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60辑)

2015-02-12 17:03:4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研究

荨总论荩

AELISE  3803-60-15(7) 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及图书馆对策研究(上)/朱强(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25-34.

文章通过对泛在信息社会具体概念、特征以及意义的阐述,梳理了美国、日本、韩国等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泛在信息社会实践,为我国泛在信息社会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出了我国面向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战略概念模型,同时思考图书馆在泛在信息社会环境中的定位和作用,并提出构建信息社会的建议:将建设泛在信息社会明确为国家战略;建设国家基础传感数据网络;在国家层面加大信息素养教育的力度;将泛在信息服务产业作为社会转型的方向。(杨 蕾)

AELISE  3804-60-15(7) 21世纪初年的“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李国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4-11.

图书馆权利/自由问题在国内业界被较多有影响的学者关注并逐渐形成研究热点,大致是从2002年初,中国图书馆学会启动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工作,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和业界专家学者密切合作、协同推动,是图书馆权利问题在我国迅速升温的直接动力。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主持制定《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简称《准则》)的过程,是图书馆权利理念在中国组织化传播的开端。《准则》制定和图书馆权利理念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明确把图书馆权利规范和图书馆员伦理规范一起纳入行业自律规范范畴。(2)《准则》的内容引进了一些现代图书馆权利理念。(3)利用制定和宣传《准则》的契机,传播图书馆权利理念。图书馆权利研究和传播的时代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丰富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完善了对图书馆社会功能和价值的理论解释;(2)指导了中国图书馆的公益回归和服务转型实践;(3)奠定了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认知程度;(4)唱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先声。(闵星星)

AELISE  3805-60-15(7) 网络背景下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俞立平(宁波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情报科学,2014,32(12):67-71,76.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是辩证统一的,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网络背景下,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明显;经济增长对信息资源的作用大于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极限的。(刘 丹)

AELISE  3806-60-15(7)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和高校科研能力相关性研究——以“211”高校为例/林可全等(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4):5-10.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需要有效识别能够提升高校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高校科研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实证发现,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与高校科研能力之间显著相关,具体为:在编馆员人数、年度经费、馆员科研水平和社会关注度与高校科研能力显著正相关;高校图书馆是否参与一个或多个区域图书馆联盟对高校科研能力虽存在正向影响作用但并不显著;馆舍面积与高校科研能力相关但不显著,并且受高校类别与地区的差异的影响。(刘 丹)

AELISE 3807-60-15(7) 数字保存的差距分析——基于对出版商的调查/王军(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2):9-13.

数字保存的差距分析包括认知差距分析和实践差距分析。认知差距分析指标包括保存原因、保存重要性、保存职责、保存费用的承担、保存威胁。实践差距分析指标包括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出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用户访问。通过整体差距分析发现,出版商的总体差距处于中等略偏上,认知差距较低,实践差距较高。通过条件差距分析发现,大型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小型出版商;要求研究人员提交研究型数据的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不要求提交的出版商;拥有数字保存系统的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不拥有数字保存系统的出版商。基于差距分析,认为减小差距的方法有制定数字保存的质量保证标准、建立数字保存的经济评价方法、提高研究型数据的保存规模等。(徐 娜)

AELISE  3808-60-15(7) 数字悟性:基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初探/赵宇翔(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43-54.

文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以及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数字悟性,倡导从学术研究角度将数字悟性界定为一个多维度概念,重点集中在用户和数字对象的交互过程中,包括:(1)对数字技术和环境开放的心态(M-Mindset);(2)对数字技术和环境的洞察力(I-Insight);(3)对数字技术和环境的沉浸力(F-Flow);(4)学习数字技术、适应数字环境的能力(C-Capacity);(5)利用数字技术和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Ability)。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闵星星)

AELISE  3809-60-15(7) 以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为定位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以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为样本的分析/周毅(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张衍(台湾政治大学图书馆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 (6):67-82.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26所iSchool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育设置情况展开调查,在与2008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总结美国iSchool院校的教育规模与专业名称的变化情况,发现其从专业适应性调整走向专业实质性融合;专业教育方向更加多元并逐步形成新定位的趋势。针对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出现的新定位——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展开讨论。调查我国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人才需求与教育现状,对我国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调整提出建议:(1)明确我国现有信息管理专业定位的差异;(2)在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细分专业中开设部分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课程或方向;(3)以适宜专业为依托,开展“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专业方向的校企协同办学;(4)建立、丰富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方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闵星星)

AELISE  3810-60-15(7) 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 /范并思(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3-8.

