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周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 郑州 450044)
场所(place)的本义是人活动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诺伯格·舒尔茨将海德格尔关于人与世界“境域”式的存在方式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正式将“场所”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提出,认为,作为观察主体的人与作为被观察对象的建筑物之间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是人与建筑物同处于一个境域。在这个境域中,人与建筑物之间是共同参与和相入相出的构成关系。这个境域就是“场所”[1]。场所由三部分构成:①静态的实体空间和设施;②活动,即身处其中的人们如何互动;③含义,即人对场所的实体和功能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反应[2]。可见,一方面,场所强调人与建筑空间的交互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场所应具备一定的精神特质,即场所是承载了特定历史、文化内容的空间,能带给人积极的心理体验或激起思想共鸣。
由此可见,图书馆和博物馆、教堂一样,都是典型的“场所”。在图书馆学领域,“场所”被定义为:“‘场所’是任何一种维度或类型的场景。在此场景中,个体能够感觉到一种特定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它们使个体捕捉到一种特别秩序,并且能够增强那些适合于读者想象力与行为的相关意识[3]。”
长期以来,图书馆在人们的头脑中就是作为精神圣殿而存在的,但这种积极影响更多的是图书馆“自发”产生的。也就是说,在长期的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即便是某种程度上意识到图书馆建筑的重要性,却也并未从“场所”的角度,自觉、主动、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图书馆空间与读者的关系,更深层次的发掘图书馆空间的精神力量。“作为场所的图书馆(library as place)”被郑重提出,则是要把“场所”的观念贯穿到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象强调资源建设一样去强调其对于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营造能与读者交流、互动和能带给读者独特精神体验的图书馆场所。
20世纪的后20年里,在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无纸化办公理念盛行一时,关于图书馆发展前景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认为图书馆,特别是作为实体的图书馆,很可能在世纪末会消失,他在《电子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一书的第七章“纸印刷品的转换”中写道:“要到九十年代才能真正进入这个阶段,即第三阶段:现有图书馆停订印刷品而转向联机存取。”在第九章“图书馆的解散”中,他又写道:“1995年,这是图书馆继续处于解散过程中的情况。从逻辑上推理,其发展的结果必然要导致图书馆的消失,2000年……这些纸印刷的旧资料收藏在各个不同的图书馆里,这些图书馆基本上已变成了档案室[4]。”
兰开斯特预言的积极作用在于提醒人们新技术对图书馆可能造成的巨大冲击。但后来的发展表明,实体图书馆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美国,根据调查,自1995年至2002年,共有400多个大学图书馆建设了新馆或对原馆进行了扩建和改建[5]。今天,借助新技术手段,实体图书馆在空间布局、功能实现和服务手段方面也有了更为积极的变化。纸质图书的流通率尽管有所下降,但依然被较高程度利用,并没有成为“档案”。
兰开斯特预言出现偏差的原因在于其过分看重技术的影响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蕴于图书馆中的人文精神。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初步应用时,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就在《图书馆学引论》前言中说道:“图书馆是书和人,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人文主义事业。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但我们最好还是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否则,过分热心科学技术和行为学派的社会活动,我们就会看不到个人及其需要和包含在这些需要中的人文主义价值。”
今天图书馆继续存在,一方面在于读者对纸质图书的传统依赖,以及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建设与提供数字资源;但另一方面,很重要的,也在于图书馆空间环境的建设与利用。正是新时期图书馆事业继续发展的现实及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回归,使西方图书馆学界开始从人的精神需求层面出发,去认真考虑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发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美国的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委员会2005年就曾以“作为场所的图书馆:重新塑造角色与空间”为题,出版了专题报告集[6]。而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于2008年发布的2020年未来发展宣言书中指出,“有人认为,只要用户能够方便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数字资源,或者在移动中找到和使用信息,研究型图书馆就不再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诚然,因为远程信息服务的发展,数字信息可以在难以置信的广阔范围内提供给用户,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型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空间是无关紧要的。”其提出的对2020年研究型图书馆的期待是:“灵活的、可以容易地转换为研究性‘合作’场所的物理空间[7]。”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绝好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提出,就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而言,家庭居住空间是第一空间,职场空间是第二空间,在这两者之外的不受功利关系制约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馆、图书馆、城市公园等,为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的特征是自由、宽松、便利[8]。