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菁 黄扶敏(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 四川 成都 610059)
美国高校图书馆空间评估研究及启示*
强菁黄扶敏(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59)
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图书馆空间评估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全面实践及逐步完善三个主要阶段。该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在项目设计、数据采集及评估结果应用方面有着理论体系完善、与时俱进、灵活、可持续化等多项优势,但仍旧存在指标体系、调查对象、合作范围等方面的设计缺陷,为国内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北卡罗纳州立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图书馆空间评估空间再造
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无纸化发展的加剧使人们对实体图书馆的存在产生众多疑问和误解,空间再造成为新时代图书馆所必须面临的突出主题之一[1]。笔者认为,空间再造是图书馆为适应用户需求变化而开展的服务变革,是通过创新空间、创新服务的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过程。空间设计以空间评估为必要前提条件,这是因为:(1)空间评估体现了图书馆对空间功能运作的管理,有效的空间管理是实施空间再造的坚实基础,现有的空间服务能否符合用户的需求、空间设计是否按照既定设计的目标发挥作用,都必须以评估结果为依据;(2)空间评估能够为空间改造提供丰富的客观数据及现实依据,馆内何种空间服务最受用户欢迎、用户有何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等,其相关资料都必须通过空间评估来获取,空间评估已然成为图书馆空间再造流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相较于国内图书馆,国外图书馆对空间评估涉足较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估理论体系,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简称NUCG)为例,其图书馆空间评估之旅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本文将通过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发展过程研究,分析其评估中的优势与不足,鉴于此,思考国内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的开展对策。
1.1初始发展阶段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服务质量水平,在国际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图书馆界诸多重大前沿理论实践研究都发源于该馆。以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构建为例,其最早的实践者与研究者之一Donald Beagle便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Donald Beagle对IC两种截然不同概念的定义至今仍广为流传[2]。IC构建领域战略制高点的取得表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很早便意识到图书馆必须改变以藏书借阅为主的传统空间模式,进而转型升级为知识交流的学习空间。2007年,NUCG图书馆的空间评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其最初设计的空间评估体系包括4个维度:(1)空间评估目标体系;(2)空间评估调查问卷体系;(3)评估数据采集方法论体系;(4)评估结果报告体系[3]。经过2007年的精密部署,2008年NUCG图书馆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空间评估,评估聚焦于用户空间使用及需求数据的采集、分析,初步评估成果形成了3个空间改造任务:(1)重新规划馆内空间布局,拓展无线上网区、研讨区、教师/馆员指导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面积;(2)帮助用户及馆员正确认识不同形式馆藏资源(纸质/电子)所发挥的作用;(3)在馆内形成空间再造的共识和良好氛围[4]。
2010年,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科研服务职能,NUCG图书馆开展了科研需求评估,该评估工作从科研学者视角出发,将其在各个科研阶段的具体需求映射至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包括空间服务、虚拟服务等,进而分析得出科研人员的空间需求,以规划设计科研学者空间[4]。
1.2全面实践阶段
经过2007—2010年的空间评估初始发展阶段,NUCG图书馆收集了较为详实的空间需求信息,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空间改造经验。2011年,一次大规模的空间再造在NUCG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空间改造涉及其主馆及音乐图书馆,改造概念图在经过数次完善后实现了建筑学、美学、科技与用户需求的高度融合,改造后的空间一经投入使用,便获得了用户的一致推崇[4]。为检验改造空间的成效性及整个图书馆空间功能设计的科学性,NUCG图书馆于2011—2012年间先后开展了3次空间评估活动:(1)针对主馆和音乐图书馆的IAR(Instructional Assessment Resource,教学资源评估)项目开展空间评估;(2)利用LibQUAL+(图书馆在线式用户需求调查)开展图书馆空间评估;(3)学生对图书馆内新装修空间的初次使用评估[4]。评估结果表明,NUCG图书馆空间改造在取得不俗成绩(如在高科技应用下音乐图书馆空间效能的提升、主馆学习空间设计对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满足等)的同时,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LibQUAL+中“Library as Space”项目调查评估结果为例,该馆空间服务在5个具体领域(即位于住宅或办公室的电子馆藏访问、个体使用中信息资源访问的便捷性、图书馆空间激发学习和研究的灵感及创造力、个人学习的安静空间、图书馆网站能使用户找到所需信息)与用户的平均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4]。
通过空间评估,NUCG图书馆意识到,数字化发展进一步刺激了用户对数字化支持服务的需求,该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数字化资源的提供,还包含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应用工具的辅助支持。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NUCG图书馆于2012年在馆内开设数字化媒体共享空间(Digital Media Commons,简称DMC),提供多种数字化工具、软件,培训数位化知识,开设PPT展示空间;此外,DMC工作人员还通过对数字化工具、软件、知识需求的不断评估,及时调整DMC内的服务[5]。
1.3逐步完善阶段
1) 与采用各种常用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的设计不同,尖底摆动从动件圆盘凸轮机构的一些未知参数需要在满足尺寸参数和压力角的约束下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来确定(见节7的步骤1))。
