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虎
自《 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是以著名学者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在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的解读和诠释[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的归纳和剖析[3]、 制度设计[4]、 区域建设案例分析[5]等研究中, 初步构建起具有本土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框架; 二是东部地区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 探索出以上海中心图书馆“ 一卡通”、 广东流动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之城、佛山联合图书馆、 嘉兴和苏州总分馆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建设模式; 三是探索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 基本性、 均等性、 便利性为原则, 以组织、 经费、 人才保障为基础, 以服务体系构建为手段, 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目标的建设思路。 然而要将这条建设思路落实到条件最差、困难最多且肩负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团结双重使命的西部地区, 就需要以新的理论及思维模式探索新的制度设计。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通过对印第安人的研究, 发现了文化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 于是他将研究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 系统性、 动态平衡性的生态学理论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 通过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对文化选择的限制、 人类文化对环境的适应及其影响”[6], 提出文化生态概念并创立“ 文化生态学”。 按照斯图尔德的观点, 文化生态是指“ 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 文化生态学应该从人、 自然、 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 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模式[7]。 在文化生态学研究范式下, 西部需要构建基层图书馆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新思路, 为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制度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首先, 西部基层图书馆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 西部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核心问题, 实际上是一个涉及自然、 经济、 人口与社会制度环境在内的文化生态问题。 一方面, 西部复杂的地理环境、 落后的经济条件以及相关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 观念性误区严重制约了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 另一方面, 西部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和多种文化的结合部,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村人口结构、 闲暇消费结构、 信息形式结构严重制约了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有效需求。 将文化建设与文化生态建设相结合, 形成文化建设与文化生态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 不仅是研究视角、 思维方式的变化, 更是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的创新。
其次, 西部基层图书馆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就内在结构而言, 任何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态都是由相对不变量(如地理环境、 人口宗教结构、 文化传统)和相对可变量(如经济政策、 文化政策、 教育资源配置)共同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从构成地区文化生态的相对可变量入手, 通过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实践创新, 大力培育西部农村地区具有政治、 经济、文化、 人口、 生态等多重意义的“ 文明生长点”,可以实现地区文化生态从局部到整体的改善。 同样, 不断改善的文化生态系统也将为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以及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 有效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 西部基层图书馆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1949 年以来, 我国农村图书馆曾经历过多次具有鲜明行政色彩的建设高潮, 但每一次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究其原因, 文化建设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建设, 也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制度建设。 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 系统性、 动态平衡性等生态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既需要有内在的和谐, 也需要有外在的协调。 内在和谐要求基层图书馆为当地民众提供与其有效文化需求相匹配的服务资源供给体系, 外在协调要求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地区文化生态的关系。 面对21 世纪以来西部基层图书馆发展新机遇, 构建文化与文化生态协同发展新格局是西部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东部地区实践表明,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特别是紧密型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所追求的最佳资源配置、 最佳管理效率和最佳服务效益, 往往有几个与地理环境、 人口密度相关的条件, 如平原地带、 面积适中、 交通便利、 人口密度高都是紧密型总分馆建设和均等化服务的有利条件。但西部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有鲜明的特点。
