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迁中延安窑洞的文化传承及保护

2015-02-13 06:52牛世红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窑洞陕北延安

牛世红

延安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黄土高原腹地,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里自古就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窑洞作为延安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保存了原始穴居的部分基因,是黄土高原最经济实用的建筑形态,最能利用生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1]。它还承载着很高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价值,成为延安乃至陕北地区的一大人文特色。然而,在城市变迁背景下,窑洞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品质的追求。2011年底,延安启动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市民将告别窑居生活。面对正在消失的窑洞村落与窑洞文化,寻求保护和传承之路,接续传统民居的文化基因势在必行。

一、延安窑洞的历史文化追踪

(一)历史渊源

自有史料记载以来,“穴”即是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建筑[2]。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半地穴式的民居成为窑洞的雏形。陕北是人文初祖的发祥地,延安窑洞的历史与人类文明是相伴而来的。秦汉以后,半地穴式窑洞经人们不断摸索,逐渐改进成为全地穴式窑洞,即现在延安很多农村地区所现的土窑洞。到了明清时期,人们仿照土窑建起了石砌窑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墙面用彩色瓷砖加固美化,并且分割出不同功能的居室,不仅舒适宜人,而且美观大方[3]。窑洞被世界建筑界称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在历史的颠簸发展中窑洞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延安窑洞开始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总后方和指挥中心,历经十三个春秋,革命由延安走向全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延安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积淀了古老的黄土文化,承载着独特的革命内涵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而今,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住过的土窑洞,也以革命旧址的形式加以保护,供后代学习、体会延安精神及延安窑洞的历史厚重感。现当代,原本依山而建的土窑洞进入变革和发展时期,表现出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延安大学6排共226孔窑洞建筑群,成为陕北唯一一所综合学府的标志性建筑。

(二)文化风情

延安浓郁的原生态文化与黄土窑洞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们在此创造了独特的窑洞艺术。剪纸是陕北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古朴生动,是延安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陕北秧歌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天游的节奏自由,旋律奔放开阔,回肠荡气,其歌腔高度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的陕北说书、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等均是黄土文化的重要代表。这些文化与窑洞这种特殊的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窑洞这种载体也就没有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空间[1]。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陕北人,在窑洞的废兴变化中创造了具有陕北特色的历史文化。中国人向来把新郎、新娘结婚后第一晚的同居叫“入洞房”,并且将人生最幸福的事也概括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话,充分说明了陕北窑洞在中国人心目中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二、延安窑洞的优势分析

(一)原生态、和谐化的建筑艺术

黄土窑洞是生土建筑,充分利用延安当地的地理条件,适应黄土高原的干旱气候,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技术简单,保温与隔热性能优越,这种原生态优势是其他任何材料无法取代的[2]。而历史久远的窑洞居住文化,还积淀了大量丰厚的社会生活、地理风貌、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信息,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中国式建筑之美,反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最佳境界。凿土而居继承了先辈们的穴居习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既满足窑洞本身的居住要求,又不破坏自然本身的文脉,以自然的形式环抱自然,自然以人的方式去接纳人类,人、自然、窑洞、村落融为一体[3]。为了和周围的黄土地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窑洞在色调上一般采用黄色和青色,给人以坚固、沉稳、大气的视觉冲击,彰显出磅礴雄浑的壮美之势。

(二)经济型、生态化的建筑形态

窑洞被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这种原生态民居院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本地自然材料特性,蕴含着很强的生态意义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最贴合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态建筑文化范畴。延安地区以山地为主,平整耕地很少,窑洞顺山势而建,通过横向挖取室内空间,节约资源,将土地资源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此外,由于黄土的比热容值较大,土层的隔热和保温作用较强,冬暖夏凉,又可以阻隔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长期居住在窑洞内,患气喘病、支气管炎、风湿病、皮肤病等的几率会大大下降。国际上研究未来建筑的建筑师们认为它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未来在建筑形式、建筑功能、节地节能等方面还可以走得更深更远。

(三)革命光辉历史的沧桑之美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再现了无数人记忆中的延安,黄土文化、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及红色文化在此交融,窑洞则是重要的载体。延安窑洞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熔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土窑洞和煤油灯是伴随老一辈革命家们指挥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大后方和总枢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土窑洞谱写的历史之歌,也是对年轻一代进行思想教育最为直接朴素的现实教材。延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窑洞浓厚的革命光辉美和历史沧桑感也成为了游客对延安精神、革命精神形象认知的代表。

三、延安窑洞文化保护的困境

(一)窑洞自身存在的缺点

黄土高原的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已经成为我国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窑洞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遇大量长时降雨时,窑洞室内湿度很大,雨水入渗时,易引起塌窑。此外,由于修筑技术的局限性,窑洞只能通过开口面采光,通风、光线来源有限,窑内光线较暗。加之窑洞设计侧重实用性,因而形式过于单调、陈旧,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二)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的影响,窑居人民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当人们有能力改善居住环境时,陈旧落后的黄土窑洞就会面临遗弃。在很多人看来,窑洞是贫穷的代表,城市中的高楼洋房使得攀比的心理得到释放。只有老一辈对于窑洞有着特殊的情结,而年轻一代更注重生存空间的功能、形式、位置、便利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传统窑洞建筑形式的消失。

