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论析*

2015-02-12 16:02胡志勇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安全观印度洋海洋

胡志勇◎

构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论析*

胡志勇**◎

中国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两个方面发展以保持平衡。本文从地缘战略出发,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新海洋安全观是中国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一轴两翼”是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核心,而“西翼”应成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优先发展方向。中国实施新海洋安全观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与文化等手段,加强陆地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国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上和海上通道,形成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 安全观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习近平:《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3日。也是中国对外宣传和平发展的一次正名之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互利共赢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策应新形势下世界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强国的关系

目前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特征,使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并举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国构建新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丝绸之路建设以发展贸易关系为纽带,辅之以人文交流,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海上丝绸之路完全是一种经济策略,但是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日]香农·蒂也齐:《海上丝绸之路与珍珠链》,载《外交学者》,2014年2月13日。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所蕴含的一些人文理念起到了淡化政治与安全分歧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中国周边国家安全上的忧虑。

首先,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的融合。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海上交通、海洋贸易的通道,是东西方和平交往、增进友谊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传承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而且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合作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参与国家更多,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快港口建设,促进海洋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大的现代海洋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避免各国海洋产业同质化竞争与低质化重复,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海上驿站”为依托,扩大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既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载体,又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迸发体。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建设海洋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海洋文化优势,全方位发挥海洋文化软实力,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全方位的合作与联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梦”的魅力与内涵。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并举以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更缓和的方式推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减少其他国家的防范意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黄伟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刍议》,载《南方日报》,2014年3月3日。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进一步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共享机遇,共迎挑战。

其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海洋安全观新思维。中国积极构建向西、向南两条“丝绸之路”的战略,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战略布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不仅可以增进中国与各国民众之间的感情,而且体现出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体现了新的海洋安全观。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可辐射到南亚及中东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长,使得能源运输更多地依赖海上交通线的畅通,海洋安全日益重要。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形成成熟的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理论体系。而且,随着海上争端的加剧,推动了中国海洋政策的调整。*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3)》,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第24页。中国亟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海洋安全观,以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与海上通道安全。毕竟,一定国家的海权,决定着海洋利益所具有的军事与经济价值而达到其目的的能力。*王生荣:《海洋大国与海权争夺》,海潮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45页。实际上,“国家海权”可以说是国家海上综合国力的代名词。*刘中民:《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时事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5页。中国新海洋安全观必须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国家海洋发展整体战略包括了国际和国内两个战略层次。中国新海洋安全观中的“西翼”战略与中国的南亚战略相适应,应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重点,以打破岛链封锁与马六甲困局,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战略处境,加速中国的复兴崛起。中国应利用与伊朗高原国家及阿拉伯国家在政治和传统上的基础,建立和长期保持中国在环印度洋区域的存在,保障中国海洋战略运输通道安全,实现陆海通达目标。

再次,海上丝绸之路是以经济促政治的新型合作模式。建设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举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文和科技交流的载体。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使周边国家成为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的可靠战略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李建民:《海上丝绸之路是不同发展水平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模式》,《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3月21日。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高达6900多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7.9%。这表明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经济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优越的经贸合作基础。*朱静远:《中国提议构筑“海上丝路”,各国政治意愿或面临难题》,载《新闻晚报》,2013年10月11日。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具有外交与经济的双重意义。海上丝绸之路是冷战后中国提出的首个全球战略,与我国周边外交理念一脉相承,也是中国周边外交更为具体化的一种体现,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战略举措,可以使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选择余地更大。“和平、友好、开放、包容”正成为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而“合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是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王毅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9日。同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推动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对新形势下世界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成为“中国梦”战略的合理延伸,再次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外政策中“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更多强调在战略实施和发展中惠及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寻求共赢,以放射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政治合作,从政治合作再向安全合作发展,从而使“经济共同体”提升至“命运共同体”的更高层次。