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服务于阅读的一种方式,几乎是伴随着现代图书馆的诞生而诞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缺乏阅读意愿的人爱上阅读,帮助阅读能力不强的人学会阅读,帮助阅读有困难的人克服阅读困难。从理论上说,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种独立的图书馆服务,蓬勃发展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需要图书馆学理论作为支撑。本文提出走向理论自觉的阅读推广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阅读、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阅读推广基础理论问题,阅读推广实践问题。(杨 蕾)

AELISE  3811-60-15(7) 亲子阅读活动中绘本运用形式与策略/曹桂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28-32.

儿童阅读绘本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阅读时依据图像的内容可以进行多元的解读并产生诸多不同故事版本,可以双倍的提高儿童的理解力。公共图书馆通过对绘本在亲子共读、讲故事、亲子创作、讲沙龙和阅读人才培养等亲子阅读活动中的运用形式的分析,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亲子阅读活动存在缺少专业绘本主题馆、绘本活动主题缺乏特色、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在绘本资源建设与利用、绘本阅读活动规划、社会化合作、创立绘本奖项等方面加以完善,使绘本在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杨 蕾)

AELISE  3812-60-15(7) 国内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建模研究进展(上)——基础、框架与应用/孙雨生(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2):133-137.

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建模用本体表示用户感兴趣领域知识,结合用户兴趣描述与本体知识表达能力,从概念层面进行用户兴趣建模,使用户兴趣存在于本体结构化关系中并受推理规则约束,核心是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模型表示、初始化和进化。文章介绍了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建模内涵和核心内容,并从建模思路与总体框架、模型应用、本体构建、模型测评与存储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基于本体的用户兴趣建模研究进展。(樊晶晶)

AELISE  3813-60-15(7) 国内外信息素养类MOOC的调查与分析/黄如花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与情报,2014(6):1-7.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学内容、互动模式、证书与奖励和资金四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MOOC的发展现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统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媒体素养、视觉素养、新时代信息素养五个方面。MOOC的互动模式可分为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两种。为激励更多公众参与到MOOC的学习中,MOOC设立了一套完全基于网络的评估体系,并根据该评估体系授予学习者通过证明,即学习证书。根据学院的不同需求,MOOC提供免费证书,有的还会提供付费证书,同时也有少部分课程不提供和证书。MOOC平台主要有风险投资;学校投资;政府投资;教育机构及公司四大资金来源。(闫东芳)

AELISE  3814-60-15(7) 网络金融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垂直财经网站为例/聂进,郭章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知识,2014(6):91-100.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网络金融信息服务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网络金融信息服务领域自身的特点,尝试性地提出网络金融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分析。同时将垂直财经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多维度分析,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网络金融信息服务质量改进的建议,以有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调整网络服务方向提升服务质量。(闫东芳)

AELISE  3815-60-15(7) 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中的信息利用行为研究/李月琳,刘济群(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情报资料工作,2014(6):29-34.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的个体股票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利用的信息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入的资金量、投资经验、受教育水平以及风险厌恶四个因素不同程度地显著影响了个体投资者利用诸如K线、其他技术指标、公司财务状况、专家建议、亲友建议等各类信息的强度。投资知识、投资经验、投资成功与否以及投资模式影响投资者选择利用不同的信息源,并进一步揭示: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是考察的四项特征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与用户选择不同类型的信息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投资者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依赖专家和亲友建议。(闫东芳)

AELISE 3816-60-15(7) 图书馆阅读推广——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典型领域/于良芝,于彬彬(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6):9-16.

图书馆阅读推广也被称为阅读促进,主要指以培养一般阅读习惯或特定阅读兴趣为目标而开展的图书宣传推介或读者活动。阅读推广研究领域包含若干核心分领域。本文讨论了这一领域的结构,并以其中两个分领域的经典/典型研究为例显明:阅读推广研究的发现具有“循证图书馆学”所说的证据性,是阅读推广实践不可或缺的支撑。文章进一步指出,作为对读者行为进行“干预”的专业活动,阅读推广实践必须既合乎伦理,也合乎科学,这使它非常适合成为接受EBL影响的领域。(杨 蕾)

AELISE  3817-60-15(7) 图书馆权力冲突之法理解读/胡峻(衡阳师范法律系)//图书馆,2014(6):1-3,16.

作者认为我国现有关于图书馆权力冲突的研究成果在其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特别是对图书馆权力冲突的原因、表现形式、解决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并没有准确掌握图书馆权力冲突的内在实质。文章认为图书馆权力冲突应当只包括权力本身的冲突和权力行使中的冲突两种形式;图书馆权力冲突的内容不外乎利益冲突和义务冲突;解决图书馆权力冲突应当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保障读者个人利益、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和畅通权力救济等方式实现。(杨 蕾)

[信息资源管理]

AELISE  3818-60-15(7)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多国比较研究/黄伟群,曹雨佳(深圳市省委党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47-53,68.