在第三空间里,人们的关系是自由和平等的,没有职场等级意识,也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可以把真正的自己释放出来。在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城市里,“第三空间”是人们在家庭和工作之外发展一些非功利性社会关系的理想场所。“第三空间”具有积聚资源和人气的功能,其设计越合理,城市多样性越丰富,城市活力也越突出。因此,奥登伯格认为,一个城市最能体现多样性和活力的地方就是“第三空间”[9]。2009年,在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召开的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上,参会代表对图书馆作为区别于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第三空间”的提法形成了共识。作为“第三空间”积极倡导者的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指出,随着“无纸化”社会进程的加剧,图书馆提供纸质阅读的功能正逐步削弱。而随着实体图书馆实力的逐步增强,图书馆提供知识共享、交流空间的能力日益凸显,公共图书馆正成为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三空间”[10]。图书馆从原来单一的收藏、借阅图书的静态场所转变为图书馆与读者双向互动交流的动态场所。
图书馆打造第三空间,对我国当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场所,如超市、公园、KTV、电影院等,来放松身心。图书馆有助于让人精神充实与愉悦,其清新的阅读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有着其它公共场所无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应该作为“成长的有机体”,在管理模式、空间布局、环境装饰等方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
依托物理空间构建的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也是图书馆作为场所功能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很多,并且许多图书馆已开展相关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于具体什么是信息共享空间,虽有不同的认识,但一般来说,较为典型的应该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一般是图书馆的一个部分,整合多种信息资源,为信息利用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空间的布局和设置有利于交流和互动,便于小组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创造性。在结构上,可将信息共享空间分为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物理层包括具有可伸缩性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读者写作和提高研究技能的咨询区,以及帮助读者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等;虚拟层提供协作学习社区、在线通讯工具、网上课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资源等;支持层主要由各类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中包括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多媒体工作者、指导教师和学习助理等[11]。
信息共享空间和第三空间两者都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所不同的只是在于形式和角度。信息共享空间主要是从便利读者学习和研究的角度出发,以支持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为核心。但相对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除一站式的便利之外,更强调互动与交流。第三空间则主要是从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带给人们积极的心理体验为核心,但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无法偏离信息消费场所这一本质,否则,其便不再是图书馆了。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可以打造信息共享空间与第三空间,但就当前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侧重第三空间,而高校图书馆则侧重于信息共享空间。
公共空间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指一般社会成员均可自由进入并不受约束地进行正常活动的场所。“文化空间”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文化需求和历史记忆在一定区域的空间表现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在这个空间文化交往的表达方式”[12]。图书馆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毫无疑问属于文化空间,同时图书馆很大程度上具有平等性、公益性、开放性、人文性等公共空间的属性,因此图书馆可以被称作是公共文化空间。公共空间十分强调对社会成员的平等性,象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入内阅读[13]就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所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也是“场所精神”的深刻体现。
今天,图书馆虽然依然存在,但并不意味着那些可能对图书馆造成生存危机的因素已经消失。事实上,悬在头上的达摩利剑并未移去。
首先,电子书出版的日益繁荣和电子阅读的普及,尽管没有像兰开斯特预言的那样早到来,但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时下,手机、IPAD、电纸书等阅读终端的普及,更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朗。有人预测,到了2020年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图书出版市场总额的50%,美国教育部的一个报告预测,到2020年大学图书馆80%的经费将用于购买电子资源[14]。同时,网上购书的便利性还会使部分读者选择通过网购而不是通过图书馆来获得纸质图书。由此,图书馆最主要的传统服务——纸质图书借阅,必将进一步萎缩。
