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倩
(舟山市统计局,浙江舟山 316000)
舟山市经济运行与转型升级质效评析
郑倩
(舟山市统计局,浙江舟山 316000)
转型升级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舟山市经济运行与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全省及省内各市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舟山市在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投资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促进科技创新对转型升级的提升作用;防范金融风险对转型升级的影响等对策建议。
转型升级;质效评析;对策建议
所谓经济转型升级主要指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转变和转型的方向是要实现一个优于当前经济发展状态的新的经济运行常态。经济体制的转型指标难以设计也无法取数,但可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效中体现。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
浙江省委在2008年即作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10条意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的国家经济工作要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成效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自2011年6月30日获批以来,经济社会都取得了稳健的发展,但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严峻复杂,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步入中速发展,加之近几年获批的各大新区发展势头强劲,舟山新区的先发优势面临逐步丧失的压力。如何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切实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是舟山市当前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
1.经济增长提速,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全市经济发展提速。全年舟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2%,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0.8亿元,增长10.0%,占GDP的比重为48.0%,高于第二产业占比5.9个百分点。
从浙江省11个地市来看,舟山市经济总量规模仍处于末位,占全省的比重仅为2.5%左右,略低于丽水市。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舟山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省最高,为9.9%,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渔业作为舟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仍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舟山市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大宗商品贸易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2.财政收入增长不快,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2014年,舟山市财政总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列全省各市第八位,低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0亿元,增长9.1%,增速列全省各市第四位,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率来看,舟山市为9.9%,在全省各市排第三位,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从与全省各市的比较来看,舟山市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协调,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相对明显。
3.经济运行综合质量相对较好,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性欠佳。2013年,舟山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为17.4万元/亩,位于全省第七,低于全省平均1.6万元/亩。说明舟山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13年,舟山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2.8万元/人,高于全省平均2.6万元/人,位于全省第三。说明舟山劳动力生产的产出效率相对较高,也从侧面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在生产中的参与程度相对较高。
2014年,舟山市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为106.3%,居全省末位,低于全省平均64.2个百分点。说明舟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性较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这既有投入产出能力问题,也有投资结构等影响关系,如有些投资项目由于投资主体关系难以反映其产出成果,又如舟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向基础设施项目倾斜,而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4.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渔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居全省前列。从绝对值来看,舟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中等水平,2014年舟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66元,位于全省各市第五位,高于全省平均1073元。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4410元。主要由于舟山渔民比例相对较高,而渔民收入近年来在柴油补贴款发放力度加大作用下普遍要高于农民。从增长速度来看,2014年舟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首位。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高于全省平均0.4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第四位。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1.R&D经费支出增长不快,投入强度有待提高。2013年,舟山市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2亿元,位于全省各市第九位;同比增速为14.0%,也位于全省各市第九位,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2013年,舟山市R&D经费投入强度(R&D研究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值)为1.42%,位于全省各市第九位,低于全省0.76个百分点,排名首位的杭州市R&D经费投入强度为2.98%,是舟山市的两倍多。
2.工业转型升级态势较好,海洋经济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从反映工业转型升级水平的三个主要指标情况来看,舟山市均位于全省首位。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3%,高于全省近一倍,其余十个市均在45%以下。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4%,高于全省15.9个百分点,其余十个市均在29.3%以下。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2%,高于于全省5.1个百分点。
2014年,经初步核算,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713亿元,按可比价算增长12.8%,快于GDP增长2.6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海洋经济增加值初步预计数据为60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约为14.9%左右。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5.85亿元,占GDP比重为3.85%,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仍低于全省1.16个百分点。
3.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两化融合程度偏低。2013年,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829,低于全省0.033,排第七位。其中,杭州和宁波两市超过0.9,丽水和衢州两市在0.7到0.8之间,其他各市均在0.8到0.9区间。
2013年全市两化融合指数为43.66,位于全省第十位,融合程度相对较低。其中,杭州和宁波两市超过70,舟山和丽水两市在40到50之间,其他各市在50到70区间。
(三)投资、消费与进出口
1.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61亿元,绝对值位列全省各市第九位;同比增速为28.1%,高于全省平均11.5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舟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了7.5个百分点,而全省平均回落1.5个百分点。
2014年,舟山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6亿元,同比增长13.5%,快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与宁波市并列全省各市第四位。除杭州市增速最低为8.7%以外,其他各市增速在12.5%到13.7%之间,增速较为接近。
2.外贸出口下降明显。近两年,舟山市外贸出口总额持续下滑。2014年,全市外贸出口57.8
亿美元,同比下降13.2%,是全省唯一下降的市。而全省出口形势较好,2014年实现出口总额2733.5亿美元,增长9.9%,金华、衢州、宁波、丽水和嘉兴等市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四)要素供给与支撑保障
1.金融存贷款保持平稳,贷款不良率攀升。从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以下简称“存款”和“贷款”)的规模来看,舟山市和衢州、丽水两市较为接近,舟山市存款规模与衢州市不相上下,略低于丽水市;全市贷款也与衢州市接近,略高于丽水市。2014年,全市贷款不良率为2.4%,仅高于全省0.44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第三位;排在温州(4.09%)和绍兴(2.73%)之后。贷款不良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需引起关注。
2.用电量和中长期贷款平稳增长,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提速。“工业用电量”、“货物运输周转量”和“中长期贷款”是构成“克强指数”的三个核心指标。2014年,舟山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9%,快于全省8.9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首位。舟山市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15.2%,快于全省8.5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首位。舟山市中长期贷款增长18.4%,快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位于全省各市第七位。反映舟山市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相对较好,工业生产较为平稳,保持了一定水平的经济需求,企业对未来的盈利预期保有一定信心。
(五)节能环保与城镇化
2014年,舟山市万元GDP能耗0.60吨标准煤,高于全省0.1吨标准煤,与绍兴市并列全省各市第三位;与上年相比万元GDP能耗上升1.5%,而全省下降6.1%。万元GDP水耗14.2立方米,大大低于全省及其他各市。2014年,舟山市城镇化率为66.3%,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在杭州、宁波、温州之后,居全省各市第四位。
(一)促进投资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目前,舟山市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和新区发展的投入期,投资仍将是拉动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经济稳定有效增长仍然需要适度规模的投资,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
2.增强有效投资,注重大项目的谋划,提高投资效率和效果。对于已列入日程或准备建设的绿色石化、甬舟铁路、滨海长廊等重大项目要提前谋划,力争项目早批复、早开工、早投产;进一步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前瞻性眼光做好项目规划并落到实处。
(二)促进科技创新对转型升级的提升作用
1.增强政策引导。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战略发展的核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导向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落实好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学院等市内外大专院校科教资源的巨大潜力,加强高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引领行业、产业创新发展新支撑。
3.优化创新环境。改善创业环境,增加激励机制,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强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
(三)防范金融风险对转型升级的影响
1.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积极理顺银企关系,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
2.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金融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序上予以严格监控。
3.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扎实推进新一轮财税改革,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责任编辑: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