政府信息公开的思想和立法实践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文章通过对瑞典、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五个有代表性的欧洲国家在法律依据、例外范围、界定方式、定密方法、审查主题、救济途径六个方面的分析,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完善对策: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层次,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采用列举方式界定里外信息范围,有效限制自由裁量权;运用要素检测方法,区分处理例外信息;设立独立第三方专门机构,处理信息公开与保密之间的纠纷。(刘 丹)

AELISE  3819-60-15(7) 关于信息差错、差错信息与差错知识的研究/李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谢阳群(淮北师范大学)//情报杂志,2014(11):142-147.

差错在组织内部屡有发生。基于信息与知识视角,探讨信息差错、差错信息、差错知识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指出差错信息与信息差错相互关联并互为因果,差错信息可转化为差错知识,利用差错信息开展差错学习可以转变差错管理范式。最后给出总结并就如何关注信息差错、差错信息、差错知识问题作了展望,认为信息差错、差错信息、差错知识的相关研究将是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樊晶晶)

AELISE  3820-60-15(7) 体感信息:概念、特征及管理研究/储节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大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14(11):148-153.

随着体感设备的日益广泛运用,体感信息将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体感信息的内涵特征、体感信息系统结构、体感信息管理方法,进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比较经典的体感设备及其应用的领域,最后指出,体感信息消费成为人们未来信息消费的重要部分,体感信息生产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领域,体感设备促进沉浸式互联网的发展,体感技术让部分隐形知识的开发管理成为可能。(樊晶晶)

AELISE  3821-60-15(7) 基于用户主题偏好的智能检索算法及实现/周育忠(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王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科学,2014,32(11):7-12,18.

为在庞大的数据中心中实现用户个性化检索,使检索结果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文章从用户对文献的查阅日志及用户间的关联关系入手,结合电力行业主题范畴表,获取用户的主题偏好。综合考虑检索相关度、用户主题偏好、文献来源权威性分析、引用关系分析等,建立新的排序模型,将与用户需求最相关的文献排到前面,提高检索功能的用户体验。新的系统采用Lucene4.3所谓底层检索技术,提供统一检索入口、智能提示、检索纠错、相关反馈、相关主题提示等功能,评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检索满意度和效率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刘 丹)

AELISE  3822-60-15(7) 长期保存中的数字对象不变性研究/吴振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1):1-9.

为研究在长期保存实践中如何应用不变性检查保障数字对象持久不变,指导可信赖保存系统研发工作。通过分析保存领域的相关标准规范,对比相关工具,总结保存实践,按照保存生命周期流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在长期保存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关键节点上(摄入、生成AIP、存储、分发),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不变性检查方法和策略实施不变性检查,同时总结不变性信息的存储方式和不变性功能的构建方式。从而得出结论:有利于帮助保存系统的开发人员了解和掌握不变性检查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开发不变性检查功能和策略,有效保障数字对象的持久不变性。(闫东芳)

AELISE  3823-60-15(7) 社群环境下的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实验研究 /吴丹,向雪(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2):1-9.

文章探究了社群类型和任务难度对协同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通过基于模拟实验等方法的论证,认为在社群类型方面,社群比非社群在协同信息检索中有更多的推荐行为,在检索式构造上不依赖于检索系统,协作方式更为多样化,对任务相关知识的认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局限在于实验研究的是现实社群,还应加强对虚拟社群以及其他社群的研究。社群类型和任务难度对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在不同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社群因素的影响比任务因素的影响大。社群与非社群的协同信息检索行为差异较大,但专业社群与兴趣社群则差异不显著。(杨 蕾)

AELISE  3824-60-15(7) 公共部门信息系统低效、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陈传夫,余梅(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情报杂志,2014(12):189-193,132.

公共部门信息系统的低效、失败普遍存在,并且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调查了国内外研究公共部门信息系统低效、失败的文献,评述了文献发展趋势,从项目的宏观管理、组织环境、实施流程、研发技术、参与者、风险管理等六个方面归纳了影响公共部门信息系统低效、失败的原因,并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樊晶晶)

AELISE  3825-60-15(7)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专题主持人导语/沙勇忠(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情报资料工作,2014(6):5.

在阐述公共危机信息管理(PCIM)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根据信息与公共危机管理之间关系,发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流程都离不开对相应信息的需求和信息管理的支持,从而得出结论,PCIM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其研究对促进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PCIM作为新兴领域,尚未有明确的学科概念界定。国外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危机信息学、灾害信息学等。由荷兰、比利时和美国的三位学者发起成立的“危机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协会,于2009年创办了《应急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学刊》,标志着PCIM领域专业学术研究组织及学术期刊的建立及其常态化。(闫东芳)

AELISE  3826-60-15(7)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公共危机事件案例检索方法/沙勇忠(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史忠贤[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情报资料工作,2014 (6):6-11.

