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德芹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推进全民阅读是图书馆的使命。在当今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怎样让百姓随时拥有一个自由、平等的阅读服务环境,保障公众的阅读权利,是图书馆人应深思的问题。辽宁省图书馆流动图书馆服务以其崭新的服务模式,遵循“动起来”“走下去”的服务原则,积极开展“百万图书万里行”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很好地满足了百姓的阅读需求,有效实践了普遍均等的服务理念。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流动服务应成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常态模式。
辽宁省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于2013年下半年筹建,是由现代大巴经过合理改装而成。车体长11.95米,宽2.55米,高3.69米。车内服务设施完善,有无线网络、手提电脑、液晶电视、空调、自动发电机、微波炉、阅览桌椅、固定服务电话等。车内配置《中图法》分类体系22大类的图书及根据本馆藏书优势,结合新浪读书、当当书城、亚马逊书店等数十家知名网站的畅销图书精心整合向读者推荐的“辽图好书榜”“文溯书苑”“名家名著”品牌书目专架。
流动图书馆承载图书6000余册,(馆内3辆车共载近20000册)。车内悬挂有当月22个定点定时服务点位时间运行表。车体内外均有辽宁省图书馆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关注辽宁省图书馆信息,或办理网上续借手续,或上网查询利用该馆的数字资源库。
流动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公共文化设施优势,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推广阅读;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借阅方式,平等、自由的阅读空间;热情周到地做好读者知识的导航员,充分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
流动图书馆以“新”“奇”“特”为特色。“新”,即配置新书;“奇”,即形式新颖奇特;“特”,即环境特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流动图书馆加以“流动”二字,很明确地说明了流动图书馆的最大服务特点就是“动”。即“动起来”“走下去”“让车轮转起来”。要“动在文化中”“走在基层中”“转在百姓中”。通过“动”“走”“转”来实现图书馆服务社会、传承知识的职能。
流动图书馆如何运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目标,收到更好服务效益?基于此,辽宁省图书馆流动服务组人员历经半年的走访调研(包括对街道、社区、机关、企业等单位),最终通过科学布局,确立了以15分钟车程为半径的“点位划分”原则,设立固定服务站点22个和临时服务站点10余个。采取了“定点定时巡回式”及“点对点式”的服务方式。无论是“定点定时巡回式”服务还是“点对点式”服务,都是将图书馆“开进”百姓中间,让车轮真正转起来,做到让百姓在家门口、在单位、在逛街休闲时随时随地都能读到图书,借到图书。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流动图书馆以方便、快捷、灵活的服务实现常态化模式,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定点定时巡回式”服务是流动图书馆的一种最基本的常态化服务方式。就是在每周的同一周期分别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服务,依次循环。目前每天中午12:30-14:30及下午16:30-18:30时间段为服务时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定点定时巡回式”服务方式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读者的关注。读者对流动图书馆只是感到好奇,观望者多,而利用者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书车定点定时不断出现,强化了人们的意识,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定点定时巡回式”的服务慢慢地被读者接受了。目前,“定点定时巡回式”服务由原来的每个服务点1~3个持证者转变成20~30个,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由于服务已成规律,现在每到流动图书馆服务日,固定站点就会有好多人在那里等候。上车阅览、借书人数也平均高达百人以上。人们在流动图书馆里借阅图书的同时,也在相互交流着个人的阅读感受,彼此推荐着好书,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无限乐趣。
为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有效为广大读者服务,覆盖社会文化受众面,使服务精益求精,流动图书馆根据不同地点,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开展了以“百万图书万里行”为主题的“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点对点式”的“六进”服务活动。“点对点式”服务主要是针对单位集体而言,它的服务时间相对于“定点定时巡回式”来说比较灵活。一般由被服务单位或需求单位自行而定。
