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剑虹长春市传染(结核)病院,吉林长春 130123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探析
祖剑虹
长春市传染(结核)病院,吉林长春 130123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特点,为提高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干预6个月后,该组空腹血糖(6.72±1.31)mmol/L、餐后2 h血糖(8.15±1.68)mmol/L、病灶吸收率86.11%、痰菌阴转率81.94%、空洞闭合有效率72.22%。结论 控制血糖,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化疗的原则,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护理
肺结核与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有关性资料统计,近几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呈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人是结核病的易感者,而结核病能诱发加重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临床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多样不典型,并且两者相互影响,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2年6月—2013 年12月收治的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7.9±3.1)岁,病史2~15年;1型糖尿病的患者14 例,2 型糖尿病的患者58 例;入院时空腹血糖值9.9~18.4 mmol/L,餐后2 h 血糖值在16.3~28.5 mmol/L;原发型肺结核6例,继发型肺结核66例;初始肺结核40例,复治肺结核32例;该组72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头疼痛、咯血、胸痛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增加高纤维素食物;运动治疗提倡低强度、有氧运动;降糖治疗尽早使用胰岛素,纠正代谢紊乱,保护胰岛B细胞;抗结核治疗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化疗的原则。
2.1 控制传染源
加强消毒隔离,做好病房消毒清洁工作,每日病房定时通风2次,每间病房要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 次,每次时间不低于2 h,确保病房空气新鲜。病房内的物品和地面、桌面每日使用消毒液湿拖湿擦2次。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遮住口鼻,防止吐液传染他人,患者不得随意吐痰,将痰液吐在杯内,每天对痰杯清洗消毒处理。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消毒处理工作,切断结核菌的传播
2.2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程长,往往患者出现自卑、恐惧抑、孤独悲观、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护理人员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心理疏导,给患者介绍结核病有关知识,同时请即将治愈出院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使患者在心理上树立长期用药的决心和信心,配合医生救治疾病,护理人员鼓励家属及朋友常来探视,给予亲情关怀,消除自卑感,同时让患者了解各种临床症状药物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紧张情绪,保障用药安全。
2.3 饮食护理
由于肺结核患者病程长,长期应用抗结核药,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之肺部真菌感染,身体经常发热、体力消耗较大,常有营养不良的症状,要加强营养性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食物;而糖尿病应给予低糖、低盐、低胆固醇食物。二者在营养需求上有明显误差异,因此在饮食需求上应比单纯糖尿病适当放宽,两者综合患者应给予低糖、中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纤维、适量脂肪饮食,对饮食应采用定量、定时、定餐原则,根据病情而定能量:对于发热、消瘦、咯血活动期患者每人每天不低于30 kcal/kg;对于稳定期患者每人每天不低于25 kcal/kg,对于恢复期患者总热量以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为好。饮食治疗是此病治疗的基础,即要保持营养,又要控制血糖,因此多食粗粮、蔬菜、豆类、鱼、瘦肉、牛奶等,忌吃油炸食品,少食动物内脏、虾、蟹等含胆固醇高食物,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同时戒烟酒,限制钠盐,以免加重心、肺、肾血管的并发症。
2.4 用药护理
治疗肺结核时坚持“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原则,督促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加减或停药。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饮食要合理、运动要适当、有效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部位注意事项 每日餐前15~30 min测尿糠结果决定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皮下注射时量要绝对准确,有计划按次序更换注射部位,避免注射药物后局部产生硬结,如有硬结,可热敷,注意不要烫伤。胰岛素未开启的放于2~8 ℃的冰箱内保存,正在使用的在常温下不得超过28 d。注射部位应严格按照无菌规范进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2.5 药物不良反应护理
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并且治疗周期长,抗结核药物多数会引起患者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主要会出现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反应、肝脏功能
受损以及包括尿酸增高、四肢麻木和关节疼痛等不良反应,对于患者出现瘙痒、皮疹、药物热症状时,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出现皮肤受损现象,忌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对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调整药物服药时间或服药的次数,最好改为饭后服用,必要时给予患者服用保护胃黏膜药物;要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及血尿酸检查,及时给予保肝措施,降酶降尿酸等药物治疗。降糖治疗时,患者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如患者夜间出现不适,要想到有低血糖发生,突然出现头晕、眼花、发抖、出虚汗、心慌、饥饿、心悸、出冷汗、四肢无力感都可确认是低血糖的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抽血抽糖检查,并进行低血糖处理,协助患者饮用糖水,严重者时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 mL。
该组72例患者经过12个月药物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空腹血糖(6.72±1.31)mmol/L、餐后2 h血糖(8.15±1.68)mmol/L、病灶吸收率62/72=86.11%、痰菌阴转率59/72=81.94%、空洞闭合有效率52/72=72.22%。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率增多,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代谢紊乱及维生素A缺乏等,有利于结核菌生长和侵入。糖尿病的代谢失调是促发结核病的主要机制,同时且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主要影响病人的糖代谢,加重糖尿病或诱发酮症酸中毒。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症状多样,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护士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完善护理干预机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更加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卫英红,胡丽.糖尿病并发肺结核54 例的护理[J].护理与健康,2011,10(10)73.
[2]叶丽芬,陈锦苏,李美兰.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对策和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4):5030.
[3]吕莉.老年糖尿病合并结核病33例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47-248.
[4]沈设芬,徐桂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影响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8(1):22.
收稿日期:(2015-03-08)
[作者简介]祖剑虹(1970.12-),吉林长春人,中专,主管护师,从事结核内科护理工作。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5(b)-0178-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473.5