我国西部地处欧亚大陆之间的高原地带, 分南北两个亚区。 西北亚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 地貌多为高原、 走廊、 沙漠、 戈壁, 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绿洲、 河谷, 气候比较干燥; 西南亚区主要由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 纵横交错的山脉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 高山草甸、 河谷平坝, 有热带、 温带和典型的立体性气候。 尽管西部地域辽阔, 但西南缺土、 西北缺水, 约有48%的土地是沙漠、 戈壁或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 平原、 盆地面积不足10%。除“ 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 八百里秦川” (关中平原)、 “ 塞外江南” (银川平原)等自然条件较好、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之外, 80%的农村居民生活在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 人口密度总体偏低且分布极不均衡。 以陕西宝鸡地区为例, 地处秦岭山区的太白县人口密度为19人/每平方公里,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县人口密度为590 人/每平方公里; 在内蒙古阴山地区, 阴山南坡与北坡相距不过100 公里, 但受自然环境影响, 南坡为农耕区, 北坡是纯牧区, 两地人口密度相差数十倍, 这些因素影响着基层图书馆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 事实上, 在西部, 仅人口密度小于0.6 人/每平方公里的县就有20 多个, 类似这些地区就连西部制度设计中提出的“ 以流量弥补存量”[8]的措施都很难实施。
特殊的地理环境还造就了西部独特的文化模式: 借助历史上三条重要的商贸通道(从大西北延伸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丝绸之路, 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 穿越云贵高原并经青藏高原通往尼泊尔、 印度的茶马古道), 中原汉文化、 古欧洲地中海文化、 古阿拉伯文化、 古印度文化以及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与西部本土文化不断碰撞、 交融、 分化, 形成了诸如新疆伊斯兰文化圈、 青藏藏传佛教文化圈、 陕甘和巴蜀儒道释文化圈、 蒙宁西夏文化圈、 滇黔桂多神崇拜文化圈等多个地理文化空间结合单元, 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与文化模式之间极为密切的依存关系。 由此可见,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制度设计不仅要面对西部“ 山不同脉、 水不同源” 的自然现实, 也要面对西部“ 语不同音、 俗不同形” 的人文现实。
自“ 九五” 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文化建设就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 特别是具有良好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 当财富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时候, 文化建设资金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保障。 比如, 依托曾经的经济神话, 陕西的神木县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分别于2000 年和2009 年建起当时堪称西北最大的县级馆和市级馆。 不过就整体状况而言, 西部主导产业大多集中在矿产、 能源开发领域, 高科技产业发展乏力、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等“ 资源诅咒”①,严重制约西部财富自我积累能力和经济发展内驱动力。 2000 年东部与西部GDP 相差34365.5 亿元, 人均GDP 相差7192 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差11374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相差2524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差2451 元, 农民纯收入相差1955 元; 到2010 年这些指标分别扩大到150622 亿元、 23878 元、 53962 亿元、15132 亿元、 7467 元和3725 元[9], 2012 年西部经济总量仅为东部的31.99%[10]。
除财富自我积累能力和经济发展内驱动力不足之外, 西部还面临艰巨的扶贫重任。 在全国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3 个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片区中, 有10 个分布在西部, 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66%, 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西部政府财政投入能力。 比如, 在“ 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中, 国家对西部专项补助资金比例高达80%, 但截至2012 年6 月, 西部12 个省区中仍有7 个没有落实地方应承担的资金, 占58.3%[11]。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 西部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需要重点解决三个与经济环境相关的问题: 一是解决国家公共文化政策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有效对接, 完善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制度环境; 二是建立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手段的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机制, 实现西部基层图书馆人均财政投入均等化; 三是借鉴德、 澳等国相对成熟的“ 因素法” 财政转移支付理念和方法, 推动西部基层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
按照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人口与自然、社会、 经济、 文化一样, 都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人口环境是由人口数量、 质量、 密度、 结构和人口政策共同构成的子系统。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 服务资源能否得到较好整合, 服务效益能否得到较好发挥,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环境制约下的人力资本决定的; 而地区居民对服务资源的消费意愿、 消费能力、 消费方式, 又主要是由人口环境制约下的地区人口结构、 特别是人口教育结构所决定的。
首先, 西部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分布不均、流失严重, 削弱了西部文化建设人才保障能力。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个概念, 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 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 技能及其所表现出的能力。 从人力资本存量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27%, 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国15.5%, 与东部地区43.2%相比, 数量仅为后者约三分之一。 从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看, 西部人力资本高度集中于重庆、 西安、 成都等大城市, 农村人力资本空心化现象突出。 从人力资本流向看, 近5 年西部跨省调出的硕士、 博士、 讲师、副教授、 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是同期从其他地区调入的2 倍多, 人才迁入区所得就是人才迁出区所失。