二、“一轴两翼”构成了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核心

新海洋安全观是中国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一轴两翼”展开,“一轴”即以南海为轴。近年来围绕南中国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已成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而菲律宾、越南、文莱和马来西亚等国均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近期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不断升级,已危及到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因此,以南海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轴心,凸显南海在中国新海洋安全观中的重要地位。“两翼”是指以太平洋和印度洋为东西两翼;“一轴”与“两翼”相互影响,互为补充。鉴于目前中国尚不具备与美国等大国在太平洋竞争的优势,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方面的机遇,中国应加强在印度洋的存在,以不断拓展新的国际活动空间。中国不仅要关注东翼——太平洋,更要以西翼——印度洋战略为重点发展方向,南下寻找通往印度洋新的战略通道,积极拓展与强化在印度洋的战略空间,逐步掌握西翼战略主动权,反过来又促进中国在太平洋的发展空间。因此,“一轴两翼”应成为构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核心。中国应抓紧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海洋安全战略,形成中国的话语权。坚决捍卫与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与领土统一,努力营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与海洋秩序的建设。

第一,不断强化海军建设和海洋战略。加强海上力量尤其是海军现代化建设,增强海上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海上远程投送能力,强化海上威慑能力。建设“远洋积极防御型战略海军”,重点发展海军力量与航母舰队,建立由海军力量、海上武警力量、海上民兵预备役力量“三位一体”的应急作战体制与海上国防动员体制,形成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域外大国的合作格局。

第二,不断强化国家海洋机制建设。在中国新海洋安全观演变进程中,中国应不断完善海洋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海洋管控,进一步明确与完善我国的海洋政策及法律制度,使捍卫海洋领土权益与近海核心利益、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尽早形成机制化、常态化模式。积极、灵活、妥善地处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权问题与海洋权益争端,建立相应的海上对话沟通机制,在巡航、海上补给、海上救援、打击海盗和反恐等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

第三,分阶段实施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中国新海洋安全观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中国现阶段的海洋安全观目标应以保护海洋通道安全为主,明确不同时期中国新海洋安全观发展重点与难点,采取先易后难策略,稳步推进,有效拓展中国的出海口,不断扩大中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使相关国家成为中国印度洋安全架构上的利益攸关方,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

中国实施新海洋安全观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与文化等手段,加强陆地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国通往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形成陆上通道与海上力量相配合的有利战略态势,保证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加大对中南半岛铁路等交通运输网络投入,构建经由中南半岛到印度洋的陆路通道,从而间接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以伊朗高原国家为新的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寻求战略支点,分阶段稳步推进,最终实现“一轴”与“两翼”的联通,形成东西两翼互动格局,建立以陆上地缘经济优势促进海上地缘政治优势的海洋安全战略模式,完成“一轴两翼”战略建构而成为海洋国家。

第四,积极深化新型海洋合作。在西太平洋,中美两国可以建立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加强相互协调,减少冲突,管控分歧,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中国应妥善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坚持“双边协商”的具体策略,力避南海问题国际化。客观认识印度等区外力量向南海地区的渗透,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在印度洋,中印两国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印度积极拓展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战略空间与影响,企图阻止中国力量进入印度洋。在这样的背景下,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是中国印度洋战略的关键所在。应该通过深化互利合作来规避或减少冲突。同时,积极发展和保持与印度洋沿岸非洲国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

三、印度洋应是中国新海洋安全观近期优先发展方向

中国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但是,也引起某些国家的疑虑和警惕。周边国家担心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济合作之路,而且是军事扩张之路。中国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国际社会重新表达善意、传达和平与合作的信号,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网络,是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东南亚地区可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带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从而改善中国战略处境,加速中国的复兴崛起。中国应利用与东南亚、南亚在国际政治和传统关系上的基础,建立和保持中国在环印度洋区域的存在,保障中国海洋战略运输通道安全,实现陆海通达目标。陆上的“丝路”把中国和欧洲联系起来,海上的“丝路”把中国和南亚、西亚、非洲联系起来。加快构建海陆互动格局,可以扩大中国的经济腹地,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地缘战略位置,并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随着海洋在中国全球战略中地位的日益凸显,中国可以利用陆权优势改变海权劣势,用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由陆及海,借助周边国家走向海洋。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及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与防范心态日趋上升,特别是美国的“两洋战略”、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与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存在冲突。中国应以“构建共同价值观、寻找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为原则,*朱翠萍:《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动因、挑战与应对》,载《南亚研究》,2012年第3期,第12 页。积极应对印度排他性的海洋战略,从经济、人文和外交等方面强化对印度洋地区的投入。