通过借鉴已有文本处理、特征提取和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建构了公共危机事件案例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并以兰州大学PCIM团队建设的中国公共危机事件案例知识库为例,在以案例推理研究和语义相似度研究两方面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选择案例库中同类案例相似度和异类案例相似度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四个案例进行了对比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案例相似度计算模型方法具有有效性,为公共危机事件的案例推理增加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闫东芳)

[知识产权相关研究]

AELISE  3827-60-15(7) 美国信息保障的政策法律制度分析/相丽玲,李锐(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报科学,2014,32(11):41-44.

美国于1998年颁布的《保护国家基本信息设施》即出现了“信息保障”的概念,在信息保障的政策法律制定方面是制定数目最多、法律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文章从信息安全的立法原则、保密标准体系、信息保障的战略目标、信息保障法的体系结构及内容、技术体系、机构体系六个角度,整体展现出美国信息保障政策法律制度的构架。并提出我国在构建信息保障政策法律的过程中,应注意增强科学性,提升法律地位,加强与国际信息保障政策法规的一致与接轨。(刘 丹)

AELISE  3828-60-15(7) 政府数据开放许可适用研究 /迪莉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图书馆,2014(6):91-93,96.

数据开放许可的应用对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开放数据许可的类型以及国外政府数据开放许可适用情况,指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许可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许可制度的策略:其一是将知识共享许可纳入到我国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中,优化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其二是正确划分政府信息和数据版权归属;其三是政府出台相关的知识共享许可的政策,大力推广知识共享许可在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强政府网站采用知识共享许可发布信息。(杨 蕾)

AELISE  3829-60-15(7) 试论在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中《著作权法》的缺失与完善对策/王爱霞(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等//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30-33.

在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信息保存机构必须享有保存权、复制权、使用权等各种著作权,这些权利的实现要得到法律的保障。然而,我国《著作权法》对于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方面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只有明确界定“合理使用”,细化“复制权”,重构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制度,建立完善的著作权法律制度,才能为我国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记忆的保存。(樊晶晶)

[知识与知识管理]

AELISE  3830-60-15(7) 国内知识元研究综述/郭少友(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 (11):38-41,79.

自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情报学家弗拉基米尔·斯拉麦卡提出,知识的控制单位将从文献深化到文献中的数据、公式、实事、结论等最小的独立的“知识元”开始,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和持久的研究。研究涉及的领域主要来自教育学领域、计算机科学领域和图书情报领域,所讨论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育资源、医学数字资源、一般数字资源。讨论的内容涉及知识元的基本概念、类型、抽取、表示、链接与集成、应用等多个方面。作者针对知识元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徐 娜)

AELISE  3831-60-15(7) 非遗数字资源的元数据规范与应用研究/许鑫,张悦悦(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13-20,34.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非遗元数据标准研究进行分析归纳,以国际通用的DC元数据标准为基础,综合我国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现有数字资源库检索情况以及与其他各类资源整合的需要,从资源内容及属性、管理规范两个角度提炼出非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再根据非遗特点进行元素扩展,设计了一套较为全面合理并具有一定扩充性的元数据标准,将其应用于实际非遗数字资源信息组织上。(闵星星)

AELISE  3832-60-15(7) 基于多源网络学术信息聚合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张洋(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谢卓力(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2014,58 (22):84-94.

选择图书情报领域学术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平台的学术信息聚合进行探讨。首先利用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传统数据库搜索对应主题的文献,同时利用网络抓取软件搜索新型网络学术数据。基于文献关键词共现矩阵,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等共现分析方法,构建关键词知识图谱,识别网络数据库、学术博客、学术论坛的研究主题。然后,运用单源、无权多源聚合、含权多源聚合等多源信息聚合方法,设置聚合权重,完善知识图谱的构建。最后,通过限定作者群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优化知识图谱的方法。研究表明,以多源学术信息平台作为数据来源、运用信息聚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可以适应学术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揭示更为丰富的知识内容。(闵星星)

AELISE  3833-60-15(7) 高校移动图书馆大学生用户认知结构探索性研究/贾东琴(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董伟(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4):37-44,79.

文章调查已有的移动图书馆,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例过半,故访谈移动图书馆的大学生用户,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凝聚子群分析和中心性分析方法对移动图书馆认知结构的构成及其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发现,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认知结构包含四个方面:服务的便携性和效率,系统和移动设备的易用性,界面的友好程度和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其中用户对系统和设备的易用性的认知处于整个认知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直接作用和影响着用户对服务、资源以及界面的相关认知。(刘 丹)

AELISE  3834-60-15(7) 基于维基语义图的词语语义相关度计算研究/刘晓亮(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信息管理系)//情报学报,2014,33(11):1124-1132.