流动图书馆2014年全年提供“点对点式”服务81个点次,开办流动展览4次,赴省内其他城市及乡下服务7次,为服刑人员、农民工子弟、敬老院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4次。以“点对点式”的服务深入基层群众实际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现在,有些点位已变成流动图书馆每月固定的服务单位。
3.2.1 进监狱
监狱是改造人格的特殊教育场所,在那里人身自由、学习权利等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服刑人员而言,让他们在特殊的教育环境中,通过不间断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规范的道德准则、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自身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对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认同,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式,由“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转化为实现精神变物质的飞跃[1]
文化知识教育作为监狱管理罪犯的重要手段,就是使服刑人员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犯罪的性质及其危害性,改进认知结构,提高发现真、善、美的能力,从而积极改造,保持健康人格,达到早日成为守法公民的目的[2]。
辽宁省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的首日试运行就选在了地处偏远的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监狱城,为那里的基层民警及服刑人员服务。车上除供狱警借阅的书外,还特意精心选择了适宜服刑人员看的励志人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图书。服务当天,流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现场为狱警办证53个,同时20余名在狱中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也享受到了免费办证的优惠待遇。并为他们现场办理借阅图书手续。流动图书馆进监狱,真正达到了让服刑人员有书读,“入狱学文化,出狱有技术”的目标[3]。
另外,流动图书馆开进监狱城为监狱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刑人员服务,一方面激发了狱警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他们将会提高一定的管理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弥补了服刑人员文化教育的缺陷,保障了其文化教育的延续性。
3.2.2 进军营
30多年以来,辽宁省图书馆一直与部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多个部队建立了图书流动站,将馆内一定数量的图书通过集体借阅的方式借给部队,协助他们成立自己的阅览室。
流动图书馆的“进军营”服务,是在以往流动站服务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延伸服务。它采用“点对点式”服务,每隔4周就进入部队一次,为战士们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根据部队特殊需求,车内除配置军事思想、国学、战争、历史方面的书籍以外,为配合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需要,流动图书馆还增加了专业技能方面的图书。根据部队政治需求又将辽海讲坛、辽图讲座、名家讲堂等名家名人讲座光盘推荐给他们,如:《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民营经济增长》《书韵留香—追求一种雅致的生活》等用以做教学演示,提升部队指战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及军地两用意识。
流动图书馆服务得到部队广大指战员的一致好评,称流动图书馆开进军营使“强军路上有了书香陪伴”。
3.2.3 进社区
文化素养对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及自身素养起着关键作用。辽宁省图书馆为使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共享作用,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将流动图书馆开进社区百姓身边,为不便来图书馆的百姓提供在家门口就能借到、读到图书的方便条件[3],让“流动书屋就在身边”成为了现实。为解决贫困家庭教育困难,2014年暑假期间,流动图书馆开进沈阳市大东区浅草社区,让孩子们在车上尽情地现场体验阅读,并将国家教育部暑期确定的阅读书目图书《专心让我更出色》《书虫和他的书》等连同精美的书签一起送到农民工子女手中,还和他们共同开展了“读书圆梦快乐成长”的主题活动。农民工子女“精灵关爱团爱心托管班”“雷锋校外中心”的孩子们踊跃参与活动。这种在家门口免费看书的服务不仅体现了辽宁省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是对农民工子女文化权利的保障和维护。此外,流动图书馆还开进鞍山福康社区,为“鞍山市社会科普文化系列活动之科普进社区 知识惠民生”服务;为沈阳市沈河区“幸福沈河 打造五个家园”等活动服务。这些活动都深受百姓喜爱。
3.2.4 进校园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对学生来说,“读书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为了充实教师生活,配合学校以“读”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了使学生更多地读书,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流动图书馆开展了“书香进校园”活动。流动图书馆已先后为省实验中学、沈阳市育才学校、沈阳市沈河区泉园二小、抚顺新民小学等多所学校师生送去百科知识、国学经典、悦读童趣等方面的系列图书。