目前,在“东翼”——太平洋地区,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及军队,中国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与美国在“东翼”展开战略竞争,更不可能在“东翼”与美国展开战略上的抗衡。因此,中国必须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避免或减少潜在冲突,使“东翼”不至于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羁绊。中国应加大力度积极与美国、日本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发展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与此同时,在“西翼”——印度洋地区,中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在战略上一直试图将太平洋—印度洋“两洋合一”,而中南半岛成为美国实现这个战略的最佳接合点。鉴于目前中国尚不具备与美国在太平洋竞争的优势,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方面的机遇,中国应加强在印度洋的存在,以不断拓展新的国际活动空间。中国不仅要关注东翼——太平洋,更要以西翼——印度洋战略为重点发展方向,南下寻找通往印度洋新的战略通道,积极拓展与强化在印度洋的战略空间,逐步掌握西翼战略主动权。这反过来又能促进中国在太平洋的发展空间。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西翼”战略成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重点,它是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与中国的南亚战略相适应,应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重点,以打破岛链封锁与“马六甲困局”,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战略处境,加速中国的复兴崛起。中国应利用与伊朗高原国家及阿拉伯国家在政治和传统上的基础,建立和长期保持在环印度洋地区的存在。

第一,印度洋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印度洋是中国走向海洋、发展海洋战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通向南亚、中东、西亚和欧洲、非洲重要的交通、贸易、能源通道。无论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还是从非洲进口石油和矿产,都得经过印度洋航道,这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的海上航线,印度洋上“能源通道”和“贸易通道”的安全,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繁荣活跃的跨印度洋贸易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中国进出印度洋的主要通道只有马六甲海峡。85%以上的进口石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而马六甲海峡狭窄、拥挤,海盗出没,运输成本巨大,特殊时期更可能遭遇“锁喉”。“马六甲困境”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阻力。就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而言,应该着重处理的是和平时期的能源安全。*薛力:《中国“马六甲困境”被高估 下一步怎么办?》(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8月13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长,中国有多达80%的石油供应需要经过印度洋,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强。

第二,从地缘政治考量,中国应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西翼”战略。中国面临着西南印度洋方向强大的军事威胁。印度的国力、军力都较为强大,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美、日、俄、欧等主要的西方国家积极主动地拉拢印度,印度成为中国在印度洋上面临的最大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及印度洋沿岸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与防范心态日趋上升,特别是美国的“两洋战略”、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与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存在着冲突。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如果实施成功,中国若不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中国的印度洋航线将不得不完全受制于人,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应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中国发展海军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海洋权益,维护海外利益的安全。中国海军派遣舰艇编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共同维护世界航运的安全,就是中国海军和平走向深蓝的范本。*王新龙:《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载《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1期。明确不同时期“西翼”战略发展重点与难点,采取先易后难策略,稳步推进,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空间,使中国的发展惠及印度洋地区,减轻印度洋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感;主动化解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矛盾,积极疏解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压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长期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南下寻找通往印度洋新的战略通道,有效拓展中国的出海口,不断扩大中国在印度洋区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积极拓展与强化在印度洋的战略发展空间,使相关国家成为中国印度洋安全架构上的利益攸关方,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中国现阶段的“西翼”战略目标应以保卫印度洋航线为主。因此,中国“西翼”战略必须以伊朗高原国家为新的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寻求战略支点,分阶段稳步推进,最终实现印度洋与太平洋的联通,形成东西两翼互动格局,建立以陆上地缘经济优势促进海上地缘政治优势的海洋安全战略模式,由陆及海,借助周边国家走向印度洋,最终成为世界海洋强国。