文章针对词语语义相关度计算缺乏统一模型框架与典型随机游走模型PPR(Personalized PageRank)中的问题,提出基于维基语义图的词语语义相关度算法P3R(Penalized-Personalized PageRank)。P3R强调词语相关关系的相对性,能够减小PPR“马太效应”对相关度计算产生的影响,同时集成多种语义特征于一个统一的维基多关系语义图模型,使不同语义关系得到相互增强。实验中,比对典型方法验证了P3R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樊晶晶)

AELISE  3835-60-15(7) 树型网络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一个分类视角/李雪琴(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等//情报学报,2014,33(11):1146-1159.

树型网络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针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在将树型网络划分为有序树和无序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有序树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归纳为基于操作策略(operating strategy)、基于分解策略(decomposition strategy)、基于路径比较(path comparison)、基于节点比较(node comparison)四大类;将无序树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归纳为双边匹配(bilateral matching)法、最大公共子树(largest public subtree)法两大类。对于上述每类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分析相关经典算法及后续优化算法,总结了各类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处理对象、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领域应用要求及适用原因。最后探讨了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樊晶晶)

AELISE  3836-60-15(7) 基于叙词分析的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选题差异研究——兼谈标准叙词索引与引文索引数据的混合应用/钟镇(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情报学报,2014,33(11):1185-1193.

文章为验证论文选题与论文影响力之间的相关性,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引文索引数据与CAB数据库提供的叙词索引数据,以高频叙词作为热点依据,比较了九种农业经济与政策SCI源期刊高被引论文与零被引论文的选题。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在总体上都有着比零被引论文更高的热点叙词分配率,说明热点选题对于论文影响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最后还对叙词索引数据应用以及知识图谱绘制的阈值参数选取等与研究结论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樊晶晶)

AELISE  3837-60-15(7) 移动新媒体的知识共享因素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郭宇等(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情报学报,2014,33(12):1277-1287.

文章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四者和谐发展的角度,在国内外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相关理论及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归纳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移动新媒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移动新媒体环境下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提出的信息生态因子、知识共享意愿和知识共享效果之间的假设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可用。(刘 丹)

AELISE  3838-60-15(7) 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知识基础探析——以因子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张勤,王秀荣(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情报科学,2014,32(12):37-42.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近涌现的管理思想和交叉学科,文章运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及Excel、SPSS、UCINET、NetDraw软件,绘制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知识图谱,揭示出本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理论来源。与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进行比较,指出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是研究主题分散。通过研究再次印证引文分析适合揭示学科发展历程,文献共被引分析可直接鉴别知识基础,是一种有效的绘制知识图谱的方法。(刘 丹)

AELISE  3839-60-15(7) 数字图书馆多种类型文献混合自动分类研究/李湘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等 //图书馆论坛,2014(11):42-48.

文章以图书、网页、学术性期刊和非学术性期刊等四种文献类型文献为研究对象,探索数字图书馆环境下对馆藏文献进行分类组织。多种类型文献单独及混合自动分类的可行性及特点。采用KNN等分类算法对多种类型文献进行分类实验并分析比较。实验表明:随着实验文本数量的增加,各种类型文献的单独自动分类准确率有2%至7.8%不等的提升。图书与学术性期刊、网页与非学术性期刊之间的混合分类效果较好,分类准确率可达到85%以上;对多种类型文献实现基于自动分类的统一组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徐 娜)

AELISE  3840-60-15(7) 数字保存项目的延迟期权价值计量研究——基于对特色数字资源保存项目的分析/臧国全,董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1):1-7.

特色数字资源保存项目是信息保存机构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本机构特色的可供用户访问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库。文章分析了特色数字资源保存项目的生命周期,探讨了这类项目投资自成本、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研究了这类项目收入现金流的特征、影响因素和计量方法,构建了这类项目的延迟期权价值计量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概念性示例展示了延迟期权计量模型的求解方法。(徐 娜)

AELISE  3841-60-15(7) 基于书目框架(BIBFRAME)的家谱本体设计/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系统网络中心研究开发部)等//图书馆论坛,2014(11):5-19.

AELISE  3842-60-15(7)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外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对比分析/邱均平,方国平(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2):51-61,

文章从多角度对中外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对5582篇来自CNKI、10348篇来自Web of Science、5573篇来自与语言处理相关的重大国际会议文献,采用词频统计法、工现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知识图谱呈现统计结果。统计结果表明,中外对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研究内容都集中在信息抽取、人工智能、信息检索、机器翻译、机器学习等领域。其局限在于检索主题词的选取、数据清洗时的主观性给研究带来误差。同时,文章对国内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杨 蕾)

AELISE  3844-60-15(7) 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的困惑、反思和探索—我们需要转移什么?/刘一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 (11):17-19,16.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知识转移是图书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知识理论和图书馆理论的融合。然而在积累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目标不显著,主导模式不明确,框架不合理,方向缺失,资本结构体系模糊,形式被忽略,分析缺乏条理性等一系列困惑,阻碍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的进展。对这些困惑的反思可以为图书馆知识转移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创造有利的条件。(樊晶晶)

荨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荩

AELISE  3845-60-15(7) 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论略/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图书馆论坛,2014(12):1-13.