2013年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进入较为平稳的运行轨道,各项评估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同时,NUCG图书馆对历年的空间评估进行总结回顾,得出4点空间再造展望:(1)灵活、多渠道地提供各项空间服务,赋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2)实现在线虚拟服务与实体空间服务的有机整合;(3)以超越传统图书馆服务特质的思路创新空间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学术性需求;(4)组建空间规划专案委员会,集中处理图书馆的空间评估及改造[4]。
为形成空间评估的良好学术氛围及强大理论工具,NUCG图书馆采取了如下举措:(1)在国内发起了学习空间合作对话活动,鼓励广大学习者积极参与、探讨学习空间定位及对学习者的影响等问题;(2)创办在线期刊Journal of Learning Space(《学习空间杂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论坛,一切有关学习空间设计、运行、评估的论文在通过同行评审后都可在此期刊公开发表,并采取开放存取[4]。学习空间合作对话、学习空间杂志等项目的开设为NUCG图书馆空间再造和评估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评估项目设计
灵活性可以说是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的核心特征之一。首先,从评估时间来看,时间设计并未完全固定,既有年度性的空间评估,又有2010年科研学者空间改造、2012年DMC空间改造后的针对性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改造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其次,从评估方法来看,不同的评估目标对应着不同的评估方法,在年度性的空间评估中,NUCG图书馆巧妙地将评估内容融入至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各项调查中(如IAR用户调查、LibQUAL+调查),大大提升了评估效率;在新改造空间评估中,则以专题性的评估问卷开展专项调查。最后,从评估内容设计来看,其随着用户需求变迁和空间改造项目的推进也不断形成新的焦点。
2.2数据采集
In-house survey (馆内调查法)、Observational studies(观察性研究)及Focus groups (焦点小组法)是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主要应用的数据采集方法。馆内调查以馆员召集学生至馆内填写书面问卷的形式展开,询问用户的到馆目的、到馆频率、到馆时间、使用时长等[3]。观察性研究通过安排观察组的不同成员在不同时段进入图书馆,研究各空间的使用情况,形成明细记录,研究具体空间使用、具体家具使用、空间使用形式(个人/小组)、电脑使用、资料使用相关问题[3]。焦点小组法是指NUCG图书馆通过招募组建了一支代表不同学历层次、年龄层次的学生用户小组,通过询问和面谈的方式收集其关于图书馆服务的观点和评价,并形成访谈记录,访谈内容包括:(1)图书馆在其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2)图书馆有哪些好的服务,又有哪些需要改善的服务;(3)空间概念图设计,即鼓励用户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全新的图书馆空间布局[3]。
2.3评估结果应用
空间再造是图书馆在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层层挖掘、空间评估的逐步规划,有组织、按步骤、分重点地展开。2007—2010年,NUCG图书馆循序渐进地将空间评估分析得出的先进理念、创新提议运用至空间改造实践。2007—2008年的咨询性空间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后,NUCG图书馆内新设了科研空间并形成了主馆和音乐图书馆的改造概念图;2011—2012年IAR再造空间评估成果指导实践后,NUCG图书馆新增了数字化媒体空间;此外,每一年的LibQUAL+空间评估及空间使用调查后,NUCG图书馆都会依照评估结果对其空间规划做出相应调整。“评估-指导实践-再评估-再实践”,NUCG图书馆正是通过评估结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作用,才能实现其空间功能的不断优化。
3.1优势
纵观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发展历程,其存在众多值得借鉴之处:(1)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空间评估理论体系,如空间评估目标体系、调查问卷体系、数据采集方法论体系、评估结果报告体系,这些体系几乎涵盖了空间评估工作开展的所有重要领域,为评估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以用户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为根本,持续追踪用户需求动态,及时更新空间评估阶段性目标及实践,实现了评估工作的与时俱进;(3)灵活性地运用多元化的空间评估方法和信息采集方法,保障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有效;(4)通过发起学术对话和创办开放性论坛的形式构建了学习空间评估、设计及再造的良好学术性氛围,有力推动了空间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化发展。
3.2不足
3.2.1未形成具体的空间评估指标体系
空间评估理论体系的框架式指导只能为空间评估实践做出大致规划,具体空间评估活动的开展则必须以更为明细的评估指标为蓝本。而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却止于理论框架体系的设立,未能将框架体系分解为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空间评估指标体系的缺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如下后果:(1)丧失了评判不同空间功能、改造效能的统一化标准,评估统一口径的缺失会造成各评估项目各行其是、管理非规范化的局面;(2)引发了评估资料收集的非客观性问题,原本一些可以通过指标设计而进行量化采集的信息往往容易被质化形式所代替,使最终收集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大打折扣;(3)评估指标体系一般由评估目标层层剖析得出,从而保障目标体系的全面落实,因此指标体系的缺失往往使得评估目标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3.2.2缺乏与院校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
图书馆空间作为学习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通过与其他学习空间(如教室、实验室、教师办公室)的相互配合、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用户学习、科研过程中的作用。同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空间评估工作同样需要与院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例如,图书馆可以通过与高校教师合作,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图书馆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延伸,开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讲座,形成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与院系合作,在馆内设置学科办公室,强化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形成教学新阵地。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工作忽视了与院校其他部门的合作,未能将图书馆空间视为学习空间的一环,从而未能产生1+1>2的效果。