其次, 西部农村地区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教育结构与基层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错位。 美国20 世纪80 年代的调查表明,民众利用图书馆的频次与教育程度呈现出正比例关系, 教育程度越高, 年均利用图书馆的次数越多。 教育是提高人口教育质量和改善人口教育结构的基本路径, 但西部地区不仅基础教育设施落后、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而且高校数量也不及东部地区的50%②, 导致人口教育结构上的“ 五低一高”: 据2009 年统计数据, 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远远高于西部。 东部与西部相比, 上述三项指标分别高出10.14、 4.86、 2.18 个百分点; 中部与西部相比, 上述三项指标分别高出10.8、 3.36、0.49 个百分点。 人均教育经费、 平均受教育年限, 均为东部最高, 中部次之, 西部最低。 相反, 西部小学、 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重分别高出东部、 中部地区6.42 和5.48 个百分点[12]。 东西部地区在人口教育结构上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反映在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特别是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需求之中。 人口教育结构作为衡量农村居民阅读意愿和阅读能力的基本指标, 对农村居民有效文化(信息)需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民族属性对西部少数民族文化需求有着深刻影响。 民族属性包括民族自然属性(族体)、民族社会属性(语言、 宗教、 生产生活方式等)和民族生物属性(人种)等三个基本部分。 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的种族血统、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文化传统、 族群意识、 地域分布、 经济生活等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文化(信息)需求; 另一方面, 西部51 个少数民族在地理空间、 历史空间、 文化空间、 社会空间的相互交融也产生了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文化需求。 比如, 在宗教信仰方面, 回族、 塔吉克族、 保安族、 东乡族、 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大多数都信奉伊斯兰教;在生产生活方面,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等主要从事草原游牧业; 撒拉族、 保安族、 回族等主要从事旱地犁耕农业[13]; 在语言文字方面,语言文字与民族之间也并非完全一一对应, 满族、 回族和畲族几乎全部使用汉语, 而瑶族中一部分人讲勉语, 一部分人讲布努语。 可见西部人口结构作为西部地理信息、 文化信息、 人口信息的重要交汇点, 是研究农村居民有效文化(信息)需求的重要依据。
西部复杂的地理环境、 经济环境、 人口与社会制度环境给基层图书馆建设带来了与东部完全不同的新课题: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构建、 制度设计、 实践探索如何超越文化生态的多重背反?
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看, 尽管双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相互渗透得很深, 但文化毕竟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逻辑,“ 文化的决定性属性——赋予每种生活方式作为它的特征的某些属性——并不在于这种文化要无条件地拜伏在物质制约力量面前”[14]。 文化的这个特点至少在理论上确保了文化建设不会陷入悲观的“ 环境决定论”。 从文化生态理论模型结构分析中也不难发现, 任何地区的文化生态都是由相对不变量(如地理环境、人口宗教结构、 文化传统)和相对可变量(如经济政策、 文化政策、 教育资源配置)构成的。 从构成地区文化生态的相对可变量入手, 仍可为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找到一条具有政治、 经济、 文化、人口、 生态多重意义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首先, 推动公共文化政策和公共财政制度的有效对接。 2002 年1 月颁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要求“ 确保文化事业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2011年10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 要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国家“ 十二五” 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 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 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15]。 但刘辉[16]、 李进等对近几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数据分析发现, 政府对公共馆财政投入逐年提高,但增幅有所下降: 1996 年公共馆财政拨款占我国财政总支出的0.12%, 之后一直到2004 年基本徘徊于0.11%~0.13%, 2005 年下降到0.08%,2010 年仅0.06%, 15 年间线性下降趋势明显[17]。推动公共文化政策和公共财政制度之间有效对接是改善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制度环境的重要环节。
其次, 研究建立西部基层图书馆财政保障新机制。 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 文明生长点”, 西部基层图书馆除受制于政府财政能力之外, 特殊的自然、 社会因素也导致服务成本高, 需要将财政均等和基本服务均等纳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之中。 就财政均等而言, 必须首先克服体制性障碍: 一是西部县级政府一方面要按照“ 一级政府建设并管理一个图书馆” 的传统体制, 承担本级图书馆建设与运行的财政保障责任, 另一方面又对从中央到省、 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有着严重依赖, 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分担责任势在必行; 二是尽管自西部大开发以来, 中央财政在文化建设专项转移支付上向西部倾斜, 但部分专项资金也存在多头审批、 分散管理、 各搞一摊的弊端, 提高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效益势在必行; 三是“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即县级财政“ 低保” )尚未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矛盾。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势在必行。就基本服务均等而言, 由自然与社会因素导致的不均等, 既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解决, 也不可能在区域经济、 城乡经济二元格局的基础上由贫困县自行解决。 