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辽宁 大连 116052)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两大永恒的主题,生态危机是我们现代人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之一。分门别类的知识束缚了人们应对严重而紧迫的当下问题,所以,把更广阔的生态学视野引入到哲学、神学、伦理学、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全部哲学都是为了对被观察到的事物获得某种自洽一致的理解所进行的努力。”[1]104哲学反思是推动生态文明的一股积极的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长远发展核心战略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反思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先进执政理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后,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文章、译著和学术会议大量增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一观念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探讨生态文明的哲学定位对于推动相关理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着眼于哲学高度,生态危机应该放在整个现代性问题中来考虑,生态文明也应该从反思现代文明的高度来定位。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系统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生态文明的本质是通过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从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它以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探究主题,不是从人类的意志和思维模式出发而是在自然生态的本来面貌中认识自然。它是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和进步状态,是一种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三个方面:(1)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等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生态文明制度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尤其强调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提高人们对环境所承担的责任。(3)生态文明行为是在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促进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善待环境、循环利用、物尽其用,降耗减排的良好习惯,从而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等。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相和谐、人与社会相和谐、人与自身活动成果相和谐。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必然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根据中西方哲学观点的共性,生态文明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两点:
其一,人类与自然的整体性规律。奥德姆强调指出:“任何一个层面上的发现,都有助于另一个层面上的研究,但决不能完全解释那一层面发生的现象。当某个人目光短浅时,我们可能会说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许,阐明这种方法的更好的方法是说,要理解一棵树,就必须研究树所构成的树林和构成树的细胞和组织。”[2]120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使其他要素和整个系统发生变化。如果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即发生生态危机,与此同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损害。
其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作用规律。在现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受各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很强的制约和限制。因此,只有在文明民主的后现代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所以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尤其是意识形态的变革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这些都无疑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一,消解中心主义。在学术界出现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多个中心主义,如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等。这些观点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归结起来,它们集中表现为用一种“片面性”去克服另一种“片面性”,各自坚守着不同的“中心”的片面化思维方式。根据现代系统论,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从来不存在所谓的绝对“中心”,它们是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如果一旦人为地预设了“中心”,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必然会遭到严重的限制与扭曲,从而难以取得实践活动的开放式拓展和理论思维的实质性推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83经过这种融合统一就消解了“中心”,人与自然无所谓中心。人是中心即是自然中心,自然中心也即是人是中心。人既是自然利益的代表,也是自己利益的代表;自然既是其自身,同时也是人本身。中心主义的对立由此得以消解也就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建构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意味着使人真正成为作为人的人。
其二,有限在无限中。生存是发展的前提,一切发展都只能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是生存的保证,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地球是人类的生存家园,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根。尽管人类追求无限,但人类是有限的存在者,即追求无限是人类的价值论特征,有限性是人类的本体论特征。在地球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生态系统中,化生万物是无限存在,在本体论上有限的存在者却想凌驾于本体论上无限的自然之上,这是人类狂妄的根源。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本体论上有限的人类必须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根,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存家园。人类虽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最高存在者,但不是宇宙中的最高存在者,自然之剑永远高悬于人类的头顶之上。[4]86-87