文章分别论述了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形态。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环境包括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理念涵盖第三空间、体验互动、市民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包括读者自助、分众细化、绿色发展、分面布局、统一物流、云端计算;全球大都市图书馆服务的新形态主要有创意设计、灵活布局、移动互联、“图书馆+”。最后提出几点思考:发展新环境对大都市图书馆形成了倒逼机制;基于内容互联的文化共享服务将成为发展新趋势;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正在形成;文化安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则。(徐 娜)

AELISE  3846-60-15(7) 大英图书馆的泛在服务实践与启示 /李菲,夏南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2):85-88.

泛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作为世界知识库的大英图书馆,已有很多成效显著的泛在服务实践:(1)充实物理馆藏,发展数字馆藏,资源建设是根本;(2)建设多种数字平台,有机融入用户生活,服务传递是保障;(3)重视数据计算,分享优质资源,服务优化是动力。对我国图书馆泛在服务的启示:(1)“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生存理念,不断丰富自身资源是图书馆生存立世的根本;(2)以技术为引擎,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方式;(3)开放办馆,广泛开展社会合作的发展策略;(4)惠馈民众,有实力、负责任的形象树立。(闵星星)

AELISE  3847-60-15(7) 大学图书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吴建中(上海图书馆)//图书馆论坛,2014(12):4-8.

以图书流通和知识交流为主线,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角度,对大学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综合性分析和预测。认为大学图书馆的昨天是以藏书为中心的时代。大学图书馆的今天数字馆藏取代了纸质馆藏,图书馆的功能正悄悄发生变化,大学的动力之源过去是藏书,现在是知识,过去靠图书的流通,现在靠知识的交流,过去阅览室是为了满足个体阅读和研究,现在信息共享空间是为集体学习与合作设置的。在未来,大学图书馆将成为知识出版和交流的中心、技术创新与文化的中心、知识资源的中心。(徐 娜)

AELISE  3848-60-15(7) 2014年美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状况报告/周丽等编译(复旦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14(12):94-98.

2012年美国教育部门发布了《高校图书馆:2012抢先看》,该调查覆盖了50个州的所有具有学位授予权的3793个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哥伦比亚特区的高校图书馆,回复率为85%。文章分析了报告中的重点内容:资源购置、开馆时长和服务方式,并详细介绍了新入职图书馆员的就业与薪酬、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体现、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服务案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变革和2014年高校图书馆获奖情况,并针对以上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供国内同行参考。(徐 娜)

AELISE 3849-60-15(7) 论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指数——基于图书馆社会化的视角/吴立群(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1):8-12.

文章基于图书馆社会化视角,指出图书馆应以自身的科学发展适应与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分析建立图书馆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鉴于以往图书馆评估的局限性和定级的功利性,构建了基于图书馆社会化的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指标及测度公式,其中指标包括读者的社会分布指数、图书馆在地化指数、图书馆社会敏感指数、图书馆社会活动指数、图书馆社会关系指数、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指数。(徐 娜)

AELISE  3850-60-15(7) 图书馆2.0背景下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对高校图书馆员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井水(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 (12):2-8.

高校图书馆员的个人创新是推动图书馆2.0的基础和源动力。文章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回归和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实证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和组织支持感(POS)与高校图书馆员创新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正向影响馆员创新行为,图书馆领导通过组织支持感支持馆员创新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提高图书馆领导专业素质,提升馆员组织支持感是激发馆员创新行为,推进图书馆2.0发展的重要措施。(徐 娜)

AELISE  3851-60-15(7)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培养对策研究/郭太敏等(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2):14-18.

加强青年馆员的培养教育是图书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任务,文章首先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队伍的现状,发现他们缺乏专业精神和良好的成长体系,遂从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角度出发,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培养对策,探讨了提升青年馆员担当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三层次培养教育体系:普及大众馆员,夯实基础;遴选优秀馆员,重点发展培养;发掘潜力馆员,拔高重点培养。并且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多元化、全方位的青年馆员培养教育一体化体系,为青年馆员成长保驾护航。(刘 丹)

AELISE  3852-60-15(7)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建议/许鑫,赵嘉伦(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信息学系)//图书情报工作,2014(21):6-12.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对国内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践主要是进行非遗保护的文献资料整理、数字资源建设等,宣传和推广非遗项目,围绕非遗开展教育培训。公共图书馆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为仅有部分公共图书馆参与;从资源建设的内容来看,多以本地相关的非遗项目介绍为主,在栏目设计、内容组织、翔实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公共图书馆非遗数字资源建设以展示为主,功能较弱,提供非遗数字资源访问服务角度不容乐观。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最佳实践,提出如下建议:(1)应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模式及方法;(2)可将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与数字记忆工程项目结合起来;(3)图书馆参与非遗数字资源建设要充分借鉴现有成熟平台;(4)非遗数字资源建设中应注重各类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闵星星)

AELISE  3853-60-15(7) 田野调查: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12-21.