在规范西部县级财政保障责任的基础上, 可借鉴德、 澳等国相对成熟的“ 因素法” 财政转移支付理念和方法, 为西部县级图书馆构建以基本服务均等化为导向、 以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文化建设专项转移支付)为手段、 以“ 客观因素” 为测算依据的财政保障新机制, 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第三, 强化人口结构制约下的文化信息需求研究, 构建与农村居民有效文化需求相匹配的服务资源有效供给体系。 从西部人口结构出发探讨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 有效需求, 主要有三个维度: 一是通过研究农村人口教育结构、 闲暇消费结构等自变量与其信息形式结构、信息内容结构等因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把握农村教育结构与文化(信息)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通过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职业结构、 民族属性并结合闲暇消费结构、 信息形式结构、 信息内容结构的分析, 可以把握农村学龄人口、 成年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在文化(信息)需求方面的具体差异; 三是从西部人口地域结构、 民族结构、 宗教结构的分析中, 可以了解特定民族在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 神话传说、 歌谣舞蹈、 服饰建筑、 礼仪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特点。 以上三个维度的研究分析可为西部基层图书馆构建与农村居民有效文化需求相匹配的服务资源有效供给体系,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检验的数据支持。
我国西部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高地, 也是文化地理上的高地, 历史与地理的双重聚合造就了这片土地的文化生态的复杂性。 依托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 西部在借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成果和东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产生了诸如“ 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 (四川省攀枝花市)、 “ 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 (重庆市大渡口区)、 “ 图书馆联建、 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 (新疆克拉玛依市)、 “ 公共图书馆‘ 馆点线制’ 服务体系” (陕西省宝鸡市)[18]等一批制度设计和实践成果。 随着西部基层图书馆逐步实现村村全覆盖, 基层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矛盾由以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逐渐转化为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 面对地区文化生态的多重制约, 西部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理论构建、 制度设计需要积极探索西部人口教育结构、 闲暇消费结构、 信息形式结构和信息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模型, 积极构建财政均等和基本服务均等相统一的制度体系, 积极探索与农村居民有效需求相匹配的图书馆服务资源有效供给模式。 通过培育西部具有政治、 经济、 文化、 人口、 生态等多重意义的文明生长点, 推动西部文化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注释
①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非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更慢。
②2009年我国共有高校2305所,其中东部1029所,西部仅513所,西部的高校数仅为东部高校数的49.85%。
[1]李国新.示范区(项目) 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4-11.
[2]李国新.关于公共图书馆立法及其支撑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4-8.
[3]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31-40.
[4]邱冠华,于良芝,李超平,等.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2):16-23,45.
[5]李超平.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10-16.
[6]崔明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58-64.
[7]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王庆仁,译.世界民族,1983(6):27-33.
[8]段小虎,张梅,熊伟.构建以基层服务点建设、管理和运行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理论模型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6):10-17.
[9]黄明辉.新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3(7):113-116.
[10]蔡建荣.浅谈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3(3):156,159.
[11]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保障能力需提高,制度建设将加强[EB/OL].[2014-06-10].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6-25/3985043.shtml.
[12]刘晶.中国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2(3):33-37,44.
[13]彭岚嘉.中国西部文化的世界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3-47.
[14]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M].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
[15]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2-07-12].http://www.gov.cn/jrzg/2012-02/15/content_2067781.htm.
[16]刘辉,周慧文.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增长研究——基于近三十年统计数据[J].图书馆论坛,2011(4):14-16.
[17]李进.1996—20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问题研究[J].图书馆界,2013(4):38-42.
[18]熊伟,索新全,陈碧红,等.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馆点线制”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设计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4):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