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婷(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农村地区善治下的群众思维范式
曾玉婷(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现代治理理念进入农村,使得传统的村内管理理念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农村地区从管理理念向治理理念的转变,不仅需要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参与,而且还需要农村群众对村务治理的内在认同,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反馈”机制。但是,农村群众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看法不一,农村基层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捋顺。因此,通过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研究农村群众思维范式,最终成为农村地区善治发展的助推力。
农村地区;群众思维;宗教信仰
(一)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语境下谈论“群众基础”
在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的各项事务都直接与群众利益相联系;同时,群众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表现直接而强烈。这便对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要的便是与群众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夯实群众基础。
农村基层工作者在与群众的接触过程中发觉,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态度、诚信极为看重。他们要求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要平等、礼貌地对待自己;并且坚持只要是农村基层的工作人员允诺的事情,就是带有公信力的、值得信赖的,他们必须兑现许下的承诺。否则,群众将视其为丧失诚信之人,接下去的群众工作将难以开展。而农村群众对基层工作者的认可多数情况下是对他们进行直接的口头上的评价,形成农村基层工作者各自的口碑,这样的口碑对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与通过绩效考核表、人力资源部的考评等方式考察工作人员的效益不同;口碑无关薪酬和绩效,但对工作的实施发挥直接作用。因此基层工作人员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也相对较大。
至此,从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开展可以看到,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农村地区以其淳朴、执拗之风影响着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以树立口碑的途径获得群众认可,从而巩固群众基础是农村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在群众基础上分析群众思维范式
农村基层工作者要树立口碑必须了解农村群众的思维模式及意识形态,这关系着他们的处理方式、沟通途径、诉诸渠道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实施执行各个项目必须要尽可能顺应农村群众的想法,而这对各个项目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村通公路,村村提供公共设施的项目获得了巨大成功。通了公路,农产品可以对外输出,农民因此获得了实惠。而农村群众在享有交通便利的同时,公共设施的
建设和完善,以及各种开放的公共娱乐活动,也使农村人口获得了精神方面的一定满足。但是农村人口中对基层组织的满意度依旧不高,反而认为生活的各种改变源于国内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同时,随着城乡差距问题逐一显现,农村人口为获得和城市人口相当的教育、医疗、社区等多方面的条件,汇入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如此一来,留在村内的老年人、留守儿童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大问题。
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基层工作者在实施或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了解群众真正的需求或置群众真正的需求于不顾。而且,必须指出的是,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物质生活的满足无法填补精神生活的空缺;一旦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不能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
总之,立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角度,夯实群众基础、提高群众满意度、建设农村精神文明都要求透彻了解农村群众的意识形态。
(一)儒家道德准则下农村群众的“人伦观”
1.农村人的“仁”和“义”。
儒家的道德观植根于“义”与“仁”思想。孔子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样的“义”旨在于遵循,是一种对于事物原有样子的尊重。冯友兰将其解释为:“‘义’是一种观点形式的规范。”而“仁”则立足于具体实施,“仁”与“爱人”往往被联系起来。冯友兰认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的“仁”更多含有一种“品德完美”的意味。即为:“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事实上,这样一种仁义的道德观最为核心的即为教育人们该如何去爱戴比你年长之人,该如何爱护比你年幼之人,与你周边的人相亲相爱。植根于“仁”、“义”的儒家道德观积淀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即尊老爱幼。这样一种尊老爱幼的思想,在农村表现尤为清晰、明确和直接。