(三)民居形态的更新

窑居文化与我国农耕文明协调共生,是历史演变的抉择。延安所属的陕北地区,地貌千沟万壑,沟峁参差不齐;居民院落分散,村落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指导;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讯、路等硬件设施无法实现系统的供应,窑居环境已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设备齐全的高楼、平房成为人们的首选,城镇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生产关系必将产生新的生存模式,窑洞在此时存在极大的局限,这种传统民居也因此面临被淘汰。

四、延安窑洞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延安窑洞文化的传承,应以保持窑洞的本土性、真实性、核心技艺为前提,将窑洞文化中包括传统匠作技艺、窑居装饰、窑居民俗文化等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物质形态。本文以窑洞民居为核心,提出全方位的“革命旧址区+窑洞功能区+窑洞体验区”的三区发展模式,以独特设计与陕北传统窑洞样式为依托,融入延安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展示窑居文明与窑洞文化的魅力,展现延安的风土人情。

(一)革命旧址区

延安市区分布168处革命旧址,包括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故居,这些革命旧址是清一色的土窑洞。中国共产党人在土窑洞中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因此窑洞是延安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但是这些旧址被现代城市建筑压抑蚕食,已不复当年旧貌,一些核心旧址被居民建筑包围,周边环境较差,现状堪忧。同时,土窑洞在雨水长期的冲刷下存在着安全隐患,政府应定期进行景区文物的加固保护工作,同时要做好景区周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此外,各个旧址应加大宣传力度,对游客免费开放,将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播结合,让当年的土窑洞情景再现,使游客体验作为中国革命摇篮和熔炉并孕育出延安精神的土窑洞的独特魅力,领略窑洞文化的革命内涵,弘扬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伟大品质。

(二)窑洞功能区

如今的高楼大厦把延安装扮得更加城镇化、都市化和时尚化,使其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特色,也模糊了革命圣地的身份。因此,要不断拓宽其使用功能,使其不仅作为一种居住形式,也作为一种文化载体[3]。针对延安窑洞群落目前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等问题,地质环境监测部门应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科学合理选址、统一规划。此外,应培养修筑窑洞的专业化技术人才,把土木领域先进的防水排水、防震减灾技术引用到窑洞施工中,以简易成熟的现代技术克服传统窑洞阴暗、潮湿、通风差等缺点,整合古老窑洞冬暖夏凉、节能节地等优点,建造延安新型特色窑洞景区,广泛开展和挖掘窑洞的使用功能。围绕中心地带建设集红色窑洞酒店、窑洞银行、窑洞保健馆、窑洞写字间等为一体的窑洞功能区。如窑洞宾馆除了有现代酒店的基础设施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特色文化设施和装饰,包括炕围子画、剪纸、土炕等,用特色家居用品做点缀,以特色风俗礼仪迎客,使游客入乡随俗,打造与众不同的“红色窑洞宾馆”。还可建设窑洞保健馆,开发窑洞的医疗保健功能等。因地制宜,立足已有的条件,保留原有的风格,既要实现窑居民众的窑洞情思,又要不断创新,用新型建材、装饰及绿化技艺,不断改善传统窑洞建筑的功能及品位,实现窑居生活的微型城镇化。

(三)窑洞体验区

延安黄土地貌景观与黄土高原人文风情整合展出,将是窑洞文化传承的又一出路。在延安窑洞景区通过统一的规划,选取出地貌景观独特的示范性区域,建设对外开放的窑洞体验区,以“影视基地+主题广场+民艺体验馆”为依托,融入延安文化和地方特色,展示窑居文明与窑洞文化。可以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度假区,集延安古朴的窑洞建筑于一体,营造出一种平静、朴素、与世无争的乡村氛围,使之成为当地一个别具风格的影视基地,也为全国有关红色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提供拍摄基地。此外,打造腰鼓表演、秧歌表演和信天游演出三大主题广场,让游客感受黄土风情的动感之美,更好地体验、理解、学习延安窑洞文化。建设民艺体验馆、挖掘民艺传承人;为代表性传承人组织生产、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传承人用传统核心技艺开发适应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的特色产品;鼓励推出各种体验主题:包括学习窑洞匠作工艺、民间剪纸、迎娶礼俗、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方言等。通过亲历学习和体验,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延安的风土人情与窑洞文化。

总之,窑洞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研究我国古村落古民居与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资料,兼具建筑艺术、生态文明及美学艺术价值,它是文化发展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依托。它既符合生态规律,又因地制宜地与自然环境、资源环境、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是绿色、环保、原生态的建筑。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但对窑洞这一独特的居住形式和建筑风格的保护不应放松,只有继承祖辈留给我们的传统民居,才能更好地将窑洞文化发扬光大。

[1]周俊玲.陕北窑洞民居的当代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丝绸之路,2009,(16).

[2]黄利荣,常俊玲.陕北窑洞建筑的变迁及发展趋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吴勘,田军.陕西民间艺术——陕北窑洞的艺术传承与保护[J].大众科技,2012,(5).

[4]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窑洞陕北延安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建地图·陕北
陕北窑洞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走进延安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