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静峰
西方国家的一些“阶级否定论”学者声称:在当代西方社会,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发生了变化,阶级斗争已经不复存在,阶级理论已经没有存在的基础,阶级分析不再具有意义。在国内,相关争论也从未停止。
我们认为,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离开经济本质来谈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本文从西方社会现实和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本质内涵出发,阐释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阶级分析范式的在场性和重要价值。
一般认为, “无阶级的神话”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德国的爱德华·伯恩斯坦 (Edu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趋向缓和的现实情况,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两极分化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论断。他认为,工人阶级待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缓解以及议会政治的出现,为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去推翻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批以管理和技术为主要职责的新的群体,他们具有与传统的工人阶级明显不同的特征。于是,自由主义理论家们认为,“因为资本持有现在实际上来源于普通工人的储蓄、保险金和退休金,所以资本所有权已经变得高度民主化了,资产阶级已不再存在”。〔1〕这些变化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形成了挑战:阶级无论是作为由生产资料的拥有和非拥有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客观社会分裂,还是作为具有潜在反抗“阶级意识”的经济利益群体,都停止了它的存在。〔2〕
在当代西方国家的阶级消亡论者来看,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福利制度的建立、公民权利的完善和管理方式的革命,工人阶级已经发生了主体性危机,阶级已经退场。
首先,“顺从工厂”对工人的控制。例如,高兹认为,在后福特制的生产模式下,企业在劳动力使用上采用“弹性专业化机制”,即“在一个有着宽泛技术适应能力的稳定的核心工人周围,存在着一个拥有较窄适应范围的、更为基本的、技术的外围的波动的劳动力”。〔3〕具体来说,核心部分的劳动力占25%,外围未定部分的劳动力占25%,无稳定工作或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占50%。高兹将这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或半失业者,称为“非工人的非阶级”。“这个非阶级包括所有那些由于劳动的废除而从生产中被驱逐出来的人,或者说所有那些由于脑力劳动的工业化 (指自动化和计算机化)而其能力未能充分加以运用的人。它包括当前社会生产中所多余的人,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部分的还是完全的,他们都潜在地或实际地失业。”〔4〕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新的管理方式增强了工人对工作的认同感,工人把身心全部献给了工厂,失去了自我主体性。企业成为一个“顺从工厂”,工人被完全征服和控制。
其次,多元化利益对阶级的消解。他们认为,当今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以“阶级的客观利益”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化并没有发生,工人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并不比其他阶级具有更强的革命性。因此,阶级斗争已经不合时宜。“作为主体预先构成的统一性的阶级范畴,对它的拒斥并不意味着对主体化的绝对排斥,而是主体的历史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相信基于有关阶级斗争的具体性问题已失去了其意义……因为如果把阶级斗争视为与其他人的具体斗争,那就会预先设定一个被构建的分析领域,即要认识到主体身份的碎片化和分散性。”〔5〕他们还进一步论证说,在后工业社会中,作为主体的工人不再是一个统一的集体,而是日益趋于分散化、碎片化。“工人阶级内部的这些分化,比之于那些希望其分化来说,有更加深刻的根源。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工人阶级自己实践的结果,它们是政治的分化,而不完全是经济的分化”。〔6〕
最后,个体化主体对阶级的解构。贝克认为,西方的福利社会消解了传统工业社会中的集体意识,人们以自己的生活规划为核心,追求财富、时间和生活空间,不再关注普遍的阶级利益,而是日益趋于个体化。“福利国家支持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力调和或消解了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阶级,我们逐渐面临没有阶级的资本主义现象。”〔7〕贝克的逻辑是,福利国家制度使人们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以及整个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传统的等级对立模式被颠覆,不平等不再是阶级之间贫困分化的标志,而是涉及到个人努力与成败的问题,在这里,“社会危机表现为个人危机”。因而,“一种马克思和韦伯都没有预测到的社会结构的变体将获得其重要意义。阶级社会将在一个个体化的雇员社会中黯淡下去”。〔8〕因此,西方社会的个体化消解了传统工人阶级的集体意识,人们更加关注个体问题,而不再是阶级问题。
总之,在当代西方国家的阶级消亡论者眼中,阶级已经是一个逐渐过时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9〕他们认为,分析对象的消失直接导致了马克思阶级分析的死亡,社会阶级政治也已经消亡了。克拉克和利普塞特认为:“新的社会分层形式正逐渐形成。……社会阶级是过去关于社会分层著述的关键性主题。然而阶级已是越来越过时的概念,尽管它有时适用于早期的历史阶段。阶级分层意味着,根据一种或多种标准把人们划分为截然不同的层次和阶级。阶级分析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越来越显得不足了,因为传统的等级秩序已经衰落,新的社会差异也出现了。”〔10〕
2011年,在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参与这场运动的抗议者宣称:“我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我们在社会中占99%,不愿再忍受那1%的人的贪婪与腐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将这次抗议活动称为“阶级斗争”。奥巴马也宣称:“我不介意被称为工人阶级的战士”。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危机的结果是,银行家们顺手拿走了大笔奖金,那些饱受危机之苦的人落得失业的结局,而正是这些银行家们不计后果的和掠夺性的借款导致了这次危机,这是极不公平的。同样不公平的是,政府帮助银行脱离了困境,但是却不愿意为那些本身没有过错的不能就业的人延长失业保险,也不为失去家园的几百万人提供一些帮助(哪怕只是象征性的)。”〔11〕卢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这场运动的阶级性质:“‘占领华尔街运动’发出‘我们占99%’的呼声,有意识地靠近阶级斗争的立场,一反近20年来的‘来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这种阶级斗争是一场自下而上要求强力再分配的行动中予以宣告的。”〔12〕这场运动的本质是:在自由市场和民主政治失灵情况下,人民大众对资本与权力勾结进而对人民联合剥削的共谋的集体反抗。这一事件证明,即使在美国,阶级问题依然存在,阶级分析仍有必要。
要想搞清楚为什么阶级和阶级分析仍然具有在场性,必须重新回归到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原点,并结合当前世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审视。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阶级和阶级分析早已存在。马克思对前人的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曾明确地说,关于阶级分析,“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13〕马克思对阶级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其阶级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关系,与私有制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阶级对立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迄今存在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由这种方式所决定的交换关系上的。”〔14〕“社会阶级在任何时期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15〕。在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列宁对阶级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6〕阶级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具有四个要素:一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地位的不平等;三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四是产品分配不平等。
2.阶级是人对物的依赖阶段必然存在的历史现象,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消亡。“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必然划分为阶级。”〔17〕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阶级将存在于人对物的依赖关系阶段的全过程,只有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才能最终消亡。