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小家庭为核心,可以外延到以堂、表关系为纽带的大家庭,继而是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亲人关系的族,族之外是村,村之外是片区。族与族、村与村、片区与片区之间又会基于有无通婚的远近亲疏关系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深浅。同时,不同的家族、不同的村、不同的片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会拥有不同的资源,包括土地、农作物、植被等等。这样便会导致他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农村人口间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重视人伦关系,而且还强调一种基于人伦的道德。一方面,长幼尊卑在农村被严格地执行,这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教养,而这样的教养紧密联系着一个家庭甚至家族在村内或片区内的口碑。他们对这样的口碑极为重视因为无论事情好坏在农村总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与其说农村人口极为在意他人看法,不如认为在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清晰甚至相当透明另一方面,“爱人”思想在农村中是基于人伦的道德的突出表征。在农村,人们在农忙时相互帮忙协助,要是某个家庭出现问题,或发生事情村内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聚集起来,该出力的出力,该出谋划策的出谋划策。相互帮助在农村不仅仅是一项美德,甚至是每个人心中所默许的一种义务。而且在农村,屋与屋、房与房之间总会保留互通往来的通道,农闲时,他们总喜欢到各家串串门。淳朴的农村风情的背后是对千年来儒家“仁爱”思想的传承。总之,在农村,所谓的“人情味”正说明了它所赖以生存的人伦关系及基于人伦的道德,一旦人伦关系衰落甚至瓦解,那么村将不村,沦为极为冷清之地。
2.对村务组织者个人魅力及道德涵养的内在诉求。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行为皆发于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的发展结果即为孔子所强调的“四德”。同时,孟子坚持,对于人的美德而言,只要没有外力的阻碍,就能如树种一般自然而然成长为大树如花苞一般自然而然盛开为花朵。孟子对人伦关系的重视超过孔子,相较于孔子,孟子对人伦关系的阐释更加具体。以此,孟子在人性善理论和“四端”道德学说基础上,提出了“内圣外王”政治哲学思想,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王”思想极
为相似。这样的政治哲学思想尽管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它表明了人们对于领导者很高的道德要求,成为人们对于理想领导者的美好希冀。
农村中,群众对于能够管理自身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对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和道德素养的认可。就像在农村,在家族内,德高望重的年长之人是最具备权威之人,他们往往对晚辈的道德教育起着关键作用。而在管理村内事务中,村民自主选举出自己的当家人,而这样一个当家人在农村首先是口碑较好,值得人们信赖之人。人们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主要是根据他们在进行选举之前的言行举止和口碑评价,然后他们会把对候选人的评价口耳相传,人们都很容易受到大众评价的影响而做出决定。
最终,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他们认为道德素养相对较高、竞选承诺符合自身利益之人。但随着物质需求的不断膨胀,农村人口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之际,出现一些违背自己的初衷的违心之举。之后也因此不仅自身利益没能获得有效满足,而且使得村内的信誉衰落而怨声载道。试想,照此趋势发展,人们最终还会倾向于选择能真正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人,作为村内的负责人。
3.对“兴邦”的至真至诚态度。
王守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王守渊所说的学做大人之学。而王守仁以为:“诚意无非是‘正事’和‘致和’。”老少妇孺皆知晓的八条目的:致和,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有象道家的“出世”之学,也有象儒家一样的“入世”之学。“出世”与“入世”的区别在于对此岸世界的追求持有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和对彼岸世界的追求是否超越此岸世界的追求。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出世”与“入世”的两个极端,历史车轮越近,人们在两个极端中则越为折中,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所谓的“中庸之道”。
以淳朴民风灌溉而生长的农村人,深刻地体会着国家为改善自身生活、医疗、教育等条件所做的努力。他们以最真诚的态度感谢所获得的一切,同时也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致和”和“格物”是农村群众所信奉的做人及做事之道。只有这样,靠天生存的他们才能依靠自己的耕种获得收成,农产品才能对外输出。农村人口对“格物”思想的理解,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对事物原有样子的尊重。至于“致和”则是他们长期以来希望达到的状态,所谓“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农村人并不了解所谓的“诚意”和“正心”,但他们却可以对事事都保持着自己的至诚态度,匡正自己的内心。对他们而言更谈不上“修身”“治国”“平天下”,他们只是在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于国家的稳定却弥足珍贵。
(二)农村群众兼具“从善”和“精神寄托特质的传统宗教信仰
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信仰在农村地区表现不能忽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要善于引导农村群众的宗教信仰并且尊重他们的信仰自由,避免对自身工作造成阻碍。此外,农村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1.传统宗教信仰带有小农经济色彩。
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叩开中国紧锁的大门,工业化趋势却没有将农村地区的“农业至上”的思想完全褪去,而且未来也很难撼动农村人口对农业的重视。这源于中国自古以来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始终保有一种难以割舍之情,农为“本”,商为“末”的小农经济思想历经千年,依旧深刻地影响着农村地区。古代农业对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农民依赖于土地,迁移的难度远大于四处漂泊的商贾;而且常年耕作的农民所形成的是单纯淳朴、善于服从的性格,这与商人计谋多、不顺服的特征是大相径庭的。而现代农业仍旧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平稳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城乡差距加大的社会现实下,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数持续上升,使得原本处于稳定不变状态下的农村人口变成流动性大稳定性低的群体。