第三,互连互通应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重点。中国应积极打通大西南陆上通道,直达印度洋,打通印度洋的陆上通道。中国积极构建“西翼”战略,加大对中南半岛铁路等交通运输网络投入,构建经由中南半岛到印度洋的陆路通道,从而间接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依托缅甸的地缘优势,尽早建成中缅孟国际大通道,从云南取道缅甸进入印度洋;由新疆西行至中亚最终连贯欧亚的大陆桥,将伊朗、阿富汗相联结直抵阿曼湾;以新疆喀什为起点,经中巴边境口岸红旗拉普山口,贯穿巴基斯坦全境修建一条直抵印度洋畔瓜达尔港的铁路,进而向中东和非洲东海岸扩展,以提高中国在印度洋维护地区平衡与稳定能力。中国的“西翼”战略可以打破岛链封锁与马六甲困局,跳出美、日等国的战略包围圈,大幅度增强中国的战略威慑力,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战略处境,加速中国的复兴崛起,并改变世界格局。

中国在构建“西翼”战略中,必须着眼于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海外利益拓展,确立“西翼”战略的战略取向,研究制定中国可能参与的海洋通道范围及运营方式,保障中国的海洋战略运输通道的安全,真正实现陆海通达的目标。从而为实现中国的复兴崛起创造更为有利的海洋环境。

四、中印关系是中国构建印度洋战略的核心

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两国对海洋利益的关注愈发迫切,印度洋成为中、印两国海洋利益的博弈所在。中、印两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博弈,将最终改变印度洋地区的整体战略格局,甚至对西太平洋地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应客观认识印度等区外力量向南海地区的渗透,积极寻求应对之策。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着合作与和平共处的可能性。特别是两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成为双方在印度洋事务上合作的基础。随着印度洋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可以利用陆权优势改变海权劣势,以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贸易和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促使双方追求更加务实的经济合作,形成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并进一步促使双方寻求经济领域外的合作,这为两国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与印度洋大国印度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有利于促进中印合作。

中国应继续深化与印度的双边关系,将发展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列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优先内容,并积极利用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寻求战略支点,积极按照国际惯例打造海外战略支撑点,打通印度洋的陆上通道。中国在平等、互利与发好协商基础上,在他国建立相对固定的海外补给点、人员休整点以及舰机靠泊与修理点。未来十年内,中国有望在印度洋地区最终形成以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缅甸为核心的北印度洋补给线,以吉布提、也门、阿曼、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为核心的西印度洋补给线,以塞舌尔、马达加斯加为核心的中南印度洋补给线的三线远洋战略支点态势,从而丰富中国“印度洋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国有效承担维护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稳定的大国责任和能力。

中、印两国没有必要在印度洋争夺主导权。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博弈具有非强权性、非霸权性和非扩张性,其目的仅仅是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航运安全,并非挑战印度在该地区的地位。这是两国在印度洋事务上展开合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随着中国和印度纷纷打造各自蓝水海军,并将战略投射能力从马六甲海峡延伸至亚丁湾,中、印两国应在印度洋上展开良性互补局面,共同维护印度洋的通道安全。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可建立合作机制,了解彼此的海洋需求,及时处理和化解双边在海洋方面的冲突与矛盾,规避或减少冲突。印度积极拓展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战略空间与影响,企图阻止中国力量进入印度洋。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是中国印度洋战略的关键所在,应深化互利合作,规避或减少冲突。积极发展和保持与印度洋沿岸非洲国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中国应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妥善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坚持“双边协商”的具体策略,力避南海问题国际化。中、印两国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可以平衡印度洋地区各方力量,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将有助于印度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印两国展开海上竞争的条件尚未成熟。鉴于中国海军能力不足,而且其目前重点关注海域为西太平洋地区,印度洋在未来20年仍将是美国和印度海军的天下。未来20年内,中、印两国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海上冲突。虽然大国在西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存在利益分歧,但美国和印度海军的相对优势将对印度洋上的对抗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是,中、印两国在印度洋上仍存在着潜在冲突的可能性,双方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互信。中、印两国海军之间应建立定期对话的机制。以集中讨论印度洋的海上安全、加强海军能力建设和两国海军合作等问题,以进一步加深中、印两国海军间的互信与理解。在海上救灾、反海盗、反恐和地区“海上事故”协议可行性等问题上,中、印两国海军存在着进一步合作、协调双方行动、共享有效信息的可能性与发展空间。