为了充实教学生活,让学生们对科技有深刻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2014年9月,流动车图书馆举办了“携手共进书香进校园”活动,携手辽宁省科技馆科技大篷车一同进入抚顺海浪乡海浪小学。科技大篷车带去的奇妙科技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动手实践乐趣的同时,也对实验结果充满了好奇。流动图书馆上的《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少年科学书库》《我们身边的科学》等系列图书及时给孩子们答疑解惑,让孩子们既感受到做试验成功的乐趣,又感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收获,增添了继续阅读的动力。
流动图书馆的“书香进校园”活动让老师感觉到“读书是一种责任”,让学生感觉到“读书是一种乐趣。”可见,阅读在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的同时,也在助推着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使教书、育人相辅相成。
3.2.5 进银行
“书香飘万里,民生在身边”是流动图书馆与沈阳市民生银行共同开展的惠民活动。自2014年4月份活动开展以来,流动图书馆除每月定期上门服务外,已先后两次向该行阅览室赠送期刊杂志千余册,提供图书500余本,以满足银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流动图书馆还多次开进离市中心较远的于洪支行、怒江支行为那里的员工及周边居民服务。现在“市场分析”“营销创业”“儿童教育”等图书已成为银行员工最喜欢的图书。读者留言簿已成为银行员工预约借书的最佳沟通途径。
由于银行为对外服务窗口,停泊在银行门口的流动车时常引来许多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注意,他们也顺便来车上瞧瞧,了解流动图书馆的情况,有些客户也趁此机会办理了借阅证,并根据全市22个点位不同的运行时间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借还图书。
流动图书馆进银行,既利于银行员工,又利于客户,方便灵活,一举两得,让“才”“富”真正在百姓中共同生长起来。截至目前,银行员工及银行客户已在流动图书馆办理借阅证100余个,借书5000余册。
3.2.6 进乡村
图书馆以其公益性原则无偿地为社会服务。图书馆文化又以其特有的人文精神展示着一种对人的关怀[4]。为让图书馆的文献“动起来”“走出去”,真正实现“藏为所用”,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流动图书馆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开展了“送知识文化下乡”活动。
2015年5月15日,流动图书馆开进沈阳市于洪区光辉街道东老边村社区,为“关注民生情系百姓——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服务。结合当地农村地域特色及农民需求,流动图书馆准备了简单易学、图文并茂的种植、养殖、养生保健、手工制作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图书,并将精心调研编制的《农村实用科技资料系列丛书》如《科学养鸭技术》《水稻田病虫害的防治》《如何购买化肥和化肥的施用》等图书资料10余种5000余册及各种科普、娱乐、文化教育等期刊1000余册,现场免费赠送给农民朋友。场面热烈火爆,农民朋友纷纷抢要资料,同时也一再频频表示感谢。
“送知识文化下乡村”活动给农民送去了温暖和关怀。它不仅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知识,也送去了关于农业的新技术和信息,为农民各自的经营发展、勤劳致富提供了精神食粮。
流动图书馆自2014年1月14日正式运行开馆以来,不断努力创新,延伸服务触角,在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图书馆文化惠民的亮丽品牌。据统计,2014年全年共借阅图书册次136605;借阅人次44196;固定点对点服务789个;办证1265个;接听读者咨询电话3000余个;服务行驶里程15405公里。流动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也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图书馆报》《丹东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香港大公报》等众多媒体报道,文化部网、辽宁省人民政府网、中国沈阳政府网等也竞相转载报道。
流动图书馆服务给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车轮上的图书馆”愈来愈被人们所熟知,所认同,所喜爱。如今,流动图书馆方便惠民的服务品牌已逐渐形成,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品牌只是一个标志,唯有服务才是其亮丽的本质内涵。实践证明,流动图书馆服务应该成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常态模式。
[1]于荣中.论我国监狱的十大传统教育方法[J].中国监狱,2013(6):31.
[2]李随军.中国监狱罪犯的文化知识教育[J].中国监狱,2013(6):43-44.
[3]王宝芝.全民阅读意识培养与学习型社会建设[J].图书馆学刊,213(5):10.
[4]袁景珍.对图书馆文化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4(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