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
提及伊朗,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很多比较沉重的词:宗教狂热、恐怖主义、两伊战争、核武器、美国人质事件、长期制裁等,但我一直记得,这个在很多中国人心中似乎与“危险”画着等号的国家,它的前世有一个梦一样的名字:波斯。这个遥远但不绝于耳的名字,它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乡,它是风情万种波斯女郎的家园,它是享誉世界波斯地毯的产地,甚至连这里的猫也被赋予某种神奇气息。伊朗的过去与现在,如同那被面纱遮挡的美丽容颜一样,充满着神秘。于是鼓足勇气走进它,去看一看眼里真实的伊朗,去闻一闻那些开在伊朗年历1393年的彩色之花。
蓝色之花:虔诚的穆斯林安放此心
如果说到伊朗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那最美丽的清真寺。穿梭于每个城市,行走于每个村落,你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他们并没有特殊到需要单独为其划出一个区域,他们只是像一座座普通房子,在寻常大街旁,在普通住宅间,在平常巷子里,就像人们的简单生活,甚至不经意间你都会忽略它作为宗教寄托的存在。
和一些国家不同,伊朗的清真寺除了保存其宗教功能以外,更多了份美丽的艺术气息。在设拉子的粉红清真寺,当早晨的阳光投射到五彩玻璃上,一大片梦幻的色彩照映在清真寺内,坐在这里冥思,仿佛镜花水月,指尖烟云,世间千年,如这流光一瞬;伊斯法罕的聚礼清真寺,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极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在这里,能够感受800年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亚兹德的聚礼清真寺拥有伊朗所有清真寺最高的两座48米高的宣礼塔,午夜灯光映照,与夜空的月亮遥相呼应,如梦如幻。另外,伊朗清真寺里那完美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蜂窝状的穹顶、雕花的石柱,无不彰显着建筑的魅力和精致。
伊朗的清真寺整体看上去是蓝色的,在这一抹抹代表天空的色彩里,安放着一颗颗虔诚的穆斯林之心。在伊朗,人口的90%是伊斯兰教什叶派信众,9%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其余则信仰犹太教、天主教、巴哈伊教和琐罗亚兹德教等。在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有着超乎一切的权力。
Alin是我在伊朗设拉子认识的一个穆斯林,他今年才19岁,还在读书,但宗教信仰似乎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生活,在几天的相处中,他会在规定时刻很抱歉地让我等他一会去祈祷室做祈祷,交流过程中他会告诉我他做的很多事情和不做的很多事情一切都是因為真主,比如说喝酒,比如说婚前有性行为,他说这些事会让真主不高兴。他说真主会给予他们希望、指引、思考和心愿,他一次次给我描述他心里的那个世界,那个充满着真善美的世界,而现实中,他也的确用他的友善践行着内心的那份真善美。
在设拉子的灯王之墓,这个伊朗最重要的什叶派宗教圣地之一,Alin带着我和当地的穆斯林一起做了一次祷告,我和众多穆斯林完成了由站到弯腰到跪地到磕头的一整套祈祷仪式流程,时间大概15分钟。每个人都像在进行一场再寻常不过的仪式一样,从容和安宁。整个过程中,由于我都在尝试观察身边穆斯林的状态,所以其实并没有像他们那样心里真的在祈祷什么,但我能够深切地感知到他们每个人的那份虔诚,也能够隐约地感受他们内心被真主阿拉指引的那份生活态度。
或许,他们在自己的信仰中获取生活准则,收获内心快乐。
正如我们有些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一样,或许他们也无法理解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个大千世界,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太少太少,世界和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在他们的世界,没有那么多每天必须完成的文件表格,没有那么多天天想着买房买车拼命赚钱的压力负担,没有那么多挤着地铁吃着早餐寻思如何度过这一天的漂流一族。在他们的世界,有的只是每天五次的祈祷,和傍晚带着妻儿走着到清真寺去做一做祷告然后到附近的广场乘凉聊天。他们用宗教指引自己的生活准则,引领自己的人生方向,或许在我们眼里,有着太多不可思议和不可理解,而对于他们,只需要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度过他们安静美好的一生: in the name of god!
红色之花:伊朗人用笑脸彰显热情
在伊朗,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I love Iran!这绝对不是为了逗伊朗人开心,而是发自内心地爱着这里,我想,让我如此喜爱这个国家,除了它的历史和建筑以外,更主要的是这里的人们,他们的友善,他们的可爱,他们的开放,深深地感染着我,以至于当我决定要离开的时候,内心有些伤感,因为的确不舍这一张张温暖美好的笑脸。
行走在伊朗的大街小巷,会有数不清的陌生人冲你微笑,他们时不时会冲到你面前问你来自哪里,虽然他们大多来来回回只会“你好”、“你来自哪里”、“谢谢”这三句英语,但这完全不影响他们对外国游客的友善问候。当你站在街上掏出手机查阅东西时,会有当地人走过来问你需要帮助吗,甚至他们不会英语也会去找一个会英语的当地人来给你帮助。行走在巴扎和市井小店,一不留神你就会被店主拉到店里去给你泡红茶喝,然后乐呵呵地告诉你店里all made in China.走着走着就被一堆人围住要求合影,让你瞬间找到大明星的感觉。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在你问路的时候,就被晕头转向地带到了他们家里,然后免费吃住地款待你。
伊朗过后,我相信有些地方不是去看风景的,而是去看人的。或许这里的伊朗人俨然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在这道风景线里,于我,有着因为感冒把主卧让给我住而自己睡客厅的德黑兰沙发主,有着邀请了一群朋友在家晚餐聚会让我感知伊朗人简单快乐的拉什特美女学生,有着开着车带我奔到70公里开外的小村庄只为尝尝伊朗禁酒的设拉子疯狂青年,有着陪我逛遍城市景点又为我续签奔波的伊斯法罕26岁同龄青年,有着不停和我交流中国食物又不厌其烦为我讲解景点的亚兹德旅舍老板。这一路,遇到过太多太多伊朗人,他们或许为我做的事情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散发出伊朗人身上那种简单、真挚、友好的气息。
有些地方,只有你亲自去了,才会知道是不是你心中的模样。是伊朗人,彻底改变了很多外国人对伊朗的认识,他们不是那个美国鼓吹的邪恶轴心国,他们更不是那个制裁后萧条落后的中东大国,他们,只是一群友好可爱并热爱生活渴望自由的人们。如红色之花,绽放着激情,焕发出温暖。
绿色之花:自由尚存,希望永在
当然,在伊朗停留的时日,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当地政府以宗教之名强加给民众的种种束缚带来的压抑。然而,无论政府出于什么目的打着宗教旗号大行其“道”,伊朗人民却会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和抗争。
曾经室外的派对被一些伊朗人改成了家庭party,摘掉头巾,穿上短裤,举起酒杯,跟着音乐在家里狂欢;无法室外跳舞,有的伊朗人就在汽车里放着激情的音乐在车中手舞足蹈;不能饮酒就在家里或者开上一个小时车到偏僻的村落里畅饮;网络管制却带来了几乎每个家庭都用vpn来翻墙玩转facebook;所谓“同性恋犯法”却带来了同性交友软件在一些地方的盛行;禁止女士公开唱歌却迎来了一批波斯女郎出走美国成为不在伊朗的伊朗明星。
或许可以说他们在“违法”,或许可以说他们在亵渎“教规”,而当你真正走近他们,你会明白,他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