3.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社会经济本质的政治表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18〕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导致了阶级之间的政治对立,阶级斗争就是这种政治对立的表现。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无产阶级的政治目标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以维护和巩固无产阶级的经济权利和权力
4.阶级分析不是简单的社会冲突理论,而是真正的社会和谐论。在很多人看来,阶级斗争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一种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对立、矛盾与斗争。但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最初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而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阶级分析均是以实现最终的社会和谐为目的的。“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种斗争只有在阶级本身消失之后,即社会主义取得胜利之后才会消失。”〔19〕因此,阶级理论主张通过政治经济学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消除阶级现象,在本质上是真正的社会和谐论。
结合马克思关于阶级的理论的这四个要点,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依然具有在场性:其一,经济范畴的四大特征依然存在。资产阶级依然处于控制社会生产体系全过程的地位,私有制的本质没有改变。劳动者创造了产品和财富,但是却得不到应有的公平分配。其二,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处于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阶段,这是为阶级消亡作准备的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时期。其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虽然在政治形式上调和了阶级矛盾,缓和了阶级斗争,但是由于其经济对立的本质仍未改变,阶级斗争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仍会以不同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四,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人的发展危机依然困扰着人类,当今世界仍然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即使到了21世纪,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依然会爆发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在中国,阶级也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宣布:“在中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些论述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了,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剥削者也依然存在。二是阶级和阶级斗争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已经建立,占多数的无产阶级已经由被统治者转变为当家作主的主人,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是阶级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必须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而,必然会有大批从事私营企业经营的资产者存在,也必然有被雇佣的工人存在。另一方面,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统计的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合计7.7995亿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21万人,总计经济活动人口为7.9812亿人。这个数字也是当年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小人数。资产者是占有大量资本并雇佣工人从事劳动的投资者,在中国当下主要表现为私营企业主。2009年全国私营企业为740.2万户,投资者 (私营企业主)人数为1650.6万人,雇工人数达到6956.4万人。〔20〕这说明,在2009年,中国的资产者至少有1650.6万人。可见,改革开放至今,党和国家的文件以及实际数据都肯定了阶级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存在。实际上,邓小平同志早已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扩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21〕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之所以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其中的阶级斗争主张被认为已经过时、不合实际了。这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机械的、片面的解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他们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阶级理论的意义不在于几百年前的某个具体结论,而在于它所提供的阶级分析范式对后来直至今天的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一,透析资本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垄断资本的剥削本质。当前的货币化生活世界是以资本增殖为动力的,资本逻辑是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法则。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推动着资本的全球化运动,跨国垄断资本凭借经济支配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国际之间形成了国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当今世界,剥削已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资本全球化导致了剥削的全球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与反剥削斗争外在地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霸权国家与弱小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与国际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全球化固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自己,但南北差距却依然越来越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贸发会议)《2008年发展和全球化:事实和数字》的报告显示,2006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为16:1,两者相差甚远。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6%,但国内生产总值却占世界的73%。竞争的结果是强者愈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范式从经济根源上透析了在当前这个人对物仍处于依赖关系的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和国家政权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巩固和扩大垄断资本占有者利益的工具,进而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资本运动的剥削本质。
第二,对社会不公平问题作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早在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就为人类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构想。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当人们回首和审视最初的设想时,发现这些目标仍然可望而不可即,尤其是社会不公平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并且日趋严峻。其根本原因即在于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仍未消除。法国的托马斯·皮凯蒂的研究认为:“在财富分配最平等的社会 (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最富裕的10%人群占有国民财富的约50%。如果人们准确申报巨额财富的话,甚至达到50%~60%。当下,2010以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尤其是在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最富裕的10%人群占有国民财富的约60%。”〔23〕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现象。他由此预测,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将会继续恶化下去。霍特等也认为,在最近几十年里,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兴起,阶级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里以阶级为基础的不平等的继续存在,意味着在可见的未来,阶级的概念必将也应该在社会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4〕
