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乎黑白之间

2015-02-12 13:35
阴山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局限刊物学术

张 伟



·编余札记·

介乎黑白之间

张 伟

刘振天先生的文章《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4日),引发了见仁见智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争鸣,也深深地触动了我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作为一所专升本地方院校里的学报主编,十余年来,我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矛盾、困惑着。我和编辑同仁认认真真地办刊,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提升学术质量,虽不敢说鞠躬尽瘁,却也是不遗余力的。有时觉得这份工作很神圣,路何漫漫,上下求索。但毋庸讳言,作为学校的学术窗口,一份具有内向性特点的学报,要保证内稿的刊发量,而受学校层次、学识水平的限制,稿件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常常陷入深深的疑虑之中,我们是不是在助纣为虐,定期地、批量地炮制着垃圾文字?是传播学术,功莫大焉,还是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说实话,内心很纠结。责任感促迫着自己要坚定信念,喜欢较真儿的思维惯性又总出来挡横儿,心头犹如雾霾笼罩一片迷茫。

刘先生及后续的几篇争鸣文章,让我停下脚步,结结实实地把问题想个明明白白。我觉得,就像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小刊物上的分量比较轻的文章,还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的。我们能不能慎用或者不用“学术垃圾”这个明显带有情绪性的短语,刘先生的文章也加了“所谓的”这个修饰语,表示是他者所言,且持有疑义。秦春华的文章斩截或曰武断地说,学术就是学术,垃圾就是垃圾,没有模糊的中间地带。(详见《光明日报》2014年11月4日13版《到底是“学术”,还是“垃圾”?》)我则想以我十几年的办刊实践为凭依告诉秦先生,你的话说得太绝对了!在学术成果里,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也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嘎嘎独造、颖然原创者,毕竟凤毛麟角。即便那些大师量级的人物,也做不到篇篇都沉甸甸的,每一发言即切中肯綮,振聋发聩,足以启迪时人、泽被后人。正因此,我们评价前辈学者,无一例外地都能发现其局限性,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个人的局限,总之,障蔽种种,在所难免。那些偏离了真理甚至南辕北辙的观点、言论,像废墟一样,留下了人类探索的足迹,弥足珍贵,绝不可以“垃圾”贬之。这一点,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看得更清楚。有了605次的失败的实验,才换来了六〇六这一药品的成功研制。人文社会科学同样允许有失之肤浅的、甚至是可笑的实验、探索。

当然,回到现实语境中来,“学术垃圾”云云,矛头所向,还不是错误的观点和言论,而是剑指低水平重复之作。这也要作仔细分辨。公然剽窃者自不待言,现在有检测软件,雷达般扫描过后,纤毫毕现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法网恢恢,无所逃遁。摭拾三五篇同题文章,增删修剪,拼凑成文,字句上稍加变通,蒙混过关,也是有的。这些无疑在痛斥、针砭之列,决不姑息,零容忍。

而在精品和赝品之间,确乎存在着大量的“合格品”,其作者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动笔之前阅读了许多相关的文献,也动脑筋去思考了,无奈,学力不逮,限于识见,事倍功半,最终写出来的文章,只在个别枝节问题上残存一得之见,绝无大的建树,遑论突破创新。有富矿,也有贫矿,我们小刊物处理和刊发的稿件中,这样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者居多。请问衮衮诸君,该如何研判?

从作者成长的角度来看,大都是从小刊物起步,然后逐渐走向大刊物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念念不忘发表他处女作的保定地区的小刊物《莲池》,他正是从这里出发,一步一步走向诺奖领奖台的。有几人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直奔《中国社会科学》呢?可见,小刊物负有培养作者的重任,让初生牛犊在变成铅字的稚嫩之作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这样的铺路石之功,不正是小刊物及其所刊发的浅显性文章的价值所在吗?假如把这类刊物统统砍掉,初入学界的莘莘学子丧失了发表园地,那无异于撤掉梯子,却让人凭空跃上高台。

退一步讲,有一批学者,他们的学问最终也没有做大,匍匐着,却执拗地坚守着。这是不争的事实吧?在北京、上海等学术中心之外,在偏远、落后地区,在实力弱小的院校、院所,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也很努力,却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一片学术的灌木丛。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况且,他们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地方院校、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对知识的原创性、学术性要求不那么高,这些学者的学识水平得其所哉,恰到好处。那么,这些人写出来的学术层次偏低的文章,正适合此一受众群体,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从作者说到了读者。《中国社会科学》之类的大刊上发表的高深文章,探触到学术前沿,没有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知识储备,是望而却步、难以卒读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要说到大报名刊上发表文章了,能不能读得懂都是个问题。学术是分层次的,与金字塔塔尖无缘的读者群体,我们就弃之不顾了吗?那倒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了。曲高和寡,读得懂高精尖的是小众,是精英知识阶层。而更多的人,读那些在他们接受能力阈限内的文章,收效更大。小刊物上的浅显性的文章,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面对种种学术失范的不堪的现实,许多人忧心如焚,大加鞑伐,意欲还学术以清明,这一点我非常理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做非黑即白的二值判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界参差不齐,永远不会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这一现实出发,客观地看待、分析,让乔木、灌木各安其位,各自生长,才是正常的学术生态。

猜你喜欢
局限刊物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刊物贺词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系列刊物介绍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
图画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