3.2.3忽视了教研人员的空间需求评估
NUCG图书馆空间评估资料采集对象单一,学生固然是高校图书馆的主体用户,但教研人员同样是图书馆用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面向教研人员的空间需求评估同样至关重要,这是因为:(1)教研人员作为教育者和引导者,能够更为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空间需求,给出更为完善的建议;(2)教研人员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还是在学习空间的变革方面的认识都居于较高水平,能够提供更为前瞻性的信息和建议。因此,忽视对教研人员需求信息的采集不可避免地会对评估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4.1制定完善的空间评估理论体系及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图书馆空间改造、共享空间构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但在空间评估方面尚未达成广泛共识。殊不知,空间评估是空间改造的必要准备,唯有通过评估揭示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才能实施针对性改造。在正确认识空间评估重要性的基础上,国内图书馆首要任务便是制定完善的空间评估理论体系,特别是评估指标体系。完整的空间评估理论体系通常包含理论起点、评估理论基础、评估理论应用3个组成部分,理论起点是指图书馆空间评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估理论基础涵盖价值类型、评估对象、评估目标、决策理论4类框架型理论;评估理论应用包括程序设立、方法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结果报告4类具体指导型理论[6]。
4.2灵活性、多途径、宽领域地开展评估工作
这里的灵活性一是指评估目标制定的灵活性,形成总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有效衔接;二是指评估程序设定的灵活性,图书馆可以按照需要灵活地设定评估的时间、范围;三是指评估结果应用的灵活性,图书馆应从不同角度考量需求评估结果,通过灵活性的空间设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多途径是指评估方法、技术应用的多元化。首先,从评估方法来说,图书馆既可以选择通过现有调查(如LibQUAL+)开展评估,又可以通过专项调查开展评估;其次,从调查方式来看,图书馆可采用综合问卷、一对一访谈、焦点小组、地图记录、科研日记等多种方法展开调查。宽领域是指调查对象的宽领域,调查对象不仅以学生为主要目标,还应考量到教研人员、图书馆员及其他专家学者。
4.3营造馆内、校内、区域内良好的评估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形成推动空间评估工作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里的氛围包括组织的评估文化氛围及学术氛围,前者是组织间形成的对空间评估必要性、客观发展规律等基本内容的广泛共识;后者是组织间形成的就评估基础理论、评估理论应用或评估实践展开讨论的学习讨论环境。评估文化氛围的形成可从如下方面实施:(1)教育馆员空间改造必须以空间评估为现实和依据,而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2)牢固树立“空间评估作用于改造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对图书馆的评判”的思想意识,促使馆员将空间评估的思路落实到平时的工作实际;(3)空间评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化改良过程,评估结果必须与改造实践相结合,通过“评估-改造-再评估”的过程指导实践。评估学术氛围的形成则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1)利用社交网络开设学习空间论坛,鼓励图书馆员、用户及教研人员就空间设计、评估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2)提供学习空间设计、评估相关论文的发表端口,形成空间评估理论研讨、实战经验介绍的前沿学术阵地。
[1]吴建中. 图书馆界既要有改革的勇气,又要有创新的实践[EB/ OL]. [2014-08-0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86b810102 uyh5.html.
[2]刘旬玲.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J]. 图书馆建设, 2008(5):23-26.
[3]Crowe K. Using Evidence for Space Planning[EB/OL]. [2014-08-21]. http://libraryassessment.org/archive/2008.shtml.
[4]Crumpton M, Crowe K. Sustaining an Assessment Mentality to Navigate Library Space Planning[EB/OL]. [2014-08-11]. http:// libraryassessment.org/schedule/index.shtml.
[5]GREENSBORO University Libraries Digital Media Commons (DMC)[EB/OL]. [2014-08-11]. http://library.uncg.edu/spaces/ dmc/.
[6]汪海粟, 张世如.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评估理论体系重建[R].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9(2):1-11.
Study on the Space Eval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eval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Library experiences three main stages including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The space evaluation work of the library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project design,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 such as the perfect theoretical system,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being flexible and sustainable, and so on. But it also exists defects in the index system,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 and the cooperation scope. This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evaluation of the library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Library; Space evaluation; Space reconstruction
G258.6
B
强菁女,1963年生,现工作于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
2014-09-22 ]
*本文系2013—2016年成都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高校文献资源一体化建设模式研究——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的阶段成果之一。
黄扶敏女,1972年生,现工作于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