其次,在数字资源提供与信息检索及情报服务方面,图书馆面临着来自亚马逊、超星、EBSCO、Elsevier、中国知网等机构的激烈竞争,他们通过建设电子书、期刊、论文等各种资源丰富的数据库,提供友好的检索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直接从机构获取资源。作为沟通机构与用户的中间角色,图书馆如果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而仅仅是简单的购买、提供,则其将会被日渐边缘化。
如果在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的提供及情报服务方面都不再重要,那么,在未来,传统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对此,如果看一下影院在近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
众所周知,单是电视节目中电影频道的开通就对影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事实上传统的影院也曾经因此一度萧条。今天,网络更是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在线影视节目,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欣赏到海量电影,单就影片资源的提供来说,影院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况却是,电影院目前依然十分繁荣。观众之所以选择去影院,诚然是因为能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电影院作为一个“场所”,能带给观众与在家里通过电视和电脑看电影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一方面是由于影院与时俱进,力图为观众营造独特的具有震撼效果的视听环境,而不是象过去那样,仅仅是为了能让观众“看到”电影,另一方面是电影院作为城市第三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能带给人们独特的社交体验,满足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需求。正如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所说,“在电影院看电影是在一个黑暗且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通过大屏幕、立体声接收信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人类心灵、生理与银幕进行交流,人类实际是在寻求与他人沟通。”[15]
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在未来,当人们不必通过图书馆就能方便地获取大多数信息资源,当图书(或电子资源)外借服务已少到不足以支撑图书馆存在时,图书馆并不一定就要消失,图书馆还可以作为场所而存在。作为场所,不能只局限于让人们“得到”,如果仅仅是为“得到”,人们就会只在家里看电影,喝咖啡,而不会去影院,咖啡厅。作为场所,必须让人们在“得到”的过程中获得某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激发。因此,图书馆不仅要在空间的结构、功能、布局、装饰等方面进行改变,更要在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上进行转变,以充分发挥其场所价值。实际上,今天已经明显看到了这一趋势:新建图书馆有更大的公共空间和自由空间;许多图书馆正在积极打造第三空间和信息共享空间;公共图书馆有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说得更直接一些,在未来,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主要就是供读者来“逛”的。读者在“逛”的过程中或坐或站,或动或静,获得的是信息,愉悦的是精神。当然,在“逛”的过程中,读者也会发现一些值得花较多时间仔细品味的纸质书或电子书,并将其借出。因此,“逛”对于外借服务是促进而不是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发挥图书馆的场所价值并非是要弱化信息资源建设。事实上,信息资源始终是图书馆生存的根基,图书馆作为场所,其本质还是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否则便不成其为图书馆,就象影院不能没有电影,咖啡厅不能没有咖啡一样。未来图书馆,不仅不能没有信息资源,而且还需要建设对读者来说有优势的信息资源,哪怕这种优势只是“一点”,就像影院能够提供最新上映的影片,星巴克要将每一粒咖啡的风味发挥到极致一样。至于未来图书馆应如何建设有优势的信息资源,以确保其核心竞争力,则是很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1]王亚红.试论场所理论[J].美术观察,2008(12):112.
[2]场所精神理论讲义[EB/OL].[2013-04-30].http://wenku.baidu.com/view/8bd005160b4e767f5acfce98.html.
[3]尹银怀.实际空间与意义空间——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场所感”[J].图书馆建设,2010(6):1-3.
[4]周余姣.试论兰开斯特的预测性研究——以《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0(11):14-17.
[5]初景利,吴冬曼.图书馆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环境分析与主要战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3-11.
[6]Library as Place:Rethinking Roles,Rethinking Space[R/OL].[2014-06-20].http://www.clir.org/pubs/reports/pub129/pub 129.pdf.
[7]Bruce H.GRL2020 Position Paper[R/OL].[2013-04-30].http://www.grl2020.net/uploads/position_papers/Harry_Bruce.pdf.
[8]牛红艳.图书馆营造“第三空间”的实践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2(3):92-95.
[9]黄惠谊.解读星巴克消费现象案例[J].城市观察,2010(1):180-186.
[10]李 浩.免费开放后的公共图书馆要逐步走向天堂——借鉴星巴克理念打造“第三空间”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10):74-76.
[11]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12]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1(6):62-67.
[13]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免费开放被称赞[EB/OL].[2013-04-30].http://news.163.com/11/0119/00/6QNIUR2H00011229.html.
[14]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33.
[15]浦树柔.电影院会淘汰出局吗?[J].瞭望新闻周刊,1999(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