五、构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地缘战略意义

中国是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决定了中国必须努力在海、陆两个方面的发展中保持一定平衡。而陆地边界的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安全战略中的重心。一方面,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发展全球性的海权,中国的反制不会对美国的全球海洋霸权构成威胁。中国应积极加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加强彼此的战略关切,积极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规避或减少冲突。另一方面,在中国海域面临建国以来最复杂的环境下,中国构建新海洋安全观的重要性日趋凸显,中国积极构建新海洋安全观,可以利用陆权优势改变海权劣势,用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有助于破解中国的海洋困局、突破西方国家对华战略遏制。同时,中国积极构建新海洋安全观,也有利于保证中国能源通道安全。

构建中国新海洋安全观首先在于中国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发展面临来自海洋体系的地缘政治压力。中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后,又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它是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也是积极主动地拓展中国对外发展空间、加强战略自主性、发挥中国海陆地缘优势、有效进行海陆统筹、避免同现有海洋霸权之间正面与直接冲撞、积极应对太平洋方面压力的有效战略举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海洋战略总体上应以防御性区域战略而非全球战略为主。中国应积极主动地“谋势”与“造势”,以商业合作为主,使捍卫海洋领土权益与近海核心利益、维护中国海外利益尽早形成机制化、常态化模式。建立相应的海上对话沟通机制,在巡航、海上补给、海上救援、打击海盗和反恐等领域加强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在新的国际海上安全规则和危机处理过程中积极牵头立法,争取话语权,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海上安全新秩序与体系的建立,塑造有利于中国稳定发展的周边环境。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是片面追求自身地缘政治空间,而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和平发展战略。它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片面、单方面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零和”模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地缘政治与地缘地理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地缘战略理念的创新与超越。“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打破美国、日本对中国实施的战略包围,化解“亚太再平衡”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中国巩固并加深与沿线国家的关系,力争将经济合作的成果“外溢”到安全领域,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解决中国出海大通道较为温和的战略手段。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可成为中国开拓“两洋”出海大通道战略的目标,可采取先易后难策略,以经济合作推动政治互信,缓慢深入,逐步推动中国海权向印度洋方向拓展,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

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特征对中国海洋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应避免重蹈世界金融资本操弄下传统海洋战略的覆辙,也不会以牺牲海洋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探索新型海洋战略并影响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洋政策,成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必须考虑的主要议题。中国新海洋安全观在于自我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升华及其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新生,与周边国际建立持久良好的睦邻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中国新海洋安全观的健康发展。构建“刚而不锐”的新海洋安全观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需要,也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更符合中国一直坚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道德正义。中国新海洋安全观正从过去韬光养晦转变为积极主动维权,积极应对来自海上争端的挑战,力争实现对争议海域的有效控制。中国正积极通过海上民事合作带动海上安全合作,缓解或减少双边乃至多边的海洋冲突与矛盾;通过建立双边或多边海洋合作战略对话与磋商机制,化解海洋矛盾、实现海洋合作。新海洋安全观的转变也是中国外交的转型的关键所在,是确保中国在周边地区实现维权、维稳双重目标的战略性举措。

* 本文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构建“两洋”战略路径研究——以印度洋战略为视角(项目批准号CAMAZD201407)阶段性成果

D8

A

53-1227(2015)01-0069-11

**胡志勇: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安全观印度洋海洋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去印度洋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印度洋上接“嫦娥”回家:远望3号船精确测控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顺利再入返回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