田野调查通常是指人类学工作者深入某一领域,通过观察、访谈、参与来获得原始资料的研究过程。田野调查方法与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从实践出发”和“从具体入手”。田野调查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有以下方面的具体效用:(1)田野调查适用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下层或边缘化地带,有助于在大传统与小传统间构建平衡;(2)田野调查适用于从多方面说明研究对象,揭示其内在因素及机理,也适用于图书馆馆员职业生态问题的研究;(3)田野调查适用于展示原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寓意。图书馆学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丰富自身方法论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学跨学科研究的能力。(闵星星)

AELISE  3854-60-15(7) 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魏大威等(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22-32.

万物互联背景下,图书馆业态是一种结合了信息全面感知,资源自增长与智能流动,并提供丰富智能服务的新业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智能感知与全面互联;大数据传播与分享;快速的技术跟踪与应用。开创公共图书馆发展新业态,要加快和完善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传输能力,逐步建设以专网为主干,虚拟网为补充,连接国家省市县数字图书馆,覆盖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图书馆一体化网络体系;加强综合业务平台和标准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设标准化图书馆业务系统;加快形成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容,推进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营造公共图书馆发展良好氛围。(闵星星)

AELISE  3855-60-15(7) 梦想与现实:构建普遍均等服务体系——以广东流动图书馆发展为例/刘洪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馆,2014(6):49-52,56.

在广东实践了11年的“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案例,正以其有别于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模式,潜移默化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带来服务理念的改变和服务效能的提升,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普遍均等”的理念,为广东图书馆事业更为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广东流动图书馆的缘起、运行绩效、项目完成目标、项目社会效益及分馆辐射效应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项目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未来发展之路。(杨 蕾)

AELISE  3856-60-15(7) 哈佛大学图书馆:重组失败后的再重组/王亚林(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耀蕾(武汉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5-9.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2012年哈佛大学对所属各独立学院的图书馆进行了重组,将全部71个图书馆划分成5个相似组,将借阅、采访、编目、数字化等公共业务纳入共享服务。但这次重组引发了很多未预料到的新问题,在各分馆的运行并不成功。2013年,哈佛大学任命新副校长,主管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再次进行重组。合并重复的职能机构,确立了8个直属部门,形成领导小组、内阁、专门委员会三方协作的图书馆领导机构。如今,二次重组依然在进行中,其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杨 蕾)

AELISE  3857-60-15(7) 社区图书馆社会资本凝聚力研究——基于苏州市四个社区的研究/李晓新(南开大学商学院)等//图书与情报,2014(6):37-45,68.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面对城市社区中人际关系冷漠、关系网络缺乏、内部信任程度低、归属感和认同感不足等社会资本缺失现象,构建城市和谐社区被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阐释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其影响力所具有的凝聚社会资本的潜能,以及社区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承担的使命。社区图书馆应承担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则具体包括:文化使命、教育使命、信息使命、社会使命等四个方面。(闫东芳)

AELISE  3858-60-15(7) 使命导向的教育质量管理:AACSB认证与我国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 /李月琳,梁娜(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情报知识,2014 (6):5-11.

阐述了国际精英商学院学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AACSB)认证标准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标准中蕴含的商业管理教育的理念及教育质量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并借鉴这些理念和方法探讨如何加强我国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质量管理,为提升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管理水平及教育质量提出建议,如构建基于使命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测评体系、多样化师资建设与管理及鼓励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等。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管理模式的改进及质量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闫东芳)

[数字图书馆]

AELISE  3859-60-15(7) 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系统中的稀疏性问题实证探析/张闪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黄鹏(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47-53.