阶级分析对于正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走了邪路了。”〔25〕但是,在以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贫富分化现象也逐渐出现。阶级分析对于中国不平等问题同样具有适用性。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就像阶级分析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一样,在分析中国社会不平等现象时,重新引入阶级分析视角并不意味着对改革开放路线的否定。恰恰相反,在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不平等的研究中重新引入阶级分析视角,是为了‘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大规模社会冲突和集体行动的风险,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和推进改革开放。”〔26〕
第三,消除阶级差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人的发展状况,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区分为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三大社会形态。阶级是与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社会相并存的现象。在上述三种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中,人逐步由“自然的人”到“异化的人”,再到“自由的人”。阶级就是这种“异化的人”的一种存在形式。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并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消亡需要有四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旧式分工和私有制消除。这四个条件同时也是人们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生产力的自我否定决定了阶级的自我否定,只有经过资本主义“普遍异化”的锻炼,个人能力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会成为可能。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范式揭示了一个具有深刻的、辩证的、内在否定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阶级的产生与消亡由生产力自我否定式的发展运动所决定;阶级对立导致阶级斗争,又随着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亡。尤其是在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之后,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加速了阶级的自我否定运动。这一过程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从本质来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不是简单的社会冲突论,而是辩证的社会和谐论。
第四,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的结合促进了社会科学研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阶级”包含有不同的“阶层”,“阶层”只是“阶级”的组成部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是两种重要的研究范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阶级分析的核心是所有权关系,强调阶级的利益冲突和对政治结构的深刻影响;而阶层分析的核心是市场交易能力,更强调所有权以外的职业、教育、收入等因素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第二,阶级分析强调阶级之间以经济不平等为基础的政治、社会等不平等的不合理性,而阶层分析承认市场基础上个人之间不平等的合理性。两者的联系在于,在所有制关系仍然是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机制的条件下,阶层是阶级的内部层次以及阶级之间的过渡层次,因而,阶层分析从属于阶级分析。阶级分析固然不能取代阶层分析,而且应当以阶层分析为重要补充,但是阶层分析也不能代替阶级分析。〔27〕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全面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弥补了单一视角的局限,使社会分层由单一化、简单化趋向复杂化、细致化。例如,美国的赖特采用将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相结合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对美国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他从生产资料所有权维度,划分出两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接着,他从组织资产的维度,划分出管理者、监督者、非管理者。最后,他从技术/资格证书资产维度,划分出专家、技术性雇员和非技术人员。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和历史使命,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区别开来。艾伦·伍德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在于,惟独这样的一个阶级,其阶级利益要求——其自身条件使其成为可能——阶级本身的灭亡。这种历史观与革命目标的不可分割性,最能使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关于社会改造的构思区别开来,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28〕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所针对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众在社会福利、民主选举权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这些形式的变化并未改变阶级存在的经济本质。尤其是作为一种研究范式,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具有强有力的现实分析力和穿透力。“阶级分析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阶级理论不能转变为阶级分析方法,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英国、法国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区分就失去重要价值。马克思关于阶级理论不是单纯陈述阶级社会的事实,而在于它给人们一个认识历史和现实的方法。”〔29〕
〔1〕〔2〕〔10〕〔24〕〔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关于阶级的冲突〔M〕.重庆出版社,2005.6,6,52,75.
〔3〕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Press,1989,pp.91.
〔4〕Andre Gorz,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London:Pluto Press,1982,p.75.
〔5〕Ernesto Laclau,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Verso,1990,p.163.
〔6〕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Remocralic politics,London verso,1985,p.82.
〔7〕〔8〕〔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107,122.
〔9〕〔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新星出版社,2011.163.
〔11〕〔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99%人民的觉醒〔J〕.国外理论动态,2012,(11).
〔12〕〔德〕阿尔布莱希特·冯·卢克.没有阶级的阶级斗争〔J〕.国外理论动态,2014,(4).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C〕.人民出版社,2009.106.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58.533.
〔15〕〔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5.739、632.
〔16〕列宁全集:第37卷〔M〕.人民出版社,1986.13.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04.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560.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17,128.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4.182,370.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C〕.人民出版社,2009.15.
〔23〕〔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中信出版社,2014.261.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26〕苏阳,冯仕政,韩春萍主编.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级〔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
〔27〕彭恒军.一种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J〕.学术论坛,2007,(2).
〔28〕〔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庆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2.
〔29〕陈先达.阶级分析方法仍然适用于今天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