人是具有生态智慧的。如中国人以其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闻名于世,以深层知觉能力为强大。通过对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刻反思,可持续发展扬弃了传统的线性社会发展观,并由此走向非线性思维。“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扛起这份生态责任。人类所形成的生态智慧既不是完全由自然所赋予的,也不仅仅是发自于人类的内在,而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力量最好也肯定是关系性的,是从人与自然的遭遇中产生出来的。如果从最大限度上说,那我们在自己这坚强和完善的生命中认识到并表现出来的,正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力量与善。”[5]73
其一,否定双重主体。有学者提出双重主体即人类自为主体与自然对象主体,试图以主体性思维扬弃和超越客体性思维,并且以主体间性思维扬弃和超越主体性思维,切实尊重自然对象主体,以此来缓解生态危机。[6]250本文不认同此观点。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称其为主体的应该是有意识的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依靠自觉力量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人。自然是受自发的盲目力量支配的,因此它不应称其为主体。为了应对生态危机,在明确主体仍然是人的前提下,应做到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人应按照万物自身的呈现认识万物并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凭着自身的意志和思维框架控制万物。
其二,创造可能性。人是有限的存在,但人又向往无限的方面,人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人本身是多种可能性的存在,人的多种可能性潜能得以被开发,便有多种新事物的产生。人是创造者,不仅创造世界,而且创造可能性本身。因此,人应该创造一个比这个世界更好的世界的可能性。人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巨大的创造性,致力于对自然生命深层意义的追求,致力于为我们这个时代寻找“可能的精神家园”。有了创造性,就有生机,并以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就能克服各种矛盾,使人与自然相统一,使人类既能充分利用自然,又能同自然共同发展。
人向自然生成和自然向人生成是两个彼此对立的命题,但这两个命题各有其合理内容。
所谓的自然向人生成,既是人在肉体上生成为人从而具有人的外在尺度的过程,也同时是人在精神上生成为人从而具有人的内在尺度的过程。承认人的生成以自然的存在和运动为前提,避免了把人作为绝对主体置于自然之外。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自然视为人的无机身体,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互相包含、渗透、交融的整体。所谓人向自然的生成,即是人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领悟自然界的本性,并将这一本性纳入到自我意识中,使人成为拥有自然本性的人。
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转向这两个命题的“合题”:(1)从自然向人生成容易理解,自然需要人类的关爱。更重要的是,人之为人需要爱,仅爱人只是狭隘的爱,能爱人亦能爱自然,才是“厚德载物”,才是博大的爱。人须有这样的爱,才能成就自己,是其所是。(2)从人能向自然生成可以发现,自然界的本性是关爱生命,这种关爱就表现为创生万物,使生命多样化,使生命之流源源流淌。
“异化”一词最早始于黑格尔,意指“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成了支配人的异化力量”。[7]229中国学者认为,“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8]49从马克思人的异化理论可以总结出:异化作为哲学范畴就是异己化,它首先是一个过程,即从人自身分离出来的各种力量逐渐和自身疏远,从而反过来成为控制、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的过程。同时,异化还是一种现象,即某一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出与自己相敌对的东西的特殊现象。
人类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引发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另一种现象的发生,即现代化异化的产生,它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异化,从而导致人的自我异化。它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1)物质文明层面,它突出表现为生态危机。由科学技术异化而导致的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正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2)精神文明层面,主要表现为出现了精神家园缺失现象: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使人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的同时,却使得伦理道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化在缩短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同时,却使人们在心理上彼此疏离;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在增强人们的独立自主性的同时,却使人们变得疏远、孤寂。建构生态文明,就要在扬弃“现代化”的异化中扬弃人的异化。
生态文明是世界性、全球性的生态文明。人类终究摆脱不了作为生态系统的普通一员的身份,这种身份使得人类的存在也应当具有双重的价值,这就是既要实现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也要为实现自然的存在价值履行人类的义务;改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一种新的关于自然的意识。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人们应当以生态辩证法去指导自己的活动,在思想上达到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自觉。罗尔斯顿意识到,自然并不总是向我们展现善的力量,有时也会呈现冷漠、残暴的一面。但是,“生态的观点试图帮助我们在自然的冷漠、残暴与邪恶的表象中及这表象之后看到自然的美丽、完整与稳定”[5]73。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和社会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视为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从而在整体主义的理论框架中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使自然获得应有的“权利”和道德关怀。人类的福祉依靠世界上其他生物的福祉,但我们不能把它们的福祉仅仅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理解,而应该把为它们创造福祉作为基本目标的一部分,以人和自然的共同福祉为人类终极使命,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创造共鸣与共识,共同携手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与世界民族永续发展。
[1] 怀特海.思想方式[M].韩东辉,李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 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卢风,肖葳.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H.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叶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6] 崔永和,等.走出后现代的环境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 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8] 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学术界,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