文章分析了传统协同过滤中存在的自动化和稀疏性问题,并提出了稀疏性问题的解决对策。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现有图书推荐系统存在的自动化和稀疏性问题,并结合图书馆的特色,提出通过建立自动化评分规则,结合中图法类目体系进行图书归类,形成新的书目数据库的方法来实现图书的推荐计算。最后,通过向300名学生推荐图书,实证分析了自动化评分规则和中图法类目在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中的应用效果。(杨 蕾)

AELISE  3860-60-15(7)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阅读”/凌美秀(湖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杂志,2014(11):4-8.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阅读是诠释学与解释的核心,诠释学的任务就是为阅读服务的,而阅读同时又是理解。鉴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有丰富的阅读学理论营养,目前国内的阅读学研究,在宏观上偏重于阅读推广实践研究,而在有关阅读学学理建设上存在明显的先天性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挖掘并梳理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助益丰富和深化本土阅读学研究的学理基础。以此,本文从对阅读本质的理解以及共同构成阅读的三个有机相联的基本要素——读者、文本、阅读过程及其相关理论等方面,对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阅读理论进行梳理。(徐 娜)

AELISE  3861-60-15(7) 关联数据的访问控制技术进展研究/刘振(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2):127-132.

访问控制是关联数据环境下保护敏感数据的重要技术,文章概述了访问控制策略和常用的策略语言,重点阐述分布式云平台授权、基于标注RDF的方法、基于令牌的访问控制和基于本体的访问控制四种访问控制的改进方法。另外还介绍了在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的基于语义访问控制模型、基于关系的访问控制模型等改进模型,分析了Lockr,MyPrivacyManager,RAW等典型的应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最后讨论了衡量访问控制的一些标准。(樊晶晶)

AELISE  3862-60-15(7) 微信语音找书研究 /黎邦群(惠州学院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2014(6):54-61.

针对当前手机输入文字不便、拼写容易出错导致用户找书体验不佳的现状,通过分析语音找书的应用现状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阐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图书馆公众号语音找书应用的技术思路,采用拼写检查、中文分词、拼音搜索等关键技术和方法,判断用户的真实查询意图,优化图书查找的策略,对用户使用微信输入语音的识别结果进行修正和反馈,提出了语音找书的具体设计方案、建设实现过程、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成功实现了微信语音找书,方便了用户,提升了找书的效率与服务的质量。(闫东芳)

AELISE 3863-60-15(7) RDB原to原RDF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综述/刘振(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张智雄(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1):17-23.

为了对RDB-to-RDF的技术方法和工具进行梳理和综述,提炼其关键技术。使用Elsevier、Springer、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追溯检索RDB到RDF转换的技术和工具等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使用文献调研法,并按照研究主题进行综述。从映射思路、技术方法和实现方式等角度进行归纳和分析,比较常用的映射工具和语言的重要特性以及适用场合,列举典型的应用场景。研究存在映射工具比较时缺少具体的定量测评。从而发现该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RDB转换RDF中相关关键技术、工具以及主要应用场景。(闫东芳)

荨情报学、情报工作荩

AELISE  3864-60-15(7)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情报本征机理研究/姚乐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范炜(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6-11.

当下时代突发事件频繁,应急管理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目前已由各相关部门建成了各类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系统与平台,然而在实际的情报工作中仍存在认知模糊、协作困难、专业化程度不高等不足。文章从情报学学理与实际工作角度,剖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情报运行的过程、构成与作用机理,勾勒出快速响应的情报体系框架,提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快速响应的两点建议,以期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刘 丹)

AELISE  3865-60-15(7) 工程化思维下的科技情报研究范式——情报工程学探析/贺德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学报,2014,33(12):1236-1241.

工程化思维下的情报研究理念和科研模式是一种全面支撑大数据环境下科研情报工作的新范式,在大数据兴起、科研范式变革、方法工具演进、用户需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情报工程不断发展。文章探讨了情报工程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含义、特点、作用与价值、国内外实践进展、学科化分析等,这些研究将有利于集成新型的数据处理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海量的多源数据进行采集和加工,将信息技术和分析算法与情报学理论方法深度融合和创新,是实现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刘 丹)

AELISE 3866-60-15(7) 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服务——国外情报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研究/潘云涛,田瑞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情报学报,2014,33(12):1242-1254.

情报研究和服务的工程化是将情报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创造性应用到情报研究和服务工作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如数据、分析方法、情报技术)、工作流程以及组织管理的设计与开发中。文章从情报工程服务的流程入手,研究了情报服务的工程化流程要素:数据资源、方法工具和专家智慧,分析了爱思唯尔和印第安纳大学的情报研究实践案例。研究发现,国外优秀的情报工作已经将工程化的思维应用并贯穿到了情报实践研究工作。工程化的情报实践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多来源、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集成;分析方法工具自动化、标准体系化、流程化;专家智慧协同化,并且以上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优化系统。(刘 丹)

AELISE  3867-60-15(7) 对中国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错位及其原因的探究/彭靖里(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1-6.

通过对我国情报学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回顾以及中外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国内的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严重错位,并且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对情报学理论研究方向和发展重点的误判;情报学研究受香农通讯信息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对情报学理论研究的自主创新不够。为了从根本上克服当前我国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错位的问题,就必须强调理论研究与中国具体国情和情报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樊晶晶)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飞跃图书馆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