一方面,受到长期小农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靠天生存思维的影响,农村人往往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依赖于对某个神灵或宗教的信奉。他们根据不同时节、地点和不同需求,将上古传说与宗教人物相互对应,形成了让他们能一连串道出的信奉对象的称谓。在举行宗教仪式的过程中,他们习惯于割舍自身部分的收成、金钱等等来进行供奉。这样,神职人员也被他们赋予了神性,代
替神灵收取财物,扩大了信众范围。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从安稳处境中流向漂泊大军中,农村人口对于宗教的信仰不减反增。
2.传统宗教信仰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中国人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人们对儒学和道学为主流的学派信奉远超对宗教的信仰。中国除了本土成长而来的道教,多数宗教为“泊来品”,包括玄奘从印度引入的佛教,以及其他途径输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在国内多数的信教群体在农村地区,而且以信仰佛教为主。以佛教为例,该教派讲求“因果报应”,他们的术语称之为“业”与“果报”,今生是对前世的“业”的果报,以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部分社会调查者指出,当前的信教群众多为农村地区的年长者。这具有一定的道理,源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表现为免灾、消祸、祛病、求升迁、求子等等,主要是一些功利性的目的,这样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会逐渐消退对某种宗教的信仰。但这些结论都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对于原先就已信教的群众,生活需求得以进一步满足只能更加笃定他们对自身宗教的信仰;另一方面,人们的信仰也同样存在可变性。原本信教的群众可能不再信教,原本不信教的也可能信教,这都会因生活中的某个契机而改变,只是前者的几率来得比后者小得多。
农村人擅于将教义与自己的生活感悟联系起来。越是信仰宗教的人们,越是对生活之事看的平淡,他们对于教义内的超脱世界甚是崇拜,对神灵的崇拜成为他们生活生产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在农村地区,人们的信仰对象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信仰对象存在的较大差异,以佛教为主流,还有基督教、道教等。但就个体自身而言,信仰的对象则相对单一。这是对于某个信徒一生而言的,只有极小的几率使得该信徒放弃原有的信仰。
3.传统宗教信仰带有家族传承性特征。
农村中的每个家庭中,长辈影响着晚辈的信教意愿,即使是认为自己不信教的个人在一个信教的家庭内部,也无法像彻底的不信教群体一样,完全忽视该宗教的存在。同时,信众大多数的祭祀仪式多为在家庭内部或特定地点进行,同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其他人。一些宗教教义中关于生死轮回、是非有无等都与解释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所遇问题联系起来,人们因此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
同时,因为在农村地区,人们也会对于神明的灵验度进行评价而且口耳相传。信众一股脑地挤向人们都认为的更为灵验之处。因此,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往往最后聚集到特定地点,并且根据信众的多寡向周围辐射。
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人们都可以看到农村群众对于人伦关系和人伦的道德的重视;同时传统的宗教信仰也在农村地区拥有许多受众。因此,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推行农村地区善治不能忽视农村群众思维范式的存在。在村民仍旧采取较为极端的诉诸途径的社会现实面前,农村基层工作者无法选择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对象。以此,他们必须将村民的思维范式作为工作实施的考虑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在人伦关系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以及他们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农村群众往往“抱团取暖”,以利益联结起来的团体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也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但是,农村地区善治的出现为我们缓解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与农村群众的紧张关系提出了良策,它旨在于融合农村传统的价值理念与现代公平、公正、平等、自治、透明等理念,通过现代化治理手段完成这样的融合,最终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反馈”机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推动新农村建设站上一个新台阶。·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2]费孝通.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M].北京:外研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4.
[3]任中平.村民自治究竟应当向何处去[J].理论与改革,2011,(3)132-138.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7.
[5]李新慧,李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路径[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74.
[6]鲁昕,张立兴.村民自治问题研究—以新农村法治建设为基点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3).
[7]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及建议[J].学术与交流(社会科学版),2011,(01).
[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D638
A
1009-6566(2015)04-0016-04
2015-06-11
曾玉婷(1991—),女,福建龙岩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