿函的拟定,也事关日后与作者沟通是否顺畅。因此,在约稿之前,编辑首先要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对主题的研究现状、已有学术观点有一个通盘的理解与把握,在约稿函中全面列举出这个主题的大致内容,为作者框定写稿范围。在此后作者写作过程中,编辑们更便于与作者进行沟通,探讨行文角度,引导作者提升文章质量。
2.2 精准选定约稿对象
约稿对象的选定是组稿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约稿对象是业界精深的研究者,那么稿件的质量便已有了七、八分的保障。反之,无视约稿对象的研究方向,无针对性地去约稿,则会导致所约稿件要么与主题相背离,要么文章内容流于空泛,丧失学术价值。因此,编辑们需要精准地找到约稿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地约稿。挑选约稿对象的方法包括:①查阅相关期刊和网站,找出学术界研究方向与主题吻合的专家。②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从参考文献中往往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作者,拓宽作者面。③编辑部内部建立作者库。作者库数据的来源可从编辑部每天收到的大量来稿中获得,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作者的工作单位、通联方式以及研究方向等,这些信息资料是编辑部的无价之宝,可为组稿、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编辑部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料。④专家推荐。对于有些较前沿、理论与实践成果积累尚少的主题,约稿中可采用专家推荐法,这样只需找到其中一两个对此有开创性工作的专家或课题组成员,告知他们约稿主题,请他们帮忙推荐作者,就能更有效率地锁定约稿对象。
2.3 约稿函需列出主题所包含的重点内容
笔者认为,约稿函不宜过于简单、宽泛,而应详细告知作者所约稿件的主题、文稿内容与要求、稿件截止日期等基本内容。此外,对于约稿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题内容的解析,更需要详细透彻,最好能列出大致的内容方向,以供作者行文时参考。对主题的解析大致从 3个方面着手:① 理论层面。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解析,以及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理论的梳理总结,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等。②实践层面。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模型与平台的建构等。③国际经验借鉴。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与实践,从而得出可供我国同行业参考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这样做既可为作者写作提供角度上的参考,又可保障所组稿件不会出现内容上的偏差,为组稿的有效性提供基本保障。
此外,如有可能,最好能请作者在写作之初提交一个写作题纲呈给编辑部审阅,使编者与作者就写作角度与内容充分沟通。
2.4 弹性组稿,确保2/3的用稿比例
对于组稿篇数问题,编辑们在组稿时就要留有弹性,对于写稿人失约、稿件偏离主题、稿件质量达不到刊发水平等各种情况都要有所考虑,因而在组稿时可适当多约两三篇稿件。笔者认为,用稿篇数与组稿篇数的比例控制在 2/3较为适宜,这样既能保证当期有足够数量的主题文章,也便于挑选到更高质量的主题文章。
2.5 灵活、人性化地处理稿件,维护好与作者的关系
作者、编者、读者是期刊密不可分的 3个群体,而编者作为主导方,更需多站在作者、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组稿工作中,尽管编者也希望所有稿件最后都能如愿刊发,但这仅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即便再精心准备,也难免会有不能采用的稿子。对此,笔者认为,编辑需视每篇稿件的情况,选取文章中的亮点,采取不同方式去处理,做好服务与培养工作。如针对主题写偏的文章,可征得作者的同意,帮助其改投到适合专业方向的期刊;针对研究透彻、深入,只是与本期主题不符的文章,可安排在期刊中其他合适的栏目刊发;对于仅有观点,缺乏深入论述,估计作者也改不出来的文章,可设置“观点引荐”的栏目,摘其观点刊发;对于那些论述宽泛,观点不新颖,既无理论价值也无参考价值的文章,则需真诚告知作者问题之所在,以便其以后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当然,为避免组稿中编者与作者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采取“先兵后礼”的做法,技巧性加以处理,即在约稿函的拟定中,可附加一段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约稿文章按照三审程序进行审稿后,如达到刊发要求,我刊会尽量予以采用。但若文章确实未能达到我刊的刊发要求,我刊将建议把文章放入‘增刊’或在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推荐给其他刊物,烦您谅解”。明确地告知作者所约稿件能否刊发也是要视文搞质量而定的,做到有言在先,得到作者的理解。
有效约稿是对编辑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本着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以及对刊物负责的态度,期刊编辑要不断进行实践总结,掌握组稿的技巧与方法。只有充分做好组稿前的研究工作、组稿中的沟通工作和组稿后的服务工作,方能形成良好的编作关系,为有效组稿提供保障。
[1] 闻浩,鲁立. 综合类医学期刊名家约稿的实践与体会[J]. 编辑学报,2015(2):186.
[2] 姚清林. 发挥科技期刊组稿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组稿工作[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6):39.
[3] 李晓燕,刘秀娟,刘珊珊. 站在作者立场 做好编辑工作——由科技论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角色转变的体会[J]. 2015(4):399-340.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olicit Contributions by Technical Journals
LIU Fang
(Magazine Office of Planners,Nanning 530029,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The high quality and effective solicit contributions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journal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such as unfamiliar topics,undefined authors,hard control of article quality and quantity,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author and editor,this paper advocates that scientific journal editors should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lici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seriously studying the topic to determine direction;accumulating author resources and knowing their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writing abilities to select authors who fit to the topic;writing well the Solicit for Contribution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contribution handling.In addition,editors need to be diligent in communications,learn the skills about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sitional thinking to better serve their authors.
solicit contributions;technical journal;effectiveness
G232.1
A
1006-8945(2